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超
肝豆状核变性又称Wilson病,是由铜转运蛋白基因突变,铜转运型-ATP酶功能异常或者减低,导致铜经胆汁排泄减少,肝脏排铜障碍,以致铜在肝、脑、肾等器官沉积发病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肝硬化、神经症状和K-F环阳性。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我国患病率为5.87/10万,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现象,且近亲婚配发病率高。
一.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表现
(1)肝脏表现:发病年龄10~20岁多见,早期可出现无症状的单项转氨酶升高,症状轻微。初诊时可合并肝炎、肝硬化,病情隐匿,多因体检或其他疾病检查发现。部分患者表现为食欲缺乏、乏力、肝脾大、腹胀、下肢及颜面水肿等表现,发病期多数伴有发热、溶血、肾衰竭,发病急、病情重,大部分患者因治疗不及时,预后极差,可在数日至2个月内死亡。
(2)肾脏表现:肾脏损害是本病首发的主要表现,易被误诊。肾铜浓度仅次于肝脏,可继发于肝脏或神经系统损害,易被其他系统症状掩盖。常表现为反复发作性血尿、蛋白尿、水肿、肾结石等。
(3)精神表现:多见于青壮年,常表现为情感障碍、行为异常、认知障碍及精神分裂症。情感波动明显,不受控制,可伴有躁动、淡漠、抑郁等。常常自言自语、行为怪异、有自杀倾向,部分患者出现幻觉、妄想等,少数患者有智力障碍,易被误诊为精神病,大部分患者经及时治疗,可恢复正常。
(4)神经表现:以 20~30岁多见,以锥体外系症状为主。早期表现为轻微的神经异常,如行为变化、说话缓慢、工作或学习能力下降等。随着病情恶化出现咽喉、舌及面部肌肉强直,出现说话困难、发音含糊不清、断断续续,严重者不能吞咽,单侧上肢出现震颤,其次是四肢、头颅、下颌,出现相应的症状表现。
(5)骨关节表现:少数患者以骨关节损害为主要症状,可表现为膝关节疼痛、肿胀、僵硬、骨质疏松等,大多数经早期治疗可逆转。
(6)眼部表现:K-F环是肝豆状核变性的重要体征,由铜沉积于角膜缘后弹力层引起的无症状性的金黄色或绿色色素带,约95%以上脑型患者和60%左右肝型患者可见,6岁以下儿童鲜见。K-F环并非Wilson病特有,某些慢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也可出现K-F环。应通过眼科医师检查和铜蓝蛋白测定确定。
二.治疗措施
(1)低铜饮食:患者每天摄入含铜量不超过1~1.5mg,避免食用过多高铜水、高铜食物,比如坚果、动物内脏、巧克力、菌类、虾蟹类等,减少铜离子进入体内。
(2)药物治疗:有二硫丙醇、青霉胺、曲恩汀、锌盐等,其中青霉胺是常用的一线药,但不良反应较多,使用药物治疗后不宜轻易放弃,只要密切观察,及时发现并立即换药,用药期间不可随意停药,以免复发。
(3)病情监测:患者需要长期随访病情,观察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尿酮等實验室检查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法。
三.预防措施
大部分确诊患者经过长期规范排查治疗或肝移植,预后良好,可同正常人一样生活。有家族遗传史且有生育需求的夫妻,应进行产前诊断,是生育健康胎儿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