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高产栽培技术及常见病虫害防治策略有效实施

2024-05-29 02:12:50王琴
农民致富之友 2024年14期
关键词:高粱杂草养分

王琴

高粱是我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为保障高粱产量满足市场需求,需要在种植过程中科学应用高产栽培技术,同时,避免病虫害对高粱种植造成不利影响,在种植过程中,应加强病虫害防治。基于此,文章对不同地区的高粱种植进行研究,提出有效的高产种植技术,并说明在高粱种植期间对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措施,为高粱生长提供良好环境,实现高产效果。

一、高产栽培技术

1、选地

高粱的抗旱能力强,能够在干旱的环境中生长。高粱具有较强的根系,可深入土壤中吸取水分。此外,高粱叶片上的角质层也能够减少水分蒸发,增加植物的保水能力。除抗旱能力,高粱具有较强的抗涝能力。遇到大雨时节,高粱的根系能够迅速吸收多余的水分,并将其输送到地上部分。这样可以减少水分对植物的伤害,保持植物的正常生长。因此,高粱在湿润的环境中也能够获得较高的产量。通常,高粱对水肥要求不高,可在贫瘠的土地上生长,促使在种植地块和前茬方面要求较低。在任何地块精耕细作、加强管理,产量都不会受到影响。

其中需要注意一点,在种植高粱时,要防止重茬和迎茬。重茬是指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种植同一种作物多年,这会导致土壤中的养分被过度利用,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和产量。迎茬是指在前一种作物收割后立即种植另一种作物,会导致土壤中的养分无法充分恢复,随之制约植物的生长和产量。因此,在种植高粱时,应该避免重茬和迎茬,降低病虫害的发生。

2、整地

每年秋收后,施用有机肥,及时进行深耕处理,深度应控制在20~25cm之间,促进根深叶茂,使植株更加健壮,从而获得高产。早春时节开展耙、压、耢的保墒处理,保持土壤中的水分,为高粱的生长提供充足的水源。

此外,在秋翻整地时,应进行秋起垄的工作。通过起垄,增加土壤的通气性和排水性,有利于高粱的生长和发育。同时,起垄还可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3、种子处理

播种前,根据种植区域实际情况,科学选用符合要求种子,并保证种子外表光滑,具备产地检疫等。为提高发芽率,应在晴朗、温暖的天气条件下进行晒种处理,持续3-5天。全面将种子表面病原菌灭杀,防止带病种植。

种子催芽时,将种子浸泡在20-30℃的温水3-4小时,完成后,将其放在炕上。炕温应保持在20~25℃为宜,保证3小时用温水清洗一次,通常在一天后,根芽会全部出现,36小时后,苗芽会全部出现。当苗芽露出时,即可播种。同时,也可将种子放到通风干燥处,定时进行翻动。在根芽变得干枯时,使用包衣拌种处理。其中需要注意,催芽后,种子要在6小时内完成播种,利用坐水种植方式,确保种子能够迅速发芽并生长。

4、适时播种

①时间

首先,结合土壤温度。温度对于种子发芽和生长至关重要。土壤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种子的发芽产生不利影响。因此,要根据不同品种的特性,来确定适宜的播种温度。通常,当5cm土层的温度在10-12℃时,是最适宜的播种时间。在此温度范围内,种子可正常发芽并迅速生长。

其次,土壤湿度。土壤过于干燥,种子将无法吸收足够的水分,从而影响其发芽和生长。相反,土壤过于湿润,种子可能会窒息或腐烂。因此,要根据土壤的含水量来判断是否适合播种。当土壤达到手攥成团、落地散开的程度,此时含水量最为适宜播种,种子可充分吸收水分,促进其发芽和生长。

最后,考虑品种特性,确定播种时间。不同的高粱品種对于播种的要求存在一定差异。有些品种对于温度和湿度的要求较为严格,而有些品种则相对较为宽松。因此,在进行播种之前,要仔细研究不同品种的特性,并根据其实际要求来确定适宜的播种时间。

