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冠铭
哈尔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
2020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课程思政建设内容要紧紧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1]。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时强调,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2]。
乒乓球运动在1904 年传入中国后,因对场地要求不高、入门门槛较低、简单易上手、趣味性强等优点,深受我国广大群众,特别深受青少年和学生群体的喜爱。如今,乒乓球更是发展成为一项全民运动,几乎各大高校均成立了乒乓球运动队。乒乓球带给人们的不仅是一场场视觉盛宴,还传递出强大的精神力量[3]。乒乓球项目之所以在中国体育发展史上拥有特殊地位,在于它作为国球,有着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是一个能够代表中国体育精神的文化符号[4],具有传播我国体育文化,加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的功能。
乒乓球的各项特点充分说明,乒乓球运动不仅是一个体育精神的文化符号,也是一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沃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贯穿在人才培养中的每一个环节,而高校运动队作为体育教学中最重要的阵地之一,更要牢牢把握育人作用和朋辈引领作用,充分利用自身的示范效应。因此,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高校运动队,是课程思政理念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体现。然而,目前相关领域的研究主要聚焦于高校乒乓球课程,而对高校乒乓球运动队则相应地缺乏关注[5-9]。浙江师范大学的邓珩[10]指出,将思政理念融入乒乓球课程中,贯穿于教学、训练以及竞赛的各个环节,并迁移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为高校乒乓球队训练融合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提供了基础。本文以高校乒乓球运动队为对象,运用课程思政理念,在训练中为运动员强心铸魂,为将运动员培养成为爱国、爱党、爱人民的新时代优秀青年而尽一份力。
本文在采用融入思政课程理念的训练方法进行一学年的训练后,使用调查问卷法、文献资料法,以哈尔滨理工大学乒乓球运动队的90 名现役队员和往届队员作为调查对象,开展抽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82份,从而得到数据资料,分析研究课程思政理念融入乒乓球运动队训练的情况及成效。
乒乓球运动是我国重要的体育文化形象,中国乒乓球队为我国赢得了荣誉和声誉。乒乓球运动的成功,使得我国的体育大国形象得以展现,朴素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在参与乒乓球运动的过程中油然而生。因此,爱国热情具有融入乒乓球运动队训练的良好基础。
在乒乓球运动中,由于运动员身体素质、性格特点等因素的不同,每个运动员都会表现出属于自己的技术风格。目前,培养技术风格的一般手段与方法主要有:观看与自己同类打法的优秀运动员的比赛录像;由教练员或优秀运动员讲解培养技术风格的重要性和如何培养技术风格;教练员在检查训练日记时作简短的批语指导;在训练中结合当时的练习情况进行语言启发和诱导。根据本文所做的调查,在82 名队员中,有75位表现出了与其作为榜样的乒乓球运动员打法相似的风格。这说明,在乒乓球运动员中也同样表现出了偶像效应,顶尖运动员吸引着其他乒乓球运动员及爱好者模仿的行为和特质。徐小荷等人[11-12]的研究指出,可以通过介绍我国优秀运动员的成长经历,讲述我国运动员努力拼搏的事迹,培育学生理想信念,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对调研结果进行梳理,得出了队员认为深受他们喜爱的顶尖乒乓球运动员具有的优秀特质,如表1所示。
表1 队员认为运动员所具有的优秀特质
在训练中有意识地利用乒乓球运动中存在的偶像效应,并在高校乒乓球运动队的风格训练中加以引导,让队员在学习顶尖水平运动员风格特征的同时,由教练员深入剖析其精神内核中存在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规则意识等优良品质,可以引导队员以其为目标,不断巩固乒乓球运动员的优良品格。
集体主义是中国体育精神的核心之一,乒乓球的团队合作和团结精神不仅体现在双打比赛中,在国家队的日常训练和备战中,其团结和凝聚力也得以一窥。将这种集体主义精神融入乒乓球技战术训练中,可以有效促进团队的凝聚力和协作能力。在技战术训练中,通常是将互相有默契的队员分为两两一组进行双打训练。然而,有时也可以将配合得不是非常完美的两个队员分为一组,进行队内双打比赛的合作训练,让他们互相适应对方,调整步伐和击球时机,同时教练员在旁予以语言指导和鼓励。这时队员制定战术时必然会考虑到两人行动时是一个整体,因而会注重整个团队的角色分工和配合关系,充分发挥两位队员的长处,通过配合和团队战术的执行,最终争取整体的胜利。这个过程中,教练员或其他观赛队员可以在旁录像,并在赛后回放。训练结束后,教练员可以重复播放录像让所有队员观看,并让每位队员依次点评,最后再由被录像的队员进行总结。这一训练过程不仅能够增加队员之间的沟通、交流、配合和默契,也能从中总结出对整个团队有益处的经验,激发集体主义精神,促进凝聚力和协作能力提升。
