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质量与安全直接关系到公众健康,影响着国家经济和社会稳定。但消费者对于食品质量与安全的认知并非始终都与客观标准相吻合,而是容易受到个人经验、文化背景、信息传播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另外,食品质量与安全的标准是一个多维度、动态变化的概念,国内外不同的标准和法规反映了不同的食品安全观念和技术要求,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态度和行为也存在显著差异。本文深入探讨了消费者对食品质量与安全的认知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食品安全和质量的管理提供更加深入的洞见,并为增进消费者福祉和推动市场健康发展作出贡献。
一、相关概念
(一)食品质量与安全的标准
1.国际与国内标准对比分析。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标准体系反映了当地的法律、经济、文化背景和技术发展水平。国际食品安全标准如CAC(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标准,强调科学性和透明性,追求全球统一的标准,以促进国际贸易。我国的食品安全标准近年来虽然逐渐与国际标准接轨,但考虑到国内的具体情况,如人口结构、饮食习惯和地域特征,因此在某些方面保持了独特性。例如,在某些食品添加剂和残留限量方面,中国标准根据国内实际消费习惯和健康风险评估制定了更加细致的规定,但对于新型食品成分的安全评估和标准制定,我国与部分发达国家标准相比稍显滞后。随着全球化和国际贸易的发展,我国的食品安全标准正逐渐变得更加严苛,有利于提升中国食品的国际竞争力,保护消费者的健康和权益。
2.食品安全法规的发展趋势。全球范围内的食品安全法规都在趋于全面和系统化。一方面,对食品安全管理的整个链条进行全方位覆盖,从原材料的采购、加工、包装、运输到最终的消费环节,每个环节都受到严格的法规约束。《欧盟食品法》强调“从农场到餐桌”的全链条管理理念,确保食品在生产和供应过程中的安全性。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不断修订和完善,我国在食品添加剂、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等方面制定了更加细致严格的标准和要求,也体现了对食品安全管理全过程的严格监管。另一方面,现代食品安全法规越来越注重利用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科技手段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通过建立食品安全追溯系统,从生产源头到消费终端形成闭环管理,使食品流通的每个环节都能被追踪和记录。我国近年来推动实施的“互联网+食品安全”战略便通过技术手段来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建立食品安全信息化追溯系统,提高食品安全事件的响应速度和处理效率,提高了食品安全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也增强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任度。
(二)消费者认知理论
1.认知心理学的视角。认知心理学视角下,消费者对食品质量与安全的认知不仅是信息接收的简单过程,更是一个涉及知识的获取、信息的加工处理、态度的形成和决策行为的复杂心理活动。知识的获取是认知过程的起点,消费者通过各种渠道如教育、媒体报道、个人经验或社交互动,获取关于食品安全的信息。这种获取并非被动的信息吸收,而是通过消费者的主动解读和内化进行的。信息处理是认知心理学的核心,消费者在处理食品安全信息时需要经历筛选、解释和评估等步骤。在此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可得性启发和确认偏误,导致消费者过度关注特定类型的食品安全事件,或倾向于接受符合自己预期的信息。基于获取和处理的信息,消费者对食品质量与安全持有严苛的态度,对某一食品安全问题的高度关注可能导致消费者在进行购买决策时避免选择该类食品,即使其实际风險较低。消费者的决策行为是基于上述认知过程的结果,会受到个人认知水平和社会文化因素以及信息环境的影响。
2.行为经济学的视角。消费者对食品质量与安全的认知不仅是由传统经济学中的“理性选择”决定的,还会受到各种心理因素、社会影响和认知局限的影响。消费者在评估食品安全风险时,不是基于客观的风险概率,而是受到风险感知的主观影响。前景理论指出,人们对损失的厌恶大于对同等规模收益的喜好,这意味着消费者可能对食品安全风险的小概率事件给予过高的关注和反应,因此面对媒体大量报道的食品安全事件,消费者可能过分担忧,即使这些事件的实际发生概率极低。在食品的选择上,消费者行为受到“锚定效应”的影响,在做出决策时往往“锚定”第一个接收到的信息,会因为某一次的食品安全事件报道而对特定食品或品牌产生持久的负面印象,即使后续有证据表明这些食品是安全的。
二、消费者认知心理学与食品选择行为
(一)认知心理学在食品选择中的应用
