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英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通识课程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通识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和职业发展潜力。本文以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为例,探讨新媒体視域下通识课程建设。
一、通识课程与新媒体
(一)通识课程概念
《教育大辞典》认为通识教育是指在高等教育阶段,大学生均应接受的有关共同内容的共同教育。哈佛大学在其“红皮书”《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里面明确提出“教育可分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两部分”。[1]可见通识教育是与专业教育相对的一种教育理念,是面向人人的教育。通识课程是指专业课程之外的公共课程,是通识教育理念实现的载体。
在社会分工日益细化的情况下,为适应社会对专门人才的需求,各高校按照行业归口调整学科结构,形成各种专门学院,并按照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对专业人才培养进行改革,形成专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对专业知识技能的应用,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这种专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随着社会行业专业更替速度的加快及多媒体时代的来临其弊端日益凸显。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这标志着通识教育在我国全面开展,而素质教育的本质就是通识教育。[2]作为素质教育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是通识教育课程体系重要模块。
(二)新媒体的时代特点
新媒体是指建立在新的技术基础上的媒体形态。这些新技术包括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它们构建了微信、短视频、QQ、微博、网站网页、手机应用软件、公众空间等新媒体平台,通过这些平台可以将不同时空的受众相互联系,实现信息无障碍的沟通传播。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传播速度快,反应灵敏。新媒体是通过手机、电脑等载体加速了信息发送和接收过程,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直接连接。这省去了传统媒体如报纸等载体的制作和运输过程,直接加快了信息的传播。
传播信息更广,面对的群体更为复杂。新媒体时代,手机、数字电视机、电脑、iPad、这些工具已经是普通人生活的一部分。大学生使用这些工具的范围很广。
传播内容及方式更为丰富。新媒体时代的传播主要是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围绕不同人群的需求会形成不同的运营平台,平台聚焦的内容也被精确细分,内容细分后,新媒体运营的内容制作者能够围绕相同的爱好兴趣聚合更深层次的内容,引起大家精神层面的共鸣,创造新的价值,定义新的互动规则。人们可以发微信朋友圈、抖音将声音、图片、视频等传播。
传播更便捷。在新媒体时代,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渠道变得非常便捷,通过数字化的应用,文字、图片、图像、声音通过手机、电脑等移动设备可以随时随地制作、获取并传播。
(三)通识课程在新媒体时代面临的挑战
通识课程面向学校所有专业学生,因此对教学要求较高。它要求将通识课程知识融入专业知识,并要求教师具有广博的知识面。
通识课程的实施难度大,因为其要求实践性强,需要有真实的情景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识课程需要有明确的任务导向,并对学校教师的教学设计、实施把控要求高,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
通识课程面向所有学生,旨在提升他们解决今后学习、工作、生活中各种问题的能力,为他们智慧生活、有效学习、高效工作奠定基础。
二、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与新媒体(一)通识课程与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是大学通识课程中提升学生生存和发展等各项职业素质的重要课程,是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它不仅仅只提供就业指导,它还承载着大学生在大学教育阶段对自身的了解和对目标职业所做的必要准备。
当今社会面临前所未有之大变局,改革开放让世界不同文化不同思想碰撞冲突,在纷繁复杂的文化知识更替中,局限于单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会让学生迷失方向,因此大学生越来越重视职业素质的提升,希望通过职业素质的提升实现向高层级职业流动的目标。
职业素质是指适应产业行业结构发展的需要,劳动者应该具备的各种职业知识和技能。由于产业行业结构对劳动者的需求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变化,因此职业素质概念的内涵与外延都呈动态发展态势。
随着高校扩招、高等教育普及化、毕业生分配市场化、经济发展全球化,毕业生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
