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是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承担着为社会和企业输送高素质应用型专业技能人才的重大责任。近些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及社会对高素质的专业技能人才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和要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作为展示和提升学生技能水平的重要平台,也是实现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对接的重要途径。在食品专业领域,技能大赛的内容和评价标准与行业标准紧密结合,为实训教学提供了新的改革思路和方法。本文对技能大赛的比赛内容及其对实训教学的促进作用展开分析,探讨如何将技能大赛与实训教学相结合,以实现学生技能水平的提升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一、技能大赛及食品类赛项考核内容概述
(一)技能大赛
技能大赛是高职院校在新形势下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举措。第一,技能大赛可以更加客观地检验并评估不同高职院校在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方面的综合质量,有助于实现工学结合模式的优化与创新。第二,借助参赛的过程,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从而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养,为各个行业领域发展输送专业人才。第三,实现以赛促教,助力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进一步深入改革,不断推动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第四,实现以赛促改,根据实际项目与相关标准流程要求,保障教学实践与生产实际密切接轨。
对于整个高职教育而言,专业技能竞赛的组织和参与也是全面提升专业教学水平的关键手段,能够促进各个高职院校不断完善教学内容,统一教学标准,在竞赛内容的引导下不断吸收行业内先进的技术科研成果。通过参与专业技能競赛,可以有效衡量高职院校专业教学的效率和水平,同时为高职院校专业品牌的塑造提供重要标准。
(二)食品类技能大赛
目前,高职组食品类的国家级职业技能大赛主要包括食品安全与质量检测、化学实验技术和生物技术三大赛项。整体来看,现有的检测项目与食品企业以及相关职业需要的专业技术非常匹配。
以食品安全与质量检测竞赛项目为例,基于当前最新的国家标准要求,密切结合食品安全的社会热点话题,融合高职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实际,有助于培养食品营养与安全检测方面的专业人才,同时也可以推动国内食品安全环境的整体改善。该赛项为团体赛,包括三个模块,即食品安全专业知识测试、食品微生物检验技能考核、食品理化分析技能考核。其中,食品安全专业知识测试主要考察选手的食品安全质量控制、食品标准及相关法律法规、食品合规管理、化学分析、理化检测、微生物检验、仪器分析、职业素养等方面的知识。食品微生物检验技能考核以质控样(模拟食品)为检测对象,设计菌落总数测定实操及结果报告、细菌染色鉴别、致病菌检验(虚拟仿真)三个考核内容,分别考核选手的菌落总数测定操作与结果报告等指示菌检验能力、革兰氏染色及镜检等细菌鉴别能力以及致病菌检验能力。食品理化分析技能考核以乳制品为检测对象,检测方法依据GB/T 22388-2008《原料乳与乳制品中三聚氰胺检测方法》第一法略有改动来进行操作。
二、技能大赛对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技能水平,增强综合职业素质
很多高职院校秉承着“重技能轻理论”的教育理念,认为理论基础知识够用即可,关键在于培养学生亲自操作实践的能力。然而在日常的实验实训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学生仅仅遵循实验流程进行操作,完成课程教学任务,却缺乏思维的延伸,主观能动性并未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挥。技能大赛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激励学生自主探寻求知,加强师生互动交流,学习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技巧,加深对于知识的理解与认知,不断提升自信心,促进自身专业技能的提升。此外,技能大赛的组织和实施还有助于锻炼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综合素养,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二)有利于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及科研能力
高职院校的任课教师大多接受过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程度相对较低,导致教师队伍与高职注重实践技能培养的理念存在一定的出入,由于缺乏实践的经验与机会,可能会导致实践教学出现问题。基于此,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越来越注重“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打造,积极鼓励教师深入企业中进行锻炼,了解各个岗位工作的职责要求,从而在教学中为学生传递真正的经验与技能。参加食品专业技能大赛活动,有助于促进“双师型”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完善,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增强教师的科研教学能力。
