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过程人民民主推进共同富裕的机理与进路研究

2024-05-29 18:01杨抗抗杨戏戏张嘉杰
特区实践与理论 2024年1期
关键词:共同富裕全过程民主

杨抗抗 杨戏戏 张嘉杰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同时强调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与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1]。2022年,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与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同时写入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为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重要内容。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与实现共同富裕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与耦合逻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2]实现共同富裕是系统性全局性的重大问题,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上,如何以全过程人民民主推进共同富裕,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凝聚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更好地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既需要理论上予以论证,又需要根据最新的实践发展加以总结提炼。

一、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3]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物质生活的富裕,也是精神生活的富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方面的要求日益提升,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新时代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和应有之义。

(一)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应有之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因此,对共同富裕的理解不能局限于狭隘的物质生活富裕,还有精神需求的满足,包括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中国共同富裕所追求的是所有人的共同发展,蕴含于人的现代化过程之中,也就是人本逻辑的立场。这与中国共产党‘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的政治理念具有内在的契合性。”[4]

政治参与本身是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民主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经济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美国政治学者利普赛特首先提出了民主与经济发展存在积极正向的联系,他认为,“民主关系到经济发展的状况。一个国家越富裕,它准许民主的可能性就越多”[5]。有研究表明,经济收入的不平等是导致政治冲突的根源,而经济现代化降低了收入不平等程度,从而促进了社会的民主与包容性。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本身是社会发展的结果,需要在经济发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基础上实现。收入分配情况的变化,中产阶层的不断壮大,社会思想观念的变化,公民教育水平的提高,这些都是推动民主发展的重要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注重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强调民主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更加重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提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6]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7]这些重要论述都深刻揭示了民主对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意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能够激发人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充分发挥和调动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推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与实现共同富裕的价值追求相契合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与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均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二者都体现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体现。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8]马克思主义是为人民造福的理论,只有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马克思主义才能焕发生机与活力。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促进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都是马克思主义人民性的鲜明体现。

坚持人民立场,就要坚持在高质量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一方面,坚持高质量发展,为民生的改善提供现实的物质条件和基础;另一方面,发展的目的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涉及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大政治决策,需要人民广泛参与,通过发挥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优势最大限度凝聚政治共识,推动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因此,无论是实现国家治理的民主诉求,还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二者均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三)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共同富裕,是彰显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鲜明标识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逐步拓深,民主和民众参与式的治理成为一种较为理想的政治治理模式,是实现社会秩序稳定与制度良性运行的重要保障。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当某些社会群体具有强烈的参政需求,但缺乏有效的参与途径与反馈渠道时,会不可避免地产生政治无力感,这可能会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和社会有序运转埋下隐患。从社会发展的多维性考量,增加社会财富并不是发展的唯一目标,还需要考虑到政治参与、文化生活等各方面的提升,也就是获得感、幸福感的提升。阿马蒂亚·森在《以自由看待发展》一书中认为,发展是一个相互依赖的过程,而且经济的成功不可能与社会、政治和文化的成就相分离[9]。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包括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在内的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无论是国家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还是文化生活,都需要体现民主的精神与价值取向,实现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这不同于西方国家对民主的固化认识,不是只有少数人参与的精英式民主,也不是将民主简单地等同于选举和多党轮流执政的民主,更不是带有不平等性的形式民主。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符合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要求,是广大人民能够真正参与、行使民主权利的民主,是真正体现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民主。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也体现了人民是改革发展成果的共享者,因此,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实现少数人的富裕,社会发展的代价是贫富差距和两极分化。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将民主与公平正义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既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又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从根本上矫治资本主义社会贫富悬殊的弊病,这是资本主义社会奉行资本至上,以形式民主选举资本利益集团代言人的少数人富裕的西式民主所无力解决的。因而,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与共同富裕的有机结合,从而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显著优势。