但是,目前高校在职业素质教育方面还停留在教师课堂上理论宣讲的阶段,实践活动少且没有系统性。许多学生毕业后才发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补足在学校没有学到的实践经验,从而影响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有些学生甚至在找工作的挫折中丧失了信心,出现厌学甚至退学的情况。因此,要转变职业素质教育理念,建立适应产业行业发展的新的职业素质教育课程,让学生在毕业前就了解清楚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所需的各项综合素质,并通过在学校的专业学习中牢牢掌握各项职业所需的实践技能。
(二)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在新媒体时代下的教学出现新的特点
新媒体的发展使得教学在提供学生体验、互动上突破了传统课堂时空的界限,改变了教学互动的方式,增加了学生对教学的参与程度。这给通识课程的开展带来了各种创新的可能。
1.教学工具的创新
各种共享的线上学习软件,腾讯会议、钉钉、学习通和腾讯课堂等打破了时间、地点、内容等的局限,让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微博、快手等平台给教师提供了发布传播信息的手段。
2.教学内容的创新
VR、AI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教师利用各种制作软件制作教学需要的图片、短视频等教学资源并将这些资源重新组合建构,为通识课程的教学提供了虚拟的仿真的情景,帮助学生进行深层次的学习体验,完成知识体系的更新重组。将不同时间空间的实践内容通过新媒体手段制作成视频或文本,把优秀毕业生成长的事迹、企业优秀员工成长的过程,行业企业先进的企业文化生动展现出来,并结合授课内容,给学生以沉浸式体验。在对工匠精神、创新精神具体的呈现过程中让学生领悟价值观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在对别人人生的参照中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坚定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3.教学模式的创新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其交互性、及时性等特点打破了课堂对时间空间的限制。教师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采取符合自身要求的特色教学模式。例如,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中,对于实践性、可操作性的内容(例如制作简历、模拟面试、面试礼仪等),可以采用体验式教学模式。
4.师资队伍建设的创新
传统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缺乏专业教师队伍,通常由管理学生工作的行政人员兼任。他们没有系统的就业指导知识,无法将职业指导、社会职业情况与专业相融合,对学生的职业指导有限。新媒体的发展让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平台的整合,实现跨地域、时空的教学操作。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中涉及企业内容时,教师可以根据需要聘请有工作经验的企业行业专家、能手作为课程导师,通过平台对学生进行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咨询。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的最新现状。从榜样的身上探索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提升职业规划的能力。
三、新媒体视阈下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通识课程建设根据粤教高〔2008〕82号《转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教高厅〔2007〕7号文件要求,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作为必修课列入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计划,课程成为学校通识课程之一。
(一)构建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大体系、小体系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作为一门通识课程,其目的之一就是“态度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应当树立起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念,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确立职业的概念和意识,愿意为个人的生涯发展和社会发展主动付出积极的努力。”通过系统传授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决策行为的基本知识与技巧,试图训练大学生生存与发展的能力,教会大学生如何根据自己的个性品质、专业特点以及社会的发展需要,合理规划职业生涯,提高就业力,探索自己的职业道路,达到理想的职业前程。根据内容可以将课程设置为生涯规划、职业素质与能力拓展、就业技能指导三个模块的大体系,围绕大体系构建包括讲座、活动的小体系。
围绕生涯规划模块,构建涵盖生涯规划方面的讲座,如行业专业介绍、职业生涯案例讲座和行业精英入校讲座,以及相关的活动,如自我认知团建破冰活动和参加职业生涯规划大赛。
围绕职業素质与能力拓展模块构建涉及职业素质与能力拓展的讲座,如就业政策及技巧讲座,以及相关的活动,如参加简历设计大赛和现场招聘会。
围绕就业技能指导模块构建包括就业技能指导方面的讲座,以及相关活动,如模拟面试等。
每一模块包括相应的线上线下内容与环节设计的体系。包括情境引入的设计;小组讨论的问题的设计;教师讲授内容设计;课后项目驱动作业的设计。整个过程构成一个完整体系。大体系与讲座活动内容的小体系融合:每一个讲座,每一个教学单元,所有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围绕着大体系完成。
