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媚 史伟
林业栽培种植技术是指在森林、林场或其他地区进行树木种植的工作中,应用的一系列技术手段和方法。这包括选种、育苗、定植、施肥、浇水、修剪、防风、防虫、防火等方面。养护是指对栽培的树木进行管理、维护和保护,以确保树木生长健康、生产力稳定和生态环境保持良好。具体操作包括:浇水、施肥、修枝、整形、松土、防虫、防病、防火等。在林业栽培种植技术和养护工作中,需要根据不同树种的特点和生态环境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措施,以达到最优的生长效果和经济效益。这些技术与措施的合理运用,对于森林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一、林业栽培种植及养护的意义
1、利于保持水土,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
林业栽培种植及养护可以帮助保持水土资源。森林的根系能够牢固地固定土壤,减少水土流失。树木枝叶能够阻挡雨水的直接冲击,降低降雨对土壤的侵蚀。同时,森林能够起到一种天然过滤器的作用,净化水源,减少水污染。树木还可以起到防风固土的作用,减弱风力对地表的冲击,减少土壤风蚀。在沙漠、沙化地区,适宜的栽培种植和养护能够形成绿色屏障,防止沙尘暴的发生,保护周围的农田和人类生活区。通过选择适宜的树种,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促进物种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维持。森林能够提供栖息地和食物源,吸引各种生物栖息繁衍,形成复杂的生态系统。这样的生态系统对于维持地球的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2、利于环境改善,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一方面,林业栽培种植及养护对环境改善意义重大。森林是地球的“肺脏”,通过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林木能够帮助净化大气,改善空气质量。树木能够吸附有害气体和吸收颗粒物,减少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对缓解大气环境污染有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林木的栽培种植和养护可以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改善空气品质,减少噪音和尘土的侵扰,为人们创造宜居的居住环境。
二、林业栽培种植及养护的主要技术原则
1、关注林木成活性
关注林木成活性是林业栽培种植及养护的一个重要原则。这意味着在栽培种植过程中,应该特别关注苗木的成活情况,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1)我们要选择适应性强的苗木,并确保苗木的质量良好。
(2) 要注意控制移栽过程中的损伤,避免根系断裂和受伤。
(3) 适时进行灌溉和保护,保证苗木得到充足的水分和防止外界环境的干扰。此外,还可以采用覆土、遮荫等措施来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关注林木成活性的原则能够确保苗木在种植后能够稳定生长,为林业生产提供更好的成果,同时也能够减少资源的浪费,降低经济成本。
2、生态适应性原则
生态适应性原则强调在选择树种和种植地点时要考虑树种的适应性,以确保树木能够适应生态环境的要求,稳定生长并发挥经济效益。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选择具有适应能力的树种进行种植。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生态环境,只有选择适应性强的树种,才能够在相应的环境中良好生长。同时,生态适应性原则还要求我们根据树种的特点和生态需求,合理规划种植布局,确保树木之间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和光照条件。
3、可持续养护原则
可持续养护原则强调在林木的养护过程中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即保护环境、有效利用资源,并确保经济效益的持续性。可持续养护要求人们合理利用土地和水资源,避免过度砍伐和过度开发,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要定期开展修剪整形、疏伐和病虫害防治等养护工作,以保证林木的健康生长和发展。
三、林业栽培种植及养护的主要问题
1、林业栽培人员技术水平不足
(1)在树种选择方面,由于缺乏科学知识和专业指导,栽培人员往往无法正确判断树种的适应性,导致选择不合理的树种。
(2)在施肥和灌溉方面,栽培人员缺乏对土壤养分和水分需求的科学了解,施肥量和灌溉频率往往不准确,导致养分和水分的浪费或不足。
(3)在病虫害防治方面,栽培人员对病虫害的预防和控制缺乏有效手段和策略,无法及时识别和处理病虫害问题。
