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新秀,何利娟
(1.贺州学院发展规划处,广西贺州,542899;2.贺州学院教务处,广西贺州,542899)
为解决高端技能型人才供应短缺、人才结构不合理及人才供需不匹配等问题,《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指出,在职业院校、地方本科院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以下简称“1+X”证书制度)。[1]“1+X”证书制度在提升职业教育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推动“1+X”证书制度工作尽快落地见效,学界围绕职业教育、技能提升、学历证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但是,目前,学者主要把研究方向和研究范围聚焦在高职高专院校,对本科院校实施“1+X”证书制度的研究较少,尤其是对地方本科院校实施“1+X”证书制度的研究成果不多。[2]随着社会经济的转型升级,原有的人才需求结构开始发生变化,新兴产业对人才队伍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过硬的技术本领。地方本科院校实施“1+X”证书制度,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找到了新路子,为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开辟了新途径,是创新教育模式的新方法。[3]
基于“1+X”证书制度对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的重要性,本文采用SWOT分析法,对地方本科院校实施“1+X”证书制度的优势和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存在的挑战进行系统分析,探索影响地方本科院校实施“1+X”证书制度的主要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有效实施该制度的一些建议,以期推动“1+X”证书制度更好地在地方本科院校开展,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经查阅相关文献发现,关于“1+X”证书制度在职业院校实施的探索较多,对其在本科院校实施的情况研究较少。S(优势)W(劣势)O(机会)T(威胁)分析法最开始应用于经济领域,近年来被广泛运用于医院和学校等组织中。[4]运用此分析法,企业可以更加全面系统地了解所处的环境,掌握其发展规律,从而做出合理的评价,并以结果为导向研制出科学的具体措施。在理解“1+X”证书制度实施背景的基础上,系统分析“1+X”证书制度在地方本科院校实施的优势、劣势,并在国家教育政策法规大力支持地方本科院校逐渐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的大环境下,明确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对地方本科院校更加科学高效地推行此项制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地方本科院校综合办学水平较高
办学水平是衡量高校综合实力和社会效益的重要手段,地方本科院校实施“1+X”证书制度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与职业院校相比,地方本科院校教师团队结构更合理,有更多高职称、高学历、高素质的教师,且教师外出参加国内外研究会议、进修、访学的机会较多,更容易接受先进的教育教学改革理念,对新生事物发展规律的研究和应用更得心应手。同时,地方本科院校大多拥有“双师型”教师队伍,他们具有双重身份,不仅具有理论教学能力,而且作为企业技术骨干,能够承担部分教学任务,还是具备优秀业务技能和良好职业道德的管理人才,是推动“1+X”证书制度在地方本科院校落地见效的中坚力量。其次,地方本科院校教学资源丰富,虚拟仿真实验室、智慧教室、微课教室、计算机房等为“1+X”证书制度试点建设提供了硬件保障,智慧树和超星等教学平台及各种仪器设备可供其灵活使用,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也为推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提供了实践平台,消除了以往考取职业证书单纯强调以理论考核为主的弊端。最后,地方本科院校有更自由的育人环境,学习氛围浓厚,学生自主学习能动性较强,注重培育“德能双修,理实结合”的应用型人才。
2.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需要
2014年,时任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提到,有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通过大学扩招后“专升本”升格而来,其积淀较薄、办学基础薄弱,应确定为转型的重点对象。[5]可见,推动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发展已经成为实现我国教育转型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然而,由于地方本科院校在教育理念、专业布局、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定位不准、特色不明,转型发展面临诸多难题。“1+X”证书制度的实施为地方本科院校在如何转型发展这一问题上提供了新思路,有助于摆脱地方本科院校过去办学中的学科桎梏,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即深化产教融合、城校共生,积极推进协同育人、协同创新、协同发展,致力于培养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地方本科院校肩负培养高层次技术型人才的职责使命。例如,贺州学院实施“1+X”证书制度就是在对地方及粤港澳大湾区相关行业、产业人才需要实际进行认真分析论证的基础上开展的,充分体现了地方本科院校坚持立足地方、主动融入和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发展目标定位,是转型发展的正确选择。
1.对“X”证书的认知不足,重视不够
“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在推动高等院校职业化教育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而地方本科院校往往倾向于遵循综合性大学建设模式进行办学和发展,缺少职业教育的发展理念,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不足、顶层设计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与专业建设没有融入“X”证书的相关内容和标准上。与此同时,学校层面缺乏科学合理的“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管理机制和激励制度,对各试点证书的监管力度不够、投入不足、管理不规范。“1+X”证书制度作为新生事物在地方本科院校缺少立足点,证书含金量低,教师开展试点工作的意愿不强。此外,虽然大部分学生能够保持参与培训的热情和参加考试的积极性,但也存在部分学生在培训后期出现频繁缺席的现象,缺乏后劲和续发力。以贺州学院为例,部分学生对“X”证书的认识存在一定的盲区,原因在于培训和考核无须支付任何费用,且考核结果对学分没有任何影响,缺乏动力和约束力。加之专业学习任务较重,不少学生更倾向于将重心转移到专业学习上,甚至直接放弃“X”证书培训和考核,忽视了“X”证书的重要性。
