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意蕴、理论逻辑与实践指向

2024-05-30 22:28刘莉任广乾
财会月刊·上半月 2024年5期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中国式现代化科技创新

刘莉 任广乾

【摘要】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是我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 掌握经济发展形势及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主动。基于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 本文提出一个理解新质生产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分析框架。研究发现: 以科技创新为主导、 符合生产力发展规律的新质生产力是新形态和跃迁式的生产力, 具有高科技、 高效能、 高质量等特征, 有助于深化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 夯实现代化产业体系根基、 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随后, 阐释新质生产力通过新生产要素创新、 科技赋能、 产业结构升级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逻辑。最后, 提出以数字化转型为支撑、 以科技创新为引领、 以新兴未来产业为引擎的实践路径, 为新质生产力驱动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

【中图分类号】 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994(2024)09-0109-5

2023年9月,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黑龙江期间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 强调“积极培育新能源、 新材料、 先进制造、 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积极培育未来产业,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增强发展新动能”。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 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力变革能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由低级转变为高级, 生产力是社会进步最具革命性、 最具活跃性的要素。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时往往伴随着重大技术变革, 不断变化的发展环境促使生产力的内涵及其外在表现形式革新演变。区别于传统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强调科技创新推进产业变革, 以培育与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重心, 以创新驱动和质量牵引协同发展为模式, 具有技术含量高、 颠覆性强、 涉及领域新等优势, 是社会生产力演化进程中的能级跃迁, 有利于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 赋予经济发展新动能。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不仅符合我国经济发展方式、 要素资源禀赋和内外部环境不断变化的现状, 也深刻把握了生产力发展规律, 揭示了新发展阶段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根本途径, 成为新发展阶段加快动能转换的重要力量, 有力地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一、 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

1. 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涵。生产力是人类适应、 改造自然和进行物质资料生产活动能动性的反映, 是历史唯物主义最根本的理论基础。然而, 生产力的发展不是静态的, 而是动态变化的, 生产力成为推动社会进步最革命、 最活跃的要素。关键核心技术的质变会瓦解旧生产力并成为新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新质生产力的产生代表生产力在演化进程中完成了能级跃升, “新质”是指旧生产力在智能化、 信息化不断冲击下, 由于科技创新、 产业转型升级等衍生的新质态。其中: “新”是指新技术、 新产业、 新动能等新形态, “质”指的是物质、 质量、 本质上的跃迁式發展, 符合中国式现代化要求的生产力。

(1) 新质生产力是新形态的生产力。唯物史观认为, 人类社会发展是生产力从“旧质”到“新质”、 从量变到质量的演进过程(周文和许凌云,2023)。遵循生产力发展的演变规律, 以科技创新主导的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 促使产业组织、 产业形态范式深刻变化, 推动着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相较于传统生产力发展模式, 新质生产力的“新”表现为新技术、 新产业、 新经济、 新动能。与传统意义上的技术创新不同, 新技术以云计算、 大数据等关键核心技术为代表, 较高水平的科技含量有利于劳动资料、 劳动者与劳动对象等生产力要素变革, 重构传统产业分工、 结构与组织形态。新产业主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 通过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的培育推动产业转型。新经济强调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的深度融合, 能够推动新质生产力与其相适应的新生产关系的有效衔接。新动能注重前瞻性、 颠覆性、 原创性技术创造新产业, 重塑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通过科技创新成果的高质量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积蓄发展新动能。

(2) 新质生产力是跃迁式的生产力。随着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在各领域的广泛渗透和融合, 科技创新替代了资本、 人力等传统物质消耗, 在新物质生产力形成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 新质生产力的“质”表现为生产过程中物质消耗、 物化等有形物质形态比重的不断降低, 而技术创新等无形物质形态越来越高, 强调科技创新在生产力中的关键作用, 将关键性颠覆性技术突破作为目标实现生产力跃升, 其本质是坚持创新进步驱动生产力发展, 核心在于突破关键性颠覆性技术。关键性颠覆性技术发生质变的可能性越高则越能催生生产力核心要素的变革, 实现生产力的跃迁。这种生产力的跃升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关键性颠覆性技术突破引发的生产力跃迁是新质生产力形成的根本原因。

