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纳西族刺绣与徽州刺绣作为我国的两大传统刺绣,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与富有地域特色的图案风格。这两类刺绣图案既有明显的区别,也有相似之处。通过纳西族刺绣和徽州刺绣的图案比较,可以帮助我们深入探索刺绣艺术的美学特点和创作技巧。通过对比研究可以激发艺术创新和设计的灵感,为当代刺绣艺术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另外,图案也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信仰、价值观等,对比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文化特点,促进文化交流和交融。最后讨论两类刺绣图案在现代设计中的创新运用,推动传统刺绣图案融入现代元素,并为纳西族刺绣与徽州刺绣的保护与传承提供新途径。
关键词:纳西族刺绣;徽州刺绣;图案比较;创新应用
刺绣是一种传统手工艺形式,在源远流长的文化长河中扮演着装饰纺织品、服装和艺术品的角色。纳西族刺绣与徽州刺绣作为中国自古有之的两种传统艺术形式,受到各自地域文化的熏陶,形成各具特色的刺绣艺术。纳西族刺绣技法多样,擅长将图案变形,刺绣艺术品种繁多,装饰图案各异。徽州刺绣的工艺特点是“一针一挑,满针满地,绣出花样”。徽绣线形鲜明流畅,色彩沉稳高雅,图案细腻而有节奏感。两种刺绣艺术都以精致的细节和复杂精美的图案闻名,在图案风格、色彩搭配和图案寓意方面有不同之处,在装饰图案题材方面有相同之处。本文将讨论这两种刺绣艺术的历史,并比较每种刺绣艺术的图案设计理念和色彩搭配,讨论如何以创新的方式运用这些图案创造现代艺术品。
一、纳西族刺绣与徽州刺绣的发展
(一)纳西族刺绣的发展
纳西族刺绣起源于明代木氏贵族,是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一种传统艺术形式。纳西族的主要聚居地位于丽江,丽江地处滇、藏、川交通要道,往来的商旅活动频繁。元明之际,居住于丽江一带的纳西人同中原地区的贸易往来渐趋活跃,为汉文化与纳西族文化的交融带来契机。一批内地工匠艺人迁移到纳西族地区,给纳西人民带来了先进的纺织技术及服饰制作工艺。明代发达的纺织业和丽江古城的繁荣为纳西族刺绣的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因丽江一带的日夜温差较大,纳西先民为御寒而设计的服饰款式多为羊皮披肩,在这一时期,纳西人的服饰发生变化,纳西人开始使用细布代替羊皮制作服饰,对服饰的需求由功能性质向服饰审美转变,纳西刺绣成了当时服饰装饰中主要的表现形式。清代雍正时期纳西族的服饰在“改土归流”的政策作用下,男子的服饰基本上被汉化,唯独女性服饰保持着传统特色。纳西上层曾多次到访内地,学习内地建筑技术和装饰艺术,纳西人服饰制作技艺与刺绣工艺走向成熟,至清朝时期发展到顶峰。纳西刺绣也从以苏绣为代表的南方刺绣中汲取精华,在融合中不断拓展刺绣种类和针法,逐渐形成独特的刺绣艺术风格。
(二)徽州刺绣的发展
