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艳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70)
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分别从海洋和陆地两个方向规划对外开放的“门户”,同年11月,包括中国在内的联合国亚太经社会(ESCAP)14个成员国共同签订《政府间陆港协定》,标志着国际陆港概念进入到实践阶段。国内学者席平在2000年首次提出“国际陆港”的概念[1],认为国际陆港是依托内陆铁路、公路的枢纽优势,按照国际运输法规、条例和惯例进行国际货物运输,为内陆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方便快捷的国际港口服务的国际商港。2020年5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提出“以西部大开发为依托,加快大通路建设,构建内陆多层次开放平台”。2021年6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国家物流枢纽网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全面推动国际陆港建设[2]1。甘肃省地处西部内陆,既是“一带一路”东西发展的重要节点,也是西部省份向南发展的关键枢纽,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稳步推进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贯通,不断提升甘肃国际陆港的发展水平,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甘肃国际陆港包括兰州、天水、武威三个国际陆港。2016年,甘肃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复将兰州国际港务区更名为甘肃(兰州)国际陆港,随后甘肃(武威)国际陆港和甘肃(天水)国际陆港发展规划先后通过政府审批。甘肃国际陆港作为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对外开放平台,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甘肃(兰州)国际陆港以现代物流、现代商贸、出口加工为三大主导产业[3],以兰州铁路口岸、铁路集装箱货运中心、保税物流中心、多式联运物流园、国际陆港创新中心为核心功能区,形成了服务国家向西开放的重要平台。甘肃国际陆港是国家首批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发挥了甘肃省作为西部内陆城市在“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双向发展中的核心纽带作用,逐步成为甘肃省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随着甘肃国际陆港项目稳步推进,国际物流服务、国际贸易往来、国际班列运营逐渐成为主营业务。截至2022年12月,甘肃(兰州)国际陆港已经搭建六个方向国际专线,运行超过千列,而甘肃(武威)国际陆港专发国际班列、木材班列和“天马号”中欧班列190余列,贸易额超过100亿元,货物吞吐量超过700万吨,跨境电商贸易额达到2000万元[2]25。目前,甘肃国际陆港交易量稳步增长,这不仅仅带来海量的贸易资源,还带来大量的新增客户,使得甘肃国际陆港的市场规模效应得到持续性扩大。
甘肃国际陆港积极开展府际间合作,根据商品种类差异进行分工合作,健全物流体系的作业流程,使得货物在国际陆港内部和港口间的传递流程逐渐简化,所需时间逐渐减少。同时,甘肃国际陆港在装载调度和机械配置上加大投入,充分发挥“智能AI+机械”作用,最大限度提升物流效率;保证进出口贸易物流成本稳步下降,机构投入产出比越来越高,作业效率快速提升。目前,甘肃省国际陆港基本能够做到“人流转,机不停”,能够在大数据支持下进行智能化作业,保证专列24小时完成装配。
甘肃国际陆港项目通过强化府际间合作和自身建设,不断吸纳周围的发展资源,促进相关产业快速聚集,目前围绕甘肃国际陆港项目已经形成6个关联产业园区。地方政府给予兰州和武威两个国际陆港足够的支持,仅运转费用每年就投入6亿元,8年来共投资213亿元。其中,甘肃(兰州)国际陆港基本建成,核心功能区、物流配套设施及其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超过30个,总投资达到183亿元;甘肃(武威)国际陆港按照预定计划,搭建“两口岸两中心一场站”服务平台,总投资超过30亿元[2]25。从甘肃国际陆港发展来看,项目投资处于平稳增长状态。
