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 彦 飞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 教务处,河北 石家庄 050800)
2023年3月,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到2025年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淘汰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形成一大批特色优势学科专业集群;建设一批代产业学院,建成一批专业特色学院,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显著提升[1]。《方案》为高职院校学科专业调整优化改革提供了具有可行性和实用性的优化调整方案。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发展相辅相成,有机统一,区域产业转型升级要求高职院校对专业(专业群)进行动态调整,以适应市场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同时,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促进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重要动力[2]。高职院校主动适应区域产业发展需要,动态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体系,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的耦合协同发展,才能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目前,高职专业设置和调整仍面临诸多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就是要以高职院校自主调整为主体,市场自发调节为基础,政府宏观调控为指引,构建契合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的、科学完善的专业建设动态调整机制。
高职院校通过对市场进行深入调研和分析,了解市场需求和趋势,依据产业和人才需求结构等条件的变化,不间断进行具有主动性、计划性和前瞻性的专业调整,且辅以相应的配套举措,进行专业建设动态调整。从调整内容来看,宏观层面聚焦于专业布局与结构的调整,中观层面聚焦于专业方向、口径和种类的调整,微观层面聚焦于专业课程体系及专业内涵的调整。高职专业建设动态调整机制是在深度调研基础上,围绕专业结构布局、专业方向设置、专业增设、预警和退出等核心内容和环节构建的体系化运作方式。该机制主要涵盖专业建设动态调整的决策机制、调研机制、数据分析机制、预警机制、退出机制及评价保障机制等方面的内容。培养适应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的高职专业人才是专业建设动态调整机制的起点和归宿,也是专业办学成效的基本保障[3]。
高职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的构建旨在加强专业设置引导和调控,建立健全专业准入、预警和退出机制,合理调控专业数量,形成与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行业需求相匹配,并且结构合理、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专业结构体系,推动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聚焦这一目标的实现,第一,要加强对专业设置的引导和调控,确保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行业需求相匹配;第二,要建立健全专业准入、预警和退出机制,对专业开设进行严格的审核和管理,避免人力物力浪费;第三,要合理调控专业数量,避免专业盲目扩张和重复建设,确保专业质量和特色;第四,要形成结构合理、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专业结构体系,打造高水平专业(群)。构建专业建设动态调整机制有助于提升高职院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为产业转型升级、行业发展需求乃至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在“中国制造2035”与“工业4.0”的宏观背景下,战略新兴产业、新兴服务业及新型农业等被确立为我国区域层面的优先发展领域。地方政府通常会依据自身独特的产业优势来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例如一些地方拥有特定的产业集群,需要制定政策来促进这些产业的集聚和发展;一些地方拥有独特的自然资源、文化或技术优势,成为其特色发展的基础;一些地方处于产业链的特定环节,需要构建完整的产业链来促进经济发展。这些地方发展战略与规划的落实,需要培育更多的技术技能人才。然而,在劳动力供需层面,存在结构性矛盾。一方面,高职毕业生就业难度相对较大,有一定就业压力;另一方面,部分区域产业就业岗位虚位以待,亟需有相关专业背景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填补空缺。其原因在于,近年来部分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方面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滞后性,导致部分毕业生所学专业与市场需求匹配度低。此外,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存在一定差异,一些新兴产业和高附加值产业在部分区域得到了快速发展,从而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而一些传统产业较为集中的地区,由于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较慢,岗位需求相对较少,导致求职者竞争激烈。鉴于上述情况,高职院校构建专业建设动态调整机制,能使专业调整紧跟区域产业发展节奏,前瞻性地预测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与产业发展需求,及时调整专业教学内容,不断优化专业资源配置,科学决策专业增设与退出,从而有效解决技术技能人才供需失衡和高职毕业生就业等问题。
教育部、财政部印发《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指出,面向区域或行业重点产业,依托优势特色专业,健全对接产业、动态调整、自我完善的专业群建设机制,促进专业资源整合和结构优化,发挥专业群的集聚效应和服务功能,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2]。面对日新月异的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及其产业应用,作为培养产业所需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职院校,为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和智能化时代对人才素质需求变化的趋势,进行面向高科技产业发展的专业调整,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面临着系列问题,例如人才培养层次与行业企业需求错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课程设置滞后于企业真实应用、校企合作双方诉求耦合度低等,这些问题需要通过构建专业建设动态调整机制予以破解。