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2024-05-29 11:46梁志元
经济研究导刊 2024年7期
关键词:产业政策主要问题政策建议

梁志元

摘   要:生猪产业是我国农业重要的基础产业,促进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对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和社会大局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我国生猪产业处于第四轮“猪周期”,但受非洲猪瘟及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近年来“猪周期”不同于以往的规律,生猪价格几涨几落,出现了“过山车”式行情,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是在内外部环境错综复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当下,必须用好政府“有形之手”和政策性金融逆周期调节作用,推动生猪产业稳定发展。

关键词:生猪产业;产业政策;发展现状;主要问题;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S8-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4)07-0027-03

粮猪安天下。2019年以来,受非洲猪瘟及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国内生猪生产受到一定程度冲击,生猪产能大幅波动、猪价大幅上涨,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当前,我国生猪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制定并完善稳定生猪生产长效性支持政策,稳定基础产能,防止生产大起大落,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生猪产业周期性波动的历史回顾

我国是世界生猪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猪肉消费占总肉类消费的比重始终保持在60%以上。但我国生猪产业长期受“猪周期”怪圈困扰,加上疫病风险频发、环境压力加大、资源约束趋紧、国际竞争加剧等多重不利因素影响,生猪产业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考验。从近十几年来我国生猪生产与价格波动情况看,“猪周期”跨度总体比较稳定,一般维持在3—4年左右的时间。2006年以来,我国生猪价格经历了4次明显波动,每一轮“猪周期”,都面临着“价高伤民,价贱伤农”的困擾,对生猪产业发展带来了深刻影响和冲击。第一轮是2006年6月至2010年3月。2005—2006年猪价位于低位,养殖户大量淘汰母猪,生猪出栏减少,加之2007年“蓝耳病”的爆发,供求关系反转,生猪价格上涨20个月,最高涨幅158%。随后,随着全球经济危机、“瘦肉精”以及“甲型H1N1流感”等事件的爆发,猪肉需求下降,猪价下跌14个月,最多跌幅49%,最高单周平均猪价达到17.4元/千克。第二轮是2010年4月至2015年2月。本轮周期受到的外生性干扰较少,是相对经典的“猪周期”,价格主要受供需矛盾推动。生猪价格上涨27个月,涨幅111%,下跌32个月,跌幅47%,最高单周平均猪价达到19.9元/千克。第三轮是2015年3月至2019年1月。2015年起,我国开始实施严格的环保禁养规定,随着生猪养殖业规模化程度加快提升,大量散养户退出市场,产能快速出清,价格上涨24个月,涨幅97%,最高单周平均猪价达到21.2元/千克;连续下跌25个月,跌幅50%。第四轮是2019年2月至今。2019年受非洲猪瘟疫情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催生了这一轮的“超级猪周期”,2020年虽然产能在逐步恢复,但因为前期产能去化幅度较大,全年生猪整体处于供不应求状态,能繁母猪存栏量同比降幅最高达到38.9%,生猪价格全年在高位波动,最高达到40.98元/公斤,涨幅高达262%。2021年产能基本恢复,市场供应明显回升,猪价快速下跌。2022年5月全国猪价止跌后震荡上涨,7月15日全国生猪出栏均价23.38元/公斤,较年初上涨7.27元/公斤,达到自2021年5月以来市场最高价。

二、我国生猪产业政策与发展现状

近年来,国家越发重视生猪产业的稳定发展,针对生猪生产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台和完善一系列促进生猪产业向好的政策,充分体现了国家促进生产、稳定市场、引导生猪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鲜明导向。财政补贴政策方面,在良种繁育环节,有以使用良种猪精液开展生猪人工授精的母猪养殖者为补贴对象的生猪育种补贴,以及以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为补贴对象的生猪良种补贴。在生猪养殖环节,从保障生猪生产能力出发,出台了能繁母猪补贴和能繁母猪保险保费补贴;从优化产业布局出发,出台了生猪调出大县奖励政策;从支持生猪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出发,出台了标准化养殖补贴;从强化养殖防疫出发,建立了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疫苗补助、动物疫病强制扑杀补助、养殖环节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助。在屠宰环节,从保障生猪生产安全出发,有病害猪损失补贴和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费用补贴。储备政策和调控机制方面,以2009年发改委等六部委颁发的《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调控预案》为标志,我国建立了稳定猪肉市场价格的调控机制,当猪粮比价进入三级以上响应时,适时收储或投放一定数量的冻猪肉,防止价格过度下跌或过快上涨。第四轮“猪周期”出现后,2021年发改委等五部委又联合印发《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 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填补了生产端逆周期调节的政策空白,明确提出了全国4 100万头能繁母猪的调控风向标,为引导生猪生产、做好猪肉市场稳产保供提供了重要政策支撑。金融扶持政策方面,2019年以来,国家有关部门先后印发《关于做好种猪场和规模猪场流动资金贷款贴息工作的通知》《关于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等多项政策措施,加大对生猪生产的财政、金融等支持力度,进一步调动养殖积极性,推动生猪生产加快恢复,保障猪肉市场有效供给。