②方式

高粱播种时,可以采用机械播种,这种方式具有速度快、质量好等优点。在播种时,能够连续进行开沟、播种、覆土等处理,有效缩短播种期,提升保墒效果。

播种时田地处理,通常垄距一般为65-70cm,垄上种植双行高粱,垄上行距为10-12cm。播种深度一般控制在3-4cm之间,而高粱胚轴只有4cm,因此需要严格控制播种的深度。

对于土壤墒情适宜的地块,可以在播种时进行镇压,土壤粘重时,要隔天进行镇压。如果不使用播种机,应采用坐水种植方式。在第1犁中,原垄垄沟进行深趟处理,底层施氮钾肥,上层施磷肥。在第2犁中,要犁破原垄,形成新垄,并在4小时后用磙子进行保墒处理。在第3犁中,耙开垄台,适量浇水,手工方式播种,避免伤芽。再进行覆土操作,厚度控制在4cm内。6小时后,使用镇压器保墒,确保种子能够快速出苗。通常一星期会全部出苗。

5、种植密度

种植密度应重视以下几点要求:

{1}结合高粱种植的原则,使用大穗稀、小穗密是最佳种植方式。在种植高粱时,应保证高粱大穗稀疏,小穗密集。实现土地资源可以更好地利用,提高产量和质量。

{2}保苗的数量。根据种植经验,每亩需要保苗7000-8000株。高粱植株高大,需要足够的空间来生长和发展。因此,保持适当的密度可以确保每株高粱都能得到足够的养分和阳光,从而获得更好的生长效果。

{3}种子的特点。高粱种子的千粒重约为20g,而1kg种子大约有50000粒。因此,在播种时,要控制种子使用量。过多的种子会导致浪费,而过少的种子则会影响产量和质量。应充分结合实际需求和种植条件来确定合适的种子用量。

{4}考虑成苗率和播种、机械和农田作业等因素对苗的损害。根据相关调研,高粱的成苗率约为65%。说明大约65%的种子能够成功发芽并成为健康的苗。因此,在计算最佳播量时,要充分考虑成苗率情况。

根据以上分析,综合高粱生长特点、种子特点以及成苗率等因素,最佳播量为每亩0.7kg。通过合理的播种量,确保每株高粱都能得到足够的养分和阳光,从而获得更好的生长效果和产量。

6、施肥管理

高粱在生长过程需要大量养分,在产出100kg籽粒的标准下,通常需要2.0kg氮、1.3kg磷和3.0kg钾。为了确保高粱的生长和发育,应每亩施用30m3的农家肥作为基肥。此外,每亩添加氮、磷、钾复合肥150kg,有助于提供高粱所需的养分。

播种后30-40天,为了进一步促进高粱的生长,应每亩适当追施有机肥110-150kg。通过上述的施肥措施,可以确保高粱在拔节期得到足够的养分供应,从而促进其健康生长和发育。

7、田间管理

①定苗

高粱在定苗时,若间苗时期过晚,苗大根多的情况下,就容易伤根或拔断苗。当苗长大时,根系也会相应增长,不及时进行间苗,会导致根系过于密集,相互纠缠在一起,难以分离。这种情况下,间苗会伤及根部,并造成整个苗体被拔断。

为避免上述事件发生,应结合实际情况,尽早进行间苗。在3-5叶期时,幼苗的根系尚未完全发育,此时进行间苗可以更好地控制苗的大小和数量。通过及时进行间苗,确保每株幼苗都能够获得足够的养分和水分,从而培育出壮苗。此外,间苗减少地力消耗。当幼苗过多时,会竞争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导致地力逐渐耗尽。通过间苗可控制幼苗的数量,使其能够更好地利用土壤资源,减少地力的消耗。

②除草

在杂草较少的情况下,中耕期间进行除草应进行2次铲趟。而在特殊生长时期,应进行3次铲趟。有效消灭杂草时,能够合理调节土壤水分和温度状况。在拔节期进行中耕时,要求细铲深趟,并且要结合追肥进行。这样可以确保作物的生长环境更加适宜,促进其健康生长。

