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定西市推进适度规模养殖发展的思考

2024-05-30 16:43唐春霞李卫东
甘肃畜牧兽医 2024年1期
关键词:定西市饲草畜牧业

唐春霞,李卫东

(定西市畜草产业办公室,甘肃 定西 743000)

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1]。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对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要大力发展县域范围内比较优势明显、带动农业农村能力强、就业容量大的产业,推动形成“一县一业”发展格局。畜牧业是定西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柱产业。

适度规模化养殖是在“2010年中国奶业发展高峰论坛”上提出的一种可持续的科学化养殖方式。它是一个相对概念,指依据当地人力、饲草、土地等不同的资源优势,综合考虑环境问题等因素,结合实际确定适宜当地畜牧业发展的养殖规模。主要特点是加快农牧结合、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程度,对于畜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2]。近年来,定西市畜牧业以千家万户适度规模养殖为基础,坚持走“小规模、大群体”的发展路子,不断强化政策扶持,全程跟进服务保障,推进种养加销一体化全产业链发展,有力推进了畜牧业增产增收和提质提效。

1 适度规模养殖发展现状

定西市位于甘肃中部,通称“陇中”,地处青藏高原下延区与黄土高原抬高延伸区交汇地带,海拔1 420~3 941 m,年降水量350~600 mm,蒸发量在1 400 mm以上,年平均气温7 ℃,无霜期110~160 d,十年九旱是其基本特征。地形以渭河为界大致分为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和南部高寒阴湿区,北部为中温带半干旱区,降水少,适宜山地人工牧草种植;南部为暖温带半湿润区,降雨多,适宜岷山红三叶、岷山猫尾草等特色牧草生产。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独有的光热资源优势,为牧草种植、畜禽生产和草畜加工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近年来,定西市大力推行“1个劳动力+20只羊或5头牛”的适度规模养殖模式,累计发展适度规模养殖户11万户,构建了以安定、通渭、陇西、临洮和渭源为主的肉羊肉牛产业集群,以临洮为核心的生猪产业集群,以渭源为核心的蛋鸡产业集群,以岷县为核心的牦牛、黑裘皮羊等特色产业集群。饲草上,全市种植以粮饲兼用型玉米为主的优质饲草面积稳定在13.33万hm2,可生产饲草700万t以上,加之多年生牧草和农作物秸秆,可满足1 300万个羊单位的饲草需求。建成以安定、通渭、陇西、临洮北部4县区为主的紫花苜蓿生产基地,以岷县高寒阴湿区和通渭二阴区为主的燕麦生产基地,以安定、通渭、陇西、临洮北部4县区和渭源北部为主的饲用玉米种植基地,以岷县、漳县为主的岷山猫尾草、岷山红三叶等特色饲草生产基地,形成了布局合理、集中连片、特色突出的饲草生产基地。

2 发展瓶颈及难点

2.1 良种体系亟待健全

总体引种数量少,基础母畜扩群增量比较缓慢。引育繁推机制不健全,“重引种、轻选育”的问题突出,优质种源主要依赖外引,全市肉牛肉羊纯繁场建设起步晚,机制尚未健全,现有肉牛肉羊扩繁场仍存在扩繁肉牛代次低、肉羊品种杂和供种能力弱等问题,难以满足千家万户扩群增量的良种需求。

2.2 标准化程度较低

定西市发展千家万户适度规模养殖是实现乡村振兴和促农增收的重要途径[3]。目前,在牛羊养殖方面,仍呈现“零、散、小”的状态,标准化程度不高,且延续传统养殖方式,部分养殖户“就地取材”直接饲喂,没有形成日粮配合的饲喂观念,致使牛羊营养水平不能满足生理需要,饲草料转化率低,加之饲料成本不断上涨,养殖效益不显著。

2.3 机械收贮能力弱

受地域条件、地力基础和农业发展的影响,定西市饲草种植80%以上以山地地块为主,适宜坡地作业收贮的机械装备少,大多以进口为主,购置成本高,推广困难。人工刈割易错失黄金收割期,导致饲草品质下降。

2.4 产业发展链条短

草畜就地转化还未形成良性运转,畜食转化、食工转化能力弱,全市屠宰加工发展水平较低,现有牛羊屠宰加工企业受市场、资金等因素制约,大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畜禽产品仍处于以鲜活产品销售为主的产业发展初期阶段,精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少。

2.5 市场销售渠道不宽

现有牲畜交易市场缺乏专业营销团队,产销对接不紧密,大多数农户依靠上门收售,因信息不对称而贱卖,或者错过最佳出栏期,增加了饲养成本,市场销售渠道单一不畅。全市具有定西特色的“打得响”“叫得亮”的畜牧业品牌少,品牌增收潜力未充分发挥出来。

3 发展路径

3.1 解决良种供需矛盾

畜禽良种是发展畜牧业的基础,好的品种是做大体量和提升发展水平的关键。要把加强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放在畜牧业发展的首要位置,着眼于解决核心种源依赖外调、良种供需矛盾这个突出问题,引进、培育和推广适宜当地地域条件、饲草结构且能够带来显著经济效益的品种,加快畜禽更新换代步伐。着力实施畜禽良种提升工程,突出抓好良种场、扩繁场和配种站点建设,鼓励市内养殖企业与科研院校联合开展育种关键技术攻关,构建区域特色明显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切实转变草牧业发展方式,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3.2 积极发展饲草产业