在国家一系列政策的扶持下,我国生猪产业在曲折中发展,供给保障能力明显提升,呈现出新趋势新特点。一是生猪宏观调控更加灵活。2021年9月,农业农村部出台《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暂行)》,设定能繁母猪最低保有量不低于3 700万头的调控指标,并分级建立产能调控基地,确保能繁母猪的存栏量保持在合理区间,进而保障仔猪生产、生猪市场供应的稳定。另一方面,按照预警级别及时启动冻猪肉储备工作,2021年7月以来,中央层面累计14批次挂牌收储48万吨冻猪肉储备。二是生猪养殖区域布局逐步优化。以往,中国生猪市场是通过大生产、大消费、大流通的方式,在全国范围内竞争配置资源。我国生猪养殖主要集中于沿江沿海,分布在长江沿线、华北沿海主销区以及部分粮食主产区。在非洲猪瘟出现后,由于长距离调运生猪受限,原有的“南猪北养西进”布局以及全国“活猪大流通”格局逐步调整,按照重点发展区、约束发展区、潜力增长区和适度发展区等4大区域,科学制定养殖规划,区域布局逐步均衡。三是生猪良种繁育一体化水平提升。生猪产业要强,种业必须首先强。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种猪性能还存在差距。面对种猪“卡脖子”问题,我国将种业自主创新作为发展方向,推动区域化联合育种平台发展,着力构建“引种—适应—改良—提高”的良性循环。四是生猪运输和消费方式发生变革。为防止非洲猪瘟的扩散,生猪的跨区域调运受到严格控制,“集中屠宰、冷链运输、冷鲜上市”已成为主攻方向。目前,大型养殖企业已开始加大猪肉制品深加工的投资和布局,东北、河南等北方主要生猪产区的屠宰加工能力明显提升。与此同时,随着“调猪向调肉”政策的执行,猪肉产品结构也在调整优化,冷鲜肉和分割肉市场份额逐步扩大。五是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提升。近年来,随着外出务工等机会成本的增加以及环保监管等因素的影响,散养户退出明显。同时,一些以“公司+农户”为主要养殖模式的企业已经将合作养殖户的标准提高到500头以上,规模化养殖加速提升。从2008年、2017年、2021年数据看,我国出栏500 头以上的养殖户出栏所占比例分别为27.3%、46.9%、60%,规模养殖出栏量占比逐年提升。

三、当前我国生猪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以往,猪周期通常遵循“猪价上涨—能繁母猪存栏量上涨—生猪供应增加—猪价下跌—大量淘汰能繁母猪—生猪供应减少—猪价上涨”规律。但受非洲猪瘟加之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近年来“猪周期”规律一反常态,生猪价格几涨几落,出现了“过山车”式行情。2018年猪肉均价为12.71 元/公斤,2020年持续上涨,最高点达到40元/公斤。2021年以来国内猪价呈现下跌态势,全国均价从36元/公斤,一度跌至10元/公斤。2022年4月以后,猪价呈上涨態势。到7月15日,全国生猪出栏均价23.38元/公斤,较年初上涨7.27元/公斤,涨幅45.1%。说明生猪产业在稳步发展的同时,供给端仍然面临一些深层次问题。一是供给端非理性生产问题仍未有效解决。由于猪肉价格下跌,2021年下半年生猪养殖开始出现亏损,养殖端从去年7月开始产能去化,加速淘汰低产母猪,母猪产能持续下降,生猪出栏量逐月减少,致使今年4月以来生猪价格上涨。部分养殖户出现非理性的压栏惜售和二次育肥等现象,导致市场上的生猪供给数量减少,价格进一步上涨。二是养殖成本压力持续增加。近年来,粮价上涨导致饲料成本持续攀升,环保从严管控也在不断增加生猪养殖成本。2022年上半年,养殖成本比2019年增加4元/公斤、涨幅约27%,其中饲料成本、环保成本涨幅分别达到45%、24%。三是区域内生猪产业链布局不够协调。随着“调猪向调肉”趋势的确定,区域内养殖、屠宰、精深加工、冷链仓储运输各环节布局和衔接不协调等问题日益突出。养殖方面,部分大型龙头企业在建厂房搁置、中小养殖场闲置。屠宰方面,大部分小型屠宰点被取缔,屠宰产能布局需进一步优化。冷链仓储物流方面,我国冷库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带和一线发达城市,承担全国大部分生鲜农产品批发交易的中西部地区冷库资源匮乏。四是养殖企业融资担保方式需进一步完善。近年来,国家积极推行养殖圈舍、生猪活体等抵押方式,但受抵押物确权和估值困难、畜疾病风险高、监管难度大等因素影响,金融机构对这类担保方式认可度不高。五是生猪保险政策需要优化。一方面,保险品种较为单一。我国针对生猪价格波动风险的主流产品为“猪粮比”价格指数保险,即以约定“猪粮比”与玉米价格的乘积作为生猪目标价格,猪价低于目标价格时予以赔付,避免“肉贱伤农”,但未能将猪周期内产能消减带来的收入减少、沉没成本增加等因素考虑在内。另一方面,各地保险费率和补贴力度差异明显。养猪大省往往也是农业大省、财政弱省,保险政策倾斜力度不够。如四川、辽宁省的保险费率分别为6%和4.4%,北京和山东仅为1%;北京、浙江、山东等省份补贴比例为80%,辽宁、河南等养猪大省补贴比例仅为50%。

