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晓赞 陆悦美 孔令松 徐勤萍 李兴盈
关键词:婴儿;爬行;动作发展;运动干预
文章编号:1001-747X(2024)01-0005-11 文献标志码:A 中图分类号:G804.21
DOI: 10.16063/j.cnki.issn1001-747x.2024.01.002
婴幼儿健康成长与科学养育备受党和国家的关注和重视。2019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为家长及婴幼儿照护者提供婴幼儿早期发展指导服务,增强家庭的科学育儿能力”。动作发展作为个体生长发育的关键环节对个体的语言技能、认知能力、适应行为和社会交往等方面的发育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其重要性和科学干预手段亟需在家长及照护者中普及。
在动作发展的轨迹中,0~1岁是个体跨越动作发展里程碑(motor developmental milestones)的关键阶段,“三翻六坐七滚八爬周走”均在这个期间陆续完成。爬行作为婴儿早期动作发展中重要且特别的里程碑之一,既重要又特殊,不仅是婴儿出生后所能掌握的第一个移动性技能,也标志着婴儿自主探索世界的开始,对婴儿空间感知、本体感觉等诸多方面能力的发育以及对周围环境的适应均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多年来,由于我国隔代教养方式以及家长对儿童动作发展认知的忽视,致使婴儿爬行的重要性少有人问津。爬行曾经被认为是婴儿成长过程中唯一可以被“跳过”的动作。更有不少家长认为婴儿从坐立跨越爬行直接到站立行走,是婴儿发育领先的“超前”表现。为了进一步科学客观地认识婴儿爬行,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系统梳理当前国际上针对婴儿爬行的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并进一步提出对我国婴儿爬行研究的未来展望,以期为“幼有优育”的婴儿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我国学界对婴儿爬行的关注程度总体较低,且这一领域的研究团队数量和学科分布均较少。在中国知网以“婴儿”和“爬行”为并列关系的2个关键词进行中文文献检索,从1983年至今的相关研究成果只有113篇,发表于核心期刊的文章仅有10篇,且发表时间均早于2005年。相比之下,國外对婴儿爬行的相关研究相对成熟。同样以“婴儿”(infant)和“爬行”(crawl)及其近义词作为关键词在Web of Sciences数据库进行国外文献检索,共检索到1064个研究成果,其发表时间最早可追溯至1941年,且发表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与分析,发现国外针对婴儿爬行的研究主要体现在爬行的发展、作用、影响因素和干预等方面。因此,本文主要围绕这4个主题对国际上已有的爬行研究进行系统梳理与归纳分析,以期为我国婴幼儿动作发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1关于婴儿爬行发展的研究
1.1爬行出现的时间
婴儿动作发展有序、连续且与月龄密切相关。我国广为流传的“三翻六坐七滚八爬周走”的民间谚语,概括性地总结了婴儿动作发展的顺序与规律。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调查研究显示,婴儿开始爬行的时间大约为8.3个月,最早和最晚时间分别为5.8个月和12.0个月。我国教育部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2011年联合颁布了《0~6岁儿童发展的里程碑》,为家长提供了各年龄段的动作发展标志,例如:婴儿在7~9个月期间应当学会爬行,在10~12个月期间应能够熟练地爬行。该指南也列出了发展明显落后时可能出现的“发展警示”,当1~1.5岁的婴儿仍不会爬行,即警示需要及时咨询当地儿科医生或婴儿教育工作者,查明其原因并及时采取相关干预或治疗措施。
