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贸易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区域差异及时空演进

2024-05-26 01:21赵青松祝学军
统计与决策 2024年9期
关键词:低水平省域高水平

赵青松,祝学军

(1.新疆财经大学a.国际经贸学院;b.丝路经济与管理研究院,乌鲁木齐 830012;2.新疆科技学院 经济学院,新疆 巴州 641000)

0 引言

当前全球货物贸易增速乏力,增长空间越来越小,而新的贸易增长点还未形成。在全球价值链、供应链正在重塑的复杂局势下,我国还面临着中美贸易竞争加剧的严峻局面。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标志着我国从追求贸易快速增长阶段转变为贸易高质量发展阶段。现有文献主要涉及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衡量指标、评价体系、问题及对策等方面。戴翔和宋婕(2018)[1]认为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是使贸易发展更平衡、更充分,要求贸易竞争获得新优势、贸易结构形成新均衡、贸易发展实现可持续、贸易推力产生新动能。而边疆地区外贸高质量发展还应具有促进边疆地区经济发展、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维护边疆安全的独特内涵[2]。一些学者从全球价值链攀升和提高贸易竞争力的视角探析了贸易高质量发展的衡量指标,并检验其影响因素。王孝松和周钰丁(2022)[3]以出口产品质量作为代理指标,实证检验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然而,出口产品质量只能从垂直维度衡量产品的差异,即只能从一个维度衡量贸易高质量发展[4]。李强(2021)[5]用出口技术复杂度,从水平维度衡量了出口贸易高质量发展。还有学者构建了贸易高质量发展的评价体系,曲维玺等(2019)[6]基于五大发展理念构建了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曹俊文和雷清雅(2021)[7]进一步将“有效发展”这一理念融入五大发展理念,构建了包括六个维度的贸易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李鸿阶和张旭华(2019)[8]基于贸易规模、商品结构等6个层面构建了省级对外贸易质量评价体系。在问题与对策方面,郭惠君和王黎瑶(2020)[9]认为中国制造业贸易高质量发展要激发创新活力、吸引优质外资集聚、优化加工贸易布局、推进跨境电商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课题组等(2021)[10]将贸易高质量发展细化到高技术出口层面,认为中国存在对国外中间产品、技术过度依赖,贸易数字化潜力未充分释放等问题。李奇璘和姚莉(2022)[11]以中国-东盟为例,将研究范围扩展到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领域,发现中国还存在深入合作的不确定、出口竞争力不对称的问题。余淼杰和郭兰滨(2022)[12]建议加强数字经济新基建,完善经贸互促机制,通过数字贸易试验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等推动中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

目前,有关中国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文献较多,但仍存在拓展空间。本文首先构建省域贸易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熵权TOPSIS法对其进行测算,然后采用Dagum基尼系数方法,考察了各省份贸易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差异和来源,最后采用核密度估计、空间马尔科夫链的方法探究了中国东、中、西部地区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时空演进趋势。

1 研究设计

1.1 指标体系构建

推动贸易高质量发展,应坚持新发展理念、扩大贸易开放水平、提升贸易地位、培育贸易发展新动能、增强贸易竞争新优势,促进贸易向创新、平衡、协调、融合、绿色发展,并能参与和引导国际经贸规则的制定。其内涵和特征应包括贸易基础、贸易优化度、贸易竞争地位、贸易环境、国际经贸规则地位[6]。另外,借鉴段国蕊和于靓(2021)[13]、付文宇等(2021)[14]的做法,纳入了制造业的效益和贸易效益。

本文构建如表1 所示的省域贸易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鉴于数据的可得性,采用2013—2022 年我国30 个省份(不含西藏和港澳台)的面板数据。其中,全要素生产率和出口技术复杂度来源于马克数据网;主要出口产品集中度指数(出口前三大类产品的出口总额/出口总额)、主要出口市场集中度指数(出口前三大对象国的出口总额/出口总额)、机电产品出口集中度指数(机电产品出口额/出口总额)、机电产品TC指数(TC指数采用的是净出口额/进出口总额)、主要出口产品TC 指数来源于国研网,二氧化碳排放量数据来源于OEADs,其他原始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机电产品为HS二位编码的第16、17、18大类的产品,主要出口产品为该省份出口排名前三的产品,主要出口市场为该省份出口排名前三的国家。

