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植保理念下小麦多种病虫害防治方法的有效运用手段

2024-05-29 11:30:45郭元波
农民致富之友 2024年14期
关键词:植保害虫小麦

郭元波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传统的化学农药防治方式受到了质疑,针对小麦病虫害防治,迫切需要寻求一种更加可持续、环保的解决方案。长期以来依赖化学农药的防治方式不仅带来了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隐患。同时,对人类健康产生了潜在的风险。转变防治思路,倡导绿色植保理念已成为当前的迫切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地控制小麦病虫害,保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稳定提升,在保障农产品安全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成为深入研究绿色植保理念下的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出发点。因此,本文旨在对绿色植保理念下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及技术指导。

绿色植保理念代表了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旨在通过最大限度地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性。传统的化学农药在防治病虫害的同时,会对土壤、水体以及空气造成污染,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绿色植保则更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采用生物防治、生物制剂及高效低残留化学药剂等方法,减少了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有利于维护生态的平衡,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绿色植保致力于减少农药残留,生产更加安全、健康的农产品,保障人们的饮食安全。采用生态调控等技术,可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发生,提高农产品的营养价值及口感品质,满足消费者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促进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有必要积极地倡导与推广绿色植保理念,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创新,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一、小麦病虫害在绿色植保理念中的相关农业防治方法

1、合理选种、播种提升小麦抗病能力

小麦的选种工作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选取具有较强抗寒性的品种,在寒冷地区或者冬季播种的情况下,抗寒性较强的小麦品种能有效控制因低温冻害导致的减产风险。抗病性也是选种的重要考虑因素,抗病性强的小麦品种病害发生的概率较低,减少了对农药的依赖,符合绿色植保的理念。同时,因地制宜的考虑播种期及地理水平,结合其早熟性,在播种期较晚或者生长季较短的地区,选择早熟性强的小麦品种,确保在有限的生长周期内完成生长发育,提高产量稳定性。此外,抗倒性也是小麦选种中要重点考虑的因素之一。选择抗倒性强的小麦品种因自然灾害或者风雨导致的倒伏损失就小,保障了小麦的正常生长与产量。小麦的播种方法同样要综合考虑土壤的条件、气候环境和种植目标等因素,确保播种效果与生长发育,常见的播种方法有撒播、拆播以及机械条播。撒播法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播种方法,适用于土地平整、耕作深度较浅的地区,播种时将小麦种子均匀地撒播在整个播种区域内,再用轻型拖拉机进行覆土,该方法操作简单且适用性广泛,但不可避免的会导致种子之间的竞争或是生长不均匀。拆播法适用于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区,在拆播中,首先使用拆播机或播种机将小麦种子均匀地散布在地面上,然后再用犁或平整机将种子埋入土壤中,保证种子的深度与间距比较均匀,有利于小麦的生长发育。最后是机械条播法,较为节水且高效的播种方法,适用于干旱地区或者水资源紧缺的地区。在机械条播法中,机械条播随机带肥,施肥深且均衡,提高了肥料利用率。而且机播可进行播量调整,根据地力水平和品种特性,实行定量播种,避免了过稀或过密现象,从而达到合理密植。同时,机械播种成行,可有效增强田间通风透光性,有利于小麦生长发育。在绿色植保理念下,小麦的播种方法根据土壤条件、气候环境以及种植目标等因素选择,目的是实现播种效果的最大化与生长发育的优化。

2、避免施肥不当导致小麦病虫害的发生

合理的水肥管理可以提高小麦的抗病虫害能力,促进植株的生长。在水肥管理中,选择在每次浇水后撒施尿素或高氮复合肥,用量控制在每次7kg-10kg尿素或高氮复合肥富含氮元素,促进小麦的生长,增强植株的免疫力,提高其抗病虫的能力。小麦生长期间,应根据其需要与土壤湿度情况,合理控制浇水量与频次,避免出现过湿或干旱的情况,过湿的土壤容易滋生病原菌害虫,增加了病虫害的发生风险,而干旱则会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降低其抗病虫的能力。还可以采取一些水肥管理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提高小麦的抗病虫能力。例如,滴灌或喷灌技术进行精准灌溉,减少水分的浪费,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或是基于土壤和植株生长状态的精准施肥技术,确保施肥量与施肥时间的准确性,避免因施肥不当而导致病虫害的发生。

3、小麦越冬管理方法

越冬期间小麦病虫害的发生率较高,特别是赤霉病和白粉病等病害的流行期,为了有效控制病害的发生,在秋季播种前,选择抗病虫性强的优质种子进行播种,降低了病害的发生风险,减少了防治工作量。在小麦收割后,及时清除田间残留的秸秆和杂草,减少病原菌与害虫的滋生传播。在越冬期间,适量施用有机肥或磷钾肥,增强小麦的抗寒性与抗病虫能力。

