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大豆种植中几种常见病虫草害综合有效的防治技术

2024-05-29 11:30:45王庆锋
农民致富之友 2024年14期
关键词:乙草胺食心虫豆荚

王庆锋

黑龙江省大豆产量占全国总产量40%以上,是国内大豆主产区之一。在大豆种植中,病虫草害是影响大豆产量与品质的主要因素,必须引起种植户的高度关注,要求种植户在本地区农业部门的指导下做好防治工作,降低病虫草害的发生几率和经济损失,如此方可确保实现大豆稳产目标,进而保障国内粮食安全。

一、大豆种植中病害防治技术

1、大豆根腐病防治

(1)危害特点

根腐病主要对大豆植株主根造成危害,病根部位出现呈褐色或黑褐色的小斑点,扩展至大斑点,造成主根腐烂、溃疡,侧根和须根脱落。在根部发生病害后,阻碍植株茎叶养分输送,导致植株矮化,叶片黄化,甚至影响植株生长发育,出现结荚减少、豆粒弱小情况,降低大豆产量。在黑龙江省大豆种植中,因根腐病具有土传性,所以连作大豆会极易发生根腐病。尤其对于低洼潮湿的地块能够加速病害传播,使此地块会成为根腐病发病较重的区域。

(2) 防治技术

①在大豆种植中采用轮作方式,尽量与禾本科作物轮作3年以上。晚播大豆,控制播种深度。②施足基肥和种肥,促进根系快速发育。在田间管理中,及时排出雨后积水,降低田内湿度,减小根腐病发生可能性。及时中耕,增加土壤透气性,促进侧根发育,提高植株根部抗性。③种子处理阶段用福美双、多菌灵或咯菌腈拌种,如用2.5%适乐时150mL+20%阿普隆10mL拌100kg种子,可有效预防根腐病发生。④在发病初期,可选用农抗120水剂300倍液喷施防治,或者选用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防治。

2、大豆胞囊线虫病防治

(1)危害特点

此病害在大豆苗期和成株期各个阶段都可能发生,主要对植株根部造成危害。当大豆苗发生胞囊线虫病时,叶片逐渐枯黄,茎部颜色黄化,受根部組织破坏的影响导致茎干生长受阻,造成幼苗死亡率较高。在大豆成株期发生胞囊线虫病后,病株生长高度明显矮于健康植株,如果未能得到及时用药防治,则会导致植株枯死。当大豆植株根部感染病菌后,主根和侧根发育不良,根部出现黄白色胶囊状物质,表皮被侵害,引发腐烂,造成根部组织功能丧失。在黑龙江省大豆种植中,偏碱性、透气性差、过湿过粘的土壤会增加发病率。

(2)防治技术

①选种优质大豆品种,要求大豆品种具有良好抗性。尽量与小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轮作,以降低胞囊线虫病的发生率。②在播种前,对已经发生过胞囊线虫病的土壤进行施药,采用3%呋喃丹颗粒混合土中,用量为每公顷150-180kg,可有效预防胞囊线虫病。③制备种衣剂,采用大豆根保菌剂拌种,每公顷所需种子用1.25-1.5L大豆根保菌剂药液拌种。或者,在种肥中混入大豆根保菌剂,每公顷用量1050kg,也可以达到预防效果。

3、大豆病毒病防治

(1)危害特点

此病也被称之为大豆花叶病,具有传播快、防治难、减产严重的特点。在大豆整个生育期都有可能发生病毒病,发病部位为叶片、花器、豆荚等部位,最初发病症状见于叶片,出现淡黄绿色斑点,叶肉发生泡状凸起,病斑处皱缩,随着病情发展,叶片逐步畸形,叶缘卷曲严重,影响叶片功能。发生病毒病后,大豆植株矮化,豆荚数明显减少,且出现弯曲、扁平等症状。待大豆成熟期时,豆粒较小,且有浅褐色斑纹,可降低豆粒品质。大豆病毒病在高温干旱的气候环境下会增加发病率,蚜虫、飞虱等害虫会成为病毒携带体在大豆植株间传播病害。