(三)有利于促进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具备活跃的思维,而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往往会抹杀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甚至会导致学生厌学,使教学效果与理想目标存在很大差距。以任务目标为导向自主探索学习,通过实践训练解决技能大赛中遇到的问题,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式方法,有助于学生独立自主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为了充分发挥技能大赛的积极作用,专业课程教学组织实施过程中应当针对核心课程做好深化改革,通过项目化教学方式和理实一体化教学方式等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促进技能大赛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推动专业实践教学的优化调整,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高效达成。
(四)有利于改善实验实训条件,更好地满足教学和训练要求
实训是高职院校教学工作高效开展的重要基础,有效开展实践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职业技能大赛开展过程中,食品检测会用到大型专业仪器设备,如果学生在平时的实训教学中没有操作使用过此类设备,就很难保障比赛的顺利进行。因此,高职院校应专门为师生提供相应的硬件支持和专业化的实训条件,使学生可以进行实践操作并掌握相关理论知识。
三、高职院校改革的主要方向
(一)课程改革
根据技能大赛的比赛内容和评价标准,构建以实践为主导的课程体系,通过引入行业标准和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根据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调整课程设置,强化食品科学、安全检测、技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融合,确保开设的每门课程之间不是独立封闭的,而是相互紧密联系的,虽各有侧重,但相互支持、互联互通,由基础课到专业核心课,循序渐进,形成完善的课程体系,共同支撑技能大赛和学生未来的就业成长。及时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技术进展引入课堂中,淘汰过时内容,保持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和前瞻性。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教材和教法改革
教材是学生学习掌握知识的一大途径,高职院校应结合食品专业的教学目标与人才培育要求,基于技能大赛的相关标准,设计专业独特的活页式教材,明确目标,突出食品专业岗位技能要求。密切结合食品生产检测实际,重点强化教材应用实践特征,让学生参与到教材开发过程中,不断提升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强化职业素养养成和专业技术积累。比如,借助信息技术优势,优化多媒体教学技术应用的方式方法。学生在课前学习可以通过信息平台做好预习准备工作,掌握实训的基础内容;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平台为学生展示实训操作重点与难点,还可以结合视频微课内容,丰富校本教材的内容,以便学生及时高效地开展实操学习。
(三)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
结合技能大赛竞赛目标,对接产业行业、对应岗位(群)及核心能力要求的内容,根据高等技术人才标准要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将专业技能和素质要求的培养目标充分贯穿于食品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中,完善实训教学机制,加深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认知,并对专业岗位需要的基础技能有所理解。实训教学中应当结合培养方案的要求明确教学目标,突出教学价值,满足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需求。
(四)学院的支持,实训条件的改善
1.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加强校内实训基地的有效建设,是保障高职院校食品专业技能人才培养的基础条件。硬件配套设置过程中需要加强资金方面的支持,校领导应当从思想意识上重视实训教学工作的开展,从而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并根据专业实训要求,落实实训基地的完善建设工作,促进食品专业实训教学模式的创新发展。
2.加强实训教学环节的组织管理。实训基地建设完成后,还需要配套科学合理的实训管理制度,以保障实训教学的高效管理与实施。在实训教学开展之前,教师应当明确实训任务与目标,加强师生互动,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开展实训教学,及时掌握实训动态,做好辅导工作和实训教学效果的评估管理。
3.严格实训教学的考核。针对实训教学成果进行考核评价,是保障实训高质量开展的一大途径。实训教师在开展实训活动之前要结合技能大赛评分标准与教学经验,制定具体的评分标准对实训成绩进行合理评定,做好实训效果考核管理工作。在实训环节完成后,教師对学生的实训成果进行考评,并建立师生考核管理工作组,以保障考核管理工作的公平公正,促进各项工作职责的充分落实。实训成绩不合格的学生,还需要继续参加补考。
4.加强与校外企业的共建。进一步加强校企联动,共同组织课程开发,完善教学方案与人才培养方案计划,实现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的对接。加强与相关企业的合作,促进校外实训基地的有效建设与发展,为学生提供多元的实践机会。
(五)提升教师自身素养
1.加强校内师资培训,培养“双师型”教师。定期组织教师到相关企业参与实践锻炼,在实际生产中学习最先进的食品专业理念,接受生产技能实训。鼓励教师参与实训基地教学与建设工作,亲自参与实验室实训工作,为教师提供相关工作岗位福利津贴待遇,并根据教学工作任务发放相关酬劳,为教师职称评审和专业技能进修提供相关的有利政策,鼓励教师丰富学习技能,激发教师自主学习提升专业能力的热情。
2.引进人才。高职院校可以通过校企联合,聘请食品企业中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技师人员到学校兼职教学,以丰富实践教学的师资力量。还可以邀请业内专家到学校开展相关理论实践教学,吸引优秀毕业生留校参与实训教学工作。
基金项目:兰州职业技术学院院级项目“快速检测蔬菜中农药残留的方法研究”(2021XY-31)。
作者简介:赵婉珍(1991-),女,甘肃兰州人,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食品营养与安全、食品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