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欢,周冠邑,于 磊,梅 欢,谭冠述,汤 俊,李彦宣,田江山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加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安全监管[1]。口岸作为连通国内国际两大市场、促进双循环的重要转换枢纽和进出节点[2],对于口岸的安全监管至关重要。国境口岸卫生监督是海关卫生检疫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海关作为卫生检疫机关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卫生标准,对国境口岸和出入境交通工具卫生状况实施卫生监督,通过改善国境口岸和交通工具的卫生面貌,控制和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防止传染病传入传出,是保障口岸安全监管的重要手段。
目前国境口岸卫生监督工作主要包括卫生许可、食品饮用水卫生监督、公共场所卫生监督、交通工具卫生监督、病媒生物控制[3]以及入境航班固液体废弃物卫生监督。随着新型冠状病毒乙类乙管,全国口岸吞吐量大幅增加。以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口岸为例,2023 年1—6 月,旅客吞吐量2 118.44 万人次,其中出入境人员26 万余人次,同比增长589%;出入境航班3 035 架次,同比增长26%;开通恢复客运航线20 条,货运航线21 条;口岸卫生许可经营单位由疫情期间几十家增加到现在的200多家,许可经营范围有单一类型向多种类型发展趋势。面对监管单位数量和复杂程度不断增长,现有以卫生监督员携带纸质文书在现场监督记录后返回单位再手工录入内部网络系统的传统监督模式迫切需要改革。
“智慧海关”由习近平主席在2021 年的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峰会上首次提出[4],随后海关总署立刻做出积极响应,在全国海关掀起了创建“智慧海关”热潮。2023 年,海关总署俞建华署长在全国海关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要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智”(“智慧海关、智能边境、智享联通”)建设的重要指示要求,加快建设智慧海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海关,积极服务助推中国式现代化[5]。我国作为世界卫生组织(WHO)成员国,发展、加强和保持口岸公共卫生核心能力是履行《国际卫生条例(2005)》应尽的职责和义务[6],也是我国《“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要求[7]。口岸卫生监督是口岸核心能力重要组成部分,实施智慧卫生监督建设,推进口岸卫生监督智慧化,是持续巩固和提升口岸核心能力的有效手段,是落实“智慧化海关”建设的重要举措。海关作为国门安全守护者,应不断加快口岸卫生监督智慧化进程,让口岸卫生监督执法更加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
目前国境口岸卫生监督工作内容繁多,包含卫生许可、食品饮用水卫生监督、公共场所卫生监督、交通工具卫生监督、固体与液体废弃物的卫生监督及病媒生物控制等多方面内容。同时口岸卫生监督并不只是简单的卫生行政执法,还包括卫生检查、监测、评价、控制和处理等卫生检疫专业技术内容[8]。由于口岸卫生监督工作点多面广,相应涉及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等也较多,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等。而在实际工作中,在口岸卫生监督人员数量配置有限并且含有医学或公卫专业背景的人数不多的情况下,存在对法律条规识记、理解以及实际执法不统一的情况。
目前,全国口岸卫生监督工作还是通过手工内网录入“智慧卫生检疫系统”完成,现有系统存在部分模块流程设计不合理、生成电子文书不规范、功能更新不及时、企业端操作便利化程度不够等问题。
