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精准防控牛口蹄疫病的有效应用措施

2024-05-29 12:31:27盛巧玲刘忠卓陈鑫洁
农民致富之友 2024年14期
关键词:牛群口蹄疫患病

盛巧玲 刘忠卓 陈鑫洁

牛口蹄疫病具有传染性强、暴发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相关部门一直都在探索牛口蹄疫病的防控对策。通过开展长期的疫病防控工作,已经总结了一定的防治方法,但面对我国牛养殖业的发展,传统防控措施的有效性逐渐降低。因此,牛口蹄疫的诊断与防控措施也应该与时俱进,应用现代化技术和理念,实现精准、有效防控。

牛口蹄疫是众多感染病中最严重的疾病之一,能够在各种牲畜之间迅速传播。牛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发的一种严重传染病,其传播途径多样,包括病牛的唾液、乳汁、粪尿以及接触过病牛的环境和物品。牛口蹄疫是否得到控制,直接關系到牛养殖场的经济利益及后续发展,所以,要密切关注牛的日常养殖状况,尽量降低口蹄疫对牛养殖的影响,促进牛养殖业绿色健康发展。因此,应当在充分认识牛口蹄疫病的基础上做好综合防控,减少口蹄疫病的发生与传播。

一、牛口蹄疫病临床症状分析及诊断检测技术应用

1、牛口蹄疫病毒发病期临床表现

据临床研究显示,口蹄疫病毒潜伏期1—7d,发病初期牛体温可升高到40℃—41℃,精神沉郁、闭口、唇内可见到蚕豆大水疱,发病1—2d后流涎,开口时有吸吮声,涎液增多时液体呈白色泡沫状挂于嘴边,唇齿水疱约经24h破裂。随着病情逐渐加重,趾间及蹄冠柔软皮肤上出现水疱,虽然体温会逐渐降至正常,但易出现心跳加快、节律不齐等临床症状,发病后期病情突然恶化,病牛行走摇摆、站立不稳甚至反刍停止,继而突然死亡。其死亡率高达25%—50%,犊牛致死率最高。

2、牛口蹄疫病理变化

由于牛口蹄疫属于重大传染性疾病的范畴,一般情况下不能够在养殖群体或者其他环境当中进行解剖处理。应该将患病牛放置在实验室环境中,执行严格的卫生消毒制度,并对患病牛进行进一步的解剖处理,并在解剖处理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做好个人的防护处理工作,避免工作人员受到口蹄疫病毒的感染。患病牛除口腔、蹄部出现病变之外,咽喉、气管、支气管、食道、瘤胃黏膜表面都会出现大量的水泡和烂斑,胃肠道当中会存在大量出血现象,引发出血性炎症,肺部出现浆液性浸润,心包当中蓄积有很多浑浊的内容物。有的病死牛心肌出现炎症病变,心肌切面呈现灰白色、淡黄色的斑点状或者是虎斑状。因此,又被称为虎斑心。结合上述特征,可以初步判定为口蹄疫病毒感染引发的牛口蹄疫。

3、快速方法进行牛口蹄疫检测

牛口蹄疫实验诊断时,可应用的诊断技术方法较多。如:核酸杂交技术、聚合酶链式技术、核酸序列分析技术等。上述检测技术均具备较高的准确性,但检测效率较低,检测流程复杂。新时期,牛口蹄疫(O型)抗体胶体金快速检测卡被广泛应用于牛口蹄疫检测中,其采用快速免疫层析检测法,通过采集病牛的血并从中分离血清,然后利用吸管吸取血清样本并滴入3滴至有“S”标记的加样孔内,等待15min左右查看结果,若观察孔内检测线区(T线)及对照线区(C线)同时出现紫红色线,则代表为阳性,相反则为阴性。