(4)栽培人员对林木的修剪和整形技术了解不深,容易造成过度修剪或不足修剪的问题,影响林木的生长和外观效果。
2、受到自然与人为因素干扰和破坏
受到自然与人为因素干扰和破坏的问题表现主要体现在林业栽培和养护过程中。自然因素包括野火、病虫害和极端天气等,对树木的生长环境和健康产生负面影响。人为因素包括非法砍伐、盗伐和非法开垦等,这些活动会导致树木的大规模砍伐和环境的破坏。这些因素的存在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会对林业栽培和养护工作带来巨大的障碍和挑战。
3、 林业栽培资金投入有限
资金限制在各个栽培环节中的影响显著。由于预算有限,我们在采购苗木时往往受到约束,这通常导致无法选择高质量的苗木,进而影响到苗木的成活率和质量。在施肥、病虫害防治以及灌溉等方面,往往无法及时、充分地提供所需的养分、药剂和水源,影响了树木的生长和健康。资金的不足也限制了科研和技术创新的发展,无法进行相关研究和试验,限制了栽培技术的提升和改进。
四、林业栽培种植及养护的主要措施
1、林业栽培种植及养护制度建设
一方面,加强栽培人员的专业培训与教育,建立培训机制,组织专业培训班和技术交流会议,邀请专家学者举办讲座和指导,提升栽培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素养。同时,建立栽培技术手册和操作规范,为栽培人员提供科学、实用的指导,确保操作规范、决策科学。另一方面,完善監测系统,加大巡逻和监测力度,及时发现和应对自然与人为因素的干扰和破坏。对于野火和病虫害等自然因素,建立预警机制,加强防火和防虫害的宣传教育,做好灭火和防治工作。对于非法砍伐和非法开垦等人为因素,加大执法力度,加大惩处力度,同时开展宣传教育,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和法律意识。
加强科研与技术创新,提高林业栽培和养护技术水平。加强科研机构与栽培人员的合作,开展新品种选育、病虫害防治等研究,提供科学技术支持。推广适应性强、抗逆性好的树种,提高栽培和养护的效益和可持续性。
2、林业栽培种植与养护措施
(1)选种育苗
选种育苗技术是林业栽培种植的基础,通过选择优质种子或扦插材料,培育具备良好生长特性和适应性的苗木。①要从当地适宜生长的树种中选择合适的种子或扦插材料,确保它们具备强大的生长潜力和抗逆能力。②进行种子处理或扦插处理,以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和生长势。常见的种子处理方法包括浸种、干燥处理等,而扦插处理则包括切割、插条处理等。在整个育苗过程中,要对苗木进行科学的管理和护理,包括合理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控制,以及定期的浇水、除草和松土等。通过选种育苗技术,可以培育出质量优良、适应力强的苗木,为后续的栽培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提高林木的成活率和生长质量。
(2)土壤改良
土壤改良技术是林业栽培种植中的重要环节,旨在改善贫瘠或土壤质量较差的地块,提高土壤的肥力和适应性,为树木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①可以通过添加有机肥料来改善土壤肥力,增加有机质含量,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和养分循环。有机肥料可以包括畜禽粪便、腐熟堆肥、绿肥等,可以提高土壤的蓄水保水性和保持肥力的能力。②可以使用土壤调整剂来调节土壤的酸碱度和结构。对于酸性土壤,可以添加石灰或石灰石来中和土壤pH值,提高土壤的适宜性。对于粘性土壤,可以添加砂土或有机材料来改善土壤结构和通气性。③还可以通过土壤深松、翻耕等措施来改善土壤的结构和透气性,促进根系的生长和发育。根据土壤的实际情况,可以进行土壤肥力测试和土壤改良的评估,选择合适的改良方法和措施。通过土壤改良技术,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适应性,为栽培林木提供健康的生长环境。
(3)种植密度
种植密度指根据树种的生长特点和林分的要求,合理确定栽植的树木数量和间距。工作人员要考虑苗木的生长空间和互相间的竞争关系。栽植时要保证每棵树的生长空间充足,避免树木之间的过度竞争,以免影响其生长和发展。此外,种植密度还需结合地块的土壤条件、气候环境和经济条件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通过合理的种植密度技术,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林木的株密度和经济效益,并在栽培过程中实现最佳的生长和发展效果。
(4)施肥与灌溉
施肥与灌溉可以为树木提供养分和水分的供应,促进其生长和发育。根据树种的需求和土壤的状况,合理施肥是确保树木健康生长的关键。
①需进行土壤养分的测试,了解土壤养分含量和pH值,以便进行准确的施肥。根据测试结果选择合适的肥料种类和施肥量。常见的肥料种类包括有机肥、无机肥和微量元素肥料等。有机肥料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并改善土壤结构和保水性;无机肥料可以迅速满足树木的养分需求;而微量元素肥料能够补充土壤中的微量元素,提高树木的抗病虫害能力。施肥量要根据树木的需求和土壤的状况进行调整,避免过度施肥造成的污染和浪费。