甘肃省作为“一带一路”向西发展的“黄金段”,发挥着连接东中部地区与沿线国家经济往来的作用。甘肃国际陆港汇集了陇海、包兰、兰新、兰青、成兰、兰渝六大铁路干线,连霍、青兰、兰海、京藏高速公路皆聚于此,依托中川国际机场的空港运输能力,其铁路、公路、航空“三位一体”的综合物流体系,为甘肃国际陆港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甘肃国际陆港的高质量发展,不仅可以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东中部地区企业的投资项目,加大对港区物流相关行业的投入,为企业提供优惠的金融服务,而且可以促进甘肃国际陆港从以单一运输为主转向以运输、仓储、流通加工、生产经营为一体的综合陆港转型,充分发挥甘肃国际陆港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陆路交通枢纽优势。
甘肃省地处西部内陆,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产业结构及产业发展较东中部地区相对落后,不具备国际贸易发展中的水路运输优势,致使甘肃省对外贸易发展处于全国较低水平。“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甘肃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贸易占全省外贸进出口值的比重从2013年的62.2%上升至2022年的66.45%。甘肃省利用西部交通枢纽的地理优势和便捷的铁路、公路交通网,将沿海港口的物流运输向内陆延伸,特别是中欧班列的开行,使甘肃省与“一带一路”国家贸易往来更加密切。甘肃国际陆港的高质量发展,将推动落实陆运、海运、空运相衔接的多式联运模式,实现“一单到底”的快捷物流方式,简化报关程序,极大地缩短运输时间,降低流通成本,提高物流效率。随着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往来的不断深化,甘肃国际陆港的高质量发展将成为甘肃省与沿线国家扩大对外贸易的重要保障。
甘肃国际陆港对于区域经济稳步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甘肃国际陆港包括兰州、天水、武威三市陆港,一方面国际陆港建设与发展需要借助三市铁路、公路的交通优势,另一方面三市所处区位具有极为重要的辐射作用。兰州国际陆港依托省会城市便利的铁路、公路、空港的交通网,形成公铁、铁海、空铁联运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不断扩大兰州国际陆港的贸易通道,中亚、南亚、中欧国际班列及内贸班列的开行量逐年增加,搭建起集产品运输、加工、仓储、商贸于一体的产业链。兰州国际陆港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联动省际、省内区域贸易的联系,构建起区域贸易经济协同发展的有机体系。
甘肃国际陆港依托“一带一路”倡议的区位优势,以及铁路、公路及空港的交通设施,形成以兰州为中心,天水、武威为两翼的甘肃国际陆港空间格局。国际陆港是一个建设周期长、投资回报慢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初期需要大量资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投入,这就需要地方政府在国际陆港建设发展过程中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政策的支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土地征用、招商引资、企业税收、人才引进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对国际陆港建设进行投入;另一方面,搭建信息平台,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为国际陆港的发展提供全方位信息化技术支持,提升国际陆港的发展水平。由于甘肃省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地方政府能够给予国际陆港发展的政策支持相对匮乏,特别是在政策的延续性、有效性、引导性上有所欠缺。
甘肃国际陆港以兰州、天水、武威三个陆港为基础,联动兰州、敦煌、嘉峪关三个空港的效能,发挥甘肃国际陆港在“一带一路”发展中的物流运输优势;同时,通过陆港、空港的协同发展,带动周边城市的经贸往来及物流等行业的发展。但现阶段甘肃国际陆港发展的辐射效应尚未充分发挥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兰州国际陆港作为甘肃国际陆港中心点,虽然在借助交通基础设施优势的基础上,不断扩大陆港运输效能,如增加国际班列发出量、提升集装箱运输能力、扩大多式联运物流园等,但辐射周边城市(如白银市和定西市)的物流业发展效应较弱。第二,构成甘肃国际陆港的兰州、天水和武威三个陆港,各自的发展都在不断提升中,但三个陆港之间的联动效应未能充分体现。天水国际陆港东面有西安国际陆港,西面有兰州、武威国际陆港,在东西通道发展上位置比较被动,因此,天水建设国际陆港应充分借助“南向通道”[4],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与兰州国际陆港和武威国际陆港的联动,致使三个陆港的联动效应甚微。
