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优质高产种植技术研究与土壤肥料策略的优化

2024-05-29 02:12:50杜艳娣
农民致富之友 2024年14期
关键词:高产肥料小麦

杜艳娣

做好小麦栽培管理,掌握小麦肥料利用效率与施肥技术是小麦获得高产的关键。在小麦种植过程中,通常会出现施肥种类越多,施肥量越大,小麦产量越高的误区。小麦产量虽然与栽培方式、肥料管理存在很大联系,但是施肥量并非越多越好,相反,施肥量过多还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因此,种植人员需要结合小麦实际需求做好土壤肥料管理工作,为小麦高产奠定基础。本文就小麦土壤肥料管理与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探讨。

一、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1、选择优良品种

在我国,小麦是一种常见的粮食作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粮食质量、产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为了保证小麦的高产,在选择品种时应注意选择优质的品种,这样才能提高小麦质量,进而实现高产的目标。优质品种一般有以下几个特征:适应性强、抗逆性好、优质且高产。不同地区适合种植的小麦品种也有所不同,一般可以选择一些高产、稳产、抗病性强等小麦品种。在确定适合种植哪些品种之前,还应该对所选择的品种进行了解研究:如该品种是否抗逆、抗旱、抗涝等能力强;是否具备较强抗倒伏能力等;同时还应该对所选种子进行了解研究,看其是否属于优良杂交种;对其进行观察和测试也是非常重要的。在种植之前还应该结合当地气候特点来选择适合种植的优质小麦品种。另外在种植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适时播种,否则很容易造成减产。

2、种子的处理

在进行小麦播种前要对种子做一个初步筛选工作。选择优质饱满、大小均匀的种子,保证发芽率和出芽数在95%以上。同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第一点就是要确保种子的纯度达到99.5%以上;第二点是尽量不要使用化学药剂来提高种子中的有害物质含量,比如说重金属等;第三点就是要严格控制好种子的发芽以及发芽时间。第四点就是要控制好种子的含水量。选择好的小麦种子,在阳光充足的天气下进行晾晒,4~6小时内进行一次翻动,在翻动过程中,将品质差的籽粒除去,晾晒2~3天。晾晒完成后,将种子放在适当浓度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里,然后适时捞出将其晒干,以利于种子的萌发和分化。

3、土壤的处理

做好土壤的处理工作能提高小麦的种植效益,主要包括整理耕地和施肥两项工作。

(1)整理耕地

在小麦播种之前,要做好土壤翻耕工作,并且及时将土壤中的石块和垃圾等杂物清理干净,通过人工旋耕的方式能够改变土壤表层的结构,为小麦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在前茬农作物收获之后会存在秸秆,对秸秆进行处理还田能够增加土壤中的微生物含量以及肥力,还能增强土壤的空隙率和通透性,提高土壤的保肥保墒能力。我国有一些小麦种植地区在人工旋耕之后土壤比较疏松,如果没有及时镇压会影响小麦的出苗率,导致小麦的分蘖能力下降。为此,要做好土壤的耕后镇压工作,保证土层的紧密性,有效促进小麦根部的生长发育。

(2)施肥

通过人工施肥的方式能够改善土壤中的肥力状况,可以施用适量有机肥和复合肥提高土壤肥力,也可以选择秸秆还田的方式来增加土壤中的有机物含量,或者搭配复合肥料,提高土壤中氮、磷、钾的含量。需要注意的是,要控制好肥料施用量,如果用腐熟的有机肥作为底肥,并且配合施用化肥。全生育期总施肥量应根据目标产量、播前土壤基础肥力、肥料当年利用率来确定。推荐参考施肥量为:灌区亩产500 kg以上麦田,在亩施1.5~3.0t有机肥基础上,全生育期化肥亩施用量一般为纯氮12~15kg、五氧化二磷8~10 kg、氧化钾2~3kg;年降水400~500mm、亩产250~400kg的旱地麦田,亩施纯氮6~8kg、五氧化二磷4~6 kg、氧化钾1.5~3.0kg;年降水300~400mm、亩产100~200kg的旱薄地,亩施纯氮3~5kg、五氧化二磷2~4kg、氧化钾1~1.5kg。