徽州刺绣起源于唐朝,是江南地区的一种民间传统艺术形式。在这一时期,徽州人发展出一种独特的针法,用以创造复杂而多彩的图像,徽州地区养蚕制丝历史悠久,丝绸资源十分丰富,为徽绣发展提供了优越条件。唐朝至明朝中期,受徽州经济发展的制约,徽州人民的生活现状不容乐观,服饰刺绣图案也不多见。随着徽商的崛起,徽州地区的经济得到改善,人们开始讲究服饰及日常用品上的点缀,徽州刺绣获得了不可多得的发展机会,并于明代万历后期发展到了较高水平。徽州人重视家庭教育,刺绣成了徽州女性一门必修的课程,多数徽州女性从小习绣,对刺绣有着独到的认识,成就了徽绣图案丰富、技法多样的特征。徽州绣品跟随徽商足迹销往周邊各地,精美的图案深受文人青睐,徽州宗族文化发达,在祠堂和庙会门前的旗帜上绘有各式各样的刺绣图案,徽绣的题材内容和用途逐步扩展。苏州作为当时的丝织手工业中心,刺绣工艺和绣品十分丰富,对徽州绣女学习刺绣技艺提供许多借鉴之处。徽绣也受到苏绣和顾绣的熏陶,从中吸收了优秀技法并与徽州地方文化相结合,发展出别具一格的徽州刺绣。
二、纳西族和徽州刺绣图案的比较研究
(一)刺绣图案比较
纳西族刺绣与徽州刺绣所用图案截然不同,纳西族刺绣素以大胆的几何图形运用而见长,在技艺上以传统针法为主,而徽绣的绣线以蚕丝线为主,绣制的图案比普通刺绣更加生动(如表1)。在刺绣的技艺特色上,徽绣的特征与其它地区的不同之处在于徽绣在绣制的过程中,有着针法多样,色调厚重、典雅的风格与特征[1]。
1.图案题材对比
纳西人崇拜世间万物,刺绣图案的题材也极为丰富,图案题材有自然风光、人物、东巴文化、唐卡题材等,同时还有鸟兽、虫鱼、龙凤、花草等。徽绣题材包括科举、升迁、婚姻、祝福、富贵、长寿、民间故事等,徽绣中常见图案有虎、狮、龙、牛、莲花、牡丹、四君子等。徽州人把莲花视为富贵吉祥的象征,牡丹象征着繁荣华贵,四君子图案具有浓郁的文人气息,莲花也出现在徽州村落布局中。
2.图案构图对比
纳西族刺绣与徽州刺绣的构图存在不同,从服装刺绣的装饰构图上看,两种刺绣差异较大。纳西族刺绣服装没有大面积的图案装饰,图案主要分布在袖口和领口,不同抽象图案连续整齐排列,在连续重复的图案两侧,再搭配连续的几何图案装饰服装,也有通过几种简单彩色绣线整齐排列的装饰服饰,在东巴服饰中,出现大面积图案覆盖整个服饰。纳西族刺绣在装饰品和服装飘带上图案也多以连续形式出现,注重对称,部分图案以中心环绕形式呈现;徽绣大多是中心构图,讲究对称,服饰上也有大面积的图案装饰,主题图案的体量最大,图案层次较多,四周搭配其他图案衬托。徽绣擅长在服装的构造上应用对称,衣服左右袖子的图案也多为对称,帽子大多是动植物组合图案左右对称,绣花鞋多为两端对称的二方连续图形。对称是事物中相同或相似的形成因素之间的组合关系,可以形成视觉上的绝对平衡或相对平衡的效果[2]。这两种刺绣也都讲究对称构图,但二者所呈现的对称形式又有所不同,纳西族刺绣图案布局整齐,徽绣图案在构图上也更显灵便。
3.图案特征对比
纳西族刺绣撷取动植物结构及主要特点,将动物外形加以抽象、夸张,并以特殊的刺绣技法塑造出繁复的图案。在过去,纳西刺绣是纳西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日用品和装饰品,“披星戴月”上的“七星”和飘带就是最为典型的代表[3]。飘带上绣有抽象处理的蝴蝶图案,飘带下绣制的蝴蝶图案大体呈倒三角形,再经点线和回纹装饰而成,左右两部分对称美观(如图1)。纳西刺绣有着立体感强的特性,绣制的动物图案也有具象的,多出现在刺绣画作中,纳西族刺绣中的植物图案变化多样,有具象形和抽象形,植物图案一般以深色布作为底布,绣线用多种色彩组合。纳西族刺绣中的植物图案可以灵活搭配其它图案,纳西绣女将提取的植物外形进行简化,再将图案按照二方连续或旋转方式排列,这类图案主要点缀在服饰领口、袖口和鞋上,既有纳西族淳朴民风,又具装饰性。
