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县林下白及高效种植技术要点

2024-05-29 12:39唐田清
南方农业·下旬 2024年4期
关键词:白及管理措施

摘 要 为探究林下白及高效种植技术与科学的管理手段,促进广西资源县白及种植產业健康发展,对白及形态特征及生长特征进行分析,从选地、整地、果荚处理、种子萌发、炼苗、大棚移栽及林地种植入手,阐述资源县林下白及高效种植技术,提出林下白及高效种植中耕除草、施肥、病虫害防治管理措施,最后阐述白及采集与加工方法。

关键词 白及;高效种植;管理措施;广西资源县

中图分类号:S567.2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4.08.017

资源县位于广西桂林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该县平均海拔816 m。气候温和,年均气温16.7 ℃,极端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分别为38.8 ℃、-8.4 ℃,年均降水量1 736 mm,年均日照时间1 275 h。资源县素有“天然药库”之称,中草药植物有1 800余种,出产的中药材品种多、品质好,属于桂林市中药材种植示范县、中药材产业创建示范县。截至2022年,资源县百合、罗汉果、金银花、白及等特色中药材产量达3.25万 t。近年来,为加快林下经济发展,资源县积极开展林下白及人工种植工作,已初见成效。本文重点探究资源县林下白及高效种植与管理措施,具体如下。

1 白及形态特征及生长特征

1.1 形态特征

白及属于多年生兰科草本植物,通常生长高度为30~60 cm。白及茎部形状多为椭圆形、扁球形,相互连成一串,同时植株侧边常有几枚凸起;通常有3~6片叶子,具有互生特征,呈现出圆状及线状披针形。白及植株顶部开花,有多种颜色,包括粉红色、黄色、白色等;果实丰硕,呈现出六棱柱形,长度与直径分别为3.5 cm、1.0 cm。白及种子较小,不过数量较多,果期一般为8个月左右,花期一般为5个月左右。

1.2 生长特征

白及生命力旺盛,环境温度在-10~40 ℃均可存活;但其不具有良好的耐寒性,更喜湿润、阴凉的环境。土壤方面,要求具有良好的排水性,土质松软,富含腐殖质。白及不宜受阳光直射,种植于林下更易生长。环境温度在15~25 ℃时,白及生长更加快速;温度过低或过高时,白及植株会呈现枯黄状态。秋冬季节,白及较易发生倒苗问题,生长发育变缓甚至停止,直至春季时分,芽头才会继续生长发育。

2 林下白及高效种植技术

2.1 选地与整地

1)选地。林下白及种植过程中,应结合白及生物学特性,做好林地选择工作。通常林冠密度处于0.2~0.7的林下均可种植白及,不过将白及种植于阔叶林下,可获得更好的栽培效果[1]。因为阔叶林能够达到0.6的冠层密度,林地环境温湿度适宜,存在较多散射光,且有大量枯叶,可改善土壤通透性,为白及生长提供天然养料,所以资源县可选在阔叶林下种植白及,且林地应具有良好的排水性,土质肥沃,土层深厚,含有丰富腐殖质,水源充足,交通便利。2)整地。选好白及种植林地后,需要全面开展除杂工作,清除林地中的杂草、灌木及倒伏、枯死的林木。选择水平带状开垦方式,深耕土壤,耕深应大于25 cm,将完全腐熟的有机肥作为基肥,每667 m2施肥量为100 kg,施肥后通过翻地使其充分与土壤混合。开展白及种植工作前,应进行1次浅耕,打碎土块,耙平土壤。按畦高20 cm、畦宽1.2 m起畦,留出宽30 cm的行道。同时,设置排水沟,以免雨水集聚,影响白及生长。

2.2 果荚处理与种子萌发

白及种子为蒴果,第一年应采收120~180 d果龄的果荚做种,去掉残留柱头、花瓣与花梗。处理后,选用70%乙醇将其擦拭干净,并用1 g·L-1HgCl2浸泡20 min。浸泡完成后,在超净工作台用无菌水清洗3~4次。之后将水分吸干,剖开蒴果,在培养基上播种,合理控制密度,确保将培养基铺满,且不存在种子重叠的情况。

通常白及播种15 d左右,种子会陆续萌发。光照条件良好时,种子开始变绿。一般播种45 d左右,萌芽率可达71.5%。白及种子刚开始萌发时,在顶端处会发现较为明显的突起,逐渐发展形成1个子叶。通过持续培养,顶端会逐渐延长,同时长出更多的叶片。