(二)根据学习内容采取合理的教学模式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面临着诸多挑战,例如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和各学科知识迅速更新的背景下,如何提升教师素质,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知识融入各专业知识;如何有效实施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实践性模块;如何在师资短缺的情况下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等。
面对这些挑战以及当前传播方式的转变,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必须积极实施更加有效的教学模式。其中,混合式教学模式是适应这种挑战的教学形式之一。混合式教学是将线上和线下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将信息技术和手段融入线下课堂教学中,通过两者的互补,使教师在引导、启发和把控教学过程的同时,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变得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使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都有明显提升。
课程选取适合构建专项数据库的模块内容,使用信息技术工具构建,然后将各个专项数据库整合到课程的教学平台中。教师利用教学平台资源,通过线上、线下完成课程教学的实施。线上课程教学是指教师课前利用平台给学生线上布置各项学习任务,将课堂中受限的各项内容分解成各个任务,学生再利用平台中的各个专项数据库完成知识点的学习,课中利用平台统计学生学习情况,课后利用平台完成知识掌握的程度。线下课程教学是指教师面授课程内容,学生将课前的学习成果分享出来,与其他同学一起进行更深一步的学习、讨论,这种方式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分享,自主探究,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精神。
以具体的模块教学为例,在生涯规划模块,教师通过设计将课程内容所需的资料在教学平台整合,课前布置学生学习整个完整的知识体系,通过专家课程对基本的概念、原理、生涯规划有大概的了解。面授课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生涯规划一步步实施,启发学生认识自己、认识职业等,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差别指导,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学生在实施规划的过程中除了得到面授课程教师的指导,还可以通过教学平台中的各个专项资源库寻找帮助。如:当学生对自己想从事的行业缺乏最新的行业信息时,可以通过教学平台的行业企业师资库联系相关的师资库专家进行一对一有针对性的咨询。
课后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考评。课程考评方式采取多维度、立体的评价方式。可以将课程实施中平时成绩按考勤(5%)、课前资料准备(5%)、课题问题回答(10%)、网络平台参与(15%)。经过这种全过程、全方位的考核。
(三)建立多媒体为媒介的课程实施技术体系
爱因斯坦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学生为主体的关键在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的获得感。基于网络信息的媒体形态具有传播及时、多向交互、生动演示等特点。它可为大体系、小体系的教学实施提供智能终端,让学生随时随地地将自己的观点传播到终端,实现信息资源与学生及教师的多向互动。大体系、小体系的课程内容的实施需要借助工具将各种资源以学生感兴趣的方式整合在一起。基于网络信息的各种媒体实现了将各种资源以丰富多彩的形态呈现给广大学生。利用多媒体技术,搭建多功能的教学平台。按照大小体系的模块建立学习模块,将各个模块专项的资源库整合在学习平台,使各种资源以丰富多彩的形态呈现给广大学生。教师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构建的技术工具建立一个课前、课中、课后,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学习体系。
1.整合公众平台及各种资源,打造适合课程内容的教学平台
运用教学平台形成教学反馈传播“圈”,强化课程实践教学内容,为课程实施提供技术保障。
为了推进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必须重视优化课程资源,并重新构建适合不同学生使用的课程资源体系。现有的课程资源除了纸质教材、PPT外,还依托各种新技术,出现了各种形式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学资源。人们可以足不出户享受各种电子化学习资源,如数字化图书馆、数据库、多媒体电子书、电子阅览室、网上报刊等。“微博”“抖音”“微课”“慕课”“博客”等教学资源因为形式新颖、简单便捷,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
多媒体技术同时提供学生各种沟通交流、解决问题的分析处理等工具软件。这些灵活快捷的沟通解决问题的模式使学生在处理各种复杂难题的过程中获得巨大的成就感,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类似虚拟教室和虚拟实验室的公众平台通常能为学生和教师提供类似电子邮件、电子白板等各种通讯工具,可以实现实时的讨论、答题,为广大学生提供及时、便捷、自主可行的学习方式。
