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合”思想与中国式现代化特点的契合性分析

2024-06-01 15:56张爱萍孙欣然
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理念

张爱萍,孙欣然

(塔里木大学,新疆 阿拉尔 843300)

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指示,并提出要以“七个着力”为工作抓手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工作目标[1]。其中“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一目标要求,深刻揭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为我们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实践指导,也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明确的价值指引。中国式现代化能够展现出独特的中国文化属性,是因为其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存在内在的价值契合,而“和合”思想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文化理论积淀,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各个领域都展现出哲学思维与中国智慧。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站在“和合”视角下研究中国式现代化的特点,对于深入挖掘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与特点、担负新的文化使命,对于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实现全面现代化、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赋能具有强大引领力与凝聚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一、人我合一:政治生活中的“全过程人民民主”

(一)“和合”思想中的“人我合一”理念

“和合”思想在政治观上遵循“人我合一”理念。首先,“人我合一”在君民关系上强调统治者和人民好比是同一身体的不同部分,双方休戚与共、相互协调,才能达到政治上的和谐。“有一体之治,故能出号令,明宪法矣”以及“先王善与民为一体”等思想强调,统治者不可凌驾于人民之上,与人民之间是一种共为一体的平等地位。其次,“人我合一”在人民内部关系上强调“推己及人”式的共同发展观念,将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作为国家的政治追求,这一内涵在儒家学说中有“仁者爱人”这一精炼表述。儒家仁道之学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构建了卓越范式,既强调人与人之间应当保持一种“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式的守望互助、团结共进关系,又强调国家发展的目的是提升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虽然这两方面的内涵所强调的具体关系有所区别,但都体现了人民在国家与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强调国家的统治要以民为本、注重民生。

“人我合一”所践行的民本思想源远流长,也深受历代统治者的重视,具有长期且广泛的影响力。《尚书》中写道:“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只有将百姓视为国家的根本,国家才能够达到一种和谐安宁的状态。《礼记·礼运·大同》进一步发展了这一主张,提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政治理想,描述了“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民主社会状态。“和合”思想中“人我合一”理念,始终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体现了中国自古以来“以民为本”的先进政治理念,与中国式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相互契合。

(二)涉及十四亿人口的全过程人民民主

中国式现代化的首要特征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2]。面对十四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这一实践目标的艰巨性和复杂性,需要发挥人民民主的政治优势,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真正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2]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人民是最大的政治,坚持以人为本、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是各项政治任务的总原则[3]。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将国家权力掌握在人民手中,用制度体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的政治民主制度,正是基于中国古代“和合”思想中“人我合一”理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我观”与社会主义国家“以人民为中心”的本质属性相结合,形成了一条独特的、符合21世纪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优势及其深厚文化底蕴。

首先,我们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紧密相连,确保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进步。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中,党和国家不仅注重民主与法制的建设,更强调民主与法制的实践: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而真实的权利;积极探索协商民主,推动人民政协更好地履行职能,发挥其作为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使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等等。这些举措既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又充分体现了时代特征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方向,最大程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在新的历史阶段,走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道路,需要继续深入挖掘和弘扬“和合”思想,秉持“人我合一”理念,推动国家政治制度更加完善,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有力保障。

二、道术合一:经济特征中的“共同富裕”理念

(一)“和合”思想中的“道术合一”理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对事物的认知存在“道”和“术”两个层面。“道”一般是指事物发展的准则与目标,“术”可以理解为一种具体的行为方式。“和合”思想在二者的关系上强调“道术合一”,即既要牢牢把握发展的目标不动摇,又要借助具体的实施方式促进事物的发展变化。儒家传统著作中有“朝闻道,夕死可矣”的阐释,这里所说的“道”,指的是天下兴盛的理想化状态和一般性规律,属于社会价值观。道家学派的称谓中,如老子对于“道”有“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法自然”的阐释,指的是包括人类在内的宇宙万物之间的自然规律和法则,属于自然辩证法[4]。但无论儒家还是道家,都强调要在“道”的目标指引下,用“术”来实现人与社会的发展,满足天下人的需要。