发展饲草产业是建设现代畜牧业的重要途径。在基地建设上,围绕产业发展布局,积极推广粮饲兼用品种和优质饲草丰产栽培技术,鼓励扶持肉羊肉牛生产经营主体通过流转土地、新种、改良和草田轮作进一步扩大优质饲草种植面积。在机械推广上,引进研发山地牧草生产加工机械,推广土地耕整、播种、收获等先进适用牧草生产设备,建立饲草机械区域服务中心,切实提升机械化水平。在草畜一体化上,扶持饲草加工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扶持肉羊肉牛合作社购置饲草机械,到场到户到地头开展裹包青贮和窖微贮服务,帮助肉羊繁育户、肉牛育肥户储备饲草料,加快推进草畜转化进程。

3.3 配齐配套设施

在基础设施建设上重点抓好3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盘活闲置资源。对空置圈舍必须盘活,动员原来的业主重启养殖;也可以采取入股分红的方式,租用给有养殖意向的农户或企业,开展牛羊养殖生产。二是改造提升设施。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按照“填平补齐”的原则,对照标准化建设要求,规范完善分栏、补饲、运动场等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自动饲喂、饮水等相关设备。三是配齐粪污处理设施设备。因地制宜实施种养结合、循环利用、达标排放、集中处理等粪污处理模式,配套相应的粪污收集、贮存、处理相关设施设备,提高粪污综合利用效率。

3.4 提高疫病防控水平

做好动物防疫工作是确保畜牧业稳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必须提高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进一步加强定西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一要完善机构。市、县要充分发挥动物检疫机构的作用,配套完善检疫仪器设备,充实人员队伍,有效承担养殖场(户)监管、畜禽调运监管、疫情处置、检疫等职能,确保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落到实处。二要保障经费。严格按照省、市防制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签订的动物防疫目标管理责任书要求,各级财政保障动物防疫经费,保障疫情监测、疫病预防等动物防疫、检疫监管工作经费和专项业务经费。重视动物防疫人员健康保障,落实畜牧兽医医疗卫生津贴,保障各项业务工作正常开展,确保重大动物疫病有效防控。三要强化应急。各级动物防疫机构要建立健全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机制,完善应急预案,成立应急预备队,落实疫情报告制度,特别是市县乡三级都要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库,储备充足的疫情应急处置物资,以快速有效处置重大动物疫情。

3.5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科技创新是推动畜牧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也是实现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保障畜禽产品有效供给的迫切需要。一要强队伍。依托“强科技”行动,加强与省市科研机构、大中专院校、技术推广单位的衔接配合,研发、集成、转化、示范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短板的新技术。健全畜牧技术推广机构,建立专家团队、畜牧从业人员、养殖场(户)等广泛参与的多元化科技推广队伍,组建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职业农民队伍。二要强转化。充分发挥企业技术应用转化主体作用,引进国内外先进成熟的产业适用技术,引导建立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标准化规模养殖与经营模式,指导、引导产业内畜禽养殖、饲草料种植加工、屠宰加工、市场营销一体化发展,形成现代高效产业技术推广应用体系。三要强推广。以政府畜牧技术推广部门为主力,链接科研院所、联盟、协会、企业及农民,通过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和技术转让等形式,开展实用技术推广与示范工作。制定规模化养殖设施装备配套技术规范,推进主要畜种规模化养殖全程机械化。四要强培训。建立产业培训基地,开展常态化、针对性业务培训,梯次推进培养一大批爱养殖、会养殖、善养殖的新型职业农民和专业技能型、社会服务型经营主体领办人及养殖技术人员。

3.6 加大资金投入

加大资金投入是推进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一要加大项目支持力度。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积极争取落实国家和省列扶持畜牧业发展的项目资金,切块整合其他涉农资金,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夯实产业发展后劲,大力支持畜牧业发展。二要加强金融保险支持。鼓励引导产业龙头企业紧密与银行对接合作,有效破解产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鼓励金融机构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经营主体厂房、基础母畜及育肥牛羊等抵质押贷款业务。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对养殖加工企业贷款的担保力度,降低担保费率。落实好现有保险政策,增加险种,扩大保险覆盖面,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疫病风险和自然灾害的能力。三要引导社会资本进行投资。积极出台各项推动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创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引导社会资本进入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

3.7 凝聚组织发展合力

组织合力是推进产业发展的重要推手,通过组织合力可以大力推进畜牧业产业化发展,实现畜牧业发展经济效益最大化[4]。一要育强龙头构建体系。扶持现有发展基础好、示范带动作用强的有发展潜力的产业化龙头企业扩大规模,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优势明显、相互配套、紧密联系的龙头企业集群,构建生产加工能力强、上中下游相互承接的优势产业体系。引导龙头企业、合作社、养殖场(户)深度融合,形成稳定的购销关系,抱团发展,共享产业化发展成果;鼓励龙头企业采取“投母还羔(犊)”、开办“良种市场”、信贷担保等方式,缓解专业合作社和养殖户的资金压力。二要加快养殖示范带动。培育现代化养殖企业,带动养殖业由小散养殖向标准化、规模化、设施化和集约化养殖转型升级,提高养殖生产水平;推动规模养殖场建设,新建、改扩建规模养殖场,大力推广现代化饲养管理、疫病防治、快速育肥等先进技术,走标准化高质量发展之路。三要发挥协会桥梁作用。规范行业协会行为,建立行业自律机制,组织会员开展交流与合作,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协调会员之间的关系,配合政府主管部门推动产业发展。四要完善合作组织纽带。积极兴办各类专业合作社,加大指导力度,加强规范建设,理顺分配机制,强化社会服务,提高草牧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水平,把合作社打造为参与产业化经营、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载体[5]。

猜你喜欢
定西市饲草畜牧业
甘肃 定西市首家劳模(工匠)长廊建成
映像畜牧业
亢蕾作品精选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三法喂牛可省粗饲料
定西市安定区凤翔幼儿园
映像畜牧业
映像畜牧业
藏北牧区圈窝饲草种植及应用前景
关于西藏饲草种植模式探讨——以拉萨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