二、牛口蹄疫病的传播方式

牛口蹄疫病传播主要因潜伏期携带病毒人群进入牛群,导致牛口蹄疫在牛群中传播。肉牛养殖规模在近年来呈现扩大趋势,牛群中牛的数量增多,在高密集情况下为牛口蹄疫传播提供条件。无论是患有口蹄疫病的牛或是处于潜伏期的牛,其唾液、粪便等均携带牛口蹄疫病毒,此类物体可能经由饲料、空气传播给同区域内活动的牛,导致牛口蹄疫在牛群中快速蔓延。在病毒进入牛体后,因消化道内病毒的存在,使牛出现口腔牙龈部位水泡变多或溃烂的症状。结合牛口蹄疫病调查,结果发现牛口蹄疫病的发生存在一定规律性,在每年的春季,口蹄疫病于牛群中出现的概率较高。此外,春季鸟类迁徙也可能是牛口蹄疫病传播的途径。因此,在春季成为牛口蹄疫病预防的重要时间节点,如果不能做好预防,可能出现疫病大规模暴发的情况,不仅给养殖户开展饲养管理造成较多不便,还会受到经济损失。

三、口蹄疫病原特征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感染引发的一种接触性的传染性疾病和重大传染性疾病,口蹄疫病毒为RNA病毒,病毒具有较强的变异能力,按照现行可以将其分为O型、A型、C型、南非一型、南非二型、南非三型和亚洲一型等几种,其中O型口蹄疫病毒在我国牛养殖领域流行最为广泛。在每一种口蹄疫病毒的血清型下又会存在多种亚型,目前已经鉴定的口蹄疫病亚型超过了60多种。由于口蹄病毒的各血清型之间不能够存在免疫保护,所以在牛养殖管理过程中可能会存在多种血清型混合感染的现象,这也是造成该种疾病疫苗免疫接种失败,防控难度相对较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口蹄疫病毒在户外环境当中的耐严寒能力相对较强,能够在低温、污染的环境、粪便、血液当中存活4个月以上,但对高温、阳光、紫外线、酸碱等条件比较敏感,阳光直射1h就会失去活性,85℃条件加热1min就能够将其杀死,常用的消毒剂也能够快速将其灭活处理。例如,常用到的草木灰溶液1%—5%的氢氧化钠溶液、4%的碳酸氢钠溶液、1%的甲醛溶液和0.5%的过氧乙酸溶液,都能够快速杀灭病毒。

四、牛口蹄疫病有效预防方案

1、积极落实消毒制度

牛口蹄疫传播速度相对较快,一旦出现一头患病牛就能够快速向整个群体传播蔓延,引发大批量牛群发病。目前该种疾病没有针对性的治疗药物,发生流行之后需要严格落实扑杀无害化处理方法,由于大批量的牛群被扑杀,养殖场需要面对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防控该类重大传染性疾病应该提前采取措施进行有效的防范,构建完善的卫生消毒方案,制定严格的消毒制度。养殖管理人员应该注重加强养殖场的有效清理,加强对牛舍环境的针对性调控,严格落实卫生消毒制度,保障整个牛舍干燥整洁,切断病原的传播渠道,消除环境当中的多种致病源微生物。尤其是在牛口蹄疫发生流行的高峰期,一定要注重人员、牛圈舍内部、外部的三重消毒,及时清除圈舍当中的排泄物,防止堆积发酵,不给病毒传播流行提供条件。

2、牛场消毒预防及药剂选用

做好消毒工作可有效消灭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避免土壤、粪便、污水中有毒有害微生物进行二次传播,以此及时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阻止疫病蔓延。首先,在选择消毒药剂时,养殖技术人员应根据当地疫病流行特点,从消毒药剂的消毒能力、广谱杀菌能力、有效成分、残留等多个方面进行有针对性地选用,并多备些不同种类的消毒剂,以免长期使用一种消毒剂而导致病菌病毒产生耐药性,定期交替使用,有利于消毒剂发挥作用。配制消毒液并非浓度越高越好,应按使用说明正确配制,否则会造成牛产生中毒反应。其次,还应注意在消毒剂使用的过程中,切忌与其他药物随意混合使用,可能会导致消毒液混合产生有害化学物质,若2种消毒液混合使用,也可能会出现过激反应或是药性失效。①可选择甲醛溶液、煤酚皂溶液、氧化钙等对用具及运输工具进行消毒,以上药剂均具有强大的杀菌作用,需稀释1500倍液之后才能进行喷雾消毒。②利用0.15%—0.2%溴化苄烷胺或者利用0.5%溶液,对用具、食槽等进行消毒,以上物质侵蚀作用不强。因此,稀释倍液控制在800倍液以内即可。③利用2%—3%的烧碱水,对畜舍内地面、地网进行消毒,但烧碱水溶液对金属物品有腐蚀作用。因此,稀释倍液须超过1500倍液之后进行喷雾消毒。④利用二氯异氰脲酸钠、二氯异氰脲酸、碘酊、碘伏对场地、装置、容器等进行口蹄疫病毒消杀,稀释倍液控制在800倍液以内即可。⑤利用强力消毒灵进行常规消毒,每50L水加25—50g强力消毒灵,可用于场所、圈舍、用具等,对高发区口蹄疫病毒消杀时,每50L水加250—500g采取喷雾消毒方式使用。