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角度来看,“道”属于世界观和价值观的范畴,“术”属于“实践方法论”的范畴,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中介和工具。例如,《论语》中有“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论语·学而》)的说法,即治理大国要做事谨慎、政令可信。这里“敬事而信”便属于“术”的范畴。道家也用“无为而治”“以柔克刚”“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等具体方法作为治理天下、调和内心的“术”,来达到国家内部和个人内心的安定和谐,实现天地万物的兴旺状态,这都是“和合”思想中“道术合一”理念的价值体现[5]。“道”是“术”的目标追求,“术”是“道”的具体实践。

(二)中国式现代化经济领域的“道”与“术”

首先,坚持“共同富裕”的民生之“道”。“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第二个重要特征,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代表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共同富裕”始终将“人民”放在中心位置,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从目标角度来看,它包含着“共同”和“富裕”双重目标。“共同”这一目标要求,符合人口规模特别巨大这一基本国情。中国式现代化的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少数阶级和阶层的富裕,而是涉及十四亿多人口的全面富裕。而“富裕”的内涵与层次则更加丰富,不仅要实现全体人民物质生活的富裕,也要实现人民精神文化的富足;不只要实现个人的自身发展和精神富足,还要实现整个社会生活层面的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是个人与社会、物质生活富裕和精神生活富裕的协调统一[6]。从过程角度来看,共同富裕的全过程都是紧紧围绕着人民这一中心:共同富裕的出发点在于增进民生福祉;其实践动力——生产力的发展,需要依靠人民的力量;其价值归宿,也在于维护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提升全体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其次,完善“结构优化”的经济之“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具体制度建设构成了“道术合一”中的“术”,也是促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结构性要素。从总体经济结构来看,想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这一发展之“道”,就必须不断完善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术”,发挥市场经济在解放生产力方面的巨大作用,促进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推动中国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这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对各国现代化重要经验的借鉴。据于此,中国式现代化把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的实际国情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不断贯彻新发展理念,建立起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经济体系[7]。从具体结构层面来看,“道”和“术”也相互契合。总体经济结构中一些具体经济方法的优化,可以解决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实现经济可持续性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当前,新时代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了实现“共同富裕”之“道”,就需要优化经济发展中的环境、政策和体制。当前,在中国式现代化框架下,改革不断推向深入,我国经济已经形成了新发展理念指导下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等正在不断取得突破。经济体制方面,针对“有效供给能力不足,消费能力流失严重”的现状,国家采取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措施,探索产业升级方式,激发了国内消费市场的活力。同时,积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也是总体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举措。“道术合一”式的经济结构优化,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为实现“共同富裕”目标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经济动力,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和而不同:文化品格中的“兼收并蓄”理念

(一)“和合”思想中的“和而不同”理念

“和合”思想在“文化观”上讲究“和而不同”。和,是不同事物的相承相继,它承认矛盾,但却在矛盾同一性的基础上追求多样性的统一;同,是相同事物的叠加,它回避矛盾,掩盖事物之间的差异。“和”与“同”之辩原本用来阐释儒家学说中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论语·子路》中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表述,其中的“和”代表的是有原则的相处,代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与求同存异;“同”代表的是单一化的趋同,它或是强使他人随同于自己,或是为了私利使自己趋同于他人,是一种或为强权或为私利所迫而表现出无原则的苟同或同流合污[8]。

首先,“和”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中华文化是一种“尚和”的文化,对一切优秀外来文化都秉持尊重与包容的态度,追求“和谐共存,相互借鉴”的理念,将外来文化的精髓融入中华文化深厚磅礴的体系之中,体现了中华文化海纳百川的包容性,也造就了中华文化浩瀚弘通的博大气象。其次,“和”的基本品格彰显中华文化的自信自强,而不是将所有文化简单相加、混作一体。中华文化尊重其他文化,采取扬弃的态度吸取各种外来文化中的优秀品质,但这绝不意味着趋同化的模仿。中华文化尚和而不盲目附和,具有自己的独立见解,从而在文化立场上体现出刚健守正的固本精神和通达平和的文化自信。最后,“和”的要义是实现更好的发展。“和合”思想强调“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实现和谐,则万物生长繁衍,如果完全一致,则无法发展延续。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继承和发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吸收和借鉴了各国先进文化中的精华,在继承和借鉴中创造出更具浓厚民族性、先进时代性和兼容开放性的社会主义文化。“和而不同”的思想,既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力量之源,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久弥新的内在品格。