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实现共同富裕本质上是综合性命题,需要从多维视角、多重路径协同发力。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大战略部署,其内在要求与发展完善能推动实现社会民生、化解社会矛盾、凝聚社会共识,使得社会能够以一种正向的发展态势,集中精力搞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从而推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一)以全过程人民民主促进民生建设

民生是最大的政治之所在,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中蕴含丰富的民生价值,是民生建设的重要保障。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政府自上而下管理与人民群众自下而上参与的双向互动,不仅需要政府完善顶层设计,转变职能,更需要坚持人民主体,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现代政治治理实际上是国家权力向社会回归的过程,其最终目的是善治,维护民众的根本利益。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推动有助于人民群众参与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更好地反映民声、凝聚民意、汇集民智,解决好人民群众最为关心与热切期盼的问题。新时期,我国民生建设的基本方针从“以发展为基础”逐步转向“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战略部署,契合推进共同富裕过程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现实需求”[10]。能否保障与改善民生问题事关民心向背,而民心所向则关乎执政之本。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与实效性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最大程度上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

(二)以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有序政治参与

伴随社会改革步伐的有效推进,层见叠出的民生问题也困扰着各级党政干部,如何化解社会发展中的矛盾问题,不仅需要党和政府的不懈努力,更需要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和群策群力。民生问题的解决需要党、政府、社会与民众协同推进,只有通过有效的制度设计搭建高质量的民主平台,实现党自上而下领导、政府自上而下管理与人民群众自下而上参与的多向互动,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动性与能动性才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民主既是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和维度,也是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手段。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三全”“三最”“四个相统一”①“三全”指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三最”指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四个相统一”指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的民主,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全过程人民民主能够更好地凝聚发展共识,有利于在社会和谐稳定与社会活力激发相统一中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在政治实践层面,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断推进人民群众广泛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全过程。一是就民主选举而言,全过程人民民主强调依法分配代表名额,有助于保障人民选举的公开性与公正性,在民主选举中选出德才兼备的党政干部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二是就民主协商而言,人民在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的同时,在重大决策前和决策过程中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从而广泛凝聚社会共识。三是就民主决策而言,全过程人民民主注重决策前关注民生热点,决策中回应关切民众切身利益的事宜,决策后推动信息公开与事后评估,健全问责与纠错机制,真正做到问计于民、决策为民。四是就民主管理而言,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赋权人民参与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调动人民群众社会治理积极性,实现多元主体共治,在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目标。五是就民主监督而言,各地积极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与纪检监察工作相结合,发挥人民群众在权力监督中的关键作用,形成自上而下专责监督与自下而上群众监督相结合的基层纪检监督新路径。

(三)以全过程人民民主推进人民共享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时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日益严重。区域发展不平衡、行业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明显、民众收入差距过大等发展不平衡与不充分的问题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重大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1]。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第一要务,但发展应该是全面的,应该与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协调。因此,如何解决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考验我们党的政治智慧和治国理政能力。

民主是实现和维护人民福祉的重要方式,民主不应是束之高阁的装饰品,而是应该能够切实解决人民之所急与人民之所需。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内含的主要目标之一,是要解决当前我国面临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在实践中以实现发展成果人民共享的共同富裕为目标,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过程人民民主将其制度优势嵌入到民生领域,有助于推动健全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发挥社会保障的兜底性作用,统筹兼顾社会各阶级、各阶层人民的利益诉求,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最终实现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三、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与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内嵌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共同富裕,均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本质都是面向人的发展,实现人的现代化,因此都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挥人民主体作用,坚持人民共享标准,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与实现共同富裕同向而行、内在融通、互促互构,面向并服务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共同战略目标。

