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我置身于西北五省(区)花儿演唱会(以下简称五省(区)花儿会)之中,尽情欣赏来自祖国西北五省(区)花儿歌手精彩献唱的花儿时,会不由地想起一位为开创大视野花儿演唱,大面积播撒花儿种子,大境界繁荣花儿文化而殚精竭虑、为之付出十几年心血的人。他就是“五省(区)花儿会”的组织者、培育者和先行者——青海省文化馆原馆长、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颜宗成先生。
一、创办“五省(区)花儿会”的缘由
首先,顺应时代的召唤。花儿是青海省多元民族文化交流、碰撞、融合的展现,是老百姓心中流淌的民歌,内容包罗万象,文化内涵丰厚。2006年,花儿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于2009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从此迈上了发展的新台阶。一方面,伴随着城镇化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花儿的社会功能也随之发生了转变;另一方面,由于现代文化娱乐如电影、电视、流行音乐等不断发展,使花儿逐渐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农耕文化环境和乡土语境。由于人们的思想观念未能及时跟进,对花儿的保护与传承手段未能与时俱进,使延续了600余年的花儿,出现了“路在何方”的问题。如何使传统文化在城镇化大背景下获得新生和发展?寻找新的传承方式显得尤为迫切。在这种发展背景下,创办“五省(区)花儿会”势在必行。
其次,勇接“花儿王”的传力棒。“花儿王”朱仲禄先生不仅是颜宗成先生认识花儿、了解花儿、走近花儿的导师,也是他痴迷花儿、竭尽全力打造花儿品牌的精神动力。2003年,颜宗成先生初任青海省文化馆馆长,就在花儿学者滕晓天、原青海省群众艺术馆馆长师守成等人的引荐下,怀着崇敬的心情拜访了著名花儿歌手、号称“花儿王”的朱仲禄先生。那天,朱仲禄先生向他讲述了自己曲折的身世以及数十年来为花儿传承发展所做的工作。朱老先生为花儿拼搏一生的精神深深地震撼了他。当时他深感作为省文化馆的馆长,应该勇敢接过朱仲禄先生为保护传承花儿奋斗不息、代代相传的接力棒,不仅要办好朱仲禄先生倡导、力促的西宁凤凰山“六月六”花儿会,更要有所创新,使花儿文化发扬光大,于是,他在实践中萌生了以大境界创办“五省(区)花儿会”的念头。
二、举办“五省(区)花儿会”遇到的困难及采取的举措
要办成一件对人民有益的事情,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更何况要集合五省(区)花儿资源,开创先例,举办五省(区)花儿盛会。2004年初,在颜宗成先生下定决心带领全馆人员创办“五省(区)花儿会”时,遇到了诸多困难,比如花儿演唱会名称确定、经费来源、演出场地、花儿歌手、演出时间、配套设施、五省(区)花儿联动发展战略目标的设定等都需要一项项重点谋划、逐一解决。其中最困难的就是经费问题,从场地租赁、舞台搭建、音响架设,到省外花儿歌手的吃住行、演出费用等,粗略估计,举办一次花儿演唱会就需要花费七八万元。这些经费从哪里来?当时青海文化馆一年的运行经费仅10多万元,主要用于场馆运行的正常开支,根本无力支撑“五省(区)花儿会”活动经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足够经费怎么举办?为了克服这一系列難题,颜宗成先生殚精竭虑,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出了一条有效路径。