表1 省域贸易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1.2 研究方法

1.2.1 熵权TOPSIS 法

为将指标体系进行降维处理,以熵权TOPSIS 法测算贸易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指标[15]。

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

正向指标为:

负向指标为:

Xij是标准化后的指标,max{x1j,…,xij}为该指标的最大值,min{x1j,…,xij}为该指标的最小值,j为指标个数,j=1,2,3,…,31,i为观察值个数,i=1,2,3,…,300。

计算各指标熵值。

其中,Ej为该指标的熵值,k=1/ln(n),n为年份,。

计算信息熵冗余度。

计算各指标的权重。

其中,Wj为第j个指标的权重。

构造加权指标。

计算评价对象与最优、最劣方案的欧式距离。

计算贸易高质量发展水平与最优水平的相对接近度(省域贸易高质量发展水平)。

1.2.2 Dagum基尼系数分解模型

将基尼系数(G)分解为区域内基尼系数Gaa、区域间基尼系数Gab和超变密度基尼系数Gc,分别衡量区域内差异、区域间差异。其贡献率为Gw、Gnb、Gt,且Gw+Gnb+Gt=1。为整个样本的贸易发展水平的平均值,m为区域个数,m=3。a、b表示两个不同的区域,na、nb分别为a区域、b 区域中的省份个数。Dab为区域间贸易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相对影响。dab为区域间贸易高质量发展水平之差。Pab为超变一阶矩,具体计算过程参考文献[16]。

1.2.3 核密度估计

核密度估计是一种非参数估计方法,密度曲线可以用于刻画研究对象的分布形态,且密度曲线的变化可以反映研究对象的动态演进。核密度估计公式为:

其中,n 为观察值的个数,h 为带宽,用于定义均值x0附近领域的大小。xi为独立同分布的观察值。K 为核函数,本文选取Epanechnikov核函数对省域贸易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分布动态进行估计。

1.2.4 空间马尔科夫链

马尔科夫链是一个随机的过程{X(t),t∈T},认为研究对象“下一期的状态”的概率分布仅与“上一期的状态”有关,通过将研究对象按照水平的高低离散化为N种类型(本文将按照25%、50%、75%分位,将研究对象分为低水平、中低水平、中高水平、高水平四组),再计算每种类型转移和变化的概率(得到一个N×N的转移概率矩阵),以此来模拟不同地区间研究对象转移的过程。但普通马尔科夫链没有考虑周围省份的空间溢出效应,且具有无后效性,这显然不符合客观事实,估计结果可能存在偏误。而空间马尔可夫链则考虑了周围环境对研究对象的影响,以初期邻边地区(即空间滞后)观测值所处状态为前提,获得空间滞后变量,并将空间滞后变量分为N 组,对研究对象的状态转移概率进行估计,最终得到一个N×(N×N)的转移概率矩阵。

2 实证分析

2.1 省域贸易高质量发展水平分析

2013—2022 年,整体来看我国贸易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得分稳步提升,从2013 年的0.43 上升到2022 年的0.48,增长了11.63%,年均增长1.23%(见图1)。但从省域层面看,各省份贸易高质量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呈现东高西低、经济发达省份高于经济落后省份的情况。其中,广东排名第一,综合得分为0.60;浙江、江苏、上海排名第2至第4位,综合得分约为0.55。而西部地区的青海、甘肃、内蒙古、新疆、宁夏的贸易高质量发展水平最低,综合得分均低于0.40。福建、天津、山东的贸易高质量发展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综合得分均为0.50。

图1 省域贸易高质量发展水平测算结果

2.2 省域贸易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及来源

参照国家统计局的划分,将我国分为东、中、西三大地区分析贸易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差异。根据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结果可知,贸易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基尼系数值呈现快速下降趋势,从2013年的0.081下降到2022年的0.066(见图2),表明我国贸易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不断缩小。而从贸易高质量发展水平差异的贡献率看,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区域间差异的影响,但其贡献率略有下降;区域内差异次之,较为平稳;超变密度影响最小,略有上升。