(一)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与实现共同富裕都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现代化是“社会、经济、政治体制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12],包含“人们用以组成其社会一切制度的变革,即包括政治的、社会的、经济的、知识的、宗教的和心理的制度在内的变革”[13]。这种变革形成了现代社会,而现代化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包括“发达的经济、高度分化与整合的社会、世俗化、城市化、对外开放、现代知识占据突出地位、普遍认同自由和平等等价值取向以及法治”[14]。作为社会主义大国独立自主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鲜明特征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彰显了鲜明的中国特色和中国个性,也体现了具有世界眼光且融通世界的现代化发展路径[15]。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总结社会主义民主与经济社会发展正反两方面经验,对人民民主、共同富裕与社会主义现代化之间关系的认识不断加深。邓小平曾经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6]在这一过程中,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可以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其他地区、其他的人,逐步达到共同富裕”[17]。在发展经济、实现共同富裕和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还要注重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邓小平对此有着深刻的认识:“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当然,民主化和现代化一样,也要一步一步地前进。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这是确定无疑的。”[18]民主的核心要义是调动广大人民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的积极性,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广泛凝聚共识,推动矛盾化解,形成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强大合力。党的十六大报告阐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实现共同富裕阶段性目标,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对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与实现共同富裕的关系作出了更加深刻的论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他主要从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层面深刻揭示了人民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日益广泛的美好生活需要[20]。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他进一步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21],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这些重大论断从深层意义上揭示了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与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同向而行、相辅相成的,共同内嵌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在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长期历史进程中,我们党不断加深对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发展规律的认识,从中国式现代化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高度认识全过程人民民主与共同富裕的关系,即是说二者同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必然要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融合互动展开,并且以此为目标的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道路,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相互推动和促进的新局面,开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二)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既是我们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新发展理念的‘根’和‘魂’。”[22]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我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党和国家引领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既包括经济发展,又包括文化进步与政治建设等,包括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因此,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不仅需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与发展生产力,更需要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推动政治文明建设,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与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美好生活需要,是我国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内在要求与时代需要。

(三)全过程人民民主与共同富裕协同发力,共同作用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

当前我国实现现代化发展面临的形势是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性因素增多,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串联式”的现代化发展过程,“我国发展必然是一个‘并联式’的过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叠加发展的”[23],面临的政治、经济与文化问题也具有相互交织性。在这种社会历史背景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然需要考虑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系统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领域。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基础。但是经济富裕不能代替民主诉求,脱离民主的发展是不符合社会客观规律的。民主与发展均是国家现代化建设和社会良性发展的必然选择。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与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二者辩证统一,在时间与内容上具有同步性、实践上具有互动性、发展上具有合力性,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24]。我国进入社会加速转型的现代化建设时期,社会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利益冲突与观念冲突加剧。相较于西方单线性的社会发展,我国构建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全面协调发展的现代化道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与实现共同富裕同向而行、互促互进。

四、全过程人民民主推进共同富裕的现实进路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的正确方向,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人民当家作主,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能动性,群策群力、凝聚共识、汇聚力量,推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与实现共同富裕提供根本政治保证

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区别于欧美政党,在于它并非将权力的占有和支配视为自身存在的唯一的根本目的[25]。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和政治追求,坚持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强大的政治领导力、组织凝聚力和社会号召力,因此,“中国共产党不但肩负着普通政党所肩负的代表与表达两大常规功能,而且肩负着作为长期执政的政党所肩负的整合、分配和引领三大新功能”[26]。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需要党的强大政治领导力,党的领导的本质就是组织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只有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才能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和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坚强的领导核心和可靠的政治保障。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27],突出强调了中国共产党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尤其是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与实现共同富裕进程中的领导地位和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筑牢全过程人民民主与共同富裕的经济基础