第一,赋予“五省(区)花儿会”正确定位。颜宗成先生想:花儿是西北五省(区)共有共享的特色文化,它本身是没有行政界限的,为什么不能办成西北五省(区)歌手都能参加的花儿会呢?经过深思熟虑和反复斟酌,最终将活动定名为“西北五省(区)花儿演唱会”。客观上看,这个活动名称既可从地域上覆盖到西北五省(区),邀请各省(区)花儿歌手参加活动,有利于形成共识与合力;又可以集中展示西北五省(区)传唱的各类花儿,做到“百花齐放”;还可做到共建共享,联合推出研究成果,培养花儿人才。之所以选定西宁市凤凰山作为“五省(区)花儿会”的演唱地点,是因为那里本就有举办踏青花儿会的传统,有一定民俗传统和群众基础。20世纪90年代后期,有关文化部门曾在农历“六月六”期间于西宁市凤凰山举办“六月六”花儿会,“花儿王”朱仲禄恢复公职后,也曾每年到那里演唱花儿。
第二,积极争取有关政府部门的支持。活动创办之初,颜宗成先生就积极争取青海省有关部门对“五省区花儿会”的关注与支持。举行前及时请示,举行时邀请有关领导出席,从而让有关领导了解“五省(区)花儿会”的演出情况,给予指导并加大支持力度。
第三,争取经费支持。颜宗成先生一方面积极申报有关项目,争取上级单位下拨活动经费;另一方面积极奔走,向青海许多企业单位积极宣传,争取社会资源。通过努力,这两方面都取得了成效。一方面从省委宣传部、原青海省文化厅争取到一定经费支持;另一方面,先后得到青海许多企事业单位的大力赞助。例如:2005年之后,演唱会先后得到中国农行青海省分行、北京时代联信文化传播公司、中国移动青海分公司、西部矿业集团、中国电信青海分公司等企业的资金支持。
第四,加大“五省(区)花儿会”的宣传力度。例如:在活动举办期间,邀请《青海日报》《西海都市报》、青海广播电视台、西宁广播电视台等省内媒体进行宣传报道;还邀请天津市、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等省外的媒体进行新闻采写;在国台办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的支持下,还邀请《台湾联合报》媒体采访团来青参加活动,对所见所闻进行了专题报道,成就两岸文化交流的一段佳话;还邀请了四川、宁夏、陕西、江苏、上海等省市的国内有影响力的文化研究团体选派专家、学者来青观摩交流,他们对青海省文化馆倾力打造“五省(区)花儿会”花儿品牌活动的举措,给予了高度赞扬和大力宣传报道,从而提升了“五省(区)花儿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第五,保证每届“五省(区)花儿会”高水平、高质量举办。在节目编排方面,不断大胆探索、大胆创新,改变以往单一演唱花儿的形式,以独唱、对唱、联唱、歌伴舞等多种形式演唱花儿,使花儿演唱活动更具生机和活力。另外,在歌手选用方面,经过前期的精心选拔,演出中注意知名歌手与新秀歌手的搭配,注重歌手培养,不断扩大歌手民族阵容,使在这项活动中演唱花儿的民族从最初的几个增加到12个。
第六,强化花儿歌手队伍建设,开展花儿歌手培训工作。把培训花儿歌手作为办好“五省(区)花儿会”的有力抓手,常抓不懈。每年邀请学者、专家采取专题讲座和现场示范的方式,对歌手进行多形式、多方面的培训,根据歌手的特点定曲定调,规范演唱。例如,2007年1月9日至17日,青海省文化馆在互助土族自治县纳顿庄园举办了“全省花儿歌手培训班”,由省内专业声乐教师进行授课,来自海南州、海北州、海东地区、西宁等地的花儿歌手及花儿爱好者共30余名学员参加了培训。
第七,建立“五省(区)花儿会”传承基地。充分发挥“一馆两会”(即青海省文化馆、青海省花儿研究会、青海江河源文化研究会)合作优势,先后在西宁市南山公园、互助县威远镇和丹麻镇、海西州都兰县和格尔木市、黄南州同仁市等地,设立了传承基地,努力使传承落到实处。除此外,还在新疆设立了1处传承基地。
第八,加大“五省(区)花儿会”延伸范围。一方面发挥品牌效应。以省会西宁为中心,将“五省(区)花儿会”向青海全省延伸,在循化、化隆、同仁、德令哈、都兰、格尔木等地设立分会场。另一方面加大省外交流活动。几年来活动足迹走过天津、新疆、宁夏、陕西等地,进一步扩大了花儿演唱会的规模和品牌效应。