1.2爬行的方式
婴儿爬行一般分为匍匐爬行( belly
crawl/creep)和手膝爬行( hands-and-knees crawl)2种先后不同的方式。其中,匍匐爬行即腹部接触地面同时双臂前伸拉动身体向前爬行,被认为是手膝爬行的基础(但并不是婴儿学习手膝爬行的必要条件)。匍匐爬行可以为婴儿提供较多四肢协调配合的经验,并提高肌肉力量,进而促进手膝爬行的发展。婴儿在匍匐爬行的初始阶段的动作差异较为明显,较为普遍的匍匐爬行表现为双臂前伸,并通过双臂用力拖动身体向前滑动。此时,婴儿的腹部尚不能抬起,腿部也并未参与其中。部分婴儿也会从双手前撑开始,先向后方或向侧方爬行(蟹式爬行)再过渡至向前爬行。这是因为婴儿的上肢力量发展先于下肢,向后爬行的动作对婴儿更为轻松、更容易完成。当肌肉的力量和协调性等因素满足手膝爬行时,婴儿便开始尝试将腹部抬起并离开地面,使用双手双膝支撑爬行。手膝爬行在开始阶段会表现为一次仅一端肢体可以移动,如左手先移动,接着右膝移动,然后右手移动,最后左膝移动。随着婴儿爬行动作的熟练,会进一步演变为斜对侧肢体同时爬行,如左手和右膝同时移动,然后右手和左膝同时移动,最终发展至经典的熟练爬行动作。不同婴儿的手膝爬行也存在差异,部分婴儿出现同侧肢体同时爬行,即左手左膝同时移动,然后右手右膝同时移动。尽管婴儿爬行动作个体差异明显,但相对常见的爬行方式主要有翻滚爬行、蟹式爬行、匍匐爬行、坐式爬行、蛙式爬行、手膝爬行和熊式爬行7种爬行方式,其动作特点和图示详见表1。
2关于爬行对婴儿生长发育多元作用的研究
2.1促进婴儿认知神经系统的发育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theory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认为,个体在婴儿期处于感知运动阶段,且运动是促进个体获取外部环境信息的重要方式。1960年,Gibson和Walk进行了经典的“视觉悬崖”(visual cliff)实验,让母亲召唤她的孩子爬过“视觉悬崖”深的一侧,尽管深的一侧表面有透明玻璃板覆盖,孩子还是犹豫向前(见图1)。实验发现,婴儿开始爬行的时间和自我产生的运动经验(即爬行),是使其感知高度落差并因此而产生跌落恐惧感的重要因素。有爬行经历的婴儿在面对“视觉悬崖”时,心跳会加速并拒绝爬过“悬崖”。也有研究发现,爬行经验越丰富的婴儿,其外界环境的动态判断能力亦更加准确、高效。可见,爬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远近、高低、形状、颜色各异的物体接触,并伴随着频繁的触觉、视觉、本体感觉和动觉等体验与转换,为婴儿的认知系统发育提供了丰富的刺激来源,对婴儿的视觉感知、空间感知、姿势控制和适应行为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有利于婴儿实现多种认知感觉的协调统合。此外,爬行作为婴儿自主移动性探索多彩世界的开始,对婴儿神经系统的发育同样具有重要作用。以手膝爬行为例,婴儿在手膝交替并用的过程中,不断区分并协调身体的左右侧与上下肢,并通过重心转移、躯干旋转、上下半身独立运动和上下肢异侧配合等,使得胼胝体纤维连接的左右侧大脑半球间的相互联系更加密切,促进左右侧大脑半球的平衡发展,进而提高婴儿神经系统的控制与输出。也有学者提出了“爬行过程可能是决定大脑半球优势的重要阶段”的鲜明论断。其原因在于,婴儿在完成从坐立向爬行姿势转换时,通常非惯用手首先接触地面,进而惯用手再向前伸出再开始爬行,这也成为了早期识别婴儿优势侧的方法之一。总体而言,爬行能够帮助婴儿通过大脑神经系统控制肢体协调动作,增强和丰富大小脑之间神经突触的相互联结,促进脑部神经的生长发育。