2. 新质生产力的主要特征。与传统生产力依赖于要素驱动不同, 新质生产力追求具有高科技含量、 高效能表现以及高质量成效等特点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1) 以高科技为根本属性。生产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的根本指标, 只有不断推动生产力发展才能提升其综合实力(蒲清平和向往,2024)。作为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 科技创新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核心位置不容动摇, 将科技的原创性、 颠覆性成果应用到生产过程中是新质生产力的本质要求。原创新、 颠覆性成果并非边际效果改进, 而是新科学理论的发现、 新生产技术的突破、 新生产工具的研发、 新生产要素的引入等, 具有技术含量高、 辐射范围广等特点。科技创新通过新工艺、 新技术研发和改进产品质量、 降低生产成本, 突破传统产业的技术瓶颈、 变革经济增长模式, 实现科技研发、 经济形态、 组织结构等全方位变迁。

(2) 以高效率为主要表征。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模式包括依赖劳动力、 资本要素等投入的粗放式增长, 以及通过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集约式增长(刘爽和朱华雄,2022)。我国传统经济增长模式主要依赖于资本、 资源等要素投入, 更关注产业规模与社会生产力的数量扩张。现阶段, 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 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时期, 迫切需要从粗放式增长转变为集约式增长。因此, 新质生产力以劳动者、 劳动对象、 劳动资料优化组合为基础, 将新兴技术不断应用于生产流通过程以提高生产效率, 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 通过生产效率提升、 资源配置效率优化推动生产力跃升, 实现从要素驱动、 投资规模驱动发展向以创新驱动发展的转变。

(3) 以高质量为发展指引。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新质生产力的内涵体现了高发展质量的本质要求, 这一概念的提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新质生产力不仅能够通过新技术、 新能源、 新知识等要素代替传统化石资源, 生产出附加值高、 环境代价小的绿色产品, 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平衡, 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有利于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 也能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资源合理分配克服“资源诅咒”, 防范资源依赖对技术创新的挤出效应, 使得新质生产力成为多重约束下的最优解。

二、 新质生产力的现代化价值意蕴

习近平总书记在东北考察时首次提出的新质生产力不仅是引领东北全面振兴的关键路径, 也为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提供了指南, 是构筑大国竞争优势的有力支撑, 对我国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 实现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 深化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生产力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最基本的研究范畴, 也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基石。生产力的深化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物质基础, 而生产关系无法适应生产力发展所产生的矛盾将构成社会形态变迁的根本动力, 这也是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原因。新质生产力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基础上, 创新了传统生产力内涵, 赋予生产力要素新的动力源泉, 完善了新型生产关系, 生产要素结合方式不断创新, 新的体制机制、 管理模式不断出现, 共同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与发展。第一, 新质生产力符合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新一轮科技革命的不断深入致使传统生产力难以突破技术制约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 而我国在大数据、 5G通讯、 量子科技等领域的颠覆性技术突破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支撑, 这必然需要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与重塑生产关系。第二, 新质生产力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生产力构成理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新质生产力强调数据、 信息等新生產要素在社会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科技创新不仅能直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还能通过科技渗透作用倍加各生产要素的生产力, 进而丰富劳动资料内容、 提高劳动者技术素养以及扩大劳动对象范围(周文和何雨晴,2024), 成为新质生产力的内生动力。第三, 新质生产力继承了马克思的协作概念。协作概念是马克思对社会主义的原则规定之一, 新质生产力强调对科技创新资源的整合, 通过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融合降低科技创新成本、 提高创新效率(胡洪彬,2023)。

2. 夯实现代化产业体系根基。产业是经济之本, 发展之基, 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前提条件。现代化产业体系集中体现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及产业效率的提高(王威和喻新安,2023), 而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是一个资源配置效率提升及要素质量提升的过程。因此, 现代化产业体系表征为以新质生产力为主导的先进生产力系统, 即新质生产力更能体现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本质要求, 成了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主要动力(盛朝迅,2024)。新质生产力不仅能通过科技创新促使传统产业开展智能化、 数字化改造等, 还能催生新兴产业形态。一方面, 通过智能制造、 数字孪生等关键技术的引入创新传统产业的生产模式和发展业态, 提高产业的整体效能, 打造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新优势。另一方面, 智能制造、 数字化产业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出现了一批颠覆性突破技术(石建勋和徐玲,2024), 有利于以技术变革推动产业变革, 成为产业发展的新引擎。因此, 新质生产力不仅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以及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 也是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 能够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全面建设以及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提供坚实的根基和物质基础。