“任何民主,和任何政治上层建筑一样……归根到底是为生产服务的,并且归根到底是由该社会中的生产关系决定的。”[28]民主作为政治上层建筑的重要构成,其存在与发展、性质与形式,归根结底由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在国家政权中,经济上掌控生产资料、政治上取得统治地位的阶级,是民主的真正主体。社会主义国家的民主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其根本区别在于无产阶级与劳动人民是社会生产资料的所有者,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之上的社会主义民主必然是为绝大多数劳动人民服务的,本质上维护的是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因此,社会主义民主具有真实性和广泛性。中国民主的本质是社会主义民主和人民当家作主,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对自身政治发展道路的探索,始终坚持经济之于政治的决定性意义,不仅以经济基础的变革实践开辟了扬弃和超越资本主义民主的现实道路,而且以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坚持和巩固为人民当家作主的现实展开提供了坚强的制度保障。经过70多年的探索,中国的民主体系已经完整地建构起来,民主广泛地存在于各个领域、各个层级,形成了全过程人民民主这一中国民主的伟大创造。经济上的公有制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辩证统一,塑造出中国民主的人民性,既保证了中国民主的真实性,又保证了中国民主的有效性[29]。

我国目前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都必须立足于这一基本国情而不能脱离实际,清醒地认识到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重要性,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进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我国实行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同时做到守民心、惠民生、聚民意、汇民智、解民忧、护民权,在治理实践中全面体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宗旨和价值,筑牢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民意、民心和民生基础。

(三)健全政府决策体系,在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事务决策过程中注重倾听群众意见

政府决策关系国计民生,政策制定与实施的成效是社会有序运转的保障。在社会转型时期,当一些社会群体具有较强的政治诉求,但缺乏有效的参与途径与反馈渠道时,便会倾向于通过其他形式甚至极端途径来表达对现状的不满,从而为社会治理和社会秩序构建带来风险挑战。社会是由无数原子化个体结合形成的共同体,其发展依赖于共同体内个体的活力,“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30]。个体的有意识行动与社会参与将个体活力转变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因此,一个开放有序的社会,需要畅通社会整合渠道,化解社会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相互冲突与矛盾。

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贯彻落实到政府决策过程中,优先体现在政府决策体系的不断健全。政府决策体系的健全需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而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关键在于完善民意吸纳机制,将各类社会力量纳入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全过程,促使各治理主体的能力有效转化为社会发展的活力,凝聚为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合力。具体来说,一要把握民意议题,主动回应民众诉求,将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议题纳入决策过程;二要完善动员机制,调动民众政治参与积极性,在参与中提升民众的政治获得感;三要完善民意整合机制,提升统合能力,“取信于民、问计于民”,在共建共享的治理框架内将人民诉求转变为可持续发展政策;四要培育社会理性,在政治实践中提升公民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实现活力与秩序的有机统一。

(四)发挥人民主体作用,不断完善人民监督权力的制度体系

权力腐败作为社会发展的毒瘤,渐趋向复杂化和隐蔽化方向发展,不利于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并严重阻碍着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推进与共同富裕的实现。因此,完善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是当前国家发展的重大政治命题,加强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成为推动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注重群众参与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要义与关键所在,相较于专职监察机关自上而下的监督,群众监督具有与之不同的优势。首先,群众对党政干部的监督具有全方位性与全过程性,有助于较大限度预防腐败的发生,降低腐败问题的危害。反腐的成效不在于惩治了多少腐败官员,而在于多大程度上消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在于良好政治生态的建设。其次,群众作为腐败问题的利益受损者和密切接触者,对基层党政干部的监督能够针对性解决权力监督信息不对称和监督动力不足的难题[31]。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能动性与主动性,能够改变以往专责监督力量单薄、手段单一的问题,实现纪检监察机关的专业化工作与人民监督的良性互动。最后,与纪检监察机关的内部监督和其他形式的外部监督相比,拓宽人民监督权力的途径,创新人民监督的方式,有助于提高监督的实效性,破解“监督者的被监督”这一难题,推动建立更加权威高效、权责统一、功能优化、监督有力的国家权力监督体制。

猜你喜欢
共同富裕全过程民主
全过程人民民主与全过程民主立法
共同富裕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土建工程中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有效应用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让创新贯穿深化医改的全过程
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探讨
关于现代民主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