3、落实防治责任制

牛口蹄疫防治工作需要在养殖人员、管理人员落实权责的前提下进行,才能获得较好的效果。因此,在肉牛养殖期间给出疫病防治的责任制度,明确养殖场管理人员、养殖人员的工作范围,根据牧场在运营时出现的问题进行规划,避免出现工作不到位的情况。在防治责任制落实期间,需要加大对牛口蹄疫病管理制度的落实力度。牛口蹄疫作为传播性较高的疾病,如果在牛群管理中未能做好传染疾病的防御工作,将会出现严重的后果。相关部门需要对牧场养殖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成立牛口蹄疫防治小组。不同小组分工存在差异,每个小组需要在划分的区域中进行牛口蹄疫监督与管控的工作。活动小组按照时间定期检查养殖场情况,统计养殖场牛口蹄疫出现方面的信息。对于暴发牛口蹄疫的牧场,防治小组应快速进行响应,及时处理感染牛口蹄疫的病牛。在责任与防治工作紧密对接且落实到具体操作人员的条件下,能够有效落实牛口蹄疫治理任务。

4、加强牛群的养殖管理

做好妥善有效的饲养管理工作是防范传染性疾病,尤其是重大传染性疾病发生流行的关键环节。所以在牛养殖管理期间,一定要根据养殖管理要求落实严格的饲养管理方案。一方面,要注重做好牛舍卫生消毒工作,加强防护,防止老鼠、昆虫进入到牛舍,及时更换垫料,定期做好圈舍的彻底清洗。养殖场内部需要坚持封闭化的养殖管理方式,禁止外来人员及车辆随意进入养殖场,同时应该定期检查牛舍的水电气等多种设备,做好防寒保暖和通风换气工作,为牛群提供一个通风干燥的养殖环境。另一方面,要制定合理的养殖管理程序,确保饲料营养均衡、全面,为牛群提供清洁的饲草饲料,保证饮用水卫生,定期做好饮水水源的质量安全检测,适当在饮水当中添加维生素矿质元素,增强牛群身体抵抗能力。饲养管理人員也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以提升对常见传染性疾病的防控认知。当地的畜牧兽医部门应该积极地引导养殖户加强养殖管理技术的学习,不断更新养殖管理理念,学习现代化的牛养殖技术,提升自身对疫病的防控水平和防控意识,加强对牛群的科学管理,避免因为误判或者错判造成传播蔓延。

5、做好引种工作,禁止疾病的跨区传播

养殖人员在进行引种工作时,需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减少病毒传播和确保引入牛群的健康。在引入新的牛群之前,养殖人员应该仔细调查引种区域的动物健康情况。如果发现该区域曾经发生过动物疫病,应立即停止从该区域引入牛群。在选择引种动物时,必须进行健康检查,观察动物的生长状态和管理档案,确保引入的牛群没有传染性疾病,这有助于防止引入患有牛口蹄疫病的牛。引入的牛群应该先在养殖场内进行隔离饲养,持续观察牛的生长状况,确保没有潜在的健康问题,隔离期间要进行必要的消毒和疫苗接种工作。养殖人员必须在引种工作中采取严格的卫生措施,包括对人员、工具和设备的消毒。

