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贯彻人才强国战略,培养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我国高校的重要职责之一。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科研育人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科研教学相结合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扬州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实践,提出“一链两课三梯度”的研究生科研育人模式,详细阐述了该模式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方法。实践表明,该模式在研究生思想引领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可取得良好效果。
一、科研育人的背景及必要性
两百多年前,柏林洪堡大学提出了“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成为世界上第一所将科学研究与教学相融合的大学,其也被誉为“现代大学之母”。自此,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成为大学同等重要的职能。洪堡大学认为,大学教师应当利用最新研究成果提升教学水平,学生应通过开展科研活动实现有效学习。美国著名高等教育专家伯顿·克拉克教授也认为,大学通过制度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并形成学习模式,对学生的精神风貌和道德修养会产生影响。
我国于20世纪末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2017年提出包括科研育人在内的十大育人体系。202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提到,“以更大力度办教育、兴科技、育人才”。当前,科研育人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共识,成为高校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
第一,科研育人是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之一,能够坚定研究生的理想信念,提高他们的政治、思想、文化、心理等素质,使其树立正确三观。在研究生教育阶段,科研是教育的主要载体。研究生在科研活动中,通过向导师、同学学习并总结自身经验,能够培养科研意识,形成实事求是、严谨治学、敢为人先的科学态度,养成优秀的个人品质和思想政治素质。第二,科研育人对教师和高校发展均有积极作用。教师是高校科研育人工作的主要角色,需要具备高水平科研能力以作出榜样示范。科研育人有利于激励教师不断提高自身学术水平,增强研究团队的综合科研能力,进而为高校竞争力的提升贡献力量。
二、高校研究生科研育人面临的挑战
(一)研究生的科研基础不够扎实
从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的情况来看,99%来自非双一流高校,27%为跨专业考取食品专业,14%的硕士新生在本科期间未攻读化学、生物、农学等与食品相关的专业学位。一些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过于功利化,就是为了在就业中有更好的选择,而非出于对专业知识和学术水平的追求。还有一些研究生对所学专业了解不深,缺乏明确的学习规划。在此背景下,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依赖导师的情况比较普遍,部分研究生参与科研活动的主动性不强,与导师汇报交流较少,缺乏批判性思维和抗压能力。
(二)科研育人平台需要进一步完善
目前,大多高校的科研配套设施都不够完善,缺少研究生开展科研活动所需的实践平台,有时甚至需要到其他校区、科研机构借用实验室,非常不便于师生开展科研活动。此外,虽然有些研究生取得了一定的学术成果和专利,但是科研成果的转化力度不大,产学研融合不够深入,研究生的成就感和獲得感不强,影响了其继续开展科研的积极性。
(三)对科研竞赛不够重视
根据2023年学院研究生学科竞赛情况可知,仅37%的研究生参加了各类学科竞赛,18%的研究生获得了竞赛奖项,但获奖质量并不高,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居多。这些情况反映出研究生对科研竞赛的重视程度和参与度不足,参赛质量不高,未能充分发挥出以赛促进的作用。
(四)效果评价机制有待健全
目前,学院对科研育人工作尚未建立起一套科学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对研究生导师的评价更多地关注科研结果。这就导致导师普遍存在重科研轻育人的现象,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应由学院团委、学工办负责,并未充分发挥科研的育人作用。
三、高校研究生科研育人模式探索
为了加强科研育人工作,学院探索打造了思政教育为主导、实践和竞赛为依托、协同育人为保障的“一链两课三梯度”科研育人新模式。“一链”是指从科研育人角色出发,形成导师主“导”、辅导员参“辅”、榜样典型助“学”的育人链条。“两课”是指从实践出发,推动第一、第二课堂深度融合,营造浓厚科研氛围、健全完善科研平台,助推科研能力提升。“三梯度”是指从育人内涵和实现目标出发,在“育心是基础、育德是关键、育才是目标”的三个梯度上,培养坚定理想信念、具有家国情怀、科研本领过硬、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的高层次人才。
(一)形成“导、辅、学”育人链,强化科研育人队伍一体化建设
以研究生为中心,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推动导师和学生工作队伍协同,在研究生中树立模范榜样,形成导师主“导”、辅导员参“辅”、榜样典型助“学”的科研育人一体化架构。其中,研究生导师团队应当发挥科研教学和育人的主导作用,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积极践行科研育人理念,带领研究生多多参加科研实践,在科研团队中形成良好的教风、学风。研究生辅导员做好科研竞赛、评奖评优等辅助工作,指导研究生会举办研究生学术文化节、科研成果展等活动,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在博士生中选择优秀学生骨干,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协助做好科研育人工作,向低年级研究生传授经验并进行帮扶。