4、科学播种

(1)播种时间

在小麦播种之前,要做好种植地区土壤含水量的测量工作,如果土壤中的含水量达到75%以上,就可以选择合适的时间播种。如果土壤中的水分不足,而且未来几天没有降水,可通过人工灌溉的方式补充水分,提高小麦种子的发芽率。同时,还要控制好小麦的播种时间,“谷雨”过后,春小麦陆续开始播种,如果播种时间掌握不准确,会影响小麦的出苗率。

(2)播种量控制

春小麦分蘖期短,分蘖成穗率低,获得高产主要依靠主茎成穗。按照“以田定产、以产定穗,以穗定苗,以苗定籽”原则,根据产量目标、品种特性、千粒重、发芽率、出苗率、分蘖成穗率,结合播期早晚、地力水平、水肥条件等情况计算播量。一般旱地亩保苗40~50万株、水浇地亩保苗35~45万株。另外,为了提高小麦的抗病能力以及保证小麦的出苗率,在播種过程中要控制好深度,保持在3cm左右即可,以保证小麦尽快出苗,并且提高小麦的抗病虫害能力。

(3)播种方式

当前农业机械设备已经广泛普及,小麦种植过程中可以推广机械化作业,不断提高小麦的栽培水平。在机械设备播种之前要做好开沟处理,开沟宽度控制在20~30cm,深度控制在30~35cm,并且要达到规定的要求和标准,保证灌溉和排水效果。

5、小麦田间管理技术

(1)做好灌溉工作

①灌底墒水。入冬后土壤夜冻昼消时灌底墒水。若前茬为小麦秸秆还田,宜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灌底墒水,以便加速秸秆腐解。冬季底墒水要灌足灌透,亩灌溉量一般70~100m3,土壤相对含水量70%~75%为宜。

②生育期灌水。春小麦全生育期一般灌溉3~4次。第一次灌水在拔节期进行,亩灌水50~70m3;第二次灌水在抽穗期进行,亩灌水40~50m3;第三次灌水在花后20d灌浆盛期进行,亩灌水30~40m3。干热风危害严重的地区,在干热风来临前2~3d,可浅浇一次水,亩灌水20m3左右。生育期灌溉要视情况及时调整,若遇降雨、或有倒伏和贪青趋势的麦田,可推迟浇水或不浇水;后期大风天气不可浇水;气温过高、土壤失墒快时,可适当提前浇水。表层10cm土壤相对含水量若低于50%,可在春播前10~15天补充灌溉,亩灌水30~40m3。滴灌区春小麦生育期滴灌7~9次,灌水周期8~15天,高温季节可缩短滴灌间隔期,适当加大拔节至开花期间的滴灌量。

(2)科学施肥

通过科学合理的施肥,能保证小麦健康生长,促进小麦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在小麦苗期,要适时追肥,结合小麦生长的实际情况选择追肥种类和数量。如果小麦苗生长较弱,选择尿素用量为45~60kg/hm2;如果小麦苗健壮旺盛,要适当减少追肥量和追肥次数,否则会造成小麦徒长,出现小麦成片倒伏的现象。

6、及时收获

在收获之前要准备好机械设备,并且检查机械设备是否存在问题,防止在收割过程中出现故障。小麦成熟后7d内应收获完毕,否则会导致小麦籽粒脱落,尤其在遇到大风天气时会将穗粒刮掉,严重影响小麦收成。

