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时代转型:挑战、价值与路径

2024-06-01 02:30杜银玲
浙江体育科学 2024年2期
关键词:转型民族学科

杜银玲,姜 凯

(1.杭州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浙江 杭州 311121;2.浙江大学 公共体育与艺术部,浙江 杭州 310058)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路线,并指出“要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1]。民族传统体育学作为一门探讨“民族传统体育在理论与实践中的基本矛盾问题”[2]“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现象和规律”[3]“武术理论与方法、传统体育养生的理论与方法、民族民间体育的理论与方法”[4]的新兴交叉学科,改革开放40年来,其在促进全民健康、扩大消费需求、提升非遗保护、扩大消费需求、增强文化自信[5]等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随着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顺利实现,我国已然进入了新发展阶段。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内涵和外延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党的二十大以来,从文化强国、体育强国、全民健康等方面对民族传统体育学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因此,必须尽快梳理民族传统体育学在学科知识体系、学科研究方向、学科育人实践等方面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转型路径,以期不断提升学科的时代影响力。

1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民族传统体育学面临的时代挑战

1.1 学科知识结构的不均衡违背了学科的内生逻辑

“每一学科都有一种知识传统和其相应的行为准则”[6],且“通过传递与创新文化知识来培养人才和促进社会的发展”[7]。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学科发展、发挥育人功能的基础与前提。从知识类型讲,民族传统体育学是一门追求身体实践知识与学科理论知识互动平衡发展的学科,突出表现为人才培养上的“文武兼备”和“术道并重”。然而,由于历史上的武术作为一种生存术主要活跃于乡土民间,因此早期的武术学(民族传统体育学前身)主要围绕身体实践层面展开研究,缺乏充分的理论研究与阐释。直至1919年,中国面临“中西古今”“土洋体育”之辨伊始,学界开始运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手段对武术进行“科学化”探究。1978年改革开放后,大批学者才开始借用文化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学科理论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系统的起源、本质、结构与功能、类型与模式、隔离与传播、冲突与变迁等进行研究,揭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创造和发展规律”[8]。事实上,直至今日,民族传统体育学并未真正摆脱重身体实践、轻学科理论的历史惯性,这就从根源上导致学科知识结构的不均衡,这不符合学科发展的内生逻辑。

1.2 学科方向的模糊性、陈旧性不能有效对接国家的外生需求

一门独立的学科包含三因素。一是研究对象及规律,二是概念、规律、原理、命题及逻辑系统,三是研究方法[9],且任何因素出现模糊指涉或定位上的偏差都会影响学科建设的整体推进。民族传统体育学的前身是武术学,其研究对象主要为武术项目。伴随学科由“武术学”拓展为“民族传统体育学”,其研究对象、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必然有所调整,否则就会造成学科方向的模糊与陈旧。民族传统体育学具备定量的、精细化、标准化的技理技法研究。同时,还被框定于社会空间、历史文化等非理性的情境之中。一步一拳、一动一静均体现出人们对生命的探索与思考,这离不开研究主体的直觉性、经验性与思辨性。新阶段,学科的建设需要走“国际化”“现代化”“科学化”发展道路,这就要求我们在国家需求的大框架之下,明晰学科的发展方向,拓展研究的广度与深度,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服务。

1.3 教学理念的因循守旧影响学科的育人实践

学科除了指“学术的分类系统”外,还指涉一种“教学科目”,它指“依据一定的教学理论组织起来的科学基础知识体系”[9]。因此,教学理念的科学与否对学科的育人实践有着重要影响。以武术为代表的民族传统体育从诞生源头便带有传统的烙印,从文化信仰、技法规则到师徒传授、言传身教的传习方式都充满了浓郁的传统气息。厚重的传统积淀为民族传统体育学的时代转型提供了扎实的根基,同时亦是一种守旧与挑战。教学过程中,其传习主要依靠传统意义上的言传身教,育人过程主要依赖教师的执教经验和自我体悟,对教学形式、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科学化监测与评定明显不足,从而导致教学信息的“封闭性”及教学研究的“保守性”,使教学活动与科学研究难以形成有效的双向联动。

2 民族传统体育学时代转型的价值阐释

2.1 时代转型有效推动专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以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全面服务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这是民族传统体育学的时代使命。而新阶段,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学科的时代转型。纵观我国教育的发展,其依次经历了从“外延式扩张”到“内涵式发展”再到“高质量发展”三个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内涵式发展的全面升级,其打破了以往“以资源定发展”“只关注自身建设”的弊端,转向“以需求定发展”“同时关注自身建设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同时,这也是民族传统体育学时代转型的逻辑起点与目标方向。通过学科知识结构的调适、学科方向的探索创新,教育教学理念的时代转型与变革,形成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国际交流到社会服务的良性循环,全面推进专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2.2 时代转型促进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时代转型在提升专业教育质量的同时,还通过学科方向的融合创新、学科知识体系的平衡完善、学科文化的积累构建等促进专业的可持续发展。一门学科的持续性发展取决于“学科发展的内在逻辑、社会发展的需求、学科协同效应以及认识主体主观能动性的推动”,学科的时代性转型就是基于学科发展的内生需求与国家的外生需求入手为学科提供源源不断的持续性发展动力。1997年学位委员会将民族传统体育学列为与体育教育训练学 、体育人文社会学 、运动人体科学并列的教育学门类体育学二级学科,并指出:民族传统体育学是研究“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理论与方法体系的学科群,需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挖掘、整理和创新”[10],这是基于20世纪90年代的学科现状及社国家需求对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做出的审视与定位。20多年后的今天,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育强国宏伟蓝图”[11]的国家战略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时代强音,学科的内涵与外延在时间的流变中不断改变。因此,通过民族传统体育学的时代转型,可从文化、经济、教育等维度为学科的发展注入动力。