(2)防治技术

①采用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6%阿泰灵拌种,增加种子抗性。②在栽培管理中,合理密植大豆,施足肥料,适当增施磷钾肥,促进植株健壮发育。③加强蚜虫等虫害防治,减少病毒传播介质,可选用啶虫脒、抗蚜威、吡虫啉、噻虫嗪等药剂杀灭蚜虫。如,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雾防治。④当田间发生大豆病毒病时,要及时拔除病株,集中带离田地焚烧销毁。深翻病株土壤,撒入药剂彻底消除病菌。⑤发病初期,可以喷施宁南霉素、阿泰灵等药剂防治。如果病害较为严重,可适当增加药剂量,连续喷施2次。

二、大豆种植中虫害防治技术

1、大豆食心虫防治

(1)危害特点

大豆食心虫的幼虫会蛀入到豆荚的内部,对豆粒进行咬食,常常会将大半以上的豆粒全部吃掉,不但导致大豆减产,而且还会对品质造成不利影响。食心虫每年发生1代,老熟幼虫会潜藏于土壤中越冬。由于此类害虫的危害较大,因此应对其防治予以重视。

(2)防治技术

针对大豆食心虫可以采取如下防治措施:①在大豆种植期间,选择抗虫害能力强的品种,并采取远距离轮作,由此能够降低虫害的发生几率。②成虫盛发期时,可以采取敌敌畏熏蒸的方法进行防治。选用浓度为80%的敌敌畏乳油,按照每公顷1.5-2.25kg的用量,也可选用浓度2.5%的敌杀死乳油,用量控制在每公顷375-450mL。在大豆开花前3天及开花终止期,分别喷洒1次杀虫剂,可以选用敌百虫或是甲维盐吡虫啉,并在大豆结荚后,喷施氯氰菊酯或是吡虫啉加以预防。③使用化学药剂防治食心虫虽然效果显著,但由于化学药剂本身带有一定的毒性,会对大豆及环境造成不利影响。而生物防治是目前最为环保的害虫防治方法,具体分为生物制剂和天敌两个方面。对食心虫防治效果较好的生物制剂为白僵菌粉,可将之加入细土或是草木灰中,均匀撒布于垄台上,以此来防治脱荚落地的幼虫。在食心虫成虫产卵盛期向田间施放赤眼蜂,数量以每公顷30-45万头为宜。

2、大豆蚜虫防治

(1)危害特点

蚜虫是黑龙江地区大豆种植期间比较常见的害虫,此类害虫的成虫和若虫在大豆植株的顶梢与嫩叶上吸食汁液,受害的豆叶处会因为叶绿素的消失而形成黄斑,其形状不规律,并且会不断扩大,颜色也会转变为褐色。一些受害比较严重的大豆植株叶片会呈现卷缩的状态,植株矮小,生长势头缓慢,结荚数量大幅度减少。大豆蚜虫除了会造成直接危害之外,还能传播花叶病毒,导致病害的发生几率增大。因此,要对大豆蚜虫的防治予以重视。该害虫的盛发期在每年的7月中旬左右,可将之作为防治的重点时期。

(2)防治技术

针对大豆蚜虫,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以防治:①将田边、沟边的杂草清除干净,以此来减少虫源。②加强虫害预测预报工作,当每百株大豆的平均蚜虫数量达到1500头时,便可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如,选用浓度为40%的乐果乳油1500倍液,浓度为15%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浓度为2.5%的保得乳油2000-3000倍液、浓度为20%的康福多浓可溶剂3000-4000倍液,以喷雾的方式给药,由此可达到防治效果。

3、大豆豆荚螟防治

(1)危害特点

豆荚螟是黑龙江地区的大豆重要害虫,该虫害在大豆成荚期时的危害最为严重,每年的6月-10月期间,以幼虫危害为主,与食心虫类似,也是蛀入豆荚的内部咬食豆粒,受害的豆粒会形成虫孔,部分豆荚中的豆粒会被吃净。该虫害一旦发生,若是未能及时有效的防治,则会造成10个豆荚,7个被蛀,从而导致大豆减产,最高减产可达到70%左右。因此,必须对该虫害的防治予以重视。