二、小麦种植过程中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

1、小麦种植过程中常见病虫害

小麦种植前虽然处理过种子,但在种植过程中还会受到自然环境、人为等因素的干扰,提高病虫害发病概率。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通过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种子包衣、科学施肥、加强管理等措施,创造有利于小麦生长的良好环境,降低病虫发生风险。病害防控以小麦条锈病、白粉病、黑穗病、根腐病、赤霉病等为重点,虫害以蚜虫、吸浆虫、红蜘蛛、皮蓟马、粘虫为重点,优先采取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科学合理地使用化学防治,达到绿色优质高效的标准。

(1)小麦黑穗病

黑穗病在小麦种植过程中较为常见,大风和强降水天气过后更容易发病。小麦抽穗期、扬花期受该病害的影响较大,湿度越大,孢子繁殖速度越快,起风时被四处吹散从而造成大面积传播,整片麦田会被迅速感染。黑穗病首先会侵染小麦麦穗,严重影响小麦的品质、产量,如果控制不及时,非常容易造成大面积减产。分析以往的种植情况可知,黑穗病引起的减产一般在20%~50%,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前期要清理田园,播种时要进行拌种。

(2)小麦立枯病

立枯病也称全蚀病,是小麦种植过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病害,会严重为害小麦生长,如果不能及时控制立枯病,容易出现小麦成片死亡的现象。发生该病害主要是受土壤性状、耕作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土壤要尽量保持干燥,如果湿度过高,会提高该病害的发生概率。该病害侵染速度快,同时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防治较为困难。

(3)小麦白粉病

白粉病呈现较为明显的地域性流行趋势,一般在温度15℃~30℃、降水量较少的地区发病概率相对较高。另外,如果在种植过程中不合理施用化肥、不合理灌溉、氮肥施用量过多都会引发白粉病。该病害虽然会为害小麦,但是如果规范小麦种植过程,科学选择化肥并控制施用量,就可以有效预防该病害。

(4)小麦蚜虫

蚜虫是小麦种植过程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害虫,如果田间湿度、温度过高,会给蚜虫创造良好的生存条件。另外,在雨季过后温度会发生较大变化,该阶段容易发生蚜虫。蚜虫是农作物种植过程中无法完全避免的一种害虫,当前较为常用、最有效的防治方法就是生物防治技术。

2、小麦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技术是指在种植过程中仔细地落实每项种植细节,给小麦提供健康的生长环境,小麦有了更强的抵抗力,能够减少病虫害。①选择抗病能力更强的小麦品种。做好种子消毒工作,杀死种子携带的病毒、细菌、虫卵等。②合理应用深耕方式。通过深耕方式杀死土壤中存在的细菌、病毒、虫卵,同时让土壤变得更加松软,以便于小麦从土壤中汲取养分。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提前监测预警。③遵循科学种植的原则。重视除草工作,避免连作,这样小麦才能获得更多养分,有利于小麦快速生长。

(2)物理防治

目前,物理防治法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病虫害防治方法,不仅可以有效控制病虫害,还可以减少化肥农药的施用量,实现绿色种植。目前常用的防治方式包括性干扰、粘虫板、杀虫灯等。性干扰主要是使用人造性激素来干扰害虫交配,使害虫无法完成正常的交配,减少害虫数量,及时有效地控制害虫。害虫普遍具有趋光性、趋黄性,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应用杀虫灯、粘虫板来消灭害虫,该技术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同时防治成本较低,可以大范围推广和应用。

(3)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也是一种绿色、环保的防治方法,防治效果较好。生物酶技术是当前应用较多的方式,生物酶可以抑制害虫体内的蛋白质活性,之后损伤害虫消化系统,导致害虫无法正常生长,最终彻底消灭害虫。通过引进天敌防治害虫,需要控制引进天敌的数量、种类、时间、地点等,否则容易失衡带来反作用。該技术虽然防治效果较好,但是工作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防治知识。