第九,邀请省内外花儿研究专家、学者观摩“五省 (区)花儿会”并组织开展花儿研讨会。以“五省(区)花儿会”推动花儿理论研究,以花儿研究促进“五省区花儿会”在实践中发展和提高,同时也团结了青海、甘肃、宁夏、新疆等省(区)的一大批花儿专家、学者。
第十,将“五省(区)花儿会”同举办地的地方民族文化和非遗项目巧妙结合。如在互助丹麻花儿会上,会有千名土族儿女身着七彩民族服饰,跳起安召舞喜迎八方宾客,将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融入花儿演唱会活动之中进行展示,群众服饰艳丽,表演气势宏大,十分吸引观众。
功夫不负有心人,汗水浇开幸福花。这十项举措,有力保障了“五省(区)花儿会”的成功举办,同时也是这项活动的鲜明特点和成功举办的经验。
三、“五省(区)花儿会”举办情况
颜宗成同志任青海省文化馆馆长期间,共举办了13届“西北五省(区)花儿演唱会”。簡述如下:
2004年农历“六月六”,青海省文化馆与西宁市南山公园、《西海商报》,在西宁市凤凰山联合成功举办了首届“西北五省(区)花儿演唱会”,邀请了西北五省(区)优秀花儿歌手参加演出活动,开创了西北五省(区)联合打造花儿品牌的先声。来自五省(区)知名花儿歌手先后登台献艺,“花儿王”朱仲禄也参加了首届演出。
2005年,第二届“西北五省(区)花儿演唱会”在湟源设立了分会场,扩大了宣传,提高了演唱会的社会效益。这是“五省区花儿会”走向青海全省各地演出的开始。
2010年,第七届“西北五省(区)花儿演唱会”活动的参与人数接近百万,在省内外引起较大反响。
2012年,“西北五省区花儿传承基地暨第九届西北五省区‘西部矿业之夏花儿演唱会”在西宁市凤凰山成功举办。同年,在青海都兰县设立“五省(区)花儿会”分会场,该年参加都兰县“佳友在线”全国版、主年会的海内外100余家媒体聚焦都兰县的演唱活动,产生了轰动效应。
2013年,在西宁市凤凰山成功举办了第十届“西北五省(区)花儿演唱会”。这届花儿会迎来了新疆昌吉、焉耆两地的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歌手登台演唱花儿。扩大了花儿传唱民族的阵容,使演唱民族从最初的9个增加到11个,充分彰显了花儿在“丝绸之路”撒播文化种子,增强民族团结方面的积极作用。
2014年,第十一届“西北五省(区)花儿演唱会”在西宁市凤凰山成功举办。来自全国各地参加“青海花儿论坛”的花儿学者应邀观摩了此次演出活动。笔者也有幸身在其中,目睹了此次“五省(区)花儿会”的盛况。9月,在庆祝新疆焉耆县成立60周年之际,青海省文化馆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联、中共焉耆县委、县政府,联袂在焉耆县成功举办了“首届新疆西北五省(区)花儿演唱会暨新疆第三届回族花儿演唱会”。这次活动得到参加此次活动的中央代表团及各省代表的称赞和焉耆县各族群众的喝彩。同年,新疆“麦西来普”等独具魅力的民族民间专场歌舞演出也应邀首次走进青海,进行广泛巡演,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效果。
2015年,为期一周的“中国电信天翼唱响·青海第十二届西北五省(区)花儿会”在西宁市凤凰山成功举办。此次花儿演唱活动以“江河之源 花儿故乡”为主题,汇聚了西北五省(区)95名演出歌手,融合舞台化、时尚化、大众化的演唱会构思理念,营造属于西北的全民“K歌会”,实现了“五省(区)花儿会”创办10多年来的新突破。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黄金时段中报道了活动盛况。中国著名剧作家邹静之、作曲家朱绍玉等国内具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应邀到现场观摩采风。