图2 省域贸易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基尼系数及其分解

从东、中、西三大地区的内部差异来看,西部地区的内部差异正在快速下降,区域内基尼系数由2013 年的0.08下降为2022 年的0.051,表明西部地区省份的贸易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趋同现象。中部和东部地区的区域内基尼系数较为平稳,表明东部、中部地区省份间的贸易高质量发展水平差异变化不大。从东、中、西三大地区间基尼系数来看,东-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间的贸易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基尼系数都在不断减小,其中东-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基尼系数减小最快,而东-中部地区间的基尼系数下降最慢,表明各区域间贸易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差异都在不断缩小。

2.3 省域贸易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时空演进

2.3.1 动态演进

本文用核密度估计的方法考察了我国贸易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分布位置、形态、延展性和波峰的数量,来揭示其随时间变化的动态演进趋势。如下页图3所示,从分布位置上看,2013—2022 年,贸易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核密度曲线呈现整体向右移动的趋势,表明贸易高质量发展水平有所提升。从分布形态上看,峰值略微上升,且呈现多峰向单峰的变化趋势,说明处于平均水平的省份数量有所下降,各省份贸易高质量发展水平呈趋同现象。从延展性上看,右托尾变窄,表明处于低水平省份的数量下降。

图3 2013—2022年省域贸易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动态演进趋势

东、中、西部地区的贸易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动态演化又有所不同。从分布位置上看,三个地区的核密度曲线都呈向右移动趋势,但东部地区移动幅度较小,中西部地区的移动幅度较大,说明东部地区贸易高质量发展水平增长较慢,而中西部地区增长较快。在分布形态上,东部地区的波峰呈双峰趋势;中部地区一直呈现双峰现象,峰值有所上升,且主峰较高,在侧峰右侧;西部地区则是由单峰变为双峰,峰值有较大幅度的增加。这说明东部地区贸易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极化现象;中部地区的不平衡分布一直较为突出,略有恶化;而西部地区的不平衡格局有恶化趋势。在延展性上,中部、东部地区左拖尾大幅变短,说明其处于低贸易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省份数量大幅减少。

2.3.2 空间演进趋势

采用2013—2022年30个省份的贸易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得分的平均值进行莫兰指数检验,分析区域间贸易高质量发展水平是否存在空间溢出效应,以确定是否可以进行空间马尔科夫链分析。结果如图4 所示,莫兰指数为0.487 且较显著,位于第一、三象限的省份明显多于第二、四象限的省份,表明绝大部分省份贸易高质量发展水平均值为高高聚类或者低低聚类,可以认为各省份贸易高质量发展对其周边省份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可以进一步运用空间马尔科夫链方法来分析各区域贸易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空间演进。

图4 省域贸易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空间溢出效应

本文以邻近的原则来确定空间权重矩阵(即当省份A与B相邻时,空间权重矩阵的元素为1,否则取0),用空间马尔科夫链方法模拟不同地区间研究对象转移的过程。如表2所示,在空间马尔科夫链方法下,分别与低水平、中低水平、中高水平、高水平类型省份相邻时,低水平类型省份的稳定概率分别为100%、87%、80%、0;中低水平类型省份的稳定概率分别为100%、76.9%、90.9%、77.8%;中高水平类型省份的稳定概率分别为0、76.7%、91.3%、64.7%;高水平类型省份的稳定概率分别为100%、88.9%、95.7%、90.5%。在四种空间滞后类型下,低水平类型省份向上转移的概率分别为0、13%、20%、100%。中低水平类型省份向上转移的概率分别为0、20.5%、9.1%、22.2%;向低水平类型转移的概率分别为0、2.6%、0、0。中高水平类型向高水平类型转移的概率分别为0、20%、8.7%、29.4%;向下转移的概率分别为0、3.3%、0、5.9%。高水平向下转移的概率分别为0、11.1%、4.3%、9.5%。综上可知,省域贸易高质量发展水平随邻域水平的提升,其较低水平向较高水平转移的概率上升,高水平向下转移的概率下降。