(4)化学防治

无论是传统小麦种植还是现代化小麦种植,化学防治法都是最常用的方法,通过施用杀虫剂、杀菌剂、杀螨剂等药物消灭病虫害。在种植前,施用药物浸泡种子、拌种也属于化学防治的一种,该方法简便、见效快,基本上没有限制。但是长期施用化学药剂,容易让病虫害产生一定的耐药性,同时会污染环境,小麦容易残留农药,在施用药剂的过程中必须要严格控制用量,同时减少施用次数。

三、小麦高产土壤肥料管理技术的应用方法

在小麦高产种植的过程中,不能缺少对关键农业种植技术的应用,只有充分应用农业科学技术,才能够保证小麦稳产高产,进一步完善小麦种植方法。同时,在应用土壤肥料管理技术的过程中,应充分掌握科学的方法,使技术得到有效应用。

1、充分了解土壤肥力情况

在应用小麦高产种植和土壤肥料管理技术前,一定要对小麦栽培土壤的肥力情况进行充分了解,保证土壤肥料管理技术能够有效实施。如果未充分了解土壤情况就应用土壤肥料管理技术,会使其丧失应有的效果。首先,在肥料管理技术应用过程中,应通过科学的方法对土壤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解,测定土壤中的营养成分,分析土壤的结构状况,使管理技术应用能够有的放矢。同时,根据土壤的肥力情况对管理技术应用进行有效规划,使技术的应用能够充分满足小麦高产种植的需要。其次,在小麦生长的各个时期,都要适时对土壤的肥力情况进行测定分析,种植人员根据土壤肥力情况采取相应的肥料管理措施,使小麦的高产种植肥料管理技术得到有效落实,为小麦高产种植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同时,需要进一步优化完善土壤肥料技术管理工作,并得到稳定的数据支持,实时监测土壤肥力变化情况,使科学新技术的应用更加便捷高效,保证高产种植工作卓有成效。

2、加强种植人员科学培训

土壤肥料管理技术的有效应用需要得到专业人员的支持,只有种植人员对土壤肥料管理技术产生正确的认识,土壤肥料管理技术的应用才能够真正对小麦高产种植工作提供帮助。首先,应对种植人员进行土壤肥料管理技术理论方面的培训,使种植人员能够充分认识到该技术的作用,逐渐建立对土壤肥料管理技术的科学认识,使其真正融入到小麦的高产种植中,从而达成小麦高产的目的。同时,应对种植人员进行土壤肥料管理实践方面的培训,使种植人员了解土壤肥料管理的方法,让种植人员逐渐掌握专业技能。只有这样,种植人员才能在小麦种植过程中科学应用专业技术,提升土壤肥料管理的总体水平。其次,保证科学培训工作的长期持续性,使种植人员持续了解到有关土壤肥料管理技术的新应用手段和高产种植方面的新观点,让种植人员能够在持续的学习过程中加深对高产小麦种植工作的认识,不断掌握高产种植新技术。

通过土壤肥料管理能够提升小麦的产量,同时种植人员还需要关注其他高产种植技术,无论是种子处理、科学播种还是病虫害防控均是小麦高产的前提保障,所以在小麦栽培过程中需要掌握各类种植技术,规范日常管理工作,为小麦高产、高质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122000辽宁省朝阳县农业发展服务中心)

猜你喜欢
高产肥料小麦
主产区小麦收购进度过七成
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11-09 23:18:44
孔令让的“小麦育种梦”
金桥(2021年10期)2021-11-05 07:23:28
叶面施肥实现小麦亩增产83.8千克
今日农业(2021年13期)2021-08-14 01:38:00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河北农机(2020年10期)2020-12-14 03:13:30
哭娃小麦
2019年3月肥料购、销、存统计
2019年3月肥料购、销、存统计
2018年12月肥料购、销、存统计
肥料是否正规 教你快速辨别
今日农业(2019年15期)2019-01-03 12:11:33
秋茬蔬菜高产有妙招
今日农业(2019年15期)2019-01-03 12: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