2.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有待深化
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推动“1+X”证书制度纵深发展的有效途径,目前,地方本科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存在合作动力不足、合作形式单一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推进,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地方本科院校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人才引进更看重学历与职称,倾向于引进大批刚毕业的硕士、博士,他们缺少为企业服务的经验与能力,而企业中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管理人才却因为学历和职称等因素被排除在外,导致师资结构不合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6]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需要经济效益作为发展的保障,从高校招收人才更倾向于满足企业经营和发展的需要,与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培养人才的意愿较低。企业在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实习实训等方面的参与不足或没有参与,无法实现教学内容与企业生产的无缝对接,校企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不健全。[7]
1.教育政策法规的有力支持
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了在职业院校、地方本科院校启动“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即“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鼓励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以培养实用型人才。[8]同年,《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明确了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主要职责,即负责指导所在区域“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把参加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培训、考核等有关工作纳入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量范畴。[9]这些政策法规明确了在地方本科院校实施“1+X”证书制度的具体要求和重要意义,有利于加强对试点院校的指导和制定有关激励措施,为在地方本科院校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2.实践探索案例示范不断涌现
自“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启动以来,全国高校在实践层面上对其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索。以广西为例,在自治区教育厅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的指导下,“1+X”证书制度建设秘书处积极统筹全区“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通过精心组编,在各试点院校的积极参与下,先后出版了《践行“1+X”新模式·共谋育人新篇章——广西“1+X”证书制度试点建设典型案例》《把脉职教新动向·探索“放管服”新要求——广西2021年1+X证书制度试点研究论文选集》等专著,全面展示了广西各试点高校“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实施与推进的经验做法。其中,贺州学院也有相关试点证书的典型案例被收录。这些实践成果为广西甚至全国高校的“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提供了案例实施和经验借鉴,便于地方本科院校学习如何开展试点工作,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1.专项资金保障不足
“1+X”证书项目前期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如师资培训,考核站点的建设,为满足考核需要采购不同的设备和教材、建立相应的实训室、支付证书培训和考核费用等。但是,自2019年实施“1+X”试点项目以来,许多政策和措施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完善,特别是财政奖补机制方面的配套制度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10]“X”证书内容具有前沿性和综合性特征,对参与项目教师的知识水平和综合能力都提出了较大的挑战,导致教师工作量的骤增,而学校又缺乏相应的政策和制度调动教师参与项目的积极性,不利于工作的落实。同时,在证书考核方面,由于经费受限,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只能根据经费情况严格控制考试报名人数,相当一部分参加培训的学生无法参加考试,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而且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由于经费不足,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在完成考核工作后,难以及时支付考核费用,培训评价组织拒绝发放证书,给毕业班的学生在求职方面带来了不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就业率。
2.课证融通、学分互换机制不健全