在幼苗期,高粱根系尚未完全发育,土壤的板结现象较为常见。板结会导致土壤通气性差,影响高粱的根系发育和吸收养分的能力。因此,通过苗期铲趟可以有效地消除土壤的板结现象,为其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此外,苗期铲趟还可以消灭杂草。杂草是高粱生长过程中的竞争对手,争夺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资源,对高粱的生长造成不利影响。通过铲趟可以及时清除杂草,减少其对作物的竞争压力,保证作物能够充分利用土壤资源进行生长。

拔节期中耕的要求。拔节期是作物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此时作物的根系已经相对发达,需要更多的养分和水分来支持其生长。因此,在拔节期进行中耕时,要求细铲深趟。细铲可以更好地翻动土壤,增加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性,有利于高粱根系的发育和吸收养分的能力。深趟则可以加深耕作层,使作物的根系能够更好地延伸,吸收更多的水分和养分。拔节期中耕还要结合追肥进行。追肥是指在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补充养分的一种措施。在拔节期进行中耕时,可以将肥料均匀地撒在耕作层上,然后进行深趟操作,使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合。这样可以使肥料更好地被作物吸收利用,提高作物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化学除草的时间非常重要,最好在播种后的3天内进行,确保杂草在幼苗阶段就被有效地控制。在进行化学除草之前,准备好所需的药剂和水源。莠去津在除草中经常使用,其用量为每亩0.2-0.25kg。同时,还需要准备足够的水,每亩需要25-35kg的水来稀释药剂。在干旱天气下,为提高除草效果,建议在喷药后2天内再喷一次清水,保持地面湿润,有助于药剂更好地渗透到土壤中,从而更有效地杀灭杂草。选择使用72%的2,4D-丁酯除草剂,建议先进行小面积试验。评估药剂的效果和安全性,进而确定最佳的使用方法和用量。便可进行大面积的除草处理。需要注意的是,2,4D-丁酯只能在阔叶杂草较重的地块上使用。对于针叶草,由于其对药剂的抵抗力较强,无法通过化学除草来控制。因此,对于针叶草的存在,需要进行人工铲除。当苗高达到3cm时,可以使用0.05kg/亩的2,4-D丁酯进行喷洒。确保药剂能够充分接触到杂草的叶片和茎部,从而更有效地杀灭杂草。

③水分控制

首先,在高粱的生长初期,植株需要充足的水分来促进根系的发育和吸收养分。遇到干旱时,土壤中的水分会减少,导致植株无法正常吸收养分。苗体根系的不发达会导致植株的稳定性下降,容易受到风灾等自然灾害的侵袭。因此,在前期干旱的情况下,及时采取措施,如灌溉或覆盖保湿材料,以保持土壤的湿度,促进植株的正常发育。

其次,高粱的生长后期,植株已经形成了成熟的果实,此时灌浆过程水分需求较大。灌浆是指果实内部的淀粉转化为糖分的过程,这是高粱成熟的重要标志。然而遇到干旱的情况,土壤中的水分会减少,导致植株无法正常进行灌浆。果实内的淀粉无法充分转化为糖分,果实的质量就会下降。此外,干旱还会影响果实的膨大和色泽的形成,使高粱的外观质量不佳。因此,在后期干旱的情况下,应及时进行灌水,以保持土壤的湿度,促进植株的正常灌浆。

最后,遇到洪涝灾害时,土壤中的水分会过多,导致植株根部缺氧。根部缺氧会导致植株无法正常进行呼吸和吸收养分,从而影响植株的生长和发育。

此外,洪涝还会引发病害的发生,如根腐病和叶斑病等,进一步危害高粱的健康。因此,在遇到洪涝积水的情况下,应及时进行排水除涝的措施,以保持土壤的透气性和排水性,避免植株受到过多的水分浸泡。

8、适时收获

高粱的适时收获是保证丰产丰收的重要环节。在收获时要重视以下几点工作:

{1}适时收获。过早收获会导致籽粒未完全发育,产量降低;过晚收获则可能导致籽粒变硬,品质下降。因此,在蜡熟末期进行收获是最理想的选择。

{2}晾晒。晾晒可以促使高粱籽粒中的水分蒸发,减少霉变和腐烂的风险。同时,晾晒能够提高高粱的储存稳定性和品质。因此,在收获后及时进行晾晒十分重要。

{3}脱粒。脱粒的目的是方便储存和加工高粱籽粒。通过脱粒,将高粱籽粒与其他部分分离开来,使其更容易保存和使用。同时,还可提高高粱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二、常见病虫害防治

1、黑穗病

黑穗病通常在高粱生长到抽穗时才会发病,导致高粱穗体膨胀,内部由黑色粉末或丝状物充满。主要是由真菌引起,对此防治方式应选择抗病高粱品种,适时播种,加快种子发芽时间,降低发病率,在出现病害时,可使用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敌克松可湿性粉剂等药物对种子进行拌种处理,及时处理掉患病植株,收获后更换农作物。

2、地老虎

地老虎夜间活动,喜食酸甜汁液,存活在高粱田地中,会将苗体从根部咬断,导致整株高粱死亡,出现缺苗或大规模断垄问题,严重影响高粱种植产量。针对地老虎虫害,可使用水、糖、醋、敌百虫药剂配置成糖醋诱杀剂液体,在成虫高发时节诱杀,或在地老虎喜爱食物上使用乐斯本乳油、毒死蜱等化学药物,以此灭杀地老虎害虫。同时地老虎会将卵产在杂草叶片上,种植高粱时,应及时将田地周边杂草进行清理,避免虫卵孵化后,侵害高粱植株。

3、粘虫病

高粱粘虫病会侵害高粱叶片,严重情况会造成大面积高粱成为光杆,因此要重视防治。对此,通过糖醋诱杀剂进行成虫灭杀。成虫消灭后,田园间虫卵数量会大幅度降低,减少药剂使用剂量,减少污染问题。而粘虫大量繁殖时,应在幼虫3龄前进行防治,此时粘虫食量低,抗药性差,可使用敌百虫可溶粉剂兑水在田地间喷雾处理,或使用毒死蜱微囊悬浮剂、氰戊菊酯乳油等药物,都可对粘虫实施有效灭杀。达到防治效果。

4、蚜虫病

高粱蚜虫通常寄生在叶片背部吸食养分,严重影响高粱的光合作用,导致叶片变红,瞎尖穗少,降低高粱产量与质量。针对性防治措施应在早期将中心蚜株运输到远离田地区域进行无害化处理,出现蚜虫病时,使用乐果乳油与同等量水拌入细砂,使其成为能够灭杀蚜虫毒土,在高粱抽穗前期扬撒到田地中,控制蚜虫大规模出现。同时,在田地间使用甲拌磷颗粒剂进行熏杀,在大规模发病時期具有特殊效果。

总而言之,高粱在种植过程中,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科学选取种植场地,根据高粱生长需求整理田地,并选用符合当地气候环境特性高粱品种,适时进行播种、施肥。此外在高粱生长过程中,做好田间管理工作,重视病虫害防治,为高粱生长提供最佳环境,进而保证高粱达到最佳产量。

(作者单位:564500贵州省仁怀市农业农村局)

猜你喜欢
高粱杂草养分
我终于认识高粱了
高粱名称考释
古今农业(2022年2期)2022-08-15 01:39:52
拔杂草
科教新报(2022年22期)2022-07-02 12:34:28
高粱红了
青年文学家(2022年1期)2022-03-11 12:27:39
苹果最佳养分管理技术
落叶果树(2021年6期)2021-02-12 01:28:54
养分
文苑(2020年12期)2020-04-13 00:54:10
年轻时的流浪,是一生的养分
海峡姐妹(2019年1期)2019-03-23 02:42:46
水稻田几种难防杂草的防治
现代农业(2015年5期)2015-02-28 18:40:49
杂草图谱
杂草学报(2012年1期)2012-11-06 07:08:33
杂草为何年年除年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