(二)推动第一、第二课堂深度融合,助推科研育人提质增效
1.围绕科研项目建立科研、教学、思政一体化育人机制。学院各科研团队通过开展科研项目,带领研究生进山林采样、进企业调研,加强对研究生的科研训练,培养他们的科研意识,帮助积累科研经验。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校内外学术会议,向优秀的专家、同行学习,了解最新的行业动态和科技前沿,以增强科研的内生动力。设立科研特色奖学金,对科研成果丰硕的优秀研究生予以奖励,增强其荣誉感,激发科研热情。
2.举办学术品牌活动,营造浓厚科研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组织的优势,指导研究生会举办丰富多彩的学术文化活动。比如,在每年都举办的食品学术科技文化节中,研究生团队将他们研发的各类创意食品、科研团队新成果进行现场展示,极大地提升了研究生们参与科研的成就感。
3.通过科研竞赛提升育人质量。科研竞赛能够有效激发参赛选手投身科研的积极性和创新性,有效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助其形成稳定的心理素质。学院结合各专业特点,积极组织研究生参与各类竞赛,如食品安全与营养中国行、中国研究生乡村振兴科技强农+创新大赛之第一届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技能大赛,以提升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
(三)依托育心、育德、育才三个梯度,实现育人目标
1.以育心为基础,推进党建与科研育人融合。育心是指教育研究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为人民服务、科技强国的科研理想,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科研育人的首先任务,关系到“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学院通过“理论学习+红色筑梦之旅”的德育模式和“趣味运动会+体育活动”的体育模式,在思想上引导研究生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历程中,为祖国科研工作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学院十分注重研究生党支部建设,在党团班一体化建设中,把党团班的组织生活与学业科研、劳动实践等进行有机融合,实现党团理论同步学习;在科研、心理等领域构建朋辈一对一帮扶制度,发挥身边党员、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邀请院士、杰出校友举办各类学术报告,引导研究生筑牢科研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为国家建设发展的使命担当。
2.以育德为关键,提升科研育人的社会价值。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研究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有利于他们了解社会的真实需求,还能进一步激励研究生产生更强的科研动力。比如,学院组建研究生益生菌志愿服务团,与当地医院开展合作,研究益生菌对缓解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作用,并为市民举办科普讲座,助力健康中国战略。组建研究生科技助农服务团,在灌云县设立研究生实践教育基地,帮助企业解决生产技术难题,得到了企业和当地政府的高度赞誉。学院还结合专业特点,在“全民食品安全宣传周”“全国科技活动周”等重要节点,组建研究生科普宣讲团、技术服务团,为市民、企业、农户提供服务,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初见雏形。
3.以育才为目标,构建育人平台共同体。学院紧扣学科特色,强化基础和应用研究,形成科学研究、学科交叉、校企联合的育人共同体。一是加强科研平台建设。依托江苏省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以及校内跨学科教育部农业与农产品安全国际联合实验室、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等部级科研平台,满足研究生的科研创新需求。二是扩大研学实践平台。基于食品专业特点,搭建研究生党团班与社会的有效互动平台和载体,组织研究生赴行业领先的食品企业开展专业实践活动,增强研究生的专业认同感和使命感。三是搭建学科交叉融合平台。与农学、动物科学、烹饪、机械等专业开展合作,共同举办专题学科交叉论坛,促进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博硕士研究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四是建设产业平台。挖掘学院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的合作资源,设立研究生培养服务站,鼓励研究生跟随导师深入定点乡镇、试验基地参加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达到科研共建,实现创新实践成果转化,形成产学研共贏的局面。
综上,当前,科研育人已成为高校育人的重点研究方向和工作方向。结合科研育人的内在要求和育人目标,扬州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探索出的“一链两课三梯度”研究生科研育人模式,提升了研究生的科研综合素质,在学术成果和竞赛中进步显著,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为实现高质量人才培养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者简介:陈斌(1989-),男,汉族,江苏扬州人,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