徽绣上的动物图案具有平面和立体两种形态,平面形式的动物图案提取动物的身体外形,将外形简化,或用几何形式替换。图案内部填以丰富多彩的绣线,内部绣线根据动物外形走线,绣线排列整齐而又精美,在部分图案外部也会出现单独的线条装饰。平面形式的动物图案多在服饰上,例如长袍、马褂、嫁衣、官服等。立体形式的动物图案出现在画作、虎头鞋、虎头帽中。徽绣的一大特色是挑花工艺,挑花中的动物图案则是注重动物的形态,以针带线用单色线挑出图案,图案中没有其他装饰,只有绣线的单纯美和工艺美。徽绣中植物图案多为具象的花草纹,主要用于装饰服饰,绣制的花草轮廓简洁流畅。其植物图案通过渐变层次的数量呈现图案主次,根据花朵形状将每片花瓣形状划分成大小不同的色块,不同色块从中间向四周由深到浅逐渐变化,而周围其他图案渐变层次较少(如图2)。
纳西刺绣将动物图案处理成几何形式,追求朴实和美好的寓意;徽州刺绣则注重动物图案的装饰性,色彩的多样性,追求身份高贵的象征。在技法上,徽绣与纳西刺绣相比显得丰富多样,在植物图案中,徽绣为具象图案,对某一种植物形态变化较多,绣制技法也更加多样。纳西刺绣大多为连续的抽象植物图案,图案体量没有徽绣庞大。两类刺绣在图案上有不同理解,徽绣具有特殊意蕴,纳西刺绣体现着对于自然的崇拜。
(二)刺绣图案的色彩比较
“纳”在纳西语中有“黑”“大”之意,纳西族崇拜黑色和白色,白色象征着积极,黑色象征着消极,服饰色彩显得庄重朴实,整体服饰没有大面积装饰,只是通过不同色彩的刺绣图案装饰,在七星披肩服饰中用五彩绣线装饰圆布盘,而白色飘带只用黑色绣线装饰。纳西族民俗中的色彩信仰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4]。纳西族刺绣的色彩包括红、黄、绿、蓝、黑、白等,纳西族信奉东巴教,东巴文化影响了纳西族刺绣色彩的选择,《东巴经》将自然和人类的诞生描述为是由黑、白、红、绿、黄等多种色彩互相碰撞变化而来。在东巴文化中,绿色代表木、红色代表火、白色代表铁、黑色代表水、黄色代表土,而这些颜色又代表不同方位。
徽州刺绣常见的色彩有红、黄、粉、青、紫、孔雀蓝、孔雀绿、金色等。徽州地区山清水秀,民风朴实内敛,徽州人日常用品颜色淡雅,没有太过艳丽的色彩,徽绣用色文静稳重,无强烈的对比,图案与底布的色彩协调统一。在考取功名、升迁、婚姻等题材图案上,徽绣采用鲜艳的颜色,寄寓美好愿景,在人物、风景、故事等题材图案中,徽绣选用雅致协调的色彩,展现出一种独特意境。与纳西刺绣相比,徽绣色彩斑斓,变化丰富,鲜艳夺目,徽绣在单一图案中选用的色彩要比纳西族刺绣更加丰富,徽绣色彩使用更加灵活,图案颜色变化不一,图案样式富有变化。在色彩搭配中,纳西族刺绣中不同图案色彩呈现一种对比,用不同色彩绣出图案的变化,而徽绣在多彩的图案旁会搭配单色图案衬托,使整体图案显得主次分明。在刺绣画作中,纳西族刺绣色彩鲜艳,对比强烈,带有浓浓的宗教色彩,而徽绣色彩柔和,给人以优雅、内敛的艺术感受。由于纳西刺绣曾经受到南方刺绣的影响,在自然和人物题材的刺绣画作中,两者的色彩搭配有相似之处,整体图案显得色彩和谐。
(三)刺绣图案用途比较