2016年,第十三届“西北五省(区)花儿演唱会”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以花儿为媒,以“丝路放歌 花儿故乡”为主题,在形式、内容、演出阵容等方面呈现出新的特点:小学生首次加入花儿演出团队,使花儿的传承与普及有了新亮点;在花儿经典中融入现代元素,创意“丝路花儿开、丝路花儿红、丝路花儿缘、丝路花儿情、丝路花儿梦”等板块,使民族性、现代性和艺术性相结合,实现丝路上传唱花儿的歌手同台献艺。这届演唱会活动在互助县丹麻镇、海西州德令哈市等地设立了11个分会场,进行了精彩纷呈的演唱活动。
2017年之后,尽管颜宗成先生已经从青海文化馆退休,改任青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但他仍然心系着西北五省(区)花儿演唱会活动及品牌打造工作。时至2023年,西北五省(区)花儿演唱会已走过20载风雨历程。这20届“五省(区)花儿会”的举办,既有先行者颜先生的汗水,也饱含了后任馆长们的心血。在过去的20年中,西北五省(区)花儿演唱会于2013年获得第十届中国艺术节项目类“群星奖”;2017年被中国文化馆协会评为“全国优秀群众文化品牌活动”;2022年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百姓大舞台”全国群众文化活动品牌计划中的“经典品牌活动”和“群众歌咏品牌活动”;2023年“西北五省(区)花儿演唱会”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中国群众文化学会首届中国群众文化品牌发展大会展示案例。
四、举办“五省(区)花儿会”的重大意义
第一,开辟了新形势下保护、传承和创新性发展花儿的新途径。随着改革开放深入推进,社会城镇化步伐加快,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成为城市居民,原有花儿社会生态基础发生了根本变化。如何在社会城镇化背景下,保护、传承和发展花儿,成了新问题。而举办“五省(区)花儿会”,正是顺应新形势,解决了城镇化背景下如何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发展“花儿”的问题。“五省(区)花儿会”品牌的打造,极大地激发和鼓舞了各个阶层热爱花儿的人们,使大家坚定了在新的形势下继续保护、传承和发展花儿的决心和信心。
第二,为西北五省(区)花儿歌手搭建了一个高规格的演出平台。让西北五省(区)众多优秀花儿歌手,在这里同台演出,相互竞赛,相互切磋,提高花儿演唱水平,从而培养了大批优秀花儿歌手。据统计,“五省(区)花儿会”已推出在国内有影响力的“花儿”歌手50余名,通过活动培养的签约花儿歌手共计400余名。许多花儿歌手正是通过这个演出平台走向成熟,被广大群众所熟悉喜爱。
第三,推动了青海省的花儿理论研究。通过邀请西北五省(区)乃至全国许多知名花儿学者观摩“五省(区)花儿会”,举办研讨、座谈等活动,团结了一批兄弟省(区)的花儿学者,带动花儿学术研究不断深入。花儿研究成果丰硕,先后出版了花儿著作20余部,其中《青海花儿艺术志》《青海花儿大典》《青海花儿词典》 《花儿春秋》《青海花儿传承新探》《城镇化进程中花儿的保护与传承》《河湟花儿综论》《花儿漫红三河间》《抗疫花儿漫河湟》《五彩斑斓的青海花儿会》等,开辟了花儿研究的新领域,向外界推介了青海保护、传承和发展花儿的理论与实践,填补了诸多学术空白,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
第四,以花儿为载体,对外宣传展示了青海绚丽多姿的民族民间文化,成为宣传大美青海的名片。如2017年7月,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播出了纪录片《西北“花儿王”朱仲禄》,以大量的珍贵资料生动再现了朱仲禄先生的花儿人生,全方位多层面展现了花儿独特的艺术魅力。