4、小麦越夏管理措施

小麦的越夏管理是确保小麦在夏季高温、干旱等不利环境下能健康生长的关键。在小麦生长过程中,杂草会与小麦争夺水分、养分以及光照,严重影响了小麦的生长发育,越夏管理时要及时的清除田间的杂草,保持小麦周围的环境清洁整洁。越夏管理期间,根据小麦的生长需要与土壤肥力状况,合理施用黄腐植酸类平衡型复合肥、有机肥、菌肥、化肥等。补充土壤中的养分。其中,高产麦的有机肥用量,应占小麦总施肥量的60%以上。在夏季高温、干旱的环境下,土壤中的水分容易蒸发流失,对小麦的生长造成不利的影响,越夏管理时要及时的进行灌溉,保持土壤的湿润,提供足够的水分供应给小麦生长。另外,夏季高温多湿的环境容易导致病虫害的滋生与扩散,给小麦生长带来威胁,越夏管理时要加强病虫害的监测及防治,保护小麦的健康生长。

二、小麦病虫害高效低残留化学防治策略

雖然现阶段为了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倡尽量不使用农药,但是化学防治短时期内仍然在病虫害防治手段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于小麦而言,使用化学药剂依然是主要的病虫害防治手段。在小麦病虫害防治中,选择化学防治技术,要选择低毒和低残留的化学药剂,尽量减少对小麦质量的影响。

1、选择植物免疫诱抗剂

在小麦生长过程中,可以选择植物免疫诱抗生长制剂,包括氨基寡糖素和芸苔素内酯等,混合搭配施用,满足小麦生长营养需求。在小麦生长过程中,可以施用生物性叶面肥,包括氨基酸或者腐殖酸类等,能够增强小麦抗逆性,提高小麦抗干旱和抗冻害能力,保证小麦产量。

2、土壤消毒处理

在播种前要做好土壤消毒管理,能够灭杀土壤中的病菌和虫卵,减少病虫害,尤其遇到干旱天气,会增加红蜘蛛的发生概率,做好土壤消毒管理工作,可预防红蜘蛛。红蜘蛛的发生适宜温度为15℃—20℃,湿度在50%以下。所以秋雨少,春暖干旱,以及在壤土、粘土麦田发生严重。红蜘蛛主要危害小麦叶片,其叶片被其幼虫啃食后,呈黄斑、枯黄等症状,严重时导致叶片凋萎、枯萎,影响小麦的光合作用。在种子处理阶段,使用50%辛硫磷乳油,按种子量的0.2%进行拌种处理,增强种子的抗病能力,减少红蜘蛛的发生。小麦生长期间,发现红蜘蛛的危害时,采用喷雾的方式,常用40%乐果乳油或50%马拉硫磷乳油,用水稀释后制成200倍液,喷雾覆盖小麦叶片。有效地接触到麦蜘蛛的成虫、幼虫,达到控制害虫的目的。

3、小麦不同病虫害应针对性用药

针对小麦不同的病虫害要科学用药。例如:一旦出现赤霉病,可对种子进行处理,使用含有25%氰烯菌酯的农药每亩50ml,有效地降低了种子表面的病原菌数量,减少了病害发生的可能性,或在小麦的生长期间,使用含有28%烯肟·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的农药,用水稀释后喷施在小麦植株上,按照每亩50g—95g的用量,喷药时选择在麦穗上方30cm左右的距离进行喷药,确保药液均匀覆盖植株,避免对小麦植株造成过度损伤。出现小麦条锈病时,要及时喷洒用药,避免病害传播和扩散,防治条锈病可以在发病的初期,使用含有20%三唑酮乳油的农药进行喷施,每亩60ml—80ml的用量,可有效地抑制条锈菌的生长繁殖,控制病情的进一步发展。此外,及时的清除田间杂草、保持通风透光,同时,选用抗病品种,合理施肥、浇水,保持小麦健康的生长,也是预防条锈病的重要措施。出现小麦吸浆虫时,可用2%甲基异柳磷粉剂,4.5%甲敌粉,4%敌马粉或80%敌敌畏乳油50ml—100ml加水1kg—2kg或用50%辛硫磷乳油200ml,加水5kg喷在20kg—25kg的细土上,拌匀制成毒土施用,边撒边耕,翻入土中。此外,在小麦生长期间,使用10%高氯氟·噻虫嗪微囊悬浮剂,用水稀释后喷施在小麦叶片与茎部,一般控制用量在每亩12ml—16ml,有效地杀灭吸浆虫,防止其继续对小麦造成危害。

三、绿色植保理念下小麦物理防治措施

1、灯诱物理防治方法

在绿色植保理念中,灯诱是一种环保高效的防治方法,适用于小麦病虫害的防治。其中,立杆式太阳能杀虫灯是一种常见的灯诱物理防治设备。立杆式太阳能杀虫灯利用光线诱导害虫,太阳能供电,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在夜间,太阳能杀虫灯会释放特定波长的光线,吸引小麦病虫害飞入灯光范围,然后灭杀。灯诱物理防治不使用化学农药,不会产生农药残留,对农田环境和生态系统无污染。立杆式太阳能杀虫灯安装简便,不需要复杂的维护和操作,轻松使用能提高防治效率。但灯诱物理防治方法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太阳能灯的效果受天气条件的影响,如天气阴雨、多云时夜间光线较弱,可能影响灭虫效果。覆盖范围有限,只能在设备周围一定范围内进行防治。