(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的文化品格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2]习近平总书记的精辟论述指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鲜明的文化品格:蕴含着“和而不同”思想,表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兼收并蓄”的开放性和“博采众长”的包容性。

首先,社会主义文化是极具包容性的文化体系。它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在实践中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并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文化发展的根基,同时对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先进文化成果采取有选择地学习借鉴吸收,中国式现代化走出了一条异彩纷呈、百花齐放的现代式社会主义文化新道路。其次,社会主义文化是拥有鲜明民族特色和自信自强特征的文化体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2]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方略,坚持了“自信自立”这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精神特质[9],既厚植于马克思主义的深厚土壤和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中,又深深熔铸进党领导人民百年奋斗历程所形成的精神谱系中,培养出了带有马克思主义鲜明底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今天依然以其鲜明的品格特征傲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方略,体现着中华文化对科学真理的坚定信仰、对民族精神的传承弘扬、对百年奋斗的深刻总结、对人间正道的笃定执着,必将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道路上的坚强指导[10]。最后,中华文化并不是定格在历史中的文化,其强大的生命力体现在它总是历久弥新,不断从和谐的文化体系中获得新的创造和繁荣发展,体现着“和合”思想中“和实生物”理念。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强调,习近平文化思想不是封闭的思想结晶,而是一个开放式、系统化、不断趋向完善的思想体系。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文艺工作、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文化传承发展等主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在各地考察各类文化传承发展项目中提出一系列要求,在多个重大国际场合阐明对全球文化、文明发展和交流互鉴的一系列中国立场、中国方案,不断将中华文化与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相结合,生成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促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日益繁荣,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了强劲的思想文化动力[11]。新征程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将会继续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始终以“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开放包容姿态不断进行文化创新,中国式现代化在文化领域也将不断焕发蓬勃生机,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四、天人合一:生态建设中的“和谐共生”理念

(一)“和合”思想中的“天人合一”理念

“和合”思想在“自然观”上讲究“天人合一 ”,这种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是中国古代生态思想的核心内涵之一,得到了儒家与道家的充分重视。儒家对此二者关系的阐述,不仅包含着对生态保护和资源保护的重视,也将落脚点放在“以民为本”的发展思想上,属于敬德保民的范畴。其中最有名的论述当属《孟子》中关于自然变化与人类耕作和动物繁衍的有关论述,阐释了尊重自然规律、合理开采资源的重要性,蕴含着“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生态观[12]。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的生存质量,是儒家自然观的价值诉求。道家的自然观往往更加注重对自然生态本身的保护,强调天、地、人的和谐共生。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道法自然”的观点,强调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要遵循“道 ”的法则,以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道家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要在“天地人”的整体中进行,不能仅仅考虑人的需求;同时要把尊重自然规律放在最高位置,才能实现与自然万物的和谐共处,以达到万物的和谐。儒家和道家在天人关系方面的探索与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不谋而合。“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13],即人的生存依赖于自然。恩格斯也指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和合”思想中的“天人合一”理念和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共同成为了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渊源。

(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的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与“天人合一”理念相契合。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既与“和合”思想中的“天人合一”理念一脉相承,又符合我国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现实背景,对于我们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改善的增长点。同时,要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和全过程[14]。

