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立足于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建设角度,分析了其建设依据,基于“1+X”证书制度,构建了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以专业基础课模块、通识教育课程模块、综合提升模块以及拓展模块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并通过开发课程资源以及改革教学模式保障了模块化课程体系实施,进而明确了“1+X”证书制度对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关键词:中高职教育衔接;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模块化课程;“1+X”证书制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中,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难以满足行业的高技能人才需求。因此,探索有效的教育衔接模式,对于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满足工业发展的复杂需求具有重大意义。“1+X”证书制度作为一种创新的教育制度,为中高职教育衔接提供了新的可能性。该制度强调基础知识的教育,还注重职业技能的培养,使教育更加聚焦于行业需求。在此背景下,构建模块化的课程体系,不仅有助于实现教育内容的系统化和科学化,还能更好地适应教育的灵活性和多样性要求。
本研究旨在通过基于“1+X”证书制度进行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探讨中高职教育在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领域的有效衔接,以期达到提升教育质量和学生就业能力的目标。
1 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建设依据
1.1 “ 1+X”证书制度是中高职衔接的桥梁
“1+X”证书制度旨在通过提供“1”即基础职业能力证书加上多个“X”即专业技能证书的模式,使学生能够根据个人兴趣和职业发展需求选择学习多种技能,从而获得更为全面的职业教育和培训。该制度通过结合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有效整合资源,提高教育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使得学生可以在完成高中或中职教育的同时,获得一个或多个专业技能等级证书。该制度的实施,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还能提高其就业竞争力,为学生提供从中等职业教育向高等职业教育平滑过渡的桥梁。
1.2 模块化课程是“1+X”实施的精髓
模块化课程是一种将课程内容分解为多个独立单元或模块的教育设计方法,每个模块都围绕特定技能或知识点构建,允许学生根据个人学习需求和速度选择学习路径。此种课程设计强调灵活性和个性化,每个模块都是自成一体的学习单元,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评估标准,使学生能够清晰地掌握所需掌握的技能和知识。在“1+X”证书制度中,模块化课程发挥着核心作用,因为其能支持制度的灵活性和个性化需求,使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兴趣选择不同的技能模块进行学习,从而获得相应的“X”证书。
模块化课程的设计允许教育机构更有效地整合资源,更新和调整课程内容以适应技术进步和行业需求的变化,保持教育的现代性和相关性。此种课程结构的实施,提高了教育的适应性和响应性,为学生提供了与实际工作环境更为一致的学习体验。因此,模块化课程不仅是实施“1+X”证书制度的基础,也是其精髓,通过提供结构化而灵活的学习路径,直接支持了教育制度的目标,即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职业发展潜力。
2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的
在“1+X”证书制度框架下,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模块化课程体系设计关键在于明确地区分基本的职业能力培养和进一步的专业技能提升。为此,可以将专业课程分解为“1”和“X”模块的结构,允许学生先打好基础,然后根据个人的兴趣和职业发展需要选择进阶的专业模块(图1)。
2.1 1——专业基础课模块
专业基础课模块是针对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学生设计的一系列课程,旨在提供全面的基础知识,确保学生掌握汽车行业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1]。培养过程中,学生首先接触到的是汽车材料学,了解不同材料的性质如金属、塑料、复合材料等及其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包括研究材料的力学性能、耐热性、耐腐蚀性和环境影响。随后,课程会深入到电气学基础,学生将学习汽车电系统的基本构成,包括电池、起动机、发电机和电控单元的工作原理及其维护。通过对电路图的分析和电路故障的诊断练习,学生能够掌握如何检测和修复汽车电气系统的常见问题。
整个专业基础课模块通过理论讲授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增强学生的理论知识,还通過实践操作强化学生对汽车系统的理解和操作技能,为进一步深入专业技能课模块和拓展模块的学习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2.2 X——3 大模块
在完成了基础职业岗位能力培养后,学生可以选择以下3 个模块中的一个或多个,以深化特定领域的技能或拓展新的技能领域。
2.2.1 通识教育课程模块
通识教育课程模块在中高职教育体系中扮演着基础而全面的角色,专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广泛知识基础,使学生能够全面理解和适应社会及职业发展的需求。该模块包括思想政治、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和体育等课程,涵盖了从人文社会科学到自然科学的广泛领域[2]。培养过程中,学生首先将深入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掌握形势与政策,了解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加强学生的政治意识和法制观念。
同时,在学习大学英语和高等数学的过程中,学生将提升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数理分析能力;大学语文课程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表达能力;心理素质教育则旨在帮助学生应对学习和未来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心理挑战。整个通识教育课程模块的设计和实施,均围绕“1+X”证书制度的核心目标,通过提供广泛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训练,确保学生能够在多变的社会和职业环境中保持竞争力,顺利实现从学校到职场的过渡。
2.2.2 综合提升模块
综合提升模块是在专业基础模块和通识教育课程模块的课程基础上递进的课程,主要对应的“X”等级模块的中高级部分技能,体现在对中职阶段的技能的递进和提升,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该模块包括一系列的实践课程,如汽车电子故障诊断、发动机重建等[3]。在汽车电子故障诊断技术学习中,学生可以使用各种现代电子诊断工具如故障代码读取器和多功能扫描仪来检测和诊断汽车系统的故障。在发动机重建课程中,学生将深入学习发动机拆解、检查、故障分析和重建过程,选择合适的修复方法和更换零件,并重新组装发动机以确保其性能达到制造商的规格。