2.2强健婴儿的骨骼肌肉系统
爬行需要婴儿动员全身各主要关节和大肌肉群的协调配合才能顺利完成。通过爬行,可以发展婴儿的肌肉力量,并增强其骨骼强度,提高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髋关节的稳定性。Natsuzako和Tsuruskaki对3~6岁幼儿的站立姿势进行了细致分析,并向其父母了解了其在婴儿期的爬行概况,具体包括有无爬行、爬行开始时间、爬行前有无使用工具辅助站立等:调查发现,尽管爬行对幼儿骨盆倾斜没有明显影响,但是未有经历爬行和爬行前使用工具辅助站立的幼儿,其站立姿势表现出了髋关节内旋,而具有爬行经历幼儿的髋关节韧带和外部肌群发展相对较好,髋关节稳定性也较高。Chapelais和Macfarlane对404名独立行走发展迟缓幼儿的父母展开了深度调查,结果发现,爬行经历少于2个月的婴儿,因其四肢难以得到充分锻炼,导致出现肌肉力量和关节稳定性薄弱,可能会影响到后续的站立、行走等动作的正常发展。
除此之外,爬行对婴儿脊柱的发展也具有重要作用。成年人的脊柱侧面普遍呈“S”形,包括颈曲、胸曲、腰曲和骶曲4个生理曲度。然而,这4大生理曲度并非与生俱来,而是随着婴儿的动作发展而逐渐形成,婴儿3个月左右抬头动作出现时,脊柱的颈曲逐渐显现;当6个月左右能独立坐立时,胸曲则初步形成:8个月左右进入爬行阶段时,坐立到爬行姿势的变化和重心的增高,会使得婴儿保持抬头动作和身体平衡动作得到刺激与加强,脊柱的颈曲和胸曲不断被强化,并为支撑后续站立和行走动作所需的脊柱腰曲和骶曲的形成与巩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此可见,爬行对婴儿骨骼肌肉系统的发育和脊柱的生长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和价值。
2.3提高婴儿的动作技能
爬行能够增加婴儿四肢的肌肉力量和关节稳定性,为其粗大动作技能的发展奠定基础。Adolph对28名婴儿的跟踪观察发现,具有匍匐爬行经历的婴儿手膝爬行的动作表现明显优于未经历匍匐爬行者,且前者学会走路的时间也早于后者。Paloma等人的研究结果也得到类似的结论。此外,爬行还需要婴儿脑前庭的积极参与,以维持移动发生时所需的身体平衡。研究表明,爬行经验较多的婴儿,其前庭系统能够得到更为充分的刺激,平衡能力亦越来越好。由此可见,爬行作为婴儿动作发展里程碑中唯一可能被忽视甚至“跳过”的动作技能,对后续的动作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除了粗大肌肉动作技能以外,精细动作技能的发展亦受益于爬行的积累。Visser和Franzsen对30名5~6岁幼儿的精细动作技能进行测评发现,有过爬行经历的幼儿铅笔抓握姿势得分显著高于未经历过爬行的幼儿。McEwan等人使用米勒学龄前儿童测评(Miller assessment for preschoolers)对20名学龄前幼儿的5项动作技能(立体感觉、手指定位、画人、竖向写字、模仿姿势)进行评分,也发现有爬行经验的儿童得分较高。还有学者提出,爬行过程中前后移动和手部接触面的推拉可以锻炼婴儿的粗大肌肉动作和手指、腕等关节的屈伸,上肢和手部肌肉活动的增多可以促进婴儿手部动作的稳定性和手弓力量的提升,手部的抓握动作自然会更加稳定有力。另外,婴儿抓握这一精细动作技能的发展通常出现在爬行之后,也很好地佐证了上述观点。
2.4拓展婴儿的社交能力
