李琳
关键词: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科学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學需要什么样的理论基础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恩格斯长期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恩格斯在1877年撰写了《卡尔·马克思》一文中,高度概括了马克思的伟大贡献,其中最重要的就是 “两大发现”,即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二者构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在1880年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文中,恩格斯对此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的第二部分,恩格斯阐述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及唯物辩证法产生的意义。指出“在形而上学者看来,事物及其在思想上的反映及概念,是孤立的、应当逐个地和分别地加以考察的、固定的、僵硬的、一成不变的研究对象。”[1]791形而上学作为一种实证研究方法,运用于自然科学领域是精准确切的,但用于社会历史领域则会“碰到极为惊人的变故”。事实上,在社会关系中,一个人往往是多重身份和角色,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同样,人们在看待社会事物时,应从不同视角加以研究,才能获得全面的认识。恩格斯指出“辩证法在本质上是从它们的联系、它们的联结、它们的运动、它们的产生和消失方面去考察的”。[1]792可见,辩证法在看待问题时实现了从不同视角进行切换,对于研究社会问题有着天然的优势。唯物辩证法的创立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
唯物史观就是把辩证法运用到了社会历史领域,这是马克思一个伟大的贡献。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整个社会是普遍联系的统一体,而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在于矛盾。并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其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更基本的矛盾,正是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不断推动人类社会的向前发展,这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原因所在。这对基本矛盾贯穿人类社会的全过程,从而,资本主义并非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随着基本矛盾运动,资本主义必然被更高级的社会主义所取代。恩格斯指出,“以往的全部历史,除原始状态外,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因而按照唯物史观,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从而,资本主义必然存在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斗争,这是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直接动力。同时,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在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真正起推动作用的是广大人民群众,即无产阶级。从而,唯物史观系统地揭示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发展的主体力量和源泉动力。
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恩格斯还论述了剩余价值学说的发现及其意义。指出,以往的社会主义尽管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了批判,但是“它不能说明这个生产方式,因而也就不能对付这个生产方式。”[1]796可见,以往的社会主义仅看到了资本主义剥削的表象,但并不能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结构性矛盾。恩格斯进一步指出,“但是,问题在于:一方面应当说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联系和它在一定历史时期存在的必然性,从而说明它灭亡的必然性:另一方面应当揭露这种生产方式的一直还隐蔽着的内在性质。”[1]797这一任务已由剩余价值的发现而完成了。
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发展,使人从封建社会“人的依赖”转变为“物的依赖”。资本家就是利用资本的剥削不断获取剩余价值。剩余价值学说不仅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还进而揭示了资本主义的结构性矛盾。一是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并指出“社会化生产和资本主义占有之间的矛盾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1]802二是单个企业有序生产与整个社会无序竞争的矛盾,这是资本主义的又一结构性矛盾。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机器的使用大大缩短了劳动时间,对于无产阶级来说,“一部分过度劳动成为一部分人失业的前提,而在全世界追逐消费者的大工业,却在国内把群众的消费限制到忍饥挨饿这样一个水平。”[1]806可见,资本的积累往往伴随着贫困的积累,最终导致两级分化,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不断加深。事实上,作为商品的主要消费者,广大无产阶级的贫困从根本上制约了他们的消费能力,从而导致了国内市场的破坏。在这里,恩格斯揭示了生产的无限扩大与消费能力相对不足的矛盾,这是资本主义的又一结构性矛盾。接着,恩格斯进一步指出,“市场的扩张赶不上生产的扩张。冲突成为不可避免的了。”在此,恩格斯揭示了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综上,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和特有的结构性矛盾,进而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内在根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日益把大多数居民变为无产者,从而就造成一种在死亡的威胁下不得不去完成这个变革的力量。”[1]812并揭示了无产阶级是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决定力量。
综上所述,作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两大理论基石,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并揭示了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力量;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资本的剥削使大部分居民成为无产阶级,资产阶级在发展的同时造就了它的对立面即无产阶级,作为社会变革的力量,解放世界的历史使命不可避免地落在了无产阶级的肩上。同时,在剩余价值学说的基础上,恩格斯揭示了资本主义的结构性矛盾,即资本主义必将灭亡的内在根源。从而,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从理论上有力地论证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