专业建设动态调整机制能够从专业建设的政策引导、统筹规划、前期调研、专业进入和退出等方面规范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核心环节,从而助推高水平、特色化专业的形成。一方面,高职院校要深入了解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专业建设规划,明确专业定位和发展方向;需要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增强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础能力;需要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为专业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另一方面,区域产业集群发展也需要高水平、特色化的高职专业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立足优势专业,优化配置专业资源,构建特色鲜明、相互协同的专业布局,是高职专业建设动态调整机制的关键建设环节。高水平、特色化的专业群建设有助于深化高职院校与区域产业集群的深度融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竞争力,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4]。
专业建设是强化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高职院校办学水平与专业规模有一定关联,更体现于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当前的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应将发展重心放在内涵建设上,针对专业建设的各个环节进行持续性调整。这包括但不限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或修订、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规格设定、课程体系改革及评价标准制定等,旨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构建高职专业发展的新形态和新格局。在“双高计划”与“百万扩招”政策的推动下,我国高职教育迎来了类型发展的时机,招生规模大幅度提升,生源结构多元化,与此同时,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面临一定挑战。为满足多样化的生源特性与个性化学习需求,高职专业建设动态调整至关重要。在专业群内设立通识课程,低年级学生得以了解并掌握专业知识,为制定职业发展规划和专业选择打下基础。分析职业岗位标准和职业技能需求,针对不同的产业发展方向配套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完善专业课程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学生能够根据发展定位和就业需求,选择适合的专业发展方向。从学生全面发展角度来看,构建专业建设动态调整机制有助于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
专业建设动态调整机制构建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需要充分考虑多种因素,包括高职院校、市场机制及政府调控等,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以确保机制的有效性和适应性。当前,这一机制的构建仍面临一定挑战。
首先,部分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和调整过程中,由于对相关行业领域及专业背景的深入调研和论证不足,对专业发展认知缺乏前瞻性,存在专业设置与专业发展契合度低的现象,这些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高职院校对专业动态调整的统筹规划有待加强。其次,部分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和调整需要加强动态规则建设。从专业设置、专业增设、专业预警和专业退出程序来看,部分院校的专业建设和调整尚未形成动态且有较强适应性的建设机制,以至于专业建设动态调整目标与思路欠清晰,专业调整的科学性、适应性和创新性有待加强。再次,部分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和调整深度有待进一步加强。这些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和调整过程中,大多依据专业目录进行专业种类和数量的增减。这种调整方式表面上反映了专业的进退,实际上没有触及专业内涵、知识结构及课程体系的深层次改革。最后,部分高职院校尚未有效建立专业预警机制。专业预警机制能通过搜集、归纳与分析招生、就业、第三方评价等相关信息,帮助高职院校进行专业预测和预警,为专业方向调整及专业退出提供相对直接和准确的依据。虽然,当前许多高职院校已设立专业评价指标体系并开展相关评估与论证,但基于大数据、多方合作及即时反馈的专业预警机制构建有待进一步加强。
在宏观层面上,市场自我调节对高职专业建设动态调整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受到统一调控、发展定位及市场信息导向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市场自发调节机制的作用并未得到充分发挥。此外,行业中介及第三方认证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职专业建设动态调整机制的建立健全。近年来,部分发达国家高度重视行业的中介和第三方的认证作用,促使其在高职专业设置和调整中发挥重要作用。我国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已多次发布相关政策文件,倡导各级行业、企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发展,共同推进专业建设。总体而言,各方在参与合作方面的积极性尚待提高,深入合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建立健全,同时,也期待行业中介及第三方认证机构发挥重要作用。
为充分展现市场“无形之手”的功效,需借助政府的“有形之手”进行宏观调控。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政府部门逐步认识到,赋予高职院校更多的办学自主权和专业设置自主权,是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所在。赋予高校专业设置自主权,鼓励高职院校根据自身特色和需求,自主制定专业发展规划,适时调整专业设置方向,从而提高办学质量和竞争力,以缓解专业结构性矛盾,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我国目前采取的仍是国家层面对学科专业进行统一规划与调整,省级教育主管部门依据国家政策进行区域规划与调整的模式。尽管高等职业院校具备一定的专业自主权,但在专业设立方面仍需进一步释放活力,以助力高职院校根据市场经济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专业自主设置与适时调整[5]。