移动性技能是婴儿开始爬行后所掌握的关键能力之一。研究表明,婴儿的社交探索行为,如与他人靠近、看着对方、触摸对方,与移动性技能的出现紧密相关。Zachr和Mitchel使用社会情绪发展量表(scales of socioemotional development)对64名婴儿的目标导向行为进行观察后发现,能够爬行的婴儿普遍展现出更多的目标导向行为,与其他个体或物体接触和交流的行为,以及对外界事物的兴趣明显增强。Campos还发现,学会爬行后的婴儿在个人情绪和与父母互动行为方面均有显著提升,能够更加接受父母的鼓励或者管制。此外,Roben等人发现,婴儿自主爬行也会增加其在受到外界限制时产生愤怒的情绪。从某种程度而言,爬行为婴儿不同情绪的发展拓展了空间上的立体范围。总之,婴儿的社交行為在学会爬行后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3关于影响婴儿爬行因素的研究
早期的动作发展理论曾认为中枢神经的成熟是动作技能发展的主要动因。随着运动科学、认知心理学、神经科学等多学科以及动态系统理论的提出,婴儿动作发展的多种影响因素及相互作用也逐渐被发现并提出。动态系统理论认为个体是由多个组成部分构成的复杂系统,其动作发展受到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影响。这些因素可分为内部因素(如骨骼肌肉力量、神经发育、认知发展等)和外部因素(季节气候、干预训练、养育方式等)。
3.1内部因素
影响婴儿爬行动作发展的内部因素主要体现在骨骼肌肉系统、神经系统和心理认知等方面。首先,骨骼肌肉系统是婴儿爬行动作产生的动力支撑,其发育程度影响并决定着爬行动作出现的早晚和掌握与否。骨骼肌肉系统倘若发育不完全,将难以保障婴儿用手臂支撑身体、向后蹬腿并动员充足的力量使身体产生向前或向后的移动。其次,婴儿神经系统的成熟会影响其爬行时的肌肉控制与协调能力。最后,婴儿的心理认知,如婴儿的注意力水平以及对爬行的兴趣和动机等,也同样会对爬行产生影响。相较于抬头,爬行能够进一步扩大婴儿的视知觉角度。如果婴儿在新鲜事物的刺激下,并未表现出通过爬行伸手触碰物体的意识或行为,则反映出婴儿认知发育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Goldfield对15名婴儿爬行发展的观察研究也证实了这个观点,其研究发现婴儿头部定向、伸手触碰以及蹬腿等动作,以及整个姿势和动作模式的控制均会对其爬行发展产生影响。
另外,Shirley的研究发现,婴儿的体重也与早期爬行有关联,体重稍轻的婴儿通常比体重偏重的婴儿更容易学会爬行,这一现象与婴儿的头部重量有关,体重偏重婴儿的头部也较重,其身体的肌力不足以支撑其头部向上抬起,从而延迟了婴儿的抬头时间,并进而推迟了爬行动作的产生和发展。需要注意的是,婴儿的身体发育还与其营养摄入密切相关。营养不良往往会直接影响婴儿神经系统和肌肉骨骼系统的发展,并导致其包括爬行在内的动作技能以及认知功能等发展迟滞。由此可见,个体的骨骼肌肉、神经发育和心理认知等内部因素均影响着婴儿爬行动作的形成和发展。
3.2外部因素
婴儿爬行受到多种外界因素的影响与约束,如个体出生时季节气候、干预训练和家长的养育方式等。研究发现,不同季节出生的婴儿学会爬行的时间也有所不同。冬春季出生的婴儿比夏秋季出生的婴儿平均早3~4周开始出现爬行动作。这可能与婴儿进入爬行阶段时所穿着的衣物厚薄程度等有一定关系。人为训练干预也会影响婴儿爬行及其他动作发展的能力。Majnemer等在研究中发现每天让婴儿俯卧几分钟,可以加速婴儿滚动和爬行技能的出现和发展;Lagerspetz等人通过帮助婴儿抬起身体并移动胳膊或者腿来练习爬行,发现可以使婴儿更早地习得爬行和步行。需要注意的是,家长养育方式会一定程度影响婴儿爬行和其他动作的发展。若家长和照护者长时间使用令婴儿关节活动受限制的设备(英文统称为“infant positioning device”),包括婴儿摇篮座椅、高脚椅和学步车等,使其自主活动肢体的机会减少,也会导致爬行及其他动作的发育迟缓。