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路径研究与实践

2024-05-30 04:09马小红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政课大思职业院校

马小红

〔郑州财税金融职业学院 思政部,河南 郑州 450048〕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对职业教育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2022年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随着职业教育政策和法规的密集出台,我国职业教育跨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1]。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承载着“培养什么人”的战略任务,它与职业教育有着价值的融通性。如何深化思政课与职业教育的融合发展,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是亟待解决和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推动职业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

为了贯彻落实《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融合统一”的总体要求,落实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的精神以及落实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制定的《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中“高等职业学校课程还要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要求,开展职业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路径研究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1.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

我国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向中高端转型的时期,需要大量具有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2]。职业院校承担着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这个特殊的使命任务,而任务的完成需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功能。因此深化职业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对于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担当新时代重任的工匠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落实全面推进“大思政课”精神的必然要求

2022年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的《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对改革创新主渠道教学、善用社会大课堂、搭建大资源平台、构建大师资体系等方面提出了重要要求。“大思政课”内涵上强调大视野的高度、大情怀的温度和大课堂的广度,构建多维联动、多域融合的育人大格局,这与职业教育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面向市场、促进就业,坚持面向实践、强化能力,坚持面向人人、因材施教[3]等方面是有契合性的,因此,善用“大思政课”是办好职业院校思政课的重要理念和重要抓手,对于推动职业院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推动思政课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3.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内在要求

当前职业院校思政课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惑,如职业教育特色不突出、与职业教育“两张皮”等问题,这需要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结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体现职教特点,更要在更新教育理念、完善顶层设计、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等方面下大功夫,因此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摆脱思政课建设困境就显得尤为紧迫和必要。

二、职业院校思政课教学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心思政课建设,先后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思政课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为此,笔者结合走访、座谈、咨询、查阅相关文献、教学团队经验总结等形式,充分听取行业、企业、校友、学生及家长的意见和建议,设计职业院校思政课教学调查问卷,对职业院校学生思想素质现状和职业院校思政课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分析。

1.职业院校学生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分析

职业院校学生思想道德总体向好,有积极向上的人格品质,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政治认同感,而且思维活跃、兴趣广泛,接受新生事物快,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综合能力不强,综合素养和工匠精神相对缺乏,思考问题理性认识不足,分析深度不够等。这些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影响、校园文化人文精神的匮乏、家庭教育的缺失、教育中重技轻德、行业标准较低等综合因素。

2.职业院校思政课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围绕思政课教学开展的调查问卷显示:一是要创新教学方式方法。课堂教学中学生希望能“以问题为导向”,吸引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思考讨论中,78.48%的学生选择体验式教学和情景式教学等,营造师生和谐平等的课堂气氛。二是要改进教学内容。72.58%的学生希望教师能关注他们的专业背景和现实困惑,突出职业教育特点,关注职业岗位所需职业素养,注重培养职业理想、职业观念、职业精神等。三是要强化实践教学。76.1%的学生希望教学中要强化实践教学,突出“理论学习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不能局限于课堂教学,要到实践中去切身感受党的创新理论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和魅力,同时也能增强思政课教学的鲜活性和吸引力。

以上这些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一是部分职业院校对思政课教育教学重视程度不够,缺少顶层设计。思政课是承担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课程,是职业院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课程,但当前部分职业院校对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仍不到位,缺少结合学校自身特点对思政课的建设进行科学规划,没有研究制定相关的保障制度,教育教学中存在着“形式化”“表面化”等现象,思政课教育教学实效性不强。二是职业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仍待提升。当前,部分院校思政课教师数量不足且理论水平有待提升,教学中还存着照本宣科的现象,对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和现实中的困惑,思政课教师不能较好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回应学生、引导学生,导致学生对这门课没有兴趣。三是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育人的合力尚未形成。近年来,围绕办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4]。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实现对学生的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等多重任务,仅仅依靠思政课程是远远不够的,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只有协同配合、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才能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四是职业院校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性研究不够,教学内容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不匹配。由于高职学生的特殊性,思政课教学要遵循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成长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来优化设计课程内容,要创新课堂形式,注重突出职业院校“职业性”“实践性”的特色和优势,要与人才培养目标相契合,从而提高职业院校育人的有效性和教学的实效性。

三、创新职业院校思政课建设的基本路径

思政课教学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创新是强化职业院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特色的内在要求,也是提高职业院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措施。

1.构建“大思政课”顶层设计

2021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强调“‘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5],同时指出“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5]。当下职业院校学生创新意识强烈,需要更加生动鲜活“接地气”的“大思政课”。做好“大思政课”教育的顶层设计,一是要明确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立德树人,就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强化“四个自信”,厚植学生的爱国情怀,这是做好“大思政课”建设的前提。二是构建一体化的“大思政课”机制,具体来说是要做到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齐抓共管,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有机衔接,形成协同一体化的育人合力。三是相关部门及学校还要加大政策引导、经费支持、氛围营造等方面的力度。