第五,推动了青海省精神文明建设,活跃了广大各族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在舉办“五省(区)花儿会”期间,青海大地仿佛变成了花儿的海洋,每个花儿会场里人如潮涌、热闹非凡。著名民俗学家兼花儿研究专家柯扬先生曾说:“花儿会是西北各民族的狂欢节”,的确如此。
第六,推动了青海省经济发展,特别是旅游业的繁荣,助力乡村振兴。青海互助丹麻镇是一个在花儿文化带动下,多方面取得成功的一个典型案例。丹麻镇自2007年起和青海省文化馆联袂打造“西北五省区花儿演唱会暨丹麻土族花儿会”。经过14年的持续推动,丹麻土族花儿会与时俱进、华丽转身,成为新时代传承土族花儿魅力、提高群众道德文明和审美水平的重要平台,而且走出了一条以文助农、以文兴农的成功之路,山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巨大变化。2009年,丹麻镇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村镇”;2008至2021年,先后5次被评为“中国民间艺术(花儿)之乡”;2020年,被国家民委授予“全国民族团体进步示范单位”,成为全省乡村文化振兴、经济振兴的典范。
第七,推动了对外交流活动,使花儿影响力不断扩大。“五省(区)花儿会”启动以来,青海先后在北京、天津、广东、上海、陕西、新疆等地,通过展演、走进高校举办专题讲座等方式,宣传推介花儿,开辟人们了解花儿的新窗口。除此外,选派歌手积极参加国内各类赛事、展演活动等,展示花儿魅力。积极对接国家省部对外文化交流项目,选派专家开展讲学活动,扩大了花儿的影响力。2009年,青海省文化馆和新疆焉耆县结成帮扶对子,通过举办花儿论坛、花儿培训班,选派老师指导新疆焉耆县开展花儿保护、传承和发展工作,辅导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歌手学唱花儿,取得了积极成果。如今,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歌手,已经成为传唱花儿民族大家庭的新生力量,扩大了传唱花儿的民族阵容。
第八,对青海省内外花儿事业的传承、保护和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时至今日,“五省(区)花儿会”已辐射到青海省内外13个地区。青海境内除玉树、果洛两个藏族自治州外,其余地区都有花儿的声音。在花儿文化潮流如火如荼的带动下,不少村社、社企、家庭都举办起了规模不等的花儿会,实现了花儿演唱活动普遍化。与此同时,花儿传习所、花儿茶社等场所成为培养花儿新秀的崭新平台。传唱花儿的潮流,不仅催生了新的文化业态,还成为花儿歌手致富兴业的抓手。据不完全统计,全省现有以花儿兴业的歌手近百位,年收入大都在10万元左右,多者达到50多万元。
第九,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都要向此聚焦。”花儿作为深受大西北各族人民喜爱的民歌,目前传唱花儿的民族包括汉族、藏族、回族、土族、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裕固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通过举办“五省(区)花儿会”,使花儿多民族传唱这一优势增强并得到提高,使它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五、颜宗成先生为之付出的艰辛和赢得的赞誉
西北五省(区)花儿演唱会举办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可以说,每一次活动中都遇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颜宗成先生在任期间,他以宽阔的胸怀、强大的勇气和毅力,一次次战胜了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并且为之付出了巨大艰辛。