6、做好疫苗接种,实现对疾病的有效预防

就目前来说,虽然不能实现对牛口蹄疫病的有效治疗,但是相关人员可以通过疫苗接种方式实现对该疾病的有效预防。确保养殖人员充分认识到疫苗接种的重要性。通过教育和宣传,让养殖人员充分认识到预防牛口蹄疫病的有效途径是接种疫苗。相关疾病防疫部门在这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应该积极向养殖人员传达相关信息。养殖人员需要根据养殖场的牛数量、规模和牛口蹄疫病的传播特点来制定科学合理的疫苗接种计划。这包括确定接种的时间和方式,定期进行疫苗的补种是维持免疫效果的关键。在疫苗接种前后,养殖人员需要加强饲养管理工作,特别是在接种后应该避免将抗生素等药物添加到饲料中,以确保免疫系统能够充分响应疫苗,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

7、及时处理病牛

在养殖人员发现患有牛口蹄疫病的牛时,需要马上把患病牛隔离,将没有患病的牛群放在单独的养殖场所内,切断传播途径。对患病牛的养殖一定要通风,同时应保障患病牛养殖室温度,应与正常温度标准相符合,另外养殖人员应采用相应的方式对疫病牛的养殖场所进行处理,为患病牛营造一个良好的外界生存环境,尽量降低患病的牛对其他牛的负面影响。相关的养殖人员要对患病牛的饲料进行控制,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提高患病牛的营养,使患病牛的自身免疫力能得到提高。当确诊牛患牛口蹄疫病后,一定要对疫病牛及时注射治疗,患牛口蹄疫病的牛,通常在身上都会出现水泡溃烂的现象,所以应对牛注射治疗,用高锰酸钾对水泡溃烂的位置清洗,才能使溃烂的病症得到有效缓解。

8、加大防疫宣传力度

牛口蹄疫防控工作的开展,需要相关部门统筹做好规划指导协调工作,方可达到理想的防控效果。相关部门应联合畜牧兽医部门、防疫部门,落实牛口蹄疫防疫宣传工作,成立专门的宣传队伍,定时定期深入基层养殖场户宣传和口蹄疫相关的政策、知识,让养殖场户意识到口蹄疫的危害性和防控工作的重要性,积极主动做好牛口蹄疫防疫工作。与此同时,要重视对相关媒体的应用,通过制作短视频并推送给广大养殖场户,让养殖人员在观看视频的同时,学习牛口蹄疫防疫知识和技术,掌握基本防治方法,切实提高牛口蹄疫的防控工作成效。

综上分析,牛口蹄疫病毒的传播能力强,相关部门在疫病防治方面需要投入较多耐心与精力,如果未能在肉牛养殖期间做好疫病防治工作,将会使养殖户遭受不小的经济损失。对于牛口蹄疫的预防,应该保证养殖场管理人员清楚牛口蹄疫病特征,可以在养殖管理中结合牛日常表现,快速发现病牛并进行隔离与治疗。在日常管理中,养殖人员还需要按照卫生管理要求定期清扫牛舍并进行消毒的工作,及时处理动物排泄物,切断牛口蹄疫病毒传播途径,避免出现牛口蹄疫在牛群中大肆传播。

(作者单位:157000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

猜你喜欢
牛群口蹄疫患病
牛口蹄疫的鉴别诊断与防治
猪注射口蹄疫疫苗 出现应激反应咋办
今日农业(2021年8期)2021-11-28 05:07:50
时间域激发极化法在内蒙古小牛群铜多金属矿的应用
矿产勘查(2020年5期)2020-12-25 02:38:48
为照顾患病家父请事假有何不可?
上海工运(2020年8期)2020-12-14 03:11:56
野生动物与人兽共患病
科学(2020年3期)2020-11-26 08:18:20
与牛共眠
中国慈善家(2020年3期)2020-09-10 03:23:47
口蹄疫
“glifo”帮助患病儿童圆提笔之梦
工业设计(2016年4期)2016-05-04 04:00:14
牛牛阿卡
当今孩子患病,可获哪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