目前日常卫生监督作业计划不是系统自动生成,而是手动制定监督计划,人工选择监督对象、监督项目,不能满足“双随机”的监管要求。在监督中各种监督打分表、快检表、微小气候表均是纸质表格,需要在监督作业结束后通过内网手动录入目前的业务系统,导致重复劳动,工作效率低下,且各项记录出错率较高。
按照总署精神,口岸卫生监督严格落实一企一档管理。由于日常监督各种记录表均为纸质化资料,随着对企业监督次数不断增加,各种监督表单、抽样结果报告等资料不断增加,档案管理工作会越来越繁重,容易产生档案不完整、易丢失、易混乱、无法有效利用档案、企业画像不充分等问题。
在国境口岸卫生监督的实际工作中,为了辅助执法人员日常卫生监督工作,需要定期采集一定数量的样品进行卫生质量方面的检测。采集样品除了一部分送实验室进行检测和鉴定,一部分要求执法人员现场进行快速检测,通过现场结果对监督单位的卫生状况进行初判。然而由于经费等原因,目前配发的卫生监督快检设备大部分都比较陈旧[8],检测方法也相对落后,检测项目相对较少。
随着“智慧海关”建设的不断推进,在新形势下探索建立新型“智慧口岸卫生监督”模式是口岸卫生监督智慧化发展的必然。建议总署加强顶层设计,在当前不断深化和成熟的“互联网+”技术运用中建立全国统一的新型“智慧口岸卫生监督”平台,建成后可集口岸卫生行政许可、口岸日常监督、口岸企业信息管理、口岸抽样管理、口岸微小气候管理、口岸公共安全管理、法律法规查询等内容于一体,可以更加形象的对监管对象进行画像、风险评估以及动态管理[9-10]。建议针对现有系统功能上的不足进行更新和完善,并在现有功能基础上开发规范统一的口岸卫生监督智能化执法便携设备,提升智能化执法水平,并在全国统一建立口岸卫生监督信息化系统,加快口岸卫生监督智慧化建设。
针对国境口岸卫生监督工作内容繁多,并且口岸卫生监督并不只是狭义上简单的卫生行政执法,还涉及卫生检查、监测、评价、控制和处理等卫生检疫专业技术内容等现状,鼓励口岸一线关员学习掌握卫生监督业务知识,积极参加海关总署举办的国境口岸卫生监督员考试,获取卫生监督员的资质。同时通过现场培训、视频培训、业务轮训等多种方式加强口岸一线关员专业培训,通过研发便于携带的卫生监督辅助设备大大提升其监督执法过程的标准化水平。
建议新建集口岸卫生行政许可、口岸日常监督、口岸企业信息管理、口岸抽样管理、口岸微小气候管理、口岸公共安全管理、法律法规查询等内容于一体的“智慧口岸卫生监督”平台,并及时更新和完善现有业务系统功能,针对目前存在的各种问题,及时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案,最大化的方便于企业和工作人员操作。例如针对企业在口岸卫生许可申请过程中遇到申请成功率不高,忘记账号、密码等问题,建议在口岸卫生许可申请企业端放置口岸卫生许可申请操作的简易视频,有助于提高企业卫生许可申请成功率,并在醒目位置放置业务帮助电话和密码账号找回的简单方法。
通过“智慧口岸卫生监督”平台,自动生成口岸卫生监督月计划,根据需要形成双随机计划。并通过开发便于携带的移动执法终端,实现监督人员现场实时录入检查记录,自动形成日常监督表、快检单等监督内容,并可通过移动网络实时传到“智慧口岸卫生监督”平台。将每次口岸卫生监督工作情况及时与平台连接,替换目前现场监督打印纸质表单加手工录入内网系统工作模式,提升口岸卫生监督自动化水平。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逐步成熟和普及,通过研发便于携带的现场执法设备让口岸卫生监督日常移动办公、移动监督执法工作成为了可能。目前全国口岸卫生监督工作普遍存在人员少、任务重、监督单位多的情况,而卫生监督程序较多,执法过程中纸质公文往返需要时间较长。建议建立并完善口岸卫生监督报告的信息化管理系统。通过使用研发的现场执法设备形成无纸化监督表单,将企业档案信息由现在的纸质化向电子化管理改革,有助于提高口岸卫生监督和执法效率。并根据每次监督、抽样、快检结果,定期对企业进行评级管理和科学化风险评估,让执法人员对监管企业的管理变得更加形象和简单。
建议除了加大对口岸现场检测经费、快速检测设施和现场快速检测人员培训的投入之外,同时通过使用微流控芯片[11]等现场检测设备,满足现场在样本量少、检测时间短、检测人员要求不高的情况下对样本进行定性、定量快速现场检测,从而大大提升口岸食品、饮用水、公共场所微小气候等的现场快速检测能力,满足当前国境口岸卫生监督工作实际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