2006年,他将“五省(区)花儿会”延伸到了戈壁新城格尔木,演出采取企业赞助和售卖门票相结合的运作模式,来解决演出经费问题,但由于企业赞助和卖门票收入双落空,造成演出没有任何经费支撑的困难局面。当时面对西北五省(区)歌手几十人的演出团队产生的费用,本就患有高血压的他,急火攻心,口鼻喷血,险遭不测。即使这样,怀着不能欺骗群众,并且一定要把花儿的根扎在格尔木市的强烈愿望,他一面在诊所输液治病,一面坚持指挥演出。歌手们被他这种崇高的精神所感动,给予了他很大的支持,纷纷表示愿意免费演出,最终克服了经费方面的困难,圆满完成了3天的演出任务。
2007年,不畏惧困难、执着坚守的他,再度前往格尔木市,成功举办了第二次格尔木市“五省(区)花儿会”,并在格尔木市设立了“西北五省(区)花儿演唱会”传承基地,成功实现了把花儿的根扎在这座美丽城市的愿望。
2010年,他由于长期带病坚持工作,积劳成疾。“五省(区)花儿会”开唱之际,他正在住院治疗。为了不影响演出,他提前出院,领导完成了当年主、分会场的所有演出。向甘肃、宁夏、新疆、北京、天津等地的嘉宾,展示了“五省(区)花儿会”绚丽多姿的魅力和青海各族群众对花儿的热情。基于他忘我无私工作的感人精神状态,大家给他送上了一个“拼命三郎”的称号。
2012年,在循化县举办“花儿演唱会”时,不巧演出当天突然大雨瓢泼。当时大家都觉得演出活动无法顺利举行,但面对来自循化县、甘肃积石山县等地冒雨等待演出的数万观众,他毅然做出了“不能辜负群众期待,无论如何也要演出”的果断决定。他的这一决定极大鼓舞了花儿歌手,在他的精神感召下,歌手们冒雨完成了当天的演出,得到群众的喝彩。
2015年1月19日,是他终生难忘的日子,他尊敬的兄长不幸于这天凌晨去世。而当天多部门联动的春节“三下乡”活动启动仪式将在互助丹麻镇举行。作为承办单位的牵头人,他强忍悲痛参加活动,在坚持完成启动仪式的诸项工作后,才赶到兄长家奔丧。
颜宗成先生还有一个突出优点,他身居领导岗位,却始终保持着谦虚谨慎的工作作风,事事躬亲,身先士卒,严于律己,宽以待人,非常关心体贴身边工作的同志。
正如上文所述,2003年,在他就任省文化馆馆长不久,就怀着崇敬的心情上门拜访了在馆职工“花儿王”朱仲禄先生,并成了朱仲禄先生的知己。在朱仲禄先生最后的岁月里,他尽最大可能支持他的花儿演唱事业,并在生活上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因此,朱仲禄的女儿朱雪林在缅怀他的父亲的一篇文章中,感激地称他是“父亲朱仲禄一生遇到的三位亲人之一”。
2015年,在新疆焉耆县开展花儿交流活动期间,组委会发给他1000元评委费,他将这1000元评委费全部捐给了每天顶着炎炎烈日负责花儿演唱会安全保卫工作的公安干警。
正因为如此,颜宗成先生受到身边同志们,特别是众多花儿学者和歌手们的一致尊敬和赞扬。
2004年,首届“五省(区)花儿会”在西宁凤凰山举办成功后,朱仲禄先生专门热情地准备了一桌菜邀请颜宗成先生去他家答谢他。朱老先生兴奋地称赞说:“这是传统‘六月六花儿会的大升级,虫蛹化成了五彩的大灯蛾,不得了!是一件大好事、大实事、大善事,老百姓会记住,历史会记住!”高兴之余,朱仲禄先生还邀请老伴索菲亚与他对唱了一首花儿:
铁青骡子大红马,你看那驴娃的跑法;
新编的花儿用车拉,拴下个太阳了唱吧。
满天的星星像芝麻,尕妹的心田里种下;
好花儿一肚子两肋巴,把月亮挂下了唱吧。
2015年,在新疆举办“五省(区)花儿会”期间,花儿学者朱嘉华女士专门给他写了一组花儿:
眉毛弯弯的一张弓,弓一张,要射个天上的凤凰。
丝路花雨里放歌声,歌声放,花海是人间的天堂。
青海和焉耆一家亲,一条根,花海里传出了真情。
颜馆本是护花的神,护花神,种花者显了个真心。
青海和焉耆者一条根,根连根,青海是花儿的家乡。
花园里守望的颜宗成,有心人,他是个拼命的三郎。
著名花儿歌唱家、“花儿皇后”苏平女士也给他献了一首花儿:
清水河儿里常淌哩,石头尕磨儿转哩,
六月的花儿会常盼哩,花儿的头人(哈)盼哩!