四、稳定生猪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发挥好政府“有形之手”的作用

一是合理布局生猪生产能力。目前生猪生产周期性波动主要是由于供给端信息不对称造成生产的盲目性。一方面,要根据消费需求合理确定生猪生产区域的产能布局,分地区确定基础产能(最低生猪出栏量),并纳入“菜篮子”工程考核,确保生猪有效供给。另一方面,生猪销区要根据当地消费量提前与周边产区建立稳定的供销结对关系,鼓励开展订单生产,稳定市场供求总量。同时,利用供需大数据对重点生产企业的生产计划做出指导性安排,避免生产的盲目性。二是增强市场调控能力。据国家发改委数据统计,2022年以来,国家累计16批次挂牌计划收储51.8万吨冻猪肉储备,实际收储量仅为10.14万吨,不足国内总消费量比例的2‰,猪肉储备投放量无法对生猪市场拐点产生实质性影响,要进一步增加储备规模,按照我国猪肉消费总量的1%确定猪肉调节储备规模,同时提高承储企业准入门槛,强化调控能力。三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生猪育种环节,制定完善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提高生猪育种行业门槛,扶持做大一批生猪育种龙头企业。生猪养殖环节,支持头部企业盘活闲置零散养殖场,提高养殖规模和技术,进一步提升生猪养殖头部企业市场占比。屠宰加工和冷链物流环节,在养殖产能布局集中区域,引导撤并的小型屠宰场点转为大型屠宰企业的购销网点和分割配送点,支持地方废弃猪舍、老旧厂房、闲置土地等存量固定资产,盘活升级改造为冷链仓储物流设施,实现“就近屠宰、冷链配送”。四是着力降低生猪养殖成本。建立产粮大省与养猪大省之间粮食产销协作机制,整合产粮大省粮食资源和优质仓容,为生猪养殖企业提供代收代储等业务合作,支持饲料加工企业定向为生猪养殖企业收储、加工饲料,构建产销直联互通的饲料、原粮供应保障体系,减少中间环节,有效控制养殖企业饲料成本。五是保护主产区生产积极性。按照“谁受益、谁补偿”原则,探索生猪主销区对主产区的逆向补偿机制,消除生猪养殖环节中污染治理成本与收益缺口,充分调动主产区企业生猪养殖和污染治理积极性。六是鼓励金融机构支持生猪生产。加强财政、担保、保险与银行的协作,参考粮食信用保证基金,整合地方财政资金组建生猪产业风险补偿基金为养殖企业增信,完善生猪活体和养殖圈舍抵押的配套政策,创新目标价格保险与重大动物疫病等多种险种于一体的产品,为生猪企业融资提供更多保障。

(二)发挥好政策性金融职能作用

一是当先导,着力激活区域比较优势。围绕全国生猪产业发展规划,加大重点发展区域信贷投放力度。在重点发展区和潜力增长区,要重点支持头部养殖猪企提高屠宰加工能力,提升肉品冷链物流配送能力;在适度发展区和约束发展区,要支持整合优化当地生猪养殖布局,推行生态养殖,突出区域特色,打造知名品牌。二是补短板,助力提升规模化养殖水平。提高规模化养殖水平是缓解生猪生产周期性波动的治本之策,要积极支持生猪养殖头部企业稳定产能。同时,通过支持大型养殖企业或屠宰加工企业延伸产业链条,构建集养殖、屠宰、冷链加工一体化的生猪产业链,提高生猪产业链的集约化、现代化水平。三是逆周期,服务国家宏观调控。针对“猪周期”带来的波动以及影响,政策性金融要结合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印发的《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和猪周期特点,建立逆周期调控机制。

参考文献:

[1]   刘小红,陈瑶生.2020年生猪产业发展状况、未来发展趋势与建议[J].中国畜牧杂志,2021,57(3):196-200.

[2]   郭惠武,张海峰.中国生猪生产成本的国际竞争力分析[J].中国畜牧杂志,2019(7):157-163.

[3]   赵全新.我国“猪周期”怪圈的形成与破解路径选择[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7(4):44-48.

[4]   姚屹浓,兰勇,廖翼.我国生猪市场调控政策的演进与优化[J].中国畜牧杂志,2014(4):11-16,20.

[5]   石榴红,刘晓璇,王硕.我国政府宏观调控政策有效性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3(11):31-35.

[责任编辑   立   夏]

猜你喜欢
产业政策主要问题政策建议
我国卫星应用产业政策及分析
中国制造,产业政策引导产业健康发展
争议产业政策
产业政策:在前进中反思,在反思中前进
江苏省中小企业融资现状调查与思考
科研经费管理政策改革研究
进口橄榄油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当前甘南藏族自治州民族关系发展中存在问题分析
城市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浅谈施工企业项目部工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