纳西族刺绣传统上是用来装饰日常用品的,如衣服、帽子、毯子、布鞋、手工首饰等,纳西刺绣也用于绣制东巴服饰、唐卡、东巴画等。纳西人生活中的许多节日活动都与东巴教有关,“东巴”是宗教仪式中的祭司,在祭祀活动中身穿特殊的东巴服饰,东巴服饰色彩鲜艳,绣有大量精美细致的图案。部分纳西人也信奉其他宗教,如藏传佛教、汉传佛教、道教,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特有的艺术形式,纳西族刺绣唐卡图案以佛像为主,搭配有各种具象的自然图案;东巴画是东巴艺术形式的一种,最具代表的是《神路图》,题材囊括山水风景、人物、动物、鬼神等方面。
徽绣图案被用来装饰服装、官服、被子、手绢、绣花鞋、画作、配饰、包袋、旗帜等。徽绣图案精细,有着极好的立体感,大量用于制作画作,常作为礼品赠予他人。明清时期,随着徽州经济的发展,徽州宗祠文化壮大,徽绣也用来制作祠堂前的旗帜,而现代徽州刺绣以挑花工艺保存完整,广泛用于室内家具装饰。相较于纳西刺绣,徽州刺绣用途更加广泛,绣品与居民生活和追求息息相关。纳西刺绣与东巴文化密不可分,许多绣品用途都与宗教和民族信仰有关。
(四)造成差异化的因素
纳西族刺绣和徽州刺绣的图案在设计思想、图案风格和图案色彩上都存在鲜明的差异。纳西族刺绣使用的图案通常是抽象和几何图形,而徽州刺绣使用的图案通常是精致和繁复的。纳西族刺绣与徽州刺绣有着许多差异,其中有地理、文化、宗教、信仰等因素,徽州地处江南地区,靠近发达地区,便于徽绣的壮大和传播;纳西族生活在丽江地区,山川崎岖,在历史上长期处于边疆,受到多种文化的影响,纳西刺绣与徽州刺绣的面貌形成巨大不同。纳西族刺绣受东巴文化影响,图案题材和色彩都与东巴文化有关,徽绣则受儒家思想和宗祠文化的影响。
三、纳西族刺绣与徽州刺绣图案的文化寓意
(一)纳西族刺绣图案的文化寓意
除了两种刺绣使用的图案和技术不同外,每种刺绣艺术的文化寓意亦大不相同。纳西族刺绣曾受到贵族的青睐,也受到藏传佛教的影响,绣有精美的唐卡和东巴文化题材图案。由于纳西刺绣受东巴文化影响,崇拜自然万物,东巴文化与鬼神有着紧密联系,所以纳西刺绣图案则与宗教信仰和地域生活有關。纳西族传统女性服饰飘带上的抽象图案由蝴蝶纹和多种纹样组成,代表着纳西人的勤劳朴实。纳西刺绣的动物图案大多是纳西人信仰的神,羊和牦牛图腾图案源于纳西先民对于游牧生活的崇拜。图案中不同的颜色有不同的寓意,纳西人对色彩也有崇拜,白色象征可探知和光明,黑色象征不可探索的物体和巨大。
(二)徽州刺绣图案的文化寓意
徽州刺绣受徽州文化影响,多见莲生贵子、花开富贵、考取功名等主题。徽州地理位置不利于农业发展,当地人鼓励经商和教育,并将考取功名作为追求目标。古徽州重视文化教育,“学而优则仕”的观点在人们思想中烙下深刻印记[5]。古徽州注重教育也促成了徽绣大量文字图案与书画图案的产生,使徽绣具有浓厚的文人气息;徽州也注重礼教,徽州祠堂数量巨大,祠堂是儒家思想和宗法制度发展的产物,用于祭祀和讨论家族事务。徽绣图案中的莲生贵子、助寿、宣扬功德等希望家族兴旺,图案也与婚姻有关,寓意着喜结连理,徽绣图案与徽州地域文化和居民追求息息相关,徽绣也是记录徽州生活的载体。
四、纳西族刺绣和徽州刺绣图案的创新应用
(一)刺绣图案的设计理念应用