3. 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无论是建设制造强国、 数字中国、 质量强国, 还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都需要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前提条件。我国经济逐渐从数量扩张的要素驱动型增长转变为依靠质量提升的内涵型增长, 经济发展的要素条件、 配置效率、 组合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革, 新的生产要素优势正在重塑, 新的生产函数组合方式正在形成。新质生产力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能够通过科技创新变革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路径, 摆脱对传统要素驱动型增长方式的依赖。新质生产力还能够通过协调劳动、 知识、 资本、 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和高效流动提升区域协调发展效益, 解决区域发展的短板弱项问题, 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此外, 新质生产力本质上是绿色生产力,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实质上就是面向全球配置新的生产要素, 推动经济、 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加快新业态、 新模式、 新产业的发展, 促进我国与国际市场的深度融合。因此, 发展新质生产力能够创造更多高质量的新供给, 推动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的变革重塑,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 使得新质生产力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和新航向。

三、 新质生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逻辑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 也是科学社会的最新重要论断。厘清新质生产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逻辑, 是全面认识新质生产力与准确理解新发展阶段生产力的特征、 发展趋势和理论基础的基本前提。

1. 新质生产力中的新生产要素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能。作为生产力发展的高级形态, 新质生产力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基础上, 创新发展了传统生产力, 赋予了生产力要素新的内涵。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者、 劳动对象与劳动资料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 科技创新演化速率的快速变化促使三个要素以全新特征联结为新质生产力, 即“高素质”劳动者、 “新料质”劳动对象、 “新介质”劳动资料, 强调新兴技术、 数据要素、 人力资本等能够创造新价值、 形成新兴产业的生产要素, 在内涵上更加突出科技创新作为第一生产要素的角色功能, 本质上区别于传统生产力。首先是“高素质”的劳动者。科技创新改变了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 培训专业技能的渠道, 劳动者文化、 专业素质得到提升, 能够培养一批科技水平高、 专业素质高、 管理水平高的新型复合型人才。其次是“新料质”的劳动对象。科学技术不断拓展人类的生存空间与自由度, 不仅包含传统自然界有形物质, 还包括数据、 算力等不受时间、 空间限制的非物质形态, 促使物质以更快的速度不断向劳动对象延伸。最后是“新介质”的劳动资料。科技创新将劳动资料结构及其运行方式转化为具有数字化、 信息化、 智能化等特征的“新介质”, 进而有助于劳动资料的升级和改良。随着以信息技术深度应用为特征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兴起, 只有以科技创新为主线解放与发展生产力, 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跃升, “使社会生产与消费从工业化向自动化、 智能化转变”, 才能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赢得发展主动权, 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提供全新动能。

2. 新质生产力中的科技赋能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源头供给。历次工业革命的实践证明, 科技革命会促使生产力大跃升。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到来, 信息化、 智能化、 数字化持续冲击传统生产模式, 新质生产力必须将创新摆在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 充分发挥技术创新, 尤其是颠覆性技术创新的渗透性、 扩散性、 颠覆性作用, 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 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更多的源头供给、 科技支撑和新的成长空间。新材料技术、 新能源技术、 前瞻性未来技术之间具有较强的共性与可迁移性, 颠覆性技术创新通过技术扩散的识别、 生产协同以及应用创新推动技术转移和融合(李雪松等,2022), 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不同领域的融通创新, 激发技术创新的规模效应, 以高质量、 高效率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并扩大市场需求, 变革消费升级与市场变革。同时, 新的技术创新能够破坏原有的经济秩序、 市场结构和生产方式, 促使要素资源主动流入效率更高、 创新性更强的行业和部门(钞小静和王清,2024), 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和生产效率, 提高产出质量与数量, “同群效应”倒逼其他企业为避免淘汰而紧跟技术创新步伐, 促使整个市场效率和竞争活力得到提升, 增强产业链韧性与自主可控力, 不断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为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现代化的深入推进提供强劲的不竭动力。

3. 新质生产力的产业结构升级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物质保障。产业是实体经济之本, 是生产力变革的主要载体和实现形式, 脱离产业的科技创新是无源之水。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来看, 不断解放发展生产力、 推动生产力现代化是普遍遵循的基本规律。正是由于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才能创造丰富的物质生活资料, 发展壮大现代产业体系, 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为现代化发展积累经济基础和物质保障。習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强调,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 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高效集聚全球创新要素, 建立完善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强物质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代表着产业效率提升以及产业结构升级, 而新质生产力是一个资源配置效率改善、 要素质量提升的过程, 由此可知, 现代化产业体系表现为以新质生产力为主导的先进生产力系统, 即新质生产力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本质特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 是生产力系统鼎新革故的演化过程, 不仅反映了新时代生产力的能级质变, 也是新质生产力辐射能力持续增强的结果。因此, 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必须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依托, 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

四、 新质生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指向

新质生产力符合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要从加快数字化转型、 核心科技创新攻坚、 培育壮大新兴未来产业等方面实践。