国际陆港建设的目的是扩大内陆地区对外贸易,借助海港、空港向内陆延伸产生的辐射,依托内陆城市的铁路、公路交通网络,通过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进而提升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甘肃国际陆港主要发挥的作用体现在:依托“一带一路”倡议,借助陇海、兰新、兰渝等多条铁路干线与连霍、兰海、京藏等高速公路构建起的交通网络,形成强大的物流运输能力,极大便利了沿线国家和东中部地区的物流运输。作为内陆城市对外开放能力提升的通道,发达的物流运输业只是向外发展的渠道,仅仅依靠发达便利的运输网,尚不能满足甘肃国际陆港高质量发展需要。甘肃(兰州)国际陆港产业园区只有京通易购和中国智能骨干网(甘肃)申通枢纽中心两个项目,主营业务以物流、电商为主,缺乏完备的产业链,无法在陆港区域内形成产业聚集效应,不利于甘肃国际陆港的高质量发展。
随着数字化、信息化在经济发展中的普遍应用,产业经济发展与数据、信息产生了密不可分的联系。随着国际班列开出数量的不断增加,甘肃国际陆港物流运输的数字化和信息化建设日益重要。货物从空港、海港转入陆港,再由陆港的铁路、公路发往其他国家和地区,信息平台需要及时共享货物信息、通关信息和物流信息,构建货物溯源机制,有效降低流通成本,提高物流时效。目前,甘肃国际陆港的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尚未完善,港区内部、港区之间的数据挖掘、加工、处理及共享水平比较低,港区物流信息整合能力不足,同时具备数据挖掘及处理能力的专业人才缺口较大,导致甘肃国际陆港信息交流及共享存在滞后性,流通效率不高。
甘肃国际陆港虽然拥有便捷发达的陆路交通运输网,在“一带一路”向西发展和西部陆海新通道下向南发展都具有良好的陆路交通优势,但地处内陆也成为了甘肃省招商引资的瓶颈。甘肃国际陆港要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政策扶持。一方面,需增加对甘肃国际陆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平台、人才引进等方面的投入,扩大甘肃国际陆港的物流规模,提升陆港服务的现代化水平,赋能“一带一路”发展;另一方面,需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出台企业税收减免、土地使用优惠、基础设施建设保障等政策,吸引省内外的企业投资甘肃国际陆港,构建完备的产业链,形成集产品生产、物流、电子商务、跨境电商为一体的产业形态,促进甘肃国际陆港的高质量发展。
甘肃国际陆港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港港联动、协同发展。首先,加大陆港之间的联动。甘肃国际陆港空间格局以兰州为中心、以天水和武威为两翼,要充分发挥兰州陆港的中心作用,既要联动天水陆港南向发展的区位优势,也要依托武威陆港西向发展的便利,通过建设陆港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港港之间的信息互通,提高流通效率。其次,促进陆港与海港、陆港与空港的联动。甘肃国际陆港地处西北内陆,区域产业经济发展水平相比于东中部地区较为不足,甘肃国际陆港更多的业务是承载来自东中部地区的产品流通,发挥物流通道枢纽作用,因此要通过软硬件建设投入加大与空港、海港的联动,实现产品信息共享,不断提升甘肃国际陆港开展多式联运业务的效能,有效降低流通成本,促进甘肃国际陆港的高质量发展。
随着电子商务、区块链技术在流通领域的融入,产品流通各个环节的现代化建设水平需要不断提高。甘肃国际陆港实现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构建现代化的信息服务平台,构建数智化园区,不断提高陆港的工作效能。一方面,加大对数智化建设的投入,引入先进的数据信息平台,将产品从生产到销售每一个环节的数据信息在服务平台上实现共享,便于国际陆港相关企业及时获取产品信息、物流信息,合理调配物流资源,规避由于信息缺失导致的成本增加;另一方面,积极引进掌握物联网、区块链技术的人才,挖掘平台数据,对产品流通的全过程精准掌握,及时监控和管理流通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同时运用人工智能对获取的数据进行筛选和甄别,进而对国际陆港物流资源的配置给出科学合理的决策,提升甘肃国际陆港的运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