纳西族刺绣和徽州刺绣是我国传统刺绣的重要组成部分,两种刺绣有着独特的设计理念和构图方式。两种传统刺绣在现代发展中都存在挑战,通过刺绣图案在现代的创新应用,可以促进两种刺绣的传承。刺绣图案的设计理念影响着最终的图案形式,在创新应用中应注重刺绣的设计理念。纳西族刺绣和徽州刺绣的设计理念在现代设计发展上的应用,可以拓宽传统刺绣在现代设计中的题材,传统刺绣设计和现代元素的融合使刺绣技艺更具现代设计的创新性。运用刺绣设计理念设计出既有民族和地域特色,又符合现代发展主题的新刺绣图案。在新刺绣图案中继续发扬纳西族刺绣和徽州刺绣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二)在文创产品中的应用
纳西族刺绣与徽州刺绣具有极强的装饰性,应重视在文创产品中运用,以拓宽应用领域。两种传统刺绣技艺结合现代文创产品,能够提升刺绣作品的市场价值,可以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推广。例如,将纳西族服饰上的七星圆盘用于手工包装饰,这款手工包的设计是纳西族传统刺绣图案与现代文创产品的完美结合(如图3)。徽州刺绣图案可以运用到旅游纪念文创产品中。文创产品对于传统刺绣的传承具有积极的作用,为传统刺绣技艺在现代社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在时尚设计领域中的应用
在时尚设计领域中,可以将两种传统刺绣的图案和元素应用到服装、鞋履、包包等时尚单品上,为时尚产业注入传统文化元素。设计师可以将纳西族刺绣图案应用在时装设计中,打造出独特的刺绣时装系列;或者将徽州刺绣的花鸟图案应用在高跟鞋的装饰上,增添时尚与艺术的氛围。这种创新应用不仅可以激发传统刺绣技艺的活力,还可以为时尚产业带来新的灵感和市场机遇。
五、结语
综上所述,纳西族刺绣和徽州刺绣有着悠久的历史,具有厚重的地域特色和独特的图案风格。通过对纳西族刺绣与徽州刺绣图案的比较研究,我们能够深入了解这两种传统刺绣艺术的独特之处与相似之处。这不仅有助于传统刺绣技艺的传承与保护,还能够促进不同地域文化的交流与交融。同时,这种比较研究也为当代刺绣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启示,可以激发艺术创新和设计的灵感。更重要的是,通过图案的比较研究,我们能够理解这些刺绣图案背后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了解不同民族和地区的生活、信仰和价值观。这将有助于促进文化交流与理解,推动传统刺绣的保护与传承进入新的阶段。因此,納西族刺绣与徽州刺绣图案比较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吴蓉,陆小彪.徽州民间刺绣工艺特色研究[J].滁州学院学报,2010(6):46-48.
[2]张萍萍.纳西族服饰纹样的美学特征[J].时代文学(上半月),2015(12):314-315.
[3]孙九霞,许泳霞.文化资本化视角下“非遗”的表述与重构——以丽江纳西刺绣为例[J].思想战线,2018(3):21-27.
[4]白庚胜.纳西族色彩文化的基本特征[J].思想战线,2001(5):94-96.
[5]马晨晨.徽州地区刺绣文化保护与传承[J].服装学报,2018(4):363-366.
作者简介:胡新亚,安徽建筑大学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