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初,教育部公布全国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机制实验区和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提升试验区名单,湖口县被评选为江西省唯一的“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机制实验区”,这个地处赣鄂皖三省交界处的小县,是如何实现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的呢?又是如何在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实现领先的呢?阳春三月,记者一行探访湖口县的多所幼儿园,心里的疑问逐渐有了答案。
每所幼儿园都独一无二
2024年3月13日下午3点,湖口县第三幼儿园的孩子们正在户外活动,有的孩子在玩沙,有的在山坡上玩探险游戏,有的在模仿交警进行交通指挥,还有的跟着老师一起创作自己的扎染作品……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根本顾不上天气的变化,在细如牛毛的春雨中奔来跑去。“当初建园的时候,我们就维持山坡原生态的自然风貌,构建自然空间,立足园所山坡的优势资源,多角度探寻山坡游戏。经过三年的摸索,我们建立了以培养健康儿童为课程总目标的玩家课程模式。”党支部书记、园长张伟娟介绍。这片面积9亩的山坡,原来并不属于幼儿园,在县教育体育局的争取下,正式纳入幼儿园版图,使幼儿园的占地面积从原来的9.5亩扩大到18.5亩,极大地拓展了幼儿园的办学空间。
放眼望去,园区山坡错落有致,一条新的上下山坡线路清晰可见。“这是孩子们新开发的小路,他们有的顺着原有的石路下坡,有的便直接滑下来,滑得多了,这里就开辟了一条新路。”张伟娟自豪地说。该园秉承“把游戏还给儿童、在玩中快乐成长”的办园理念,坚持“以自然为本、启探索之蒙、创童梦乐园”的办园宗旨,努力构建“低结构、原生态、真游戏”的办园特色。该园将园区划分为萌宠饲养、艺术创想、环形沟壑游戏、山坡果林游戏、丛林冒险游戏、体能拓展、快乐攀爬、野战部落等17个游戏区,各区域既独立又联通在一起,让孩子成为游戏的主人。
马影镇中心幼儿园位于牛湖路,靠近工业园区,由民办幼儿园改造升级而成,总投资650万元,于2022年9月投入使用。回想起当年幼儿园首次招生时的情形,马影镇中心幼儿园党支部书记、园长杨洋记忆犹新。“担心受民办幼儿园竞争的影响,在4月,我们就开始招生准备工作——协调好通信公司,只要经过马影镇的辖区,手机用户就会收到幼儿园的招生彩信;下村入户,到周边各个乡镇送宣传手册,下班后去各个小区发荧光棒进行宣传;有时晚上我们还会在夜市摆摊宣传;还开通了视频号直播……总之,我们抓住一切机会做招生宣传工作,生怕宣传力度不到位。没想到,第一年我们就招了303名幼儿,满员了。”2023年9月,该园第二期的装修、扩容工程全部完成,目前,这所新开办的公办幼儿园17个班全部招满,在园幼儿493人。
短时间内,从怕招不满到园位一位难求,周边群众观念的转变,离不开马影镇中心幼儿园办学质量的快速提升和办学特色的凸显。马影镇中心幼儿园结合本地资源,坚持“萌趣筑梦,萌趣自然”的办学理念,创设“萌趣”园本课程体系,将基础课程和特色课程相结合,让孩子们在“趣环境”中主动参与“趣活动”,从而实现“做中学”“玩中学”的目标。杨洋介绍,刚开园时,马影镇周边有5所民办幼儿园,2年后只剩下1所。
据了解,湖口县加大公办园建设力度,2021年以来,投资1.12亿元,已新建、改建或扩建公办幼儿园8所,增加公办园学位共2160个。当前,湖口县在园幼儿总数5923人,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数4230人,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数占比达71.42%;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数1465人,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96.15%。
每名教师都有自己的舞台
2022年对从教近20年的黄小锦来说是特别的一年,这年她又回到最初的工作单位——湖口县第一幼儿园,担任党支部书记、园长。2019年9月,这所有着40多年办园历史的老牌公办幼儿园实现整体搬迁,新园区位于老城区,依托湖口学宫、石钟山文化景区、杨赓笙故居等丰富的自然人文教育资源,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办学条件得到有效改善。“现在,我应该是幼儿园里最老的一批教师了。我2005年参加工作,可以说见证了湖口学前教育的跨越式发展。”黄小锦告诉记者。谈到变化,她说感受最深的是教师待遇的大幅提高和培训力度的大力提升,现在,作为一名学前教育人,幸福感很强。2023年4月,她到北京参加了“国培计划(2022)”——江西省优秀幼儿园园长省外访学研修培训班;2024年3月,她又到上海参加全省第六期中小学名师培养对象培训班……对未来,她充满期待和信心。
近年来,湖口县切实落实公办幼儿园教师同工同酬,公办幼儿园在编专任教师与非在编专任教师工资待遇均达到省定标准。2022年,县财政先后拨付资金491.92万元确保公办幼儿园非在编专任教师和保育员待遇到位;2023年,拨付1503.3万元确保公办园非在编专任教师与在编专任教师同工同酬,保育员每月工资达到3000元以上。同时,县财政对民办幼儿园保教人员“五险一金”按实际缴纳金额给予奖补,2022年奖补50%、2023年奖补100%。“这几年,县委县政府为确保公办幼儿园教师同工同酬做了很多努力,县财政拨付专项资金确保师资稳定,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工作提供了坚强保障。”湖口县教体局党委委员、总督学吴益波介绍。