3 民族传统体育学的时代转型路径

3.1 立足学科内生需求与国家外生需求创新学科方向

学科之塔的累积离不开知识的建构,而知识是对具体社会问题的应对。因此,学科知识结构理应符合学科的内生性要求,注重学科的自我建设。同时,加强基于社会需求导向下的、源于外部的统筹规划与顶层设计。基于专业技术知识与专业支撑知识发展的不平衡问题,需要革新传统单一的发展理念,结合国家需求,积极构建新型的学科群结构。

民族传统体育学“人文—自然”的二元结构决定了其转型需要一分为二,沿理论与实践两条理路展开。学科层面,将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种宏阔的历史文化现象来解读阐释,深挖其历史人文内涵,实现学科知识的纵深融合。即以社会学和文化学知识做支撑对其历史与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形成一套清晰完备的学术理路。比如以中国的区域武术史、中国武举文化、中国武术思想史、丝绸之路与古代武术文化的传播、一带一路与武术文化的传播等课题为突破口,跨界选拔人才,组建科研团队,逐步形成系统完备的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历史与文化研究体系。实践层面,结合“健康中国”“康养中国”“体医融合”等国家战略,融合光学三维运动捕捉系统、可视化技术、大数据等现代科技,开展传统运动康养研究,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手段的健康干预,研究运动养生对人体免疫系统、人体肠道微环境、人体代谢循环等的影响,促进学科的良性发展,实现传统养生运动的当代社会服务。

3.2 强力联合相关学科,开展跨学科融合研究

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民族传统体育学的复杂性超越了任何一个学科的解读局限[12],其所有表现都是多样化信息拼接的结果,只有不断发掘和利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思想文化和丰富知识,我们才能更好认识世界、认识社会[13]。对于民族传统体育学是否要广泛涉猎学科之外的内容这个问题学界产生过激烈的讨论。有学者认为,“廓清民族传统体育学研究的边界,建立属于自己的理论研究逻辑体系是至关重要的”[14],然而学科的发展同样离不开基于学科边界的相互交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2022年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均强调,要“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以问题为中心,建立交叉学科发展引导机制,搭建交叉学科的国家级平台”[15]。因此,“合纵连横”[16]的多学科深度融合发展模式必将成为民族传统体育学发展的最新趋势。民族传统体育应与时俱进,立足国内、展望全球,寻求多学科深度融合以提升其研究的宽度和广度。通过转型打破传统的学科布局,联合运动人体科学、运动医学与康复学、体能训练学等开展跨学科横向研究,探究学科前沿进行学科间的重组,进而形成强大的协同力量。

3.3 革新传统教育教学理念,推进教、科、研、训的数字化

重视现代科技的融入,用科技支撑科研,用科技助力教学与训练,逐步实现由传统经验型向现代科技型的转变。我们既要“保持保护”传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育理念,还要适度地“超越传统”,合理创新。传统教育教学的现代转型首先需要引导教师的科研意识转型,使其正确把握教学与教学研究的关系,力求将个人丰富的施教经验与学科理论和现代科技有机融合,对教学、训练进行有效的反思、改进,从而形成融实践与知识为一体的理论认知。其次,关注科技动态,掌握数字化生存状态下,学生、社会、国家的实际需求,构建知识结构完备、方式方法先进的教学体系,推动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构建“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从而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开放共享。再次,既要学习传统的教育理念,做到古为今用,又要掌握西方的教育思想,实现洋为中用,不断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打造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的新型学习空间,教学、科研、训练的互动融合。

3.4 建构开源创新的学科高地,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社会服务能力是学科建设的重要指标,也是国家赋予高校的责任所在。民族传统体育学科需整合自身优势,形成相对稳定的学科特色,从而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在具体育人过程中,应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以一专多能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构建集体育教学、文化传承、赛事指导、国际推广等于一体的课程模块,进行职业技能的培养与储备。此外,不断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深度互动,积极开展社区健身指导、中小学体育指导、参与地方民族体育传承与公益活动。促进体育养生市场化,开发体育养生对症锻炼处方、健康小镇康养锻炼产品、旅游景点康养锻炼产品、改善城市白领症状养生锻炼产品,从而达到服务社会和提高学科水平的双赢目的。

3.5 注重学科的组织建设,为学科的时代转型提供基地保障

基地是学科发展的物质基础平台,通过汇聚人才为学科提供良好的科学研究环境,是反映学科与时俱进的核心硬件。以学科的顶层设计为参照,紧扣“健康中国”“体医融合”“一带一路”“竞赛表演产业”等国家战略,与有关研究所、项目协会、医院、高校等机构合作,建立文化传承中心、健康管理联盟、运动导引养生研习基地、健康干预实验室等基地。同时,以此为中心,自下而上形成相对稳定的科研团队与学术共同体,促进学科、人才、科研的协同联动。

4 结束语

1997年学位委员会将民族传统体育学列为教育学门类体育学二级学科,并对民族传统体育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内容进行了全面审视与定位。当下,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育强国战略”到“双一流建设”,学科的内涵与外延在屡次流变中不断改变,日益显示出时代转型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因此,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必须审时度势,及时革新,加快由传统向现代的转换。

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优秀品质的现实载体,更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名片与桥梁,要努力推动民族传统体育学的时代转型,需要赋予其现代化的形式与内涵,借助数字媒体手段扩大宣传,积极传播与创新知识、弘扬与引领文化、服务与奉献社会,向着“现代化、国际化、竞技化、大众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
转型民族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我们的民族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转型
多元民族
“超学科”来啦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