2、性诱物理防治手段

性诱物理防治是仿生性昆虫信息素是一种物理防治手段。仿生性昆虫信息素是模拟天然昆虫信息素合成的化合物,模拟雌性昆虫释放的化学信息,吸引雄性昆虫进入诱捕器中,从而达到控制害虫的目的。在小麦病虫害防治中,合适的仿生性昆虫信息素,如蚜虫、飞虱等害虫的信息素,喷洒到农田中,诱导雄性害虫进入诱捕器中。性诱物理防治不使用化学农药,不会产生农药残留,对农田环境非常友好。仿生性昆虫信息素还具有较高的诱导效果,有效的吸引并捕杀害虫,具有节能的特点。性诱物理防治方法具有较强的目标特异性,能精准的诱导目标害虫,避免对非目标生物的影响。该方法适用于特定种类的害虫,对不同种类的害虫效果不同,室外环境温度、湿度等因素会影响仿生性昆虫信息素的释放效果,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监测。

四、采用生物防治技术规避小麦病虫害的发生

生物防治是指采用天敌、有益微生物等生物因素来防治病虫害,可以采用以下生物防治措施。

1、利用昆虫天敌

利用昆虫天敌技术是将特定的性信息素通过各种途径释放到田间。该技术已在农业生产中应用多年,效果好,对天敌影响较小,且具有无污染、无残留的特点。但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①在田间应用时,性信息素的释放量要达到一定水平才能有效控制害虫数量,若释放量过少或过多,仍旧会造成害虫大量繁殖。②由于该技术具有生物活性,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应避免和杀虫剂混合使用。如果将磷化锌、杀虫单、阿维菌素等杀虫剂和该技术混合使用,会降低其防治效果。因此,要根据当地害虫的发生情况合理选择使用该技术。此外,还可以选择利用小麦生长过程中的害虫天敌防治病虫害。例如,在小麦种植时可以利用蜘蛛和蚂蚁等天敌对蚜虫进行控制;在虫害发生前采用相应的工具进行人工捕杀害虫;在小麦生长过程中采取药物防治虫害。

2、利用有益微生物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可以利用一些有益微生物控制小麦锈病、小麦纹枯病等病害的发生和为害。该类微生物杀虫剂主要包括苏云金杆菌、多杀霉素、农用链霉素和新型生物杀虫剂农用链霉素等。苏云金杆菌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微生物杀虫剂,具有毒性低、持效期长、环境污染小等优点。同时,还可以与其他农药混用,提高防治效果,不产生抗性,能通过植物的气孔进入植株体内,起到“内吸”作用。在我国,苏云金杆菌已被广泛用于防治多种农作物病虫害。在使用时,可将该制剂稀释成300—400倍液后喷施叶面。

五、采用混合防治对小麦病虫进行控制

在一些地区,麦田当中往往会同时发生多种类型的虫害,加大了害虫防治工作难度。这时就需要引进多种害虫的天敌,并且需要注意天敌与天敌之间是否存在相克。同时,可将多种药剂混合使用,但要注意不同药剂之间是否存在抵消效果。在防治小麦虫害的同时还需要注意防止小麦出现早衰情况。小麦抽穗完成后需要转变病虫害防治工作方向,抽穗后的防治工作重点是预防小麦穗蚜、赤霉病。建议使用高效氯酸菊酯2000倍液、10g—15g的60%吡虫啉、戊唑·咪鲜胺等,将几种药剂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喷施。在喷施药剂的过程中,如果药剂毒性过大就需要控制药剂的实际使用量,并改进喷施方式,最大限度地降低药剂对小麦、害虫天敌的伤害。

总的来说,通过综合运用生物防治、生態调控、物理防治等多种手段,实现了对小麦病虫害的有效控制,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对环境与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绿色植保理念下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的不断完善与推广应用,将为保障粮食生产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作者单位:441800湖北省老河口市袁冲乡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猜你喜欢
植保害虫小麦
主产区小麦收购进度过七成
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11-09 23:18:44
2021年《广西植保》总目录
广西植保(2021年4期)2022-01-06 07:55:00
壶关县:开展2021年植保无人机操作手培训
今日农业(2021年17期)2021-11-26 23:38:44
孔令让的“小麦育种梦”
金桥(2021年10期)2021-11-05 07:23:28
蜗牛一觉能睡多久?
好孩子画报(2021年9期)2021-09-26 12:26:31
叶面施肥实现小麦亩增产83.8千克
今日农业(2021年13期)2021-08-14 01:38:00
冬季果树常见蛀干害虫的防治
今日农业(2020年23期)2020-12-15 03:48:26
哭娃小麦
枣树害虫的无公害防治
现代园艺(2017年21期)2018-01-03 06:42:15
植保机何时走下“神坛”
新农业(2017年2期)2017-11-06 01: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