中国式现代化中的生态文明思想与“天人合一”理念之间的契合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天人合一”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类应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而中国式现代化也关注生态环保、倡导绿色发展、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其次,中国式现代化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倡导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发展方式,这与“天人合一”中“道法自然”“知止知足”等理念相契合。再次,中国式现代化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特征也体现了“天人合一”中“和谐共生”理念。最后,中国式现代化不仅关注国内生态文明建设,还积极参与全球生态治理,这与“天人合一”中“天下一家”理念相契合。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在2020年至2035年实现 “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并在本世纪中叶达到“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全面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实现,建成美丽中国”[15]目标,这一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方略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天人合一”理念相契合的现代体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党和国家应当进一步延续“和合”思想在生态建设中的重要指导作用,增强绿色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意识,向着美丽中国建设的目标不断迈进[16]。深入挖掘和传承“和合”思想中的“天人合一”理念,有助于培育具有时代特色的生态价值观和道德观,引导全民族同胞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观念。这既要继续秉持绿色发展理念,倡导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出行,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又要以“和合”思想为指导,加强生态文化建设,提高全民生态文明意识。

五、协和万邦:外交领域中的“合作共赢”理念

(一)“和合”思想中的“协和万邦”理念

中华传统“和合”文化在处理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关系问题上强调“以和为贵”“协和万邦”,主张不同交往主体之间达到和睦共处、友好互助、合作共赢的状态。儒家学派提倡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式的相处之道,是人与人之间交往模式的良好体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这种观念的进一步拓展。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相处并不是全然的自发状态、仅靠价值观念的驱动,也需要政治制度、道德规范、价值标准等社会制度的约束和规范。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准则,同样可以用在处理同其他国家、民族、地区的关系问题上。“协和万邦”一直都是中华民族所采取的外交方略,即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应当秉持“求同存异”原则[17],努力谋求共识、共同发展,以和平代替纷争,用共赢化解分歧。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谋求太平盛世的统治者无不在政治外交方面秉持着“睦邻友好”“礼尚往来”的理念,不断将“协和万邦”理念运用到本国实践中,并积极推广到更大领域,来实现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和睦共处,从而达到巩固政权的最终目的。

马克思主义的“共同体”思想与“和合”思想中的协和万邦理念相得益彰,共同为推动全球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人类共同繁荣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它强调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团结与合作,共同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人民幸福和人类全面发展而奋斗,为推动全球范围内的社会主义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到第三世界国家民族解放运动,马克思主义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争取权益、反对剥削与压迫的理论武器[18]。在中国,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相结合,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有益借鉴。

(二)外交领域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和合”思想中“合作共赢”理念,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外交领域的文化渊源。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单边主义和强权政治愈演愈烈,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更加凸显,公共卫生事件、金融危机、地区冲突、冷战思维、贸易保护主义等问题不断威胁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19]。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守不称霸、不搞扩张的承诺,积极倡导构建“协和万邦”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即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包容、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20]。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需要各个国家通过“合作”达到“共赢”。首先,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中国始终重视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不断深化同周边国家的互联互通,共同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把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了一起,把世界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回应了全球治理面临的新矛盾和新问题,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广阔胸怀和合作思想。同时,也将“协和万邦”的理念贯彻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外交方略之中,在政治、安全、经济、文化、生态多个领域提出了具体的倡议。在政治上,中国倡导国家间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并在各种国际争端问题上秉持公正态度、发出中国声音。在安全领域,中国倡导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的理念,统筹应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的威胁。在经济上,人类命运共同体追求的是发展,因此中国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共同发展策略,倡导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向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外交方略,与“和合”思想的理论精髓互通互融、相互交织,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人类发展的深刻关切,也为建设和平、安全、繁荣、包容、美丽的世界作出了巨大贡献。未来,中国将继续秉持“协和万邦”理念,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中国力量;同时,也将与各国一道,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实现各国共同繁荣发展。

结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蕴涵着“人我合一”“道术合一”“和而不同”“天人合一”“协和万邦”等优秀传统思想,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深厚的文化滋养和文化底蕴。深刻认识“和合”思想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要在充分认识其内涵精髓的基础上,积极传承和弘扬这一思想,让“和合”思想不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贡献出更多更有价值的精神力量。饱含中国智慧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体现中国对于新阶段发展方式的深度系统性思考,将为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与世界局势的和谐稳定作出重要贡献。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未来发展中,应当更加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态度,坚持守正创新,奋力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实践中展现中国气象、崭新作为[1]。

猜你喜欢
中国式现代化理念
边疆治理现代化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中国式民主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中国式失败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