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牛皮纸薄的钢板上焊接长征火箭“心脏”,不出一个漏点;把“蛟龙号”潜水器密封精度控制在头发丝的1/50……大国工匠以久久为功的钻研和创新,成就了一个个“高光时刻”,有力托举起中国制造、中国建造、中国创造。千工易寻,一匠难求。我国正处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重要关口期,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同时,大国工匠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也越走越宽广。
切削零件能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砌墙能代表国家参加国际大赛,继电保护做精了也可取得多项国家专利……支持劳动者在本行业本领域担大任、干大事、成大器、立大功,培养造就更多大国工匠,高质量发展就有了澎湃动能和坚实依托。比如孙景南,30多年间,她和同事解决了一个个生产技术难题,完成多项焊接工艺创新和技术攻关,见证了我国轨道交通从“追赶者”到“领跑者”的奋进历程。再如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研究员徐先英,他在治沙一线坚守近40年,研制新型治沙装备90多台(套),推广治沙技术面积20多萬亩,获评“国家工程师奖”。
工匠精神,既是“择一事终一生”的执着,也是“偏毫厘不敢安”的细致,还是“千万锤成一器”的追求。褒扬工匠情怀、涵养工匠文化,才能让“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成为普遍追求,激励广大技能劳动者把工匠精神蕴藏的巨大能量,倾注于一个个零件、一道道工序、一次次试验,在平凡岗位上绽放不平凡的光彩。
钻研创新、工匠精神、制造强国、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