认知心理学研究发现,消费者的信息处理往往不是完全理性的,而是会受到各种知觉偏差的影响。如所谓的“包装效应”表明,消费者可能会基于产品的包装设计来判断其质量,精美或显眼的包装往往被认为是质量更高的标志。在此基础上,食品标签上的信息如“有机”“无添加”等,也会对消费者的选择产生显著影响,即使这些标签与食品的实际营养价值和安全性不一定完全对等。消费者对食品的选择会依赖于各种心理启发式,如“可得性启发式”是指消费者倾向于依据容易回忆的信息来做出决策,意味着消费者更可能选择那些最近看到广告或者听说的食品。过度依赖“可得性启发式”容易导致消费者忽视更全面或客观的食品信息,仅基于最近的记忆或经验做出决策,这种偏差在食品市场的营销策略中被广泛利用,通过广告或促销活动强化特定产品的可得性,从而影响消费者的选择。
(二)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信息的处理
在接收到食品安全相关信息时,消费者首先会对信息进行初步的解析,在此阶段消费者的个人经验、已有知识和信念体系起主导作用。具有一定科学背景知识的消费者可能更能理解和评估复杂的食品安全数据,而缺乏相关知识的消费者可能更依赖于直观判断或外部专家的意见。在处理信息时,消费者会受到“确认偏误”的影响,即倾向于接受和信任符合自己现有信念和态度的信息,而忽视或质疑那些与之相反的信息。由于食品安全信息往往涉及复杂的风险评估,消费者在缺乏完整信息和足够理解能力的情况下,大多会依赖于简化的决策规则或启发式思维,如基于食品的品牌、来源或价格来判断其安全性,而非深入分析具体的安全数据。在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社会环境中,消费者可能对食品安全整体产生不信任感,而这种感觉可能超越了对单一食品或品牌的不信任,扩展到对整个食品供应链甚至监管机构的怀疑。
(三)认知偏差与食品选择的关系
在面对涉及健康风险的食品选择时,消费者常常表现出“风险厌恶”的倾向,意味着他们对潜在的负面影响比对同等程度正面影响的重视更甚。消费者会因为一次食品安全事件的报道而对某个品牌或类别的食品产生长期的负面看法,即使这些食品实际上符合安全标准。这种基于单一事件而形成的一般化判断,是典型的“可得性启发”在发挥作用,即消费者基于最容易回忆起的信息(通常是最近发生且印象深刻的事件)来做出决策。另外,消费者在评估食品品质时也常会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锚定效应”表明消费者会在初始信息的基础上做出判断,如食品的高价格可能被视为高品质的指示,而实际上价格和品质并不总是成正比;在“群体从众效应”的影响下,消费者会倾向于选择他人也在选择的食品,而忽视个人真正的需要和偏好。
三、社会文化因素在食品安全认知中的作用
(一)社会文化背景对消费者认知的影响
不同的文化背景造就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质量的基本观念和预期,理解和评价食品的意义及价值的方式也存在差异。在一些文化中,天然、传统的食品制作方式往往被认为更安全和健康,而在另一些文化中,科技加工和现代化生产的食品则可能更受信赖,不同的文化认知会影响消费者对食品标签(如“有机”“非转基因”)的解读,以及对食品安全信息的态度和反应。社会文化背景如社会规范、传统习俗、集体价值观、对健康和食品安全的普遍态度等,也对消费者的食品选择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文化差异对食品安全态度的影响
在某些文化中,食品安全与食品的自然性、传统生产方式是紧密相关的,而在其他文化中,食品安全可能更多地与现代化生产、加工技术和严格的科学标准挂钩。不同的文化背景极大地影响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信息的解读和信任度,进而影响他们的食品选择和消费行为。另外,不同文化对食品安全风险的认知和容忍度不同,也会影响消费者在面对食品安全事件時的态度和反应。
四、认知心理学与行为经济学的综合视角
(一)消费者行为与经济决策的相互作用
经济理论认为,消费者在进行购买决策时会考虑产品的价格与其预算之间的关系,从而在不同食品选项之间进行权衡。面对更昂贵的有机食品和更便宜的常规食品,消费者会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对食品安全和质量的价值判断,以及对健康影响的考量来做出选择。消费者对某类食品的偏好和购买决策会直接反映在对该食品的市场需求上,高需求往往会推动价格上升,刺激生产者增加供给。近年来消费者对健康食品和有机产品的需求增加,促使市场上这类产品的供应增加,也推动了相关食品领域的创新和发展。反之,消费者对某类食品的忽视或拒绝购买也会影响该食品的市场表现,从而导致供应减少或价格下降。
(二)认知偏差对市场行为的影响
消费者往往会基于品牌形象或食品的外观、包装来判断其质量和安全性,而非依据实际的营养成分或安全指标。这种基于表面特征的判断可能会导致消费者忽视某些高品质但包装简朴的食品,或者过度青睐外观精美但营养价值不高的产品。另外,消费者通常对知名品牌产品抱有更高的信任度,即使这些产品的实际质量并未明显超过其他产品。许多情况下,消费者会将价格作为产品质量的代理指标,认为价格更高的食品质量就更好。这种“价格等同于质量”的假设会导致消费者忽视实际性价比高的产品,同时会促使生产者提高价格以塑造高端品牌形象。
作者简介:王雅琳(1986-),女,汉族,青海乐都人,助理讲师,大学本科,研究方向为食品质量与安全、中西面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