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亲亲相隐”说新论

2024-05-29 14:04
江海学刊 2024年1期
关键词:亲亲相隐相隐亲亲

李 锐

《论语·子路》载:“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有关这一段话中孔子之语该如何理解,近些年成了一个热点问题。“亲亲相隐”是美德还是说明儒家导向腐败,争论不已。

不少学者集中于“隐”字而论其不同含义,也有学者讨论“直”的多种意义。

鄙意首先可确定的是,“直”在孔子思想中,并不是一个核心词汇。孔子虽说“直哉史鱼!”(《论语·卫灵公》)“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季氏》)、“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诈而已矣”(《阳货》)、“人之生也直”(《雍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颜渊》),以及将直和枉对举,这些大概是对“直”的正面评价。但他也说“直而无礼则绞”(《泰伯》),“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阳货》)。可见仅仅直是不够的,还需要好义,有礼,好学。而直躬之举,显然有违孔子思想。

可是,孔子所说的父子相隐,虽照顾了父子之亲,却很难说是“直”。

其实,“德”字古代或作“惪”,从直声,直与德在古代是通假字。近年出土的战国秦汉竹简中,常见以“直”为“德”者。如放马滩秦简《日书》乙种“刑德”之“德”或作“直”。目前以“直”为“德”者,不完全统计有13例(白于蓝:《简帛古书通假字大系》,福建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598页)。

因此,孔子虽然在这里说的是其党之“直”者,但很可能指向的是其党之有“德”者;或者说此处是语带双关,而重点在德。“直”不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观念,但“德”却是。像孔子所谓“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子罕》)等;而孔门四科中,以“德行”为首。

是故孔子讲“父为子隐,子为父隐”,虽然不一定直,但是却体现了对德的追求,“直(德)”在其中。因为存在对德的追求,那么攘羊之事终将不会再发生。“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在刑罚上看,是一种公正的行为,但刑罚公正不是孔子的终极诉求。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孔子的追求是教民以德,只有追求德,才能够让攘羊这类“耻”的行为不发生。这比子证父这种破坏亲情、“免而无耻”的行为,要强过千百倍。后世刑罚不如礼义的思想,以此为滥觞。

猜你喜欢
亲亲相隐相隐亲亲
亲亲相隐
2010年以来国内“亲亲相隐”制度研究述评
握手亲亲
亲亲你
论“亲亲相隐”制度在刑事诉讼中的运用
论亲亲相隐原则中的忠孝之争
析中国古代“亲亲相隐”制度及其现代启示
情与法的碰撞
“亲亲相隐”立法起源及相关问题探究
情与法的碰撞
——以“亲亲相隐”为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