1. 改造生产力存量: 以数字化转型为支撑。新质生产力形成发展的落脚点和突破口是产业转型升级, 而数字技术能够凭借其高链接性和强渗透性推动产业结构高端化和智能化升级。数字经济改变了传统的商品交换方式, 实现了对既有经济模式的颠覆性重塑, 成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催生新业态和新模式的重要驱动力(余江等,2020)。因此, 对传统行业进行数字化改造成为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的主动选择, 也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构筑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数字技术创新生态系统。

一方面, 利用数字技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数字技术本质上是颠覆性创新的结果, 突破颠覆性创新的先发国家具有较强的“先动优势”(阳镇,2023), 能够将创新主动权、 发展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一是突破关键核心数字技术。对关乎国家发展和安全的关键核心数字技术, 应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集中攻关, 围绕具有潜在关键核心数字技术和引领未来产业的前沿技术高效配置科技力量与创新资源, 形成关键核心数字攻关的强大合力。二是以智能制造为重点推动数字化转型。我国传统产业主要是制造业, 应通过物联网、 自动化控制等技术优化更新生产流程与机器设备, 提升产品质量和企业生产效率; 或是通过工业互联网基础性改造推动企业模块化设备、 低成本的实施; 亦或是打通企业生产过程各环节的全数据链以促进研发、 生产、 仓储、 物流等环节的高效协同, 全方位提高传统制造方式的智能化、 自动化、 网络化、 数字化水平, 全面实现降本增效。三是推动数字技术和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立足不同产业特点与差异化需求, 以数字化、 智能化、 网络化为方向, 加快云计算、 5G、 工业互联网、 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交叉融合, 采用数字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 全链条、 全要素改造, 促进制造业、 服务业、 农业等相关领域的数字化转型, 推动生产力变革。

另一方面, 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建设。数字经济背景下, 产业技术创新需要来自于产业数字化, 这是传统产业利用数字要素转型升级的过程, 而产业技术创新供给来自于数字产业化, 这是新兴产业成长和创造数字要素的过程。产业数字化会产生关于行业生产经营相关的海量数据, 为数字产业化提供数据资源, 发展壮大数字产业, 催生出数字产品制造业、 数字要素驱动业等数据产业。为此, 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 一是促进数字核心产业发展。聚焦关键领域, 强化精准攻关,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 培育区块链、 人工智能等新兴数字核心产业, 补齐研发链短板, 强化关键核心数字技术对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有力支撑, 增强自主可控能力。二是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全国统一标准的新型基础设施并发挥其辐射效应, 促进不同发展水平区域之间的良好互动, 并创新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模式, 形成以政府资金为引导、 充分带动市场资源的融资机制, 丰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资源来源, 推动产业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三是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协同发展。围绕产业数字化调整方向, 推动数字产业化的不断发展, 增强数字技术成果有效转化, 释放产业数字化需求潜力, 带动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2. 创造生产力增量: 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实践证明, 科技创新会推动生产力跃迁。新质生产力的形成突出了生产力的科技蕴含, 强调以科技创新为主导, 以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为重要抓手和动力源泉, 先进的科学技术也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的内生动力。因此, 必须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推动创新能级不断跃升。

一方面, 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坚, 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一是瞄准关键核心技术, 攻克人工智能、 集成电路、 空天技术、 脑科学等前沿领域存在的难题, 形成一批战略性、 原创性、 前瞻性成果, 解决关键核心技术面临的“卡脖子”问题。二是发挥新兴举国体制优势推进技术攻关。围绕目标引领、 市场竞争、 组织方式、 激励手段等建立健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 强化资源整合, 鼓励区域间、 部门间、 产业间、 学科间开展合作, 形成技术、 人才、 资本等要素协调发展的组织机制, 实现主体的有机协同以及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同时, 优化科学技术评价体系, 基于科研成果的学术价值和经济效益制定考核评价标准, 引导科研人员探索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 发挥政策引导和物质激励的协同效应。三是精准布局科技链。政府应根据各地区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优势统筹谋划产业发展规划, 通过组建科技创新联盟实现东、 中、 西部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沟通协作, 打造以科技创新为中心的产业体系。四是构筑创新型人才梯队。坚持党和国家对国家重大研发项目的领导, 在科技创新主力军中培育一批具备前瞻性判断力、 跨学科专业能力、 团体作战组织能力的科学家, 打造国际一流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为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的人力支持。

