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婷
小学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已成为教师最重要的任务,而核心素养的关键就是要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思考数学问题。由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眼光成为重中之重。数学眼光主要体现在抽象能力、空间观念、创新意识、几何直观等方面,其中抽象能力又包含了数感、量感以及符号意识。同时,游戏又是学生最喜爱的一项活动,在游戏中,学生的兴趣、思维都能得到充分激发,是促进数学教学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可以巧妙利用游戏教学,让学生在直观、形象、趣味化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培养自身的数学眼光,提升抽象思维,构建空间观念,激活创新意识,最终促进数学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眼光,首先要提升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必备的一项能力,良好的抽象能力不仅能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还能有效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促进数学水平的全面提升。因此,教师不妨依据教学内容,巧妙设计趣味竞赛游戏,在玩乐中逐渐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进而提升学生的抽象能力,引领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用数学眼光丰富数学学习体验。
例如,教学“10以内的加减法”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巧妙设计“给朋友送信”的竞赛小游戏,利用游戏的趣味性、互动性和生动性培养学生的数感,进而提升学生的抽象能力,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看待现实世界。首先,教师可以将全班学生分组,游戏开始前,先将一些写有“10以内加减法算式”的“信”分给每个小组成员,然后将0~10号的门牌号依次贴在黑板上。然后,要求参与游戏的学生根据自己手中的算式算出自己“朋友”的“门牌号”,并将“信”贴在相应的门牌号下方,即算完成任务。游戏可分三轮进行,每一轮可选派两名学生参与游戏,一名学生负责计算,一名学生负责“送信”,三轮下来,哪个小组送的信又快、又多、又准确,哪个小组就获得胜利,并能得到奖励。学生对这项游戏充满了兴趣,都积极参与,游戏时,学生不仅快速地计算出算式结果,将其贴在相应的门牌号下方,还与小组成员默契配合,愉快地完成了整个游戏任务。
案例中,教师将所学知识与游戏活动完美融合,既活跃了课堂氛围,也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乐”,潜移默化地引领学生用数学眼光看待“送信”这件生活小事,全面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数学学科最主要的研究对象就是“空间”,因此,空间观念也是学生学习数学、观察世界必备的一项能力。良好的空间观念,不仅能有效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引导他们深入理解空间概念,还能更好地指引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用数学眼光理解世界。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也可以利用一些想象类小游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进而逐步帮助学生探究空间知识、建立空间观念,锻炼动手能力,并在无形中使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数学眼光,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例如,教学“正面、上面、侧面”等相关的立体图形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巧妙引入“拼搭类”小游戏。首先,教师可以在课前为学生准备一些正方体学具,如积木、魔方、骰子等,让学生用手触摸这些物品,切实感受立体图形的特征。然后,将学生分成几个拼搭小组,开始进行拼搭游戏。游戏规则:当教师利用课件播放出某个立体图形时,每个小组都要用正方体积木准确搭出这个立体图形,看看哪个小组搭得最快、最准确,即可获得游戏胜利。模仿拼搭环节结束后,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自由拼搭游戏,每个小组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搭出别具一格的立体图形。然后教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小组所搭的立体图形分别从正面、上面、左面、右面、后面等不同面进行观察,并将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画出来,最后全班学生评选出立体图形搭得最有创意、平面图形画得最准确的小组,由教师给予一些奖品作为奖励。
学生对这类拼搭游戏的兴趣十分浓厚,游戏一开始,每个小组都积极参与进来,研究仔细,合作默契。拼搭过程中不仅真实感受到立体图形各个面的特征,也充分发挥了自身的想象力、创造力,搭出了多种多样的立体图形,建立了初步的空间认知。教师正是利用操作想象类游戏活动,为学生打造了真实、趣味、生动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在玩中逐渐构建良好的空间观念,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眼光,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良好的创新意识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和提升学生数学眼光和数学思维的重要元素。而游戏活动又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手段,教师可以巧妙运用角色扮演游戏,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不断激活自身的创新意识,发展创新思维,同时,角色扮演游戏一般都是基于现实生活而展开,在游戏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就学会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思维思考实际问题,收获更加高效的数学学习效果。
例如,教学“认识人民币”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引入“超市购物”的角色扮演游戏,让学生在场景演绎中逐渐了解各类面值人民币以及彼此之间的兑换规则,体会人民币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与作用,领悟数学知识的趣味性、多样性和生活性,并逐渐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引领学生用数学眼光看待生活,解决生活问题。
首先,为了营造更为真实的游戏情境,教师可以在游戏前为学生准备一些铅笔盒、书本、橡皮、水彩笔、饼干、玩具等商品,然后让学生自由组成表演小组,每个小组可以自由进行角色分配,“超市老板”需要决定各类商品的价格,小组成员需要共同制作各类面值的纸币,并分发给每位“顾客”,前期准备完成后,教师出示游戏情境:周末,有两位顾客到超市购物,他们需要购买5样商品,其中必须包括铅笔盒和橡皮,其他商品可以自由选择搭配,但他们一共只带了50元,那么,如何购买才最省钱呢?请大家据此进行表演。表演过程中,要求“超市老板”恰当地给“顾客”提供一些搭配建议,帮助他们顺利完成此次购物。每个小组可以在此情境中进行自主创作,如有的小组在正式表演时,不仅加入了一些搞笑的网络梗,还自主创作了一些肢体语言,甚至还融入识别真假人民币的知识。虽然情境相似,但每个小组表演的风格却各不相同,有幽默诙谐的、有严谨科学的、还有贴近生活接地气的,等等。学生不仅愉快地完成了“超市购物”游戏,还在此过程中全面认识了人民币,掌握了识别人民币真伪的方法,游戏结束后,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将人民币面值进行归类,既收获了理想的教学效果,又及时帮助学生巩固了课堂所学。
案例中,教师引入角色扮演游戏,让学生真正沉浸式地进入游戏情境中,在感受游戏趣味的同时,学习到各种数学知识,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掌握了运用数学的方法,也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润物细无声中引领学生逐渐养成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的良好习惯。
总之,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眼光是課程标准背景下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要求,也是提升学生抽象思维、数学应用能力的有力举措。而数学游戏作为唤醒儿童学习兴趣的最佳方法,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数学学习体验,还能在轻松、愉悦的过程中更好地启发学生用数学眼光看待生活、用数学思维思考问题、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变得更加真实、有趣和生动。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刘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