②根据树种的需水量和土壤的湿度,合理进行灌溉是保证树木生长的重要措施。首先,要了解树种的需水量,包括不同生育阶段的需水量差异。其次,要根据土壤的湿度进行灌溉调控。对于缺水的地区,可以采取常规灌溉或滴灌技术,确保树木的需水量;对于湿润地区,则需要注意排水措施,避免树木遭受过度湿润的情况。此外,还可以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如喷洒灌溉、雨水集中利用等,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保护环境。
(5)病虫害治理
病虫害监测方法是发现病虫害的存在和程度的关键步骤。可视检测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观察树木的叶片、枝干、根系等部位,发现病虫害的症状和迹象。还可以进行土壤检测,分析土壤中的病原菌或虫卵的存在情况。现代化的检测方法还包括利用病虫害监测设备和技术,如昆虫诱捕器、树木生长监测仪器等,通过收集病虫害信息来进行分析和预警。在确定病虫害的种类之后,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治理。①物理防治方法包括剪除受感染的植物部分、清除树冠内的杂草和堆积物,以减少病虫害的繁殖和传播。②生物防治方法是引入天敌或寄生生物来控制病虫害的数量和扩散。③化学防治方法是使用专门的农药喷洒或涂抹于植物体表以控制病虫害。在实施病虫害治理的过程中,还应综合考虑环境、经济和安全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治理方法,并遵循相关规定和指导,以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的健康。
(6)定期修剪整形
定期修剪整形是林业栽培养护技术中的重要措施,可以促进树木的生长和发展。①定期修剪可以控制树冠的形状和大小,使树冠均匀分布,提高光合作用和气体交换效率,并减少树冠之间的竞争。②定期修剪可以修复受损的枝条和树木部分,促进新梢的生长和分枝。通过修剪伐去病虫害感染的枝条,可以减少病虫害的扩散和发展。③定期修剪还可以提高树木的抗逆性和抗病虫害能力,改善树木的健康状况。通过合理地修剪整形,可以保持林分的健康和均衡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需要注意的是,在修剪整形过程中,要根据树种的特点和生长规律,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操作,避免过度修剪导致树木的衰弱和损伤。
(7)找好林业养护时机
根据季节不同选择养护时机是十分重要的。①春季是树木生长旺盛的季节,适合进行移植、修剪、施肥、灌溉,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区域,还要注意春季防风、防旱、保墒,以促进新梢的生长和根系的发育。②夏季高温多雨,且虫害较多,适合通过“打点滴”的方式给树降温驱虫,日常防护中还要做好水利疏导,避免树木浸渍。③秋季的环境与春季类似,最需要的是修剪、施肥、灌溉、防风、防旱、保墒。④冬季要做好对树木的保暖工作,最好不要修剪树冠,以提高林木抗风雪的能力。根据水分状况选择合适的养护时机,例如在旱季之前进行灌溉,使树木能够充分吸收水分。同时,根据土壤肥力情况选择合适的施肥時机,为树木提供足够的养分。此外,还需考虑地形和环境因素,如风向、日照等,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修剪和防治,以充分利用自然条件,提高养护效果。
(8) 科学监测和评估
①对于树木生长情况的监测,可以采用定期的测量和观察方法。通过测量树高、胸径和树冠宽度等指标,可以评估树木的生长状况。同时,观察树木的叶片颜色、形态和落叶情况,可以判断树木是否健康。此外,通过土壤样品分析,了解土壤的营养元素含量和pH值,可以评估树木的养分供应情况。②对于病虫害情况的监测,可以采用定期的巡查和观察方法。通过观察树木叶片和树皮上的病斑、虫害痕迹和虫害种类,可以判断树木是否受到病虫害的侵害。同时,可以利用黄板和粘虫球等辅助工具,吸引和捕获害虫,进行种类和数量的监测。此外,还可以使用专业仪器进行病虫害的诊断和检测,例如红外相机、显微镜等。③通过对监测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可以进行综合评估。比如,根据树木生长指标和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可以判断树木的健康状态和抗逆能力。此外,结合土壤样品分析结果,可以评估土壤的养分状况和适宜性。通过科学评估,可以制定相应的养护策略,例如调整修剪的时机、改进病虫害防治措施和优化施肥方案。
综上所述,林业栽培种植技术及养护措施是实现林木健康生长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制度,采取选种育苗、土壤改良、施肥灌溉、病虫害治理、定期修剪整形、找好养护时机和科学监测评估等措施,可以提高林木的生长质量和经济效益,保护生态环境,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 722306陕西省宝鸡市眉县国有营头林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