总之,构筑“大思政课”顶层设计,要求树立“大思政课”观念,拓展社会“大课堂”,着力构建“大师资”,搭建“大资源”平台,确保“大思政课”建设以其“大视野”“大格局”引领职业院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实践,推动实现思政课高质量发展。

2.优化教学内容

基于职业院校学生群体的心理特质、学习特质、需求特质及培养目标的特殊性,职业院校在教育内容上要凸显其自身的特色和优势。

依据思政课各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和特点,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特点融入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中。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要注重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如在讲“理想”“道德实践”时,要联系学生所学专业背景来讲,学生应具备什么样的职业理想、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纪律、职业作风等,并要求学生内化为行动,恪守职业道德。在讲“弘扬中国精神”时,要将职业教育的灵魂即“工匠精神”融入中国精神,用工匠精神涵养当代大学生,更多地引导和激励学生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在讲“改革创新”时,不仅让学生认识到创新精神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更是个人打造核心竞争力的根本,特别是从事一线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更要注重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的培养。在讲“法治”时,要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要求的政策法规,培养他们法治思维的同时,又熟知了职业岗位的法规要求,此外,还要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适时融入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新的职业教育法打通他们升学通道,保障他们在就业方面的平等权利,使他们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机遇,真正让学生体会到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讲到“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即实事求是”时,要结合学生所学专业讲“实事求是”的重要性,如设计类专业的学生,如果不能从实际出发,不尊重客观事实,搞不准数据,那设计的产品一定是不符合要求的。概论课理论知识较多,结合学生的专业背景,要及时将与专业背景相关的最新理论成果融入教学之中,如针对旅游专业的学生,要及时将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教学之中,拓展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深刻认识,坚定文化自信,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增强传播好中华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联系学生自身实际既有利于实现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又提高了思政课教学内容与职业教育的融合度。既把枯燥的理论变得通俗易懂,也增加了理论知识的趣味性,让学生体会到理论的生命力。此外,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和企业市场需求,也可“因事而化”开发职业院校思政课活页式教材,依据问题链来研究和组织课堂教学,真正提高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6]要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就必须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师水平。具体来说,一是建立和完善思政课教师企业挂职锻炼制度。大力激励和支持思政课教师走进企业,开阔专业视野,深入了解学生专业所对应的职场核心竞争力,以及职业岗位所要具备的基本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二是以专业或专业群为单位组建思政课教学团队。激励企业一线技术骨干人才到学校从事一线教学工作,鼓励跨教研室、跨专业、跨学校集体备课,促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优势资源互补,同向同行,形成育人合力。三是注重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针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和学生身心特点,树立“思想导师”和“实践导师”双重身份,不断优化教师能力结构,打造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政治思想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双师型”教师团队。

4.创新教学方式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7]。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一是将课堂教学与信息化手段相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推进教育数字化”[8]。职业院校学生思维活跃,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愿意参与实践活动,动手能力强,又是互联网的“原住民”,因此,课堂教学可以开发利用VR等信息化资源,通过VR虚拟体验馆,开展沉浸式体验教学,增强教学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二是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文化活动相结合。加强职业院校育人软环境建设,主要包括院校精神、实践育人、网络育人、环境育人和学风育人等方面。在思政育人的过程中,要注重构建富有“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开展大国工匠进校园,技能大师进课堂,优秀榜样在身旁等活动。加强正面宣传,挖掘宣传基层和一线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的典型事迹,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9]。三是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10]基于职业教育鲜明的“职业性”和“实践性”,“大思政课”要注重学用结合,学以致用。根据职业院校工学结合的性质,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学生实训等带有职教特色的教学资源融入思政课,建立凸显职教特色并能创造真实工作环境和具体工作岗位的实践基地,从而促进学生了解工作、熟知环境,提早培养岗位所具备的核心能力和素养。这样形成的“课堂主导—学生主体—行业指导—校企合作—社会参与”校内校外联动的思政课实践育人模式,能更好地实现理论学习与实习锻炼有机结合,不但使“大思政课”具有“理论的厚度”,又解决了职业教育与企业、市场的脱节,学生思想素质、专业知识和技能不能满足企业要求等系列问题,同时,实现了社会、学校、企业、家庭、网络的全覆盖,建构了共同育人的向心力[11]。

总之,推进职业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结合职业院校自身独有的特点和优势,充分发挥思政课铸魂育人的关键作用,引领和培育学生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立鸿鹄志,进一步坚定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决心和信心,自觉将职业理想贯穿个人发展全过程,在职业教育大有可为的背景下成就精彩人生。

猜你喜欢
政课大思职业院校
同心协力 共建共享 深入学习《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
文化自信视域下思政课意识形态教育研究
浅谈大思政视域下有机化学课程“金课”打造
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引领下思政课互动式教学探索
“大思政”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高校艺术生思政课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大思政”改革视角下的教学资源整合研究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