周慧,2015年江西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毕业,一毕业她就选择成为湖口县第二幼儿园的专任教师。“工作9年,我觉得‘不变’和‘变化’这两个词最能概括我的感受。”她说,“不变”的是教师们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和热爱,“变化”的是近几年幼儿园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美育特色课程的逐渐完善和游戏质量的有效提升,与此同时,孩子们的回应也越来越好,真正实现了快乐教学。
鉴于非在编教师比重较大、新进教师人数较多等因素,为了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湖口县第二幼儿园开展了“两格四型教师”(合格起航教师、助航教师和风格远航教师、领航教师)竞聘,从师德、教育教学、教科研、引领辐射、奖励荣誉等方面对教师进行评级管理,评定的级别与待遇直接挂钩。“在教师培养方面,我们下足了功夫,老师们都能自觉主动学习。除了被提拔离开的,人员基本稳定,幼儿园成了一个大家庭,大家各司其职。”党支部书记、园长黄红平说。2023年9月,湖口县第二幼儿园中层干部张亚楠、李红丽从园里“走出去”,现如今,她们分别在湖口县第三幼儿园和马影镇中心幼儿园担任副园长,在新的岗位上干得风生水起。
为了进一步提升师资“水平线”,湖口县一方面多渠道补充师资,印发《湖口县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配备标准》,通过省招,招聘编外备案制、合同制,归雁计划,定向毕业生分配等方式,近三年共补充公办幼儿园专任教师240人。2023年,湖口县从全县卫生系统选调专兼职卫生保健人员25人到公办幼儿园,确保每所公办幼儿园的卫生保健人员按标准配备到位。另一方面,实施分层轮训、名师引领、园长培养三大行动,落实国培、县培和园培三级培训,健全幼儿园园长、专任教师、保育员专业成长机制。2022年,湖口县举办县级培训11期,810人次参培;2023年,举办县级培训19期,1733人次参培。
为确保保教质量提升,依托现有的1所省级示范园、9所市级示范园,湖口县实行学前教育片区教研工作制度,全县共设4个学前教育教研片区,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的引领示范作用,采取“名优教师送教下乡”“跟班学教”“驻园支教”“1+N”等帮教方式,发挥城区幼儿园对农村乡镇园、公办幼儿园对民办幼儿园的帮扶带动作用。
每个孩子都快乐
在马影镇中心幼儿园二楼的“赛车小镇”,大(5)班的小赛车手们身穿赛车服、头戴头盔,开着赛车,你追我赶,有模有样;隔壁乐高教室里中(5)班的孩子们认真地拼着自己的作品,小红(化名)开心地跟记者分享她给熊猫娃娃做的“乐园”,很是满意;在扎染坊教室,中(6)班的四五个孩子围着他们扎染的球鞋,你一句我一句地讨论自己对色彩的认识和看法,热火朝天……在马影镇中心幼儿园,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喜欢的小天地。
湖口县下辖5乡7镇,每个乡镇都有1所公办园。付垅乡中心幼儿园是一所乡镇公办园,投资800余万元,于2020年春季正式投入使用。走进付垅乡中心幼儿园,“竹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大厅中央布置着以“竹”为特色的展板,不论是班级名称、班级室内装饰,还是游戏活动、户外空间布置,无处不体现“竹文化”。
进门左转就是园长办公室,格外显眼。副园长王江浔告诉记者,因为有部分孩子是留守儿童,他们从小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有时老人们喜欢来幼儿园找他,为了方便,他便直接将办公室设在一楼大厅。“刚刚开园的时候,就有家长强烈反映,要求我们教一些小学化的内容,并表示如果我们不教,他们就不在这里读了。”王江浔说当时的情景现在还历历在目。2020年9月,付垅乡中心幼儿园成为九江职业大学学前教育学院教学实习基地,并与湖口县第三幼儿园结对帮扶,利用优势资源,构建“竹文化”园本课程体系,将竹之“七德”(正直、奋进、虚怀、质朴、卓尔、善群、担当)通过课程落实到日常保教活动中,让孩子们每天在幼儿园有项目可玩、喜欢玩、开心地玩。“老师们用心教,孩子们在玩中学,每天都盼着来幼儿园;同时做好幼小衔接,从这里走出去的孩子后劲足、成长更快更好。久而久之,家长们纷纷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理解与支持。”王江浔感慨地说。
据了解,湖口县持续开展幼儿教育“小学化”治理,有序推进幼小科学衔接,着力打造学前教育高地。
“下一步,湖口县将进一步创新学前教育发展工作推进、资源配置、经费投入、师资队伍、质量提升等五项工作保障机制,持续推动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湖口县教育体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张志伟信心满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