法治意识在乒乓球运动中表现为遵守规则、尊重对手和公平竞争的意识。随着乒乓球的不断发展,击球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器材性能的不断提高,国际乒联也针对乒乓球规则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动,如将乒乓球直径从38 mm 改为40 mm,再到现在的大于40 mm,以及对使用颗粒胶所做的限制和规定。作为乒乓球运动员,应该及时学习改动后的乒乓球规则,并牢记于心,这样才能使乒乓球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在对规则的学习中,教练员要引导队员加深法治意识,遵守比赛规则,并运用案例分析让队员了解乒乓球比赛中的一些典型违规行为和处罚条例。在理论学习时,教练员可以组织队员开展裁判模拟训练,让队员在队内比赛练习时扮演裁判的角色,亲身感受和理解裁判做出决定的依据,使队员明白规则对公平竞争的重要性,并引申到社会和学校的日常生活中,加深对法律、纪律的理解和尊重。
乒乓精神包含胸怀祖国、放眼世界、为国争光的精神;发奋图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实干精神;不屈不挠、勤学苦练、不断钻研、不断创新的精神。在训练中着重强调乒乓精神这一举措,符合中国梦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理念。对应到乒乓球训练中,则主要反映在心理训练与意志训练中。心理训练要求教练员采用针对性的手段,对人的感觉、运动、心理等方面施加影响,强化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其根本任务在于创造和保持运动员的最佳竞技状态。在重要比赛之前,教练员要与队员明确参加运动的目的和动机,强调乒乓精神的优良传统,发掘队员与顶尖乒乓球运动员的相似之处,为其坚定信心,使其产生自我暗示,在赛中与其共同冷静分析比赛形势并加以鼓励,最终队员往往能够克服重重困难,超常发挥。而赛后,队员也会因这一段难忘的经历而将乒乓精神入脑入心,为国争光、胸怀祖国的想法也会更加坚定,并在日后进一步带动其他队员,形成示范引领效应。一个生动的例子便是:在黑龙江省第18 届学生运动会中,球队因疫情防控管理缺席2 名队员,仅剩的一名队员选择带病上阵,在落后2局的不利局面中顽强拼搏,连胜2局,最终以3∶1的比分赢下比赛,取得了关键性的胜利。赛后,该队员也受到了其他队员的崇拜与赞许。
在日常训练中,教练员同学生一起观看并讨论近期的高水平乒乓球比赛,分析国家队选手对每板球的处理,并深挖选手拼搏向上的内生动力,从而引导队员向国家队选手学习,并强化为国争光、敢于拼搏、勤学苦练等优良品格,激发队员动力。教练员与队员一同学习讨论的方式,更容易使队员将国家队选手所具有的这些优良品格和家国情怀入脑入心,筑牢队员思想底蕴。对哈尔滨理工大学乒乓球运动队的抽样调查表明,这种在日常训练中蕴含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方式,能够较为全面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如表2所示。
表2 队员认为训练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在问卷调查中,近70 名队员表示,通过训练不仅获得了技战术上的提高,最突出的是在此过程中磨炼了意志,提高了学习效率;认为增强团队协作精神、增强公平观念、增强集体观念和爱国精神的队员人数次之,有60 人左右;表示增强了规则意识和法治意识的队员人数最少,仅有54 人。这说明在未来的训练中,应当通过增加教育时间、加强学习频率等手段,强化在学习乒乓球规则时引申出的法治观念教育,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提升此方面的教育效果。
乒乓球被誉为我国的“国球”,深受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爱与追捧,在我国体育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乒乓球运动自进入我国以来,便与爱国、为国争光、奋发图强等积极向上的精神内核联系紧密,并在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乒乓精神。乒乓球运动的成功代表了国家的实力、形象和利益,激发了国民的爱国情感,增强了国家的凝聚力,传承了中国的体育文化和价值观。因此,乒乓球运动与爱国主义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和相互促进的关系。可以说,在热爱乒乓球运动的群体中,天然存在着朴素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沃土。在高校乒乓球运动队的训练中融入思政理念,不仅可以对高校乒乓球运动队队员起到激励作用,使思政教育入脑入心,也是塑造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从而在更广泛的青年群体中形成示范引领的良好抓手。在未来,如何更好地发挥高校运动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示范作用,是值得教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