(2)防治技术

①与水稻轮作能够有效预防豆荚螟的发生,同时应选择抗虫的大豆品种,并在大豆结荚前翻耕沤肥。②向田间施放一定数量的赤眼蜂,通过天敌达到防治效果。在老熟幼虫入土之前,向田间施入白僵菌粉剂,以此来减少化蛹的数量。或是利用成虫的趋光特性,借助黑光灯或频振式杀虫灯,对成虫进行诱杀。③由于豆荚螟的幼虫是在豆荚内部危害,故此应采用直接与内吸相结合的防治措施。直接就是向豆荚的表面喷药,因部分药剂的挥发速度比较快,致使药效较短,害虫尚未接触药剂,药效已经散失,导致防治效果欠佳。而内吸是药剂喷到幼虫身上,并且豆荚能缓慢吸上药剂,当幼虫咬食豆粒时,便会吸入药剂,进而死亡。通过二者的有效结合,能够提高防治效果,可选用的药剂为菊酯类和晶体敌百虫等。

三、大豆种植草害防治技术

在黑龙江省大豆种植中,草害防治主要采用土壤处理与茎叶处理两种防治技术,其中土壤处理属于杂草预防措施,茎叶处理属于杂草治理措施,下面对这两种防治技术进行分析:

1、土壤处理

(1)除草剂选用

土壤处理需将药剂混入土体中或直接喷洒在土壤表层,形成封闭药土层,灭杀萌芽状态杂草,预防杂草生长。常用的高效低毒除草剂包括异丙甲草胺、乙草胺、噻吩磺隆、精异丙甲草胺、异噁草松、唑嘧磺草胺、咪唑乙烟酸、4-D丁酯、嗪草酮、丙炔氟草胺等。

(2)一年生禾本科和阔叶草防除

可在大豆播种后向土壤中施入除草剂,混入深2cm左右的土壤中。每公顷大豆田施入的除草剂类型与用量包括:72%异丙甲草胺1.5L+50%丙炔氟草胺120mL复合除草剂;72% 4-D丁酯990mL+90%乙草胺1mL复合除草剂;20%氯嘧磺隆90g+90%乙草胺1L复合除草剂;75%噻吩磺隆+72%的4-丁酯1mL复合除草剂。

(3) 多年生草和阔叶草防除

在防除苣荬菜、刺儿菜、问荆、鸭跖草等杂草时,可在大豆播种后向土壤中施入除草剂,混入深2cm左右的土壤中。每公顷大豆田施入的除草剂类型与用量包括:80%咪唑磺草胺45g+90%乙草胺1L复合除草剂;48%异噁草松1L+90%乙草胺1L复合除草剂;70%嗪草酮600g+90%乙草胺1L复合除草剂;90%乙草胺1L+48%异噁草松1L+80%唑嘧磺草胺30g复合除草剂。

(4) 除草注意事项

①土壤类型。在采用土壤处理防除技术时,需了解土壤性质,对有机质含量超过2%的黑土,以及砂质土、盐碱土不得采用这种除草技术。②土壤湿度。如果春季降雨量相对较小,土壤湿度偏低,则不能采用土壤处理技术。需在有15-20mm降雨量之后施入除草剂,以保证除草效果。③土质。对有机质含量高、土壤黏重的土壤不宜采用土壤处理技术,这是因为此类土质对除草剂具有较强的吸附作用,对大豆生长造成一定影响。如,对有机质含量低于2%的土壤,使用嗪草酮除草剂会产生药害。对有机质含量小于6%的土壤,乙草胺有效成分控制在每公顷1.3-1.55kg范围内。对有机质大于6%的土壤,乙草胺有效成分控制在每公顷1.6-2.2kg范围内。④降雨。当在使用嗪草酮等淋溶性除草剂后遇到降雨天气,则有可能造成低洼处大豆药害。如果使用乙草胺、氯嘧磺隆、异丙甲草胺、丙炔氟草胺的时间较晚,则可能会造成出苗拱土期药害。故此,如遇多雨春季,需尽量避免使用上述除草剂。⑤除草时间。在大豆播种后出苗前施药,尽量在杂草萌发前5d左右施药,施药后浅土镇压。⑥土壤pH值。部分除草剂对土壤pH值有着一定要求,如果使用不当,则会产生药害,增加土壤中药物残留量。如,对pH小于5.5的土壤使用噻吩磺隆、异噁草松、嗪草酮等除草剂会降低药效。对pH值大于7.8的土壤使用唑嘧磺隆、氯唑磺隆会加重药害,造成化学药剂残留超标。

