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应用能力为导向的大学英语课程“英语+专业”三分教学改革探索

2024-05-31 17:13:56张希辰
英语教师 2024年2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分层大学

张希辰

引言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终点应指向实际应用,教师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应注重学生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的发展。基于此,以分层分类分级教学理论为指导,构建大学英语课程“英语+专业”教学模式,并不断对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优化,以期提升整体教学水平,不断强化学生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

一、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首先,大学英语课程有其独特的特征,一方面,大学英语课程大多采用任务型教学,课程内容细分为听说教学、写作教学、翻译教学、阅读教学等,根据不同的语言技能,教师分别制订了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另一方面,教学评价机制趋于完善,传统的教学评价以终结性评价为主,而当前的大学英语课程采用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形式,使教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及英语语言应用能力有更客观、真实、全面的了解。

其次,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师团队素质较高,具有一定的教学优势。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师团队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实战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掌握了人才培养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具有针对性,且采用合适的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一直坚守立德树人的教育初心,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精耕细作,不断提升教学素质,具有强烈的教育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在学生中树立了师者形象。

最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足。大学英语课程的内容较零散、不成体系。虽然高校一直倡导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及符合人才培养的要求,但是部分教师对该教学理念的理解参差不齐,导致虽然教学内容丰富,但是缺乏统一的要求和执行标准。此外,学生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欠缺(宋皓然 2021)。部分教师采用“填鸭式”教学法,单纯地进行英语语言知识的“灌输”,看似教学内容很充实,实则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二、基于分层分类分级的大学英语课程“英语+专业”教学模式

(一)大学英语课程“英语+专业”教学模式的提出

基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现状,教师必须对当前阶段大学英语课程及其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充分体现英语为专业学习及交际服务的工具性作用;对英语课程进行系统规划和整合,将跨文化交际内容和专门用途英语与大学英语教学有机融合,构建“英语+专业”的课程教学框架,对不同专业的学生的英语学习进行分类指导,根据他们的英语学习水平及学习需求进行分层教学。这样做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使其明确英语学习目标,针对性地提升英语语言应用能力,为今后就业、深造等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在美国教育领域影响深远的“学习者为中心理论”(Learner-Centeredness,缩写为 LC),强调在教学中以学习者为中心,根据他们的学习需求设计教学内容,确保课程内容既满足其知识掌握及技能提升需求,又借助语言教学提高其综合素养,如跨文化理解和交流能力、人文素养、国际化视野等,以更好地促进其发展。基于此,高校要立足英语学科特点、专业特点及学生个体差异,科学、合理地设置以学生为中心,适合实际学情的大学英语课程(吴琼2019)。在分类指导、分层教学理念指导下建构的大学英语“英语+专业”课程体系,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及专业学习特点,有助于促进英语学习与专业实践相结合,凸显英语学习的专业性和交融性特点,强化其专业语言应用能力,为其后续就业及深造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同时,“英语+专业”课程体系能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并有效地服务社会相关行业经济的发展。

(二)大学英语课程“英语+专业”教学模式的构建目标及内容

大学英语课程分类指导的基本内涵和设想是建立以“英语+专业”为知识架构,以线上教学平台和电子试题库等为辅助工具,实现大学英语日常教学分层、分级的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专业的内容开展ESP 教学(分类)和第二课堂教学活动。此外,针对学生的就业和升学需求,进行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培训,以及考研英语培训(分级)。

大学英语课程“英语+专业”教学模式的构建目标分别是:第一,根据高校的发展规划,大学英语课程主要围绕商务英语内容设置教学内容,强化学校“英语+专业”的课程教学模式。第二,针对发展前景广阔且英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的专业,通过“英语+专业”重点强化学生的英语能力,使其在毕业时成为英语技能型高素质人才。第三,大学英语课程重点促进学生英语水平及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的提升,使其能够在大学英语等级考试及研究生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使英语成为其就业及深造的一项优势,增强其工作、学习竞争力。另外,大学英语课程“英语+专业”教学模式还要求教师重视对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评价及发展性评价,以判断“英语+专业”教学模式的实效性;与学生建立密切交流的关系,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及时进行针对性调整,从而提升大学英语“英语+专业”教学模式的整体教学效果(赵鹏杰 2018)。

三、以应用能力为导向的大学英语课程“英语+专业”三分教学改革策略

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是能够解决现实问题,因此,应用能力是需要提升的首要能力。大学英语课程“英语+专业”教学模式,以施行分层分类分级的教学指导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以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为导向的大学英语课程“英语+专业”分层分类分级教学改革的具体策略如下:

(一)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突出“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大学英语课程分层教学内容如下:

