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剧何以成为年轻人的“电子榨菜”?

2024-06-03 11:04王晓楠陈雪柠袁璐
现代青年·精英版 2024年4期
关键词:短剧充值程序

王晓楠 陈雪柠 袁璐

“短剧春节档破8亿”“爆款短剧编剧月入10万”“短剧火爆横店群演紧缺”,近期有关网络微短剧的热门话题不断引爆市场,这个很多人还未体验过的文娱消费产品,已经大有与电影、剧集等传统影视行业分庭抗礼的趋势,其强大的吸金能力引发空前讨论。面对网络微短剧的来势汹汹,有人说是审美下沉,也有人说是市场的需要,短剧火热相伴而来的种种乱象也招来舆论非议。在影视领域,很少有一个新兴产业会引发这么多的争议。

谁在为“土味”短剧买单?

即使没有充值购买观看,不少受众也在各大平台刷到过微短剧的推流和二创。以“爽感”密集著称的微短剧,被誉为“电子榨菜”“工业糖精”。

简单区分目前的网络微短剧,可粗分为两种:一种是走精品化路线的微短剧,这类作品在内容立意、制作水准上接近于传统影视剧的微缩版;另一种是竖屏拍摄的小程序剧,以“又土又爽”的剧情吸引用户单独付费。有关微短剧的争议基本来自小程序付费剧。在小程序劇市场,经常爆出一夜暴富的掘金神话,又屡屡陷入舆论漩涡。

《我居然闪婚了禁欲男神》《厉总,你找错夫人了》,单从这些热播剧名就不难洞悉部分小程序剧的内容和画风。与网络文学相似,很多微短剧都是网络小说“高光内容”的影视浓缩版。今年春节期间被热炒的《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故事就是“穿越成为年代文男主的小后妈”的爽文,集穿越、甜宠、宅斗元素于一体制造幻梦。实际上,网络微短剧就是网络文学在短视频时代影视化过程中,意外开掘到的一个庞大付费市场,两者的草根性都很强,主攻“下沉市场”,为年轻人批量制造白日梦。

调查数据显示,短剧的受众女性用户占比73%,15至29岁用户占比64.8%。多数短剧用户是中低收入群体,比如学生或刚参加工作的人群。小程序付费剧抓住了下沉市场这一庞大人群的消费心理,热播榜单上,甜宠虐恋、宅斗复仇都是高热题材。女性向的微短剧中,剧名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是“总裁”,“赘婿翻身”则一度成为男性向短剧最受欢迎的造梦故事。许多短剧里的主角表面上身份低微、备受打压,实则深藏不露,故事讲的都是“以前对我爱答不理,现在让你高攀不起”。

作为业内资深人士,影视编剧汪海林对小程序剧观察已久,在他看来,小程序剧整体质量堪忧,基本上是网络小说的爽文视听版,这种充满儿童游戏感的穿越文学,塑造人物、情节构置处于低级水平,但节奏比较到位,剧中呈现的观念,比如“有仇立马报,每集干掉一个敌人”的剧情套路,往往刻意迎合部分受众群体。汪海林认为,小程序剧的问题不是情节擦边,而在价值导向上,“所谓的爽点,就是我有钱了,你没钱;或者我出身高贵,碾压别人。对成功的理解非常苍白单一,剧情也直白到无所顾忌的程度。”

小短剧也要体现大情怀

微短剧选择的剧本一般为“复仇”“穿越”“豪门恩怨”等。微短剧也可以理解为把前几年大火的“爽文”视频化、碎片化。离谱荒诞的剧情在微短剧中密集展现,旨在给受众一个“情感减压”的出口。与此同时,这些微短剧往往在各平台推出前几集,主要功能是介绍人物关系、时代背景,做足前期剧透,在关键剧情上急刹车,充分吊起受众胃口,再加上微短剧二创,都起到了很好的推流作用。

刷剧过后的“落寞感”何来?首先是受众在观看过程中构建起了一个和剧中世界相似的小世界,产生了情感联系。观看微短剧后,“心中空空”的感觉之所以格外强烈,正是因为某些剧情与现实世界、公序良俗相差甚远,这种从“微短剧世界”回归现实世界的割裂感、反差感太过强烈。不等放下手机,观众就开始反思“这可能吗”。