另一方面, 强化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一是通过价格竞争机制、 形成机制促进创新要素、 资源的畅通, 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 鼓励风险投资基金、 科研院所等主体共同参与技术瓶颈开发, 跨行业跨领域解决关键共性技术难题。二是构筑产业链关键技术攻关项目群。建立以企业为主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支持企业前置性参与重大创新场景建设, 高度重视产业链链长企业, 链长企业以解决产业链薄弱环节或开发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新兴领域为目标, 形成开放融合、 优势互补的产业创新生态, 促使产业链上的各类创新主体形成长期而稳定的合作关系, 保障科技水平持续提升。三是完善政策支持与服务保障机制。制定企业主导产学研深度融合的财税金融支持政策, 通过税收优惠、 财政补贴等方式优化政府资金投入结构, 引导更多资源向科技创新领域集聚, 促使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融资衔接, 推动生产系统变革。四是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围绕市场需求, 打造全国性或区域性的成果转化数字平台, 依托市场化、 专业化的成果转化服务机构将科技创新成果直接推向市场, 加快科技创新成果的落地速度。

3. 塑造生产力未来: 以新兴未来产业为引擎。战略性新兴产业、 未来产业代表了先进科技和产业升级的发展方向, 其中: 战略性新兴产业以重大技术突破为基础, 是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的方向; 未来产业则以前沿技术、 新需求为驱动力, 具有颠覆性强、 成长性高、 附加值高、 影响力大等特点(张林和蒲清平,2023)。因此,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壮大和未来产业的培育能为驱动生产力变革的产业培育提供新思路。

一方面, 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一是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建设自主创新体系, 通过量子通信、 新能源、 新材料、 生物技术、 海洋装备、 航空航天等产业的融合发展为新兴产业提供技术支持, 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全球分工体系的地位, 强化我国生产要素的保障能力。二是加快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以实体经济作为发展经济着力点, 完善产业集群组织和管理机制, 形成产业链条完整、 优势互补、 特色鲜明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在此基础上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扩领域、 跨集群、 跨产业之间的深度融合, 培育壮大产业发展的新动能。三是构建自主创新和开放共享相结合的数字技术体系。以数字技术为主攻方向, 通过创新联盟, 以长线创新模式突破技术融合创新, 推动数字技术共享, 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跨界融合集群发展的需要。

另一方面, 孵化培育未来产业, 开辟新领域、 新賽道。一是强化未来产业统筹布局。只有立足当前, 谋划长远才能保障新质生产力不断发展的持久动能, 必须从国家层面前瞻性统筹规划发展目标, 基于产业发展状况、 市场环境、 技术水平、 发展需求等, 围绕关键技术清单制订具体方案, 统筹布局未来产业的发展重点。二是建立未来技术研究院。在产业基础雄厚、 科教资源丰富地区布局未来产业技术研究院, 通过多学科领域交叉、 多研究主体参与以及灵活的运营机制强化前沿技术的交叉融合及颠覆性技术供给。三是增强对未来产业的政策支持。受制于风险系数高、 风控难度大、 资金需求大和回报周期长, 未来产业难以吸引资本投入, 政府必须增加对未来产业的财政投入, 并通过财政补贴、 税收优惠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流向未来产业, 并通过示范基地进行技术、 市场验证, 丰富未来产业的应用场景。

【 主 要 参 考 文 献 】

钞小静,王清.新质生产力驱动高质量发展的逻辑与路径[ J].西安财经大学学报,2024(1):12 ~ 20.

胡洪彬.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进路[ J].经济学家,2023(12):16 ~ 25.

蒲清平,向往.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内在逻辑和实现途径——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动能[ 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1):77 ~ 85.

盛朝迅.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条件与培育路径[ J].经济纵横,2024(2):31 ~ 40.

石建勋,徐玲.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大战略意义及实现路径研究[ J].财经问题研究,2024(1):3 ~ 12.

王威,喻新安.中国式现代化区域实践的内在逻辑与路径选择[ J].河南社会科学,2023(6):62 ~ 72.

阳镇.关键核心技术:多层次理解及其突破[ J].创新科技,2023(1):14 ~ 24.

余江,陈凤,王腾.数字创新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机制研究[ J].创新科技,2020(1):80 ~ 86.

周文,许凌云.论新质生产力:内涵特征与重要着力点[ J].改革,2023(10):1 ~ 13.

猜你喜欢
新质生产力中国式现代化科技创新
以科创基地建设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何为“新质生产力”?
支持科技创新成财政提质增效新出口 发展“新质生产力”蕴含投资新机会
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到“新质生产力”
全面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新”
“中国式现代化”的如椽巨笔
理论·历史·实践: 三维探析中国式现代化
山东科技创新与农业国际化战略发展研究
构建推进科技创新的资金模式的研究
关于产业集群效应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