2.3 炼苗

资源县应选在春夏两季开展炼苗工作,温度要求在15~28 ℃,若温度小于10 ℃或大于35 ℃,则不宜开展炼苗工作。组培时间约6 d,科学控制炼苗时间,可获得较高的移栽成活率,促进组培苗后期生长。炼苗时,还应注重以下方面。1)炼苗场所。选在室内开展炼苗工作,温室中应设置通风口。选定场所后,搭建遮阴棚,营造出良好的培养环境。2)基质处理。科学处理炼苗基质,有助于提升白及培养质量。应选择pH值为5.8~6.8的地块,并喷洒0.3%高锰酸钾溶液对地块进行消毒。随后混合草炭土、珍珠岩、河沙等,开展炼苗工作。3)瓶苗选择。当白及组培苗长至5 cm,且发出4条粗壮根时,可从培养室移出,通过营养钵育苗,保持适当株距,防止生长环节存在分布不均的情况,提升炼苗效果。4)瓶内炼苗。在室外实施强光闭瓶炼苗,通过调节遮阳网密度,控制遮阴度。一般7 d后,松盖1~2 d,部分开盖1~2 d,直至将盖全部揭掉。5)清洗备栽。开瓶炼苗7 d左右,使用长镊子从瓶中夹出组培苗,将其根部的培养基用清水清洗干净,并将根部浸泡在0.1%多灵菌溶液中,浸泡后即可移栽入大棚。

2.4 大棚移栽

栽入苗床的白及苗以4~5株为一簇,间隔7 cm左右,苗基部小球不可露在外面。育苗大棚高度保持在2~3 m,设置双层骨架,上一层为遮阳网,下一层为塑料薄膜,两层间隔约50 cm;确保内外层存在8 ℃的温度差,从而促进幼苗生长[2]。白及种苗移栽后,需要做好幼苗期管理工作,按照说明书要求,合理配置杀虫剂与杀菌剂,用水稀释后将苗床浇透,避免出现烂根问题。幼苗叶干后,及时喷施MS营养液,促进生根,提高成活率。随后间隔7 d左右喷施1次叶面肥,也可喷施中药材专用肥。

2.5 林地种植

大棚种植90 d后,当白及植株生出子叶2~3片、株高大于7 cm、茎直径大于0.4 cm,即可将其移栽至林地。资源县通常于3—4月将白及移栽到林地中。或种植180 d后,待植株长成不同大小的白及球,可选在10—11月将其移栽到林地中。每667 m2种植4 000~6 000株,株行距为20 cm×20 cm,深度为5 cm左右。栽种后,用手压实根部土,再浇上定根水。间隔3 d浇1次水,为幼苗生长提供充足养分。

3 林下白及高效种植管理措施

3.1 中耕除草

林下白及种植完成后,由于外界生长环境适宜,林地中会长出较多杂草,若未能及时清理,会与白及幼苗争夺水分与养分,影响白及幼苗健康生长,因此应重视中耕除草。通常情况下,白及种植当年应开展3~4次中耕除草工作,第1次除草时间为4月,第2次除草时间在5月,第3次除草时间在6月,第4次除草时间为9月。除草过程中需要做到浅耕,以免对白及植株根部造成伤害。

3.2 施肥

白及生长过程中,对土壤养分存在较大的需求,因此为保证白及健康生长,应做好施肥工作。施肥环节,遵循少量、多次、肥淡的原则。通常配合中耕除草开展追肥工作,每年2~4次。种植第1年,第1次施肥时间应选在4月左右,每667 m2施入硫酸铵4~5 kg,并加入适量腐熟粪水提苗。第2次施肥时间选在7月上中旬,每667 m2施入腐熟饼肥50 kg、磷肥30 kg、尿素10 kg、硫酸钾10 kg。施肥时在植株行间挖出施肥坑,用清淡粪水浇灌[3]。第3次施肥时间选在8月下旬,每667 m2施入尿素20 kg,并使用0.2%磷钾复合肥、1%尿素、0.2%微量元素开展根外追肥工作。白及种植第2~4年,追肥次数为2次·年-1,第1次施肥时间选在3月上旬,每667 m2施入腐熟饼肥50 kg、复合肥50 kg。施肥时在植株行间挖深穴施肥,并浇猪粪水。第2次施肥时间选在7月中下旬,施入肥料与第1次相同,并使用0.2%磷钾复合肥、1%尿素、0.2%微量元素开展根外追肥工作。

3.3 病虫害防治

资源县林下白及种植过程中,较易发生黑斑病、根腐病、蝼蛄、蛴螬及地老虎等病虫害问题,为保证白及的产量及品质,应实施针对性防治。

3.3.1 病害防治

1)黑斑病防治。黑斑病的病原菌常以菌丝体的形式在土壤及枯枝上越冬,在白及种植中较易发生,资源县一般在5月左右开始出现该病,7—9月属于该病高发期,能够通过雨水、昆虫等途径进行传播[4]。防治该病时,可选用50%多菌灵500倍液进行浸种处理;或者在栽苗时,将苗基部浸泡在药剂中10 min。发现该病后,应及时清理带病植株,配合使用嘉美红利1 000倍液、45%咪鲜胺1 000倍液等药剂,进行喷施防治,间隔7 d喷施1次,连续3次,效果明显。