2016年春节期间,新疆焉耆县的一位花儿歌手给他专门发来信息表示感谢,信息中提到感谢颜宗成先生对西北花儿的付出与贡献;感谢他为西北花儿事业发展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感谢他给花儿歌手们提供了一次又一次歌唱交流学习平台,使西北的花儿传播得更远。
六、颜宗成先生在花儿领域其他方面的成就
第一,他积极倡导推动“一馆两会”(青海省文化馆、青海省花儿研究会、青海江河源文化艺术研究会)机制,保护、传承花儿,打造花儿品牌的合作机制,实现青海省花儿实践活动与理论研究携手共同发展。
第二,在他任期内,青海文化馆与青海省花儿研究会、青海江河源文化研究会联合编著出版了《青海花儿新篇》(主编)、《青海花儿论集》第1、2集(合作主编)、《花儿春秋》(合作主编)、《青海花儿·创作歌曲集》(主编)等多部专著;由他主持编纂出版了《河湟民间文艺代表作丛书》等专著20余部;他还积极参与《青海花儿艺术志》《青海花儿词典》等大型书籍的编纂工作。其中2016年主编的《河湟民间文艺代表作丛书》,荣获青海省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类成果三等奖。
第三,发表《青海省打造花儿品牌的实践及思考》《从花儿会谈起》《举社会之力,成万众之势》《花儿是怎样炼成的》《花儿——流淌在西北人民心里的歌》《永远的歌王》《关于打造花儿品牌的几点思考》《浅议花儿会与乡村集体认同感》等学术论文20余篇。
第四,在他任期内,利用社会力量出版发行以青海花儿为主的青海民族民间文化音像制品近200个品种;向基层文化馆、文艺演出团队捐赠价值近200万元的演出器材、樂器、摄影器材、演出服装等。
第五,在他任期内,曾4次开展了宣传“花儿王”朱仲禄先生的有关重大活动,与青海省花儿研究会共同协助黄南州同仁市政府修葺了朱仲禄先生故居,并且在他的家乡保安镇永安村花儿广场矗立雕像一尊,还将朱仲禄先生放羊八年的尕麻沟命名为“花儿沟”。
由于颜先生工作成绩卓著,多次荣获各种表彰奖励。2012年3月,被中国民族文化研究会评为“2012年度民族文化影响力人物”;2012年7月,被《中华儿女》海外版青海专刊称为“自觉进取的文化工作者”;2013年,被授予文化部优秀专家称号。
颜宗成先生排除万难、十多年如一日奋力打造“五省(区)花儿会”品牌活动和其他方面的卓著贡献会被历史和人民所记住。正因为如此,颜宗成先生现在虽然已经从青海省文化馆领导岗位退休,但上级仍然委任他担任许多重要职务:现为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青海省花儿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青海大学艺术教育智库专家。但颜宗成先生却非常谦虚,他不认为这一切是自己的功劳。他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五省(区)花儿演唱会能有今天的成果,得益于党的政策,得益于花儿传唱区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得益于长期坚守在花儿艺术传承保护战线上的学者、专家、非遗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得益于歌手的执着坚守,得益于千百年来人民群众对花儿的不懈呵护。我作为一名在群文战线上挥洒了激情的群文工作者,在我们百年后,如果在青海民族民间文化的海洋里,留有我们奋斗探索的足迹,还有我们的传说,这就是生命的最大意义和光荣。”
如今,颜宗成先生还有一个美好的愿望:将“五省(区)花儿会”的演出足迹逐步扩展至西北其他四个省(区)乃至全国。我们相信他的这一美好愿望一定会实现。我们也衷心祝愿他在非遗保护与传承方面取得更大的成就。
(作者简介:陶柯(1944-),男,汉族,甘肃省临夏市人。1966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教授。曾长期担任《甘肃高师学报》副主编。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兰州市作家协会会员。)
(图片摄影:曹卫国、马晓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