构建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动态调整机制应在政府宏观调控基础上,以市场自发调节为基本原则,着重强化高职院校的主体地位,凸显专业优势,打造专业特色;发挥市场的自发调节功能,积极适应经济发展变化,推动优化与升级;调整政府的宏观调控方式,实施科学认证,实现协调发展。
高职院校要强化深入调研,制定总体规划,设立专业准入机制,构建预警体系。为了达成这一目标,要充分利用信息化等多种手段进行深度调研,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对专业布局进行全面规划,构建专业人才供需预测模型以进行专业预警,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专业指导职能,借助区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等,设立政行校企共同参与的专业咨询指导机构。根据岗位需求不断调整专业人才培养策略,设定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方向,完善专业自主选择机制,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专业发展需求。高职院校应该积极采取措施,加强与政府、行业、企业等方面的合作,共同推动专业建设的动态调整和发展。同时,也应该强化内涵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为区域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6]。
对照专业资源禀赋、社会人才需求与专业的社会认可度,确定重点建设专业(群),制定并落实专业建设规划。做强优势专业,形成人才培养高地;做优特色专业,实现分类发展、特色发展。在确定重点建设专业(群)时,要充分考虑自身的专业资源禀赋、社会人才需求及专业的社会认可度等因素。深入调研和分析,明确每个专业的优势和不足,确定具有发展潜力的专业,制定相应的专业建设规划。在制定专业建设规划时,要明确目标,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和时间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课程设置,提高教学质量,做强优势专业,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还要进一步优化特色专业建设,实现分类发展、特色发展,使每个专业都能够发挥其优势,为经济发展需求提供相应的人才支持。在落实专业建设规划时,要注重细节和落实情况。定期进行评估和调整,确保规划实施符合预期目标。还要积极争取社会和企业资源支持,与合作单位或部门联合推动专业的建设和发展。
作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有力手段,市场依赖供需法则与竞争机制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可根据学生对专业的自主选择意向,参考行业企业对人才需求的筛选结果,为被市场所冷落的专业发出预警信号。通过市场竞争机制的自发调节,实现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资源的优化配置。然而,单纯市场自发调节一定程度会表现出局限性、盲目性。为保障专业建设的动态有序调整,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基础上,同时需要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加强监管等方式宏观调控与其他方面共同发挥联动作用,科学引导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方向,共同推动专业建设的动态调整和发展,促进教育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在市场调节机制的作用下,高职院校应积极响应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适应知识创新、科技进步及产业发展的时代潮流,立足学校的发展需求和办学定位,进行全面而审慎的专业设置调整。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论述,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优化专业结构,创新调整机制,增强学校专业特色与地方产业发展的匹配度,更好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急需适用的技术技能人才。一是充分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和长远发展目标,结合市场需求和行业趋势,对现有专业进行优化和升级。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与行业企业需求侧全方位融合,培养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二是加强与产业界的深度合作,通过共建市域产教联合体、共建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共建实习实训基地、联合开展科研项目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实践平台。同时,邀请行业专家和产业翘楚参与专业建设和课程设计,确保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能够更好地满足企业和市场的需求。
政府宏观调控是我国现阶段优化高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和进行专业布局的重要手段。政府需转换自身角色,在高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和专业布局上,以间接的引导和监督来实现宏观调控,并引入行业认证。行业性非政府调整有助于优化政府宏观调控职能,为此,应进一步加强对行业性认证机构的培育与支持。较为完善的行业认证体系,不仅涵盖学校办学资质认证,还涉及学科专业办学能力的认证。行业认证机构对申请设立新专业的认证有严格的程序,需要申请者提交包括行业现状、人才需求、自身办学条件、就业前景以及本区域其他院校相关专业设置情况等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综合评估,以确保专业认证的科学性,设定专业设置的有效期限,从而实现专业的动态调整。我国的行业性认证有待进一步推进和发展,充分发挥其在学科专业认证中的作用,需要政府加大培育和支持力度,通过市场、政府、行业和高校的四方联动,协同发挥作用,构建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动态机制[7]。
在政府宏观调控机制的保障下,高职院校应对接全产业链,整合优势资源,构建特色发展、错位发展的专业体系。加强传统专业的改造升级,加强新设专业与现有专业的交叉融合,形成彼此关联、相互支撑的集群发展格局,建设与区域内其他院校错位发展,紧密对接区域产业结构的专业体系。通过不断优化专业结构,更新课程内容,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行业趋势。同时,积极拓展新的专业领域,特别是那些具有高度发展潜力和广阔就业前景的新兴产业。通过这种方式,使专业体系既具有高度的专业性,又具备灵活性和适应性。目标是培养出具备高水平专业技能和广泛知识背景的优秀人才,以满足不断发展和变化的社会需求。也通过这种方式,为区域内其他院校提供一种新的发展思路和模式,抓住专业发展机遇,更好地适应市场竞争,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为产业转型与发展提供更加全面、精准的人才支撑,推动经济社会的持续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