2)根腐病防治。该病为土传病害,土壤透气性不佳、湿度过高、多年重茬种植时较易发生。针对该病,以预防为主,通常选择普力克+恶霉灵+嘉美红利1 000倍液进行淋根灌根处理,降低该病的发生概率。

3.3.2 虫害防治

1)蝼蛄。蝼蛄会咬食白及种子,为害白及植株根、茎,其活动会在地表形成隧道,导致植株根部与土壤分离,致使幼苗死亡[5]。防治蝼蛄时,可选择以下方法。蝼蛄危害期,可用90%敌百虫30倍液,与5 kg炒香的麦麸均匀混合,加水拌和后,制成毒饵,每667 m2用量为2 kg。也可采取农业防治的手段进行预防,通过深翻土壤,破坏蝼蛄生存环境,降低危害。完成夏收工作后,需要及时翻地,避免蝼蛄产卵;蝼蛄危害期,可通过追施碳酸氢铵等化肥驱避蝼蛄;白及秋收后,开展大水灌地工作,使蝼蛄来到浅土层,并在冬季土壤结冻前进行深翻,将害虫翻出冻死。此外,在蝼蛄危害期,可利用杀虫灯诱杀成虫,从而降低虫口密度。

2)蛴螬、地老虎。蛴螬以白及幼根为食,导致植株根部被咬断,致使幼苗枯萎死亡。地老虎幼虫白天潜伏在土中,夜晚出土为害,会将白及茎基部咬断,导致出现严重的缺苗情况。实际防治环节,可在苗整齐后,开展虫害防治工作,使用敌杀死1 500倍液均匀喷洒防治;也可在种植地安装太阳能杀虫灯,有效诱杀成虫,减少害虫数量。

4 采集与加工

通常情况下,白及种植第4年即可采集,选在10月左右,当白及植株茎叶呈现黄枯状态时,需要开展白及采挖工作。在开展此项工作的过程中,应将露于地面的枯叶清除干净,借助锄头从块茎下方平铲,挖起带土块茎。将块茎上面的泥土去除,无须摘除须根,手工将块茎摘下。带有老秆的块茎,可留做种茎,其余的可将茎秆剪掉,并放于筐中。采集到的白及浸泡在清水中,一般浸泡1 h即可,以将泥土与粗皮去除;后置于沸水锅中,期间需要不停搅拌,直至内无白心时,即可将其取出[6]。随后,在阳光充足的条件下晾晒3 d左右,待表面呈现干硬状态,利用硫黄开展熏蒸工作,每0.2 kg硫黄可熏蒸100 kg鲜块茎,熏蒸12 h,待烘透心后,再次晾晒。白及经过硫黄熏蒸后,会呈现透明的色泽,且不易发生虫蛀、霉变问题。经以上处理后,将白及放入竹筐中,大力摇晃,通过彼此撞击,将须根、粗皮去除,使白及表面更加洁白、光滑,最后将灰渣去掉即可。最终将干燥的白及放入编织袋中,并存放于通风良好、干燥的位置,同时做好防虫蛀工作。

5 结语

白及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属于我国重点保护的药用植物之一。近年来,我国中医药事业不断发展,对白及的需求量逐渐增大。白及可做药用,也可用于橡胶制品、陶瓷制造、食品等领域,且白及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因此,积极开展白及资源保护与高效种植势在必行。根据白及的生长特性可知,其更适宜林下种植,资源县可利用环境优势,积极研究林下白及高效种植技术,从选地、整地、果荚处理、种子萌发等环节入手,不断提升林下白及种植水平,同时重点做好病虫害防治等工作,实现白及增产增收,进一步提升当地白及产业的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 严达会.水城杨梅国有林场发展林下白芨仿野生种植策略[J].農技服务,2020,37(4):59-60.

[2] 李敏.简述白芨炼苗与林下种植实用技术[J].农家科技,2023(2):146-148.

[3] 王立苍,杨丽芬.宣威市田坝镇林下药材种植模式探析[J].林业调查规划,2022,47(1):132-134.

[4] 周秋慧,张君媚,王声淼,等.锥栗林下规范化套种白芨栽培探究[J].农民致富之友,2021(7):200.

[5] 王雪梅,曾海文,蔡禹,等.白及在蕉岭的林下仿野生种植技术[J].花卉,2020(17):37-38.

[6] 程福东.刍议白芨的种植前景与高效栽培技术[J].新农民,2021(31):72-73.

(责任编辑:刘宁宁)

收稿日期:2024-03-18

作者简介:唐田清(1970—),中专,工程师,从事林权登记、林业技术研究。E-mail:15677129596@163.com。

猜你喜欢
白及管理措施
黄花白及中1个新的苄酯苷类化合物及促凝血活性
白及胶药理作用及其提取工艺研究进展
白及SSR-PCR扩增体系的优化
近红外光谱技术鉴别白及粉及其混伪品
白及国内研究利用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建议
浅谈变电站变电运行的管理措施
三七白及治上消化道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