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剑妹
新课标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提倡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这一背景下,探究性教学模式应运而生,成为实现新课标理念的有效途径之一,它强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主动建构知识,形成自己的见解和认识。文章以六年级下册《腊八粥》为研究案例,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的方式深入了解腊八节的起源、发展和变迁,探究其中蕴含的文化价值和人文精神。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资料搜集、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积极参与到探究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见解和认识。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不仅可以掌握课文内容,还能深入了解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一、教学理念
本文的教学思路是“明确教学目标—梳理课文脉络—设置探究性问题—分组探究与讨论—汇报与交流—总结与提升—布置拓展任务”。首先,在教授《腊八粥》时,我们要深入挖掘课文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和人文情感。通过引导阅读,让学生理解腊八节的起源、习俗以及背后的文化意义,为后续的探究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设计探究性问题。教师针对《腊八粥》的内容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引导性的探究性问题,如“腊八粥的制作过程是怎样的?”“腊八粥在传统文化中有何特殊意义?”等。这些问题旨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究,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然后,组织多样化的探究活动。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的探究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腊八节的习俗和文化内涵,同时锻炼自己的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语文基础和自主学习能力,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有着浓厚的兴趣;部分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能够独立思考和表达观点,并逐渐形成了一定的合作学习意识,能够在小组中展开讨论和合作完成任务,进行深入的主题探究。然而,由于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的限制,他们在理解某些传统习俗和深层文化内涵时可能存在困难。
三、教材分析
《腊八粥》是六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是一篇充满文化韵味和人文情感的散文。课文通过生动的叙述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腊八节的习俗和文化内涵。文章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鸣。《腊八粥》不仅是一篇课文,更是一个文化载体,它蕴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和人文情感,是培养学生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的重要资源。通过深入探究课文内容,学生可以了解到腊八节的起源、发展和变迁以及其中蕴含的家庭亲情、感恩意识、文化传承等价值观念。此外,教材中的插图和辅助材料也为探究性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持。
四、教学目标
1.能够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掌握其中的生字词和重点句子,会写“腊、粥”等12个生字,会写“甜腻”等16个词语。
2.通过预习课文,梳理出课文围绕“腊八粥”主要讲了哪些内容,分几部分。
3.找出文章中围绕八儿“等粥”的神态、动作和对话的语句,体会八儿等粥的急切心情,感受腊八粥的美味和儿童天真可爱的形象。
4.通过学习腊八粥的故事,感受家庭亲情,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道德修养。
5.学习并掌握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五、教学重难点
1.掌握详略得当的写法,感受作者写作的技巧以及详略得当写法的好处。
2.体会课文中的人文情感,《腊八粥》不仅是一篇介绍传统节日习俗的课文,更是一篇充满人文情感的散文。作者通过生动的叙述和细腻的描写,传达了对家庭亲情的珍视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六、教学过程
(一)品读原文,激发兴趣(5分钟)
1.教师引导:品读原文,并提问,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学生活动:学生回答并分享自己对腊八节的了解和自己的相关经历。
3.目的:通过品读原文和分享经历,激发学生对《腊八粥》这篇课文的兴趣,为接下来的深入探究打下基础。
(二)情景探究,合作讨论(10分钟)
1.教师布置任务: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每个小组探究腊八节的习俗和文中家庭氛围的营造。教师提供腊八节的相关资料和背景信息供学生参考。
2.学生活动:小组成员共同阅读课文中描述腊八节情景的段落,如熬腊八粥的过程、八儿的心理变化等。结合教师提供的资料和背景信息,小组成员进行讨论,分析腊八节习俗的文化内涵和家庭氛围的营造方式。
3.课本内容深入: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人物对话和细节描写,如八儿对腊八粥的渴望、母亲对八儿的关爱等。学生分析这些对话和细节描写如何展现家庭亲情和节日氛围。
4.目的:通过情景探究和合作讨论,加深学生对腊八节习俗和文化内涵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细节挖掘,自主探究(10分钟)
1.教师指导:指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细节描写,如人物的表情、动作、心理等,要求学生通过细节描写感受人物的情感变化和人物之间的关系。
2.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勾画关键细节,并写下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如学生可以关注八儿在等待腊八粥的过程中表情和动作的变化以及母亲对八儿的关爱和呵护等细节,本章详写“等粥”,略写“喝粥”,围绕“等粥”写了“盼粥”“分粥”“猜粥”“看粥”这四个场景,带领学生依次学习。
(四)交流分享,注意表达方式
1.学生读第2~8自然段,感受八儿的心情,画出描写八儿神态动作的词语,“喜得快发疯了”“进进出出”。
“妈,妈,要到什么时候才……”
“要到夜里!”