我们打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学平台就必须结合大体系、小体系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需求确定教学平台的功能和特点。选择合适的公众平台如:拥有良好用户基础和丰富的内容资源的公众平台(QQ、微信、微博等),这些平台能提供丰富的API接口,可以方便地将课程内容与平台功能相结合。将课程相关的资料、视频、案例等整合到教学平台上,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地获取学习资源。同时,也可以借助平台的社交功能,建立学习小组,方便学生之间进行讨论和交流。通过教学平台可以开展在线问答、投票、讨论等互动环节,鼓励学生参与课程讨论。通过教学平台,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以可视性、趣味性、竞赛性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学生通过视频感受情境性的内容,通过游戏身临其境感受获得趣味性,通过竞赛提升获得感。这些互动形式可以简单地实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沉浸式学习体验。同时将大体系、小体系中的内容依据新媒体技术的要求分模块实施。选择模块能引起学生共鸣的相关内容重新解构,加以塑造。借助精细化的制作技术,将引人入胜的讲述呈现给学生,使学生获得深刻的感知。
2.建设专项资源库
建立大学生职业信息资源库。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职业更替的频繁,社会对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多媒体时代,互联网大数据为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通過构建各项与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相关的资源库,是以专业、岗位、职业发展动态、职业展示数据为内容动态更新职业信息的集合。为课程提供最新的行业、专业、职业等相关信息,这些信息为课程教学带来最新鲜的血液。“大数据背景下大学生职业信息库建设与以往职业信息收集整理的最大不同在于,信息库的数据是动态性、过程性和综合性的有机融合,数据可以为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大学生职业决策的科学性、实现高校就业服务个性化和精准化提供重要的依据。”[4]
建立就业案例资源库。按照不同的行业专业对毕业生的就业案例进行实时收集,不断更新经典案例,教师教学时可以选取其中案例资料并进行适合课程的编辑,布置相关问题与任务,引导学生探究问题,完成任务。
建立行业企业专家资源库。面向政府部门、高校、企业家征集就业指导专家,面向毕业生征集对创新就业有深入研究或在行业企业有成功经验的大学校友。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都可以在线针对各自的问题进行实时的咨询。资源库还可将校内外的心理咨询机构的人员纳入其中,专业指导学生在生涯规划模块进行测评,认识自我。
建立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模块练习资源库。学生在线练习,对基础知识进行检测,测试学习效果。
3.校企合作开发适合本校实际的校本教材
校企合作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提升的一种双赢的合作模式。在校企合作条件下,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内容将与行业企业要求同步更新,进一步缩短学生对职业的适应时间,提高动手的实践能力。课程在多媒体条件下,可以将校企合作的模式从小范围覆盖到大面积推广。借助多媒体技术,教师能及时获取企业人才选拔的具体要求,及时更改教学内容,如:在教材中增加实践教学的课时,模拟面试,简历制作等都可以通过线上与企业相对接。
为提升教材的对社会的适应性,通常需要将最新的行业的成果纳入校本教材,这样的校本教材对教师的动手能力要求不断提高,新媒体的在线授课的模式、虚拟工厂、虚拟实验室等为这些教学的内容提供技术支持。
有了这些资源,就可以实现线上线下、翻转课堂等形式的教学。实现教育部出台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中的“教学内容应力求实践性、科学性和系统性,突出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切实增强针对性,注重实效”。[5]
四、结语
总之,作为通识课程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内容实践性强,统一的课堂面授过程受到教师个人素质以及教学场景的限制,无法有效地完成课程教学要求。在人工智能与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新媒体时代,围绕大体系和小体系,构建专业的教学平台及各专项资源库将为课程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还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和职场。
参考文献:
[1]哈佛委员会.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5.
[2]刘雪琪.国外通识教育对我国高校教育教学的启示——以美国、日本和新加坡为视角[J].西部素质教育,2022(6).
[3]王珏辉,张向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探析[J].河南教育,2019(10):39-40.
[4]刘紫婷.大数据背景下大学生职业信息库建设路径探析[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8(4):88-90.
[5]周立华,张玲娣.浅论“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就业创业慕课建设[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新媒体视域下高职校企文化对接与融合路径研究”(编号:2021 GXJK479)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朱守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