表2 省域贸易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演进

2.3.3 异质性检验

为考察不同时间段、不同区域贸易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空间演进,将研究时段划分为2013—2015 年、2016—2018年、2019—2021年三个阶段,运用空间马尔科夫链计算东、中、西部地区转移矩阵。如下页表3 所示,在2013—2015年,低水平、中低水平、中高水平随着邻域水平的上升,其向上转移的概率呈“N”型;高水平向下转移的概率为0。2016—2018年,低水平随着邻域水平的上升,向上转移的概率呈“N”型;中低水平、中高水平向上转移、高水平向下转移的概率呈“倒V”型。2019—2021年,低水平、中低水平随着邻域水平的上升,其向上转移的概率呈“倒V”型;中高水平向上转移的概率呈“N”型;高水平向下转移的概率为0。

表3 不同时段贸易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空间演进

如下页表4 所示,在东部地区,低水平、中低水平、中高水平随邻域水平的上升,其向上转移的概率先上升后下降;高水平随邻域水平的上升,其向下转移的概率呈“倒V”型。在中部地区,低水平随着邻域水平的上升,其向上转移的概率先下降后上升;中低水平、中高水平随邻域水平的上升,其向上转移的概率一直为0;高水平随邻域水平的上升,其向下转移的概率下降。在西部地区,低水平、中高水平随着邻域水平的上升,其向上转移的概率先上升后下降;中低水平随邻域水平的上升,其向上转移的概率下降;高水平向下转移的概率先上升后下降。

表4 不同地区贸易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空间演进

3 结论与建议

本文运用熵权TOPSIS法测算了2013—2022年我国省域贸易高质量发展水平,并探究了其区域差异和时空演进。得出如下结论:(1)贸易高质量发展水平呈东高西低的分布格局,且东部地区上升较慢,中西部地区上升较快。(2)贸易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总体差异呈下降趋势;差异的主要来源是区域间差异,区域内差异次之。其中,区域间差异均有所下降,东-西部地区间差异最大,中-西部地区间差异次之;西部地区差异最大,呈下降趋势,东部地区的差异次之。(3)核密度估计结果表明,全国整体及东、中、西部地区的贸易高质量发展水平均呈现上升趋势;但东西部地区呈现极化趋势。(4)空间马尔科夫链转移矩阵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邻域贸易高质量发展水平的上升,4 种类型的贸易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稳定概率呈下降趋势,其较低水平向较高水平转移的概率上升,高水平向下转移的概率下降。

为促进我国贸易高质量发展,提出如下建议:(1)改善区域间贸易高质量发展的不平衡,促进东、中、西三大地区协调发展。重点提高西部地区比较薄弱的贸易基础和贸易优化度。新疆、广西等沿边旅游资源丰富的省份可以深挖资源特色,大力发展旅游服务贸易;积极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优化外贸市场结构。而中部地区应大力改善贸易优化度,山西、黑龙江、江西等省份可适当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扩大出口种类、优化贸易结构。(2)弥补各区域贸易高质量发展的短板,促进区域内贸易基础、贸易优化度、贸易竞争地位、贸易环境的全面、平衡发展。优先关注发展差异较大的西部地区,着力改进青海、宁夏、内蒙古、贵州的贸易基础,改善新疆、宁夏、青海、云南的贸易优化度;提升青海、内蒙古、甘肃、广西的贸易竞争地位;优化甘肃、新疆、广西、青海的贸易环境。重视东部地区的发展不平衡问题,提升海南、辽宁、河北的贸易基础和贸易优化度,提高海南、北京、辽宁的贸易竞争地位,优化山东、海南、辽宁的贸易环境。(3)深化改革,扩大制度型开放,创建省与省、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协调机制,通过贸易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以及资源的共建、共享等方式,实现以强带弱、由点到面地促进我国各省份贸易高质量协同发展。

猜你喜欢
低水平省域高水平
四个聚焦保障高水平安全
省域联网收费系统中的可信管控技术应用
高水平开放下的中概股出海与回归
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
新课标下中低水平学生的教学有效性研究
盘点全方位、高水平的对外开放重大举措
植物样品中低水平铀同位素分析
省域高速公路网络信息安全动态防御体系研究
省域通用机场布局规划思路与方法研究
基于DEA模型的省域服务业投入产出效率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