1.课堂教学+学生自主学习

根据学校对各层次人才培养规划的要求,大学英语对本科、专科、艺术类本科的学生的英语能力水平及具体的学习要求都进行了分层处理。例如,本科专业学生的学习能力更强、英语基础更扎实,具体的教学内容可以更加充实,能力要求可以更高;艺术类本科学生的英语基础相对薄弱,教师要更加注重基础知识教学,同时重视他们口语及听力的提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学校配置的智能化教学设备及英语学习平台进行分层次、个性化教学,如翼课网、雨课堂、学习通等。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教师在学习进度的把控、学习任务的轻重、学习难度的设置及课后练习作业的布置方面都要进行分层。此外,学生要对自身的英语能力及水平有更加清晰的认知,在课下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选择适合自己能力水平的内容,避免因学习内容难度大、学习障碍多而挫伤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2.大学英语等级考试培训

大学英语等级考试培训以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为主,通过考试培训提升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根据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的难度层次,学校可以进行具体的规划,如全校本科生必须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英语水平较高且对自身英语学习有更高要求的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全国大学英语六级考试。为更好地支持学生进行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学校可以规定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融入全国大学英语四、六考试内容,并对全国大学英语四、六考试培训的效果进行周测,或每周固定时间对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进行专项题型的训练讲解。针对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学校每学期可以组织4 场四级考试培训、8 场六级考试培训,以实现对学生的分层指导。

3.针对研究生的入学考试培训

高校英语教师团队可以为有考研计划的学生提供英语口语专项培训。无论是在校学习期间还是寒暑假,教师都可以提供口语专项培训,且每年学校都要举办至少20 场考研专项培训,以保障不同层次学生的考研英语培训需求。

无论是课堂教学+自主学习、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还是研究生考试培训,教师都要进行分层教学的安排,且保证教学活动指向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

(二)分类指导

1.专门用途英语与通用英语的教学融合

大学英语课程主要分为专门用途英语和通用英语。专门用途英语又可细分为通用专业英语、专业英语及职业英语。教师要以专业方向为区分,组建对口的教学团队,遵照“将特定的学科内容与语言教学目标相结合,着重解决学生学科知识学习中遇到的语言问题,以培养与专业相关的英语能力为教学重点”这一基本原则,编写能够满足《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要求的专门用途英语,并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过程中不断渗透专门用途英语的相关知识,从而强化学生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职业英语教学主要传授专业的职业英语知识,培养学生应用英语开展工作的能力,集中在专科及艺术类本科层次教学。

2.大学英语“第二课堂”

教师在组织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教学活动时,将百科式的教学活动逐渐聚焦到商务英语的课外学习中,使“第二课堂”成为课堂教学的“加油站”,从而丰富教学内容,强化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同时,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活动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及主观能动性,使其能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以致用。教师要借助智能教学平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线辅助他们进行深度学习,并通过线上学习平台,定期组织其进行多元化的语言能力测试,以考促学,以测促学。这不仅能够强化学生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而且能够提高大学英语教师队伍的专业能力及教育信息化能力。

四、关于以应用能力为导向的大学英语课程“英语+专业”三分教学改革的反思

在以应用能力为导向的大学英语课程“英语+专业”三分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具体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综合来讲,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大学英语课程“英语+专业”教学模式的分层分类分级教学缺乏足够的智能化教育教学平台的支持。分层分类分级教学需要以智能化教育平台为支撑,但是当前大部分学校不能完全满足这一要求。

其次,缺乏相应的资金支持。例如,网络平台的使用,教师自编教材,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研考试专项培训,第二课堂的延伸教学等都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但实际缺乏资金支持。

最后,专业师资不足。一方面,专业教师人数少,难以完成大学英语课程“英语+专业”分层分类分级教学任务。如果教师的教学时间安排过于饱和,就难以腾出时间进行深入的教学探索,导致专业能力无法与时俱进。另一方面,大部分高校英语教师亟须转型。高校英语教师的专业大多是文学、翻译、语言等,而针对文科类的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还需要进一步学习深耕。此外,工科专业的专门用途英语更需要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精进学习(王昕昕 2022)。因此,高校应制定教师发展转型的政策,帮助其不断提升教学能力及专业素养,以更好地满足高校英语的教学需求。

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人才各项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既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又是高校英语教学的归宿。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教师应从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及教学评价等方面入手,为学生创造更多锻炼语言应用能力的机会。只有不断应用,学生的语言能力及水平才能真正得以提升与发展。实践证明,在分层分类分级教学理论指导下,大学英语课程“英语+专业”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明显,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分层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大学(2021年2期)2021-06-11 01:13:12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海峡姐妹(2020年12期)2021-01-18 05:53:08
大学求学的遗憾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工程与建设(2019年2期)2019-09-02 01:34:14
雨林的分层
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有趣的分层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