课证融通和学分互换是实现将“1”与“X”有机衔接的重要途径和抓手,对推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在这一环节还存在明显的不足。由于课程设置与“X”证书不对应,教学内容与证书考核内容区别较大,学生无法通过日常课程学习直接参加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并获得证书,有的证书甚至没有确定任何教材,学生只能通过大量做题应付考试,育人效果不明显。同时,部分地方本科院校也没有将“X”证书的标准和相关内容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缺少“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有机衔接。学分互换机制也处于探索阶段,对证书可转换的课程范围、学分要求尚未给出明确的规定和置换原则。此外,有的证书面向的考生来自各个学院和不同专业,在进行学历证书和“X”证书的学习成果认定、积累和转换时涉及的范围较广,难度较大。
针对对“1+X”证书了解不深、态度动摇、诉求不合理等问题,地方本科院校应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地方本科院校位于研究型大学和职业院校之间,以培养各行业的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为目标,要强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注重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相融合。[11]在转型发展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应培养具有过硬专业本领、广泛专业适应领域,并且特别注重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12]为此,地方本科院校要发挥顶层设计的作用,正视“1+X”证书制度,完善相应的试点工作方案和配套的奖励机制,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同时,通过校内外宣传、校企合作宣传相结合等多元化宣讲途径,采用专栏、专题板报、宣传册、专家专题报告等形式宣传解读“1+X”证书制度,增强宣讲效果,提高教师与学生对“X”证书的认知水平。此外,还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做好“1+X”证书学习规划,杜绝出现因免费培训、考核而产生的随意心理和资源浪费现象。
由于地方本科院校对“1+X”证书制度在认识上的不足及重视度不高,学历证书和职业证书“两张皮”就成为校企双方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为此,地方本科院校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根据教学实际和企业的发展需要,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不断优化课程设置,调整教学内容。一是要深入分析专业教学和“X”证书两者的标准问题,将它们的标准对应起来,根据“X”证书的标准形成一门或多门专业核心课程。二是要把有待强化的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内容拆分成若干知识点,通过开展专项培训的方式进行专题教学。三是要发挥学校基层教学组织(如教研室)的咨询、研讨、指导作用,积极开展对“1+X”证书制度的调研,制定“课证赛融通”课程标准,将证书培训、技能竞赛内容有机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与“1+X”证书制度相对应的课证赛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学分互换机制,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灵活性、适应性和针对性。
为解决“1+X”证书制度实施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一方面,地方本科院校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专项经费保障制度,划拨专项经费用于“1+X”证书的宣传、培训、授课、考核及考核站点建设等方面的支出,以保证“1+X”证书制度的正常运行。另一方面,要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业行业、产业联盟等社会力量的合作,尽可能地在政策红利、资金提供、项目孵化等方面获得支持,以缓解学校专项经费不足的问题。同时,要建立长效激励机制,科学统筹工作绩效,将“1+X”证书有关工作纳入教师工作量范畴,鼓励专业教师积极主动参与“1+X”证书制度实施。此外,还可以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教育手段,充分利用线上教育资源,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有效降低培训、考核成本。
“校热企冷”“产教两张皮”一直是传统校企合作模式存在的短板,而深化交流合作可以有效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打开新局面。首先,地方本科院校要积极主动争取获得政府搭台和机制保障的支持,构建由行业龙头企业把握产教融合主导权的产教融合共同体,构建以教促产、以产助教的生态圈。其次,要依托产业学院共建单位技术骨干,践行“校政企地协”“政产学研用”的思路。围绕“1+X”证书相对应的产业链组建虚拟教研室开展产教研合作,形成高效便捷、形式多样、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师教研模式,打造地方本科院校“1+X”证书制度实施管理的新思路、新方法、新范式。最后,要努力实现校企实习实训基地的共建共享。一般来说,地方本科院校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是从满足教学需要进行规划的,实验室建设更多考虑的是学科和专业发展需要,而企业基地建设关注产品研发宣传、质检和自有工人培训等,落脚点是追求资本的最大化。因此,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实习实训基地的作用,地方本科院校就要有效地将各专业教学科研平台聚焦到企业实际项目需求上,把人才培养对标到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上,与企业共建共享实习实训基地,解决师生实习实训难的问题。
地方本科院校实施“1+X”证书制度既存在优势和机遇,也面临不足与挑战。在转型发展大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要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为契机,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重构人才培养方案,完善经费保障制度,深化交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