2、茎叶处理

(1)除草剂

茎叶处理是在大豆出苗后将除草剂喷施在杂草或大豆植株上的一种除草方法,当杂草茎叶吸收到药液后,会破坏其内部组织,达到杂草滅除的效果。这种除草技术的针对性强,受土壤土质、有机质含量以及环境因素影响程度较小。但是,由于此除草技术只针对杂草茎叶作用,所以仅能够杀死出苗杂草,无法作用于杂草根部。常用的除草剂包括氟磺胺草醚、烯禾啶、精喹禾灵、广灭灵、威霸、高效盖草能、灭草松、杂草焚、拿扑净、精禾草克等。

(2) 一年生禾本科、阔叶杂草防除

喷施的除草剂类型与用量如下:采用24%克阔乐195mL+6.9%威霸1050mL复合除草剂;21.4%杂草焚1125mL+6.9%威霸750mL复合除草剂;25%氟磺胺草醚705mL+12.5%拿扑净1500mL+24%克闹225ml复合除草剂。

(3) 难治杂草防除

对鸭拓草、刺儿、苘麻等难治杂草,每公顷喷施氟磺胺草醚1050mL+48%广灭灵1050mL复合除草剂。或者,喷施5%精禾草克750mL+48%灭草剂1500mL+48%广灭灵1005mL复合除草剂。

(4) 除草注意事项

①喷药时机。根据大豆和杂草的生长周期特点确定除草剂喷施的最佳时机,通常在杂草出齐时喷施除草剂。如果在杂草草龄过小的情况下喷施,会造成除草剂浪费,降低药效。如果在杂草草龄过大时喷施,会增加杂草的抗药性。针对一年生禾本科草防除,一般在杂草2-4叶期喷药。针对多年生杂草防除,一般在杂草长到15-20cm时喷药。针对阔叶草防除,一般在杂草长到3-5cm时喷药。针对鸭拓草等难治杂草防除,一般在杂草3叶期喷药。②喷药方法。在高温、高湿度天气下喷药,将除草剂兑水后制备成药液,向杂草处喷施。高温高湿环境会增加杂草对除草剂的吸收能力,反之低温低湿环境会减慢杂草对除草剂的吸收能力和传导能力,严重时易引发药害。在喷施除草剂时,应在风速不超过4m/s的晴朗天气下作业,最佳药效时间段为早8点之前和晚18点之后。③降雨天气。如果遇到降雨天气,需对不同药剂采取不同补喷措施。如,精喹禾灵、烯禾啶喷施后1h内如果出现降雨天气则需重新喷施;异噁草松、氟磺胺草醚喷施后4h内如果出现降雨天气则需重新喷施;灭草松喷施后8h内如果出现降雨天气则需重新喷施。

综上所述,在大豆种植中,种植户要重点防治根腐病、胞囊线虫病和病毒病等常见病害,以及大豆食心虫、大豆蚜等常见虫害,坚持以预防为主,方可防止病虫害发生几率。同时,种植户还要加强草害防除,掌握科学用药方法,合理利用化学药液防除杂草,为大豆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

(作者单位:158421北大荒集团黑龙江庆丰农场有限公司第四管理区)

猜你喜欢
乙草胺食心虫豆荚
豆荚儿,嘭!
桃小食心虫对桃树的危害及无公害防治
河北果树(2020年2期)2020-05-25 06:58:28
小房子上的绿豆荚
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在测报和防治上的应用
浙江柑橘(2016年2期)2016-03-11 20:12:46
60%氯氟吡氧·乙草胺·莠悬乳剂防除玉米田杂草药效试验
现代农业(2016年4期)2016-02-28 18:42:10
豆荚旅馆
娃娃画报(2015年11期)2015-12-08 04:39:23
剥豆荚
性诱剂在梨小食心虫和苹果蠹蛾测报中的应用
迷向法防治梨小食心虫效果研究
乙草胺的降解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