例如:在塔吉克斯坦和中亚其他地区,有一种传统的育儿做法,将婴儿放置在叫做“gahvora”的摇篮中;该摇篮通常由木材或竹子制成,周围通常有一圈织物或软垫,可以为婴儿提供舒适的休息和睡眠环境。研究发现,20%的12~24个月龄的婴儿,如果每天被束缚在摇篮中的时间超过15 h,会导致其坐起、爬行等动作发展出现迟缓:而使用学步车的婴儿开始爬行和独立行走的时间通常晚于不使用学步车的婴儿。如果人为让婴儿逾越了爬行的预备期或爬行期,而直接使用学步车等助行器,则会因此而错失婴儿在神经肌肉、心理认知和动作技能等方面的重要发展阶段。此外,家居环境也会对婴儿的动作发展产生影响。Saccani等人的研究表明,家中能够为婴儿提供动作发展的支持环境,如空间大小、家具物品的摆放布置、玩具种类等皆与婴儿的动作发展显著相关。
4关于不同群体婴儿进行爬行干预的研究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婴儿每日应进行充足的促进动作发展的相关活动,如俯卧、翻滚和爬行等。英国《儿童身体活动指南》(Physical Activity Guidelines for Children)指出,应在做好安全监督的情况下尽可能的让婴儿积极活动起来,且婴儿的主要身体活动方式之一就是爬行。爬行不受场地和器材约束,没有严格的姿势要求,更具有灵活性和普适性。爬行干预的群体可以是尚未掌握爬行或爬行不熟练的婴儿,也可以是能够熟练爬行的婴儿;前者以习得和提高爬行能力为主,后者则以提升身体活动水平、强身健体为主。此外,爬行干预不仅可以应用在健康的婴儿中,还可以促进患有唐氏综合征、脑瘫等疾病的特殊婴儿的动作发展。
4.1对健康婴儿进行爬行干预的研究
在掌握爬行之前,俯卧(tummy time)对于婴儿尽早习得翻身、坐立和爬行等基本动作技能具有显著影响。俯卧是指婴儿在清醒状态下腹部接触地面处于俯卧姿势,同时家长通过语言激励或玩具互动等方式吸引婴儿的注意力,引导其完成抬头动作,以促进他们的头部、颈部和上背部的力量发展。俯卧受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英国等诸多国家身体活动指南的积极倡导,建议还不会爬行的婴儿每天练习共计30min。Majnemer等人的研究通過每天让婴儿进行俯卧练习,发现其可以加速婴儿翻身和爬行动作的出现和发展。Kuo等人统计了88位婴儿在4~6月龄期间,在清醒状态下练习俯卧的时间,并在4、6、12和24个月对其进行了动作发展评估,结果发现,俯卧的练习显著缩短了婴儿翻身、坐立、匍匐爬行、手膝位爬行的习得时间。此外,还可以利用玩具的引导进行爬行干预,即将玩具放在婴儿面前,通过引导或帮助他们抬起身体并移动胳膊或者双腿的方式对其进行每日的爬行辅助训练。Lagerspetz等人使用这种干预方式对11名婴儿进行为期3周、每周5d、每天15 min的爬行训练,结果发现,适量的爬行练习可以加速婴儿掌握爬行和步行,并且可以促进婴儿的智力发育。
另有研究者通过辅助设备实施爬行干预。2023年,Dumuids-Vernet等人尝试利用研发的爬行滑板(crawliskate),对婴儿进行爬行干预。爬行滑板是一款专为婴儿设计的迷你滑板(见图2左),它可以帮助婴儿舒适地保持俯卧位姿势,这一姿势下的婴儿头部和躯干被抬高,需通过手臂和腿部的摆动,以类似爬行的姿势促使滑板载着身体自由移动。研究者用爬行滑板对婴儿进行每日5 min,共为期8周的爬行干预。其结果显示,爬行干预对于婴儿的粗大动作发展(包括成熟的主动爬行)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此外,国外还启动开展了以帮助家长、产科或儿科护士、治疗师等更好地促进婴儿动作发展的项目研究。在澳大利亚开展的“婴儿身体活动图示”项目(BAC-Program),通过绘制供家长参考的婴儿动作发展示意图,以期帮助家长了解科学养育理念及方式,其示意图就包含有与爬行(匍匐爬行和手膝爬行)相关的18个身体活动。