其次,在资本竞逐下,一些微短剧投拍过度模式化、情节简单化、题材同质化,粗制滥造。让受众一边观看,一边轻松找出无数槽点。这让受众在刷剧后更是感觉浪费时间、浪费感情。第三,一些微短剧创作者挖空心思,无所不用其极。有的鼓吹炫富拜金,有的宣扬以暴制暴,有的故意贩卖焦虑,频频冲撞受众的三观。

其实,微短剧也不乏视角独特、制作精良、匠心独运者。2023年,在各大社交平台与短视频平台霸榜的微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在抖音平台播放量超2.4亿人次,网友好评如潮。其作者“煎饼果仔”“夏天妹妹”,通过微短剧在各平台实现快速涨粉。这部微短剧能火,不仅是故事、制作、热点的综合效果,创作者还将短剧视频的潜力进行了极大发挥。

更为重要的是,《逃出大英博物馆》有更高的视野和格局,就像人民文娱评价的那样,“小短剧也有大情怀”。与此同时,随着网络文艺“出海”势头强劲,微短剧也实现了“扬帆出海”。由网文改编的《赘婿》《斗罗大陆》等剧集登陆海外主流视频网站,在上百个国家和地区产生广泛的影响。这些微短剧不仅摆脱了“唯流量”的束缚,也让我们看到微短剧的巨大市场,以及微短剧在构建家国情怀、讲好中国故事方面的积极作用。

2023年被称为“微短剧付费元年”。当下的微短剧市场,似乎正处在一个十字路口,一方面是爆发式增长,另一方面是急需摆脱野蛮式生长。既要看到微短剧在文化推广、情怀构建、电商直播方面的巨大推动力,也要勇于摒弃感官与情绪投机,让微短剧在更具价值内涵、更有审美情趣和更能时尚表达的方向上持续发力。

如果掌握流量密码的微短剧,既有“短”的壳,又有“精”的核,是不是会有更多《逃出大英博物馆》诞生和出圈?

网络微短剧爆火亟须完善监管

在流量与收益狂飙的同时,微短剧也暴露出诸多问题。

“很多剧宣传的时候用‘擦边内容吸引人,真是辣眼睛,最怕孩子刷手机的时候看见。”不少家长很是担忧。记者在多家平台上搜索看到,在内容上,部分微短剧的确存在低俗、庸俗、擦边的现象,情节经常围绕着豪门复仇、霸总娇妻、黑道斗殴等展开。尤其是在自媒体推广中,这些镜头往往作为“卖点”被截取为“高光”片段,令不少人感到不适。

此外,与长视频不同,大量微短剧采用的是付费订阅的模式,类似于网上连载的小说、漫画。这类剧集需付费观看,而且价格不菲。

记者在一家平台的“微剧吧”小程序中看到,多数剧集只能免费试看前几集,后续需充值虚拟货币“看点”才能解锁,每集需150个看点,消费者可充值9.9元至199元不等来获取看点。以一部93集的剧为例,付费集数为78集,折算后需充值99.9元才能全部看完。

让人担心的是,这些微短剧平台仅依托于小程序运营,一旦跑路,消费者想要追回充值金额十分困难。

“当时充值的时候说是年卡,没用几个月彻底找不着了。”市民小温的转账记录显示,他在一款小程序中曾充值了365元,后来小程序无法使用,至今未能退款。

在业内看来,与传统的影视剧行业相比,微短剧缺少收费规范及行业标准,也缺少透明的定价机制和市场监督,使得这一行业正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对新业态的监管仍待继续完善。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微短剧成为多位政协委员关注的焦点。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认为,微短剧部分内容制作粗糙,需要加强思想立意,真正让观众喜闻乐见。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特别顾问王众一也表示,在微短剧发展初期就应抓住机遇做好规范引导,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并对年轻人的价值观形成良好引导。

来源:淄博日报 北京日报

猜你喜欢
短剧充值程序
微短剧飘红之后
短剧暴富
试论我国未决羁押程序的立法完善
奇妙的智商充值店
“程序猿”的生活什么样
巧用英语短剧,提升语用能力
充值
英国与欧盟正式启动“离婚”程序程序
基于NFC的ETC卡空中充值服务应用系统实现
创卫暗访程序有待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