“那我饿了!”
“饿了,也得到太阳落下时才准吃。”
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的心情,讨论:八儿真的饿了吗?
2.自主学习课文第9~17自然段,画出能表现八儿馋样儿的语句和描写方法。
文中共出现几次叹气?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生:文中共出现了5次叹气,这样写出了八儿内心的失落和对腊八粥的喜爱、急切之情。
3.学生要找出课文中描写腊八粥的句子,并尝试分析其语言特点。例如,提问:“作者是怎样形容腊八粥的香味的?这样的描写有什么好处?”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中的语言特点,我会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比喻句和拟人句等修辞手法,并让他们尝试模仿这些修辞手法进行写作练习。
学生活动:学生仔细阅读课文,找出相关句子,并尝试分析其语言特点。然后,学生分享自己的品读成果,并相互评价。在分享和评价的过程中,我会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以促进他们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五)主题升华,感悟母爱(10分钟)
1.教师引导: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母亲的形象以及她对八儿的无私关爱。提問学生:“母亲在准备腊八粥的过程中展现了怎样的母爱?”“这种母爱对八儿和整个家庭有何影响?”等。
2.学生活动: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分享自己与母亲共度的温馨时刻和母亲对自己的关爱。通过分享和讨论,学生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并思考如何回报母爱。
3.情感共鸣: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家庭中感受到的母爱,并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通过情感共鸣,让学生更加珍惜和感恩母爱,培养家庭亲情意识。
4.目的:通过主题升华和感悟母爱,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中的母爱主题,同时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和家庭亲情意识。
(六)拓展阅读,丰富视野(5分钟)
1.教师引导:我会引导学生思考腊八节在现代生活中的意义和价值。如我会提问:“我们现在为什么还要过腊八节?腊八节对我们有什么启示?”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腊八节的意义和价值,我会分享一些与腊八节相关的故事和习俗,如腊八粥的起源、制作方法和寓意等。同时,我也会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故事和习俗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如家庭亲情、感恩和分享等。
2.学生活动: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实际情况谈谈自己对腊八节的看法和感受。如学生可能会分享自己家中制作腊八粥的经历和过程,以及与家人一起分享腊八粥的温馨场景。然后,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家庭中传承和发扬腊八节这一传统,并分享讨论成果。在讨论的过程中,我会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互相交流,以促进他们之间的合作和分享精神。
3.教师推荐:为学生推荐与《腊八粥》主题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如其他传统节日的故事、描写家庭亲情的文章或书籍等。
4.学生活动: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拓展阅读,了解更多关于传统节日和家庭亲情的知识和故事。同时,学生可以记录下自己的阅读感受和启发。
(七)课堂小结,巩固成果(5分钟)
1.教师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腊八节的文化意义、家庭亲情以及母爱的伟大。同时,教师对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讨论给予肯定和鼓励。
2.学生反馈:学生回顾自己的学习收获,分享对母爱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认识。学生可以谈谈自己对腊八节习俗的理解、对家庭亲情的感悟以及对母爱的体会等。
3.目的:通过课堂小结,教师要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知识,巩固学习成果。同时,通过学生的反馈,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感受,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七、布置作业,延伸学习(5分钟)
1.教师布置:要求学生写一篇短文,以“我眼中的腊八节”或“母爱如粥”为题,描述自己对腊八节或母爱的理解和感受,同时,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实际情况进行写作。
2.学生作业:学生回家后完成短文写作,并准备下节课的分享。学生可以与家人分享自己的作品,促进家庭亲子交流和情感沟通。
3.目的:通过写作作业延伸学生的学习和思考,同时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家庭亲子交流加强家庭亲情和亲子关系的培养。
八、板书设计
第2课 腊八粥
众人爱粥
等粥(“盼粥”“分粥”“猜粥”“看粥”)
喝粥
九、教学反思
在教授六年级下册《腊八粥》这一课时,我深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之间的紧密联系。通过这篇课文,学生不仅学习了语言文字,更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和家庭亲情的温暖。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情感体验。教师引导学生细读课文、深入探究人物情感和情节发展,使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更加深入。同时,我还注重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腊八节在现代生活中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如何在家庭中传承和发扬这一传统,这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文化内涵,也促进了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的发展。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中得到充分发展和提升。
(作者单位: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常太学校)
编辑: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