4.2对特殊婴儿进行爬行干预的研究
动作发展迟缓或异常在特殊婴儿群体中较为普遍。患有唐氏综合征的婴幼儿在18个月前能够学会爬行的概率仅有34%,在25个月前学会爬行的概率也仅有50%。基于爬行对动作发展的积极影响,爬行也被作为一种干预手段应用于特殊婴幼儿和儿童的治疗中,如唐氏综合征、脑瘫、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和自闭症等。
2020年巴西开展的一项爬行干预研究中,研究者先利用Bobath技术帮助唐氏综合征的婴儿拉伸股四头肌、腘绳肌和小腿三头肌,借助治疗辅助滚筒加强腹外斜肌,并利用瑞士球加强腹肌和竖脊肌。在此基础上,让婴儿处于手膝位,并用绑带悬挂在婴儿腹部,以帮助其完成四肢支撑运动,模拟爬行动作。与此同时,研究者还通过视觉和听觉刺激,鼓励婴儿向前爬行。虽然该研究结果未发现显著的统计学意义,但基于阿尔伯塔婴儿运动量表(Alberta infant motor scale)的评估显示,参与项目的婴儿运动能力得到了提高。爬行干预在脑瘫婴儿中也较为常见。Cappellin等人的研究表明,患有脑瘫的婴儿如若在早期接受辅助爬行干预,则有助于其学会独立行走。和健康婴儿一样,脑瘫婴儿也可以利用专门设计的滑板,通过四肢的滑动产生类似爬行效果的自主移动,从而促进爬行和其他动作的出现与发展(见图2)。对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来说,其在婴儿时期爬行的时间不会很长。爬行干预可以促进其婴儿时期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的整合,避免出现或者改善注意力难以集中、过度活跃和手眼不协调等问题。此外,爬行还被认为是提高自闭症儿童注意力和精细动作技能的一种有效方式。
5启示与展望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系统梳理国际婴儿爬行研究的前沿动态与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本文从我国婴儿动作发展的实际境况出发,总结探寻有利于我国婴儿爬行研究的启示与方向。
5.1开展大样本的婴儿爬行队列研究
纵观国际上关于婴儿爬行的诸多研究,大多局限于爬行对婴儿成长的短期影响,对其长远影响的跟踪研究较为薄弱。另外,虽有研究基于家长育儿经历的回顾性调查或阐述,但容易因时间原因产生记忆偏差,而且研究的样本量普遍较少。也有研究运用了对照实验对婴儿的爬行进行干预探索,但干预时间仅为3周,难以覆盖婴儿从开始爬行到熟练掌握爬行(通常约持续半年时间)全过程,难以纵向性挖掘运动干预的作用机制及影响效果。因此,未来关于婴儿爬行的相关研究可以尝试开展前瞻性队列研究,通过具有一定时间跨度且周期完整的纵向追踪,系统探索爬行对婴儿发展的长效机制。
5.2采用婴儿爬行经历作为I临床筛查的参考指标
尽管爬行并非属于每一个婴儿动作发展的必经阶段,但“婴儿期有无爬行经历”已成为评估儿童发育异常的参考指标之一。Lavenne-Collot等人通过亲子问卷和儿童健康记录的回顾性比较研究发现,在79名患有自闭症的儿童中,仅有44.2%儿童在婴儿期出现过手膝爬行,而对照组100名发育正常的儿童中,69%的儿童具有爬行经历;此外,自闭症儿童出现独立坐起和步行的平均年龄也迟于正常发育的儿童。考虑到该研究结果显示自闭症儿童在婴儿期跳过爬行的概率相对较高且相较于正常发育儿童存在动作技能出现的延迟,Lavenne-Collot提出婴儿期有无爬行经历以及动作发育的迟缓或作为早期识别自闭症儿童的潜在参考指标之一。此外,Alberts的研究显示,在婴儿期未能出现爬行或学步较晚的幼儿更容易出现青少年脊柱侧弯。因此,对于未出现爬行行为的婴儿,需加强对其运动发育的持续关注,全面评估婴儿身体发展的薄弱环节,并注意与其他临床指标相结合,尽早识别影响婴儿健康成长的潜在发育风险。