在实践课程中,学生通过反复操作练习,不仅能够熟练掌握专业工具和设备的使用,还能增强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复杂问题的能力。
2.2.3 拓展模块
拓展模块是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课程体系中一个关键部分,旨在提供超出传统技术技能培训的专业化学习机会。此模块囊括了客户服务、汽车金融服务等领域。在客户服务课程中,学生将学习有效沟通、处理客户投诉和提供优质服务,课程通常包括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互动学习方式,确保学生能在实际工作中提供专业的客户支持[4]。在汽车金融服务课程中,学生将了解汽车贷款、融资租赁和保险业务的基本知识,学习为客户提供购车融资解决方案,包括信贷评估、贷款申请处理及与金融机构的沟通协调。此外,拓展模块还包括市场营销课程,教授学生利用现代市场营销工具和策略来推广汽车产品和服务,如数字营销、社交媒体策略及客户关系管理。
通过课程,学生不仅能增强自己的核心职业技能,还能在汽车行业的不同环节中发挥作用,有效衔接中高职教育与行业实际需求,使学生在完成教育后能够顺利过渡到下一阶段。
3 模块化课程体系实施的保障
为确保模块化课程体系在中高职教育中的有效实施,关键在于开发高质量的课程资源和进行教学模式的革新。两个方面相辅相成,共同推动教育质量的提升和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
3.1 开发课程资源
开发课程资源是实施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基础,旨在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和高效的学习材料,包括教科书的编写、实验设备的更新和在线学习平台的建设以及模拟软件的开发。教科书的编写方面,高校需要整合最新的行业知识和技术进步,确保内容的前瞻性和实用性。教科书应涵盖基础理论、实际操作指南及案例分析,且每个章节后应有自测题和实践任务,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对于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材应详细介绍最新的汽车电子系统、混合动力技术和智能诊断工具的使用,以及基于最新环保标准的维修实践。
在线学习平台的建设方面,创建一个集视频教学、互动讨论和在线评估于一体的学习管理系统。平台应支持多媒体内容,如教学视频、3D 模拟和互动教程,以增强学习体验。重要的是,该平台还应具备跟踪学生学习进度的功能,并提供定制化的学习建议。
通过在线学习平台,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访问课程内容,进行自我学习和复习。在模拟软件的开发方面,高校可以开发涵盖汽车检测与维修各方面的综合模拟软件,使学生能够在虚拟环境中模拟各种汽车故障诊断和维修过程。软件应包括现代汽车系统的详细模拟,如混合动力系统、电子控制单元及其编程等。模拟软件还需提供实时反馈和详细的操作指南,帮助学生在模拟环境中学习正确的维修策略和技术。
3.2 改革教学模式
改革教学模式是模块化课程体系成功实施的关键,要求从传统的教学方法转变为更加灵活和学生中心的教学策略,如采用项目式学习、翻转课堂和协作学习等现代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以翻转课堂为例,在“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中,学生首先需要在线上自主学习汽车底盘的基础理论和构造,包括底盘的主要组成部分如悬挂系统、转向系统和制动系统等[5]。通过在线平台,学生可以观看关于底盘功能和各部件工作原理的教学视频,阅读相关的电子教材和研究案例分析。此部分内容还会详细介绍各种底盘故障的诊断方法及典型维修案例,以及底盘部件的常见损耗和更换标准。在线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进入实体课堂之前,已经具备必要的理论知识和初步的故障分析能力,为课堂上的深入讨论和实践操作做好充分准备。
在实体课堂中,学生将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互动讨论,深入探讨底盘系统的维护和故障处理策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复杂的故障案例,讨论不同故障的诊断过程和解决方案。学生需要运用线上学习的理论知识,结合实际案例,提出自己的维修建议和改进措施。此外,讨论还可以包括最新的底盘技术更新,如电动汽车的底盘结构特点和维护要求,以及如何应用新技术提升维修效率和质量。通过互动讨论,学生可以提高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也能增强团队协作和沟通技能。
课后,学生需要在实训中心进行实际的底盘维修操作。包括对汽车底盘进行拆卸、检测、故障诊断、部件更换和系统调试等一系列实践活动。通过使用专业的维修工具和诊断设备,学生将应用课堂上讨论的理论知识,实际操作修復底盘系统中的具体问题。例如,学生可能需要实际更换磨损的悬挂系统零件,或是调整转向系统来确保车辆的正常运行。此外,学生还将记录维修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和结果,进行故障分析和总结,以此加深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锻炼学生的技术文档编写能力和综合评估能力。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详细分析“1+X”证书制度在中高职教育衔接中的应用,成功构建了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模块化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包括专业基础课模块、“X”三大专业模块(通识教育课程、综合提升模块、拓展模块),系统地覆盖了从基础知识到高级技能的全方位教育需求。通过开发全面的课程资源和改革教学模式,本课程体系不仅提升了教育的质量和效率,也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随着“1+X”证书制度的进一步推广和实施,期待该模块化课程体系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技能提升和就业竞争力,为汽车行业培养出更多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 曾耀华.1+X 证书制度背景下汽车维修专业群模块化课程建设路径探索[J]. 教师,2024(06):126-128.
[2] 何建林.1+X 证书制度下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实训教学改革[J].汽车测试报告,2024(01):116-118.
[3] 付学敏, 王普, 蔡伟, 等. 基于“1+X”证书制度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课证融通建设研究[J]. 时代汽车,2022(06):58-59.
[4] 范祖庆, 彭桂枝. 基于“1+X”证书制度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课程模块化设置研究[J]. 冶金管理,2021(13):183-184.
[5] 王毅. 基于1+X 证书制度的课程模块化构建与实施研究——以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为例[J].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0(06):31-33.
作者简介:
贾琪,本科,助理讲师,研究方向为中职、高职衔接背景下的汽修教学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