5.3改善婴儿家庭养育的爬行支持环境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作为第一任老师,积极和科学地照护和抚育,对婴儿的健康成长和激发潜能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诸多研究已证实了爬行对婴儿的身心发展具有多方面的积极促进作用,但绝大多数家长对此知之甚少,甚至还有部分家长会选择错误的养育方式或辅助工具来“帮助”婴儿发展动作技能。目前全球范围内有50%~92%的家长通过使用学步车来“帮助”婴儿学习走路。研究表明,学步车并不能促进婴儿“走”的动作技能发展,过度使用甚至还会对其产生负面影响。对此,亟需通过政府政策引导、专家讲座宣传、家长课堂、入户指导等多种方式,增强家长的科学养育理念,普及科学育儿知识和技能。于爬行而言,需要帮助家长提高对婴儿爬行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基本认知,了解孩子的爬行发展水平,并采取正确的方式来引导婴儿爬行。例如:可指导家长了解如何为婴儿提供或改善有利于爬行的家庭支持环境,包括在家中尽可能腾挪出一定空间,保障婴儿在安全的情况下练习爬行:使用有趣的玩具,借助言语、肢体互动等方式,积极引导婴儿爬行:每日辅助未习得爬行的婴儿适当练习俯卧,以增强肌力从而为爬行奠定基础。
5.4完善特殊婴儿的爬行干预
对于部分特殊婴儿群体(如脑瘫、唐氏综合征等)而言,由于他们的爬行明显迟缓于正常发育的婴儿,早期对其积极实施爬行干预尤为重要。在国外,爬行已成为特殊婴儿动作发展的干预手段之一。大量研究证实,爬行干预不仅可以有效提升特殊婴儿的身体感知能力,提高识别物体和适应环境的能力,还可以增强其头颈部控制和上肢肌肉力量,锻炼主要关节和大肌肉群的协调配合,为后续习得独立行走和其他动作技能发展奠定基础。对于其他存在协调性不足、平衡能力差、感觉统合失调、注意力障碍等问题的婴儿,爬行也可以发挥积极作用。因此,应积极将爬行合理地融入特殊婴儿的早期治疗和游戏干预中.通过调整任务难度和使用多种器材,丰富爬行干预内容和形式,如使用触觉垫、设置路障或特定路线,或者同时要求上肢完成多个任务等,以提升治疗效果。未来,随着我国融合教育和适应性体育研究的深入,也亟需丰富特殊婴儿的爬行干预措施,以确保其在发育关键期能够获得充分的支持和帮助。
6小结
本文系统梳理了目前国际上有关婴儿爬行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揭示了爬行不仅是婴儿动作发展的里程碑之一,而且对婴儿认知神经、骨骼肌肉、动作发展、社交能力等方面的成長发育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绝非“可有可无”。然而,目前我国的学术研究和社会关注对婴儿爬行的聚焦均尚显薄弱,且在婴儿动作发展过程中,绝大对数家长普遍对动作发展存在认知盲区,以致于人为“跳过”了关键的爬行阶段。因此,亟需加强家庭科学养育科普教育,认识爬行的作用,提升社会对婴幼儿动作发展的持续关注与政策支持。同时,也应积极开展横向调查与纵向跟踪相结合的爬行及其他关键动作发展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为促进婴儿的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证参考。作者贡献声明:
汪晓赞:提出选题方向,设计论文框架,撰写和审订论文。
陆悦美,孔令松:查阅文献资料,撰写和修改论文。
徐勤萍,李兴盈:参与撰写和修改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