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苏/ 南京工业大学 科学研究院
从科技发展的进程来看,数字技术创新加速了经济社会形态和运行模式的变革,全球正在加速进入以“万物互联、泛在智能”为特点的数字经济时代,一场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产业发展方式。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以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驱动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具有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不仅是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带来了一场管理学变革。高校是国家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生力军。高校科技要想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就需要科技管理人员在提高专业知识、能力和管理水平的同时,一要进行管理观念创新,认识到科技管理应该是高校科技工作的“倍增器”和“放大器”,而不是一种机械或被动的服务;二要进行管理目标创新,以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加强科技管理创新;三要进行管理方法创新,在创新传统管理方法的基础上,使科技管理在科研工作中创造高效益。为此,探索数字经济背景下的高校科技管理工作新模式势在必行,这不仅是社会、经济、科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而且是顺应历史潮流,推动产业数字化升级的一种需要。基于此,由焦豪等著写的《产业数字化升级微观实现机制:国际实践与中国经验》(经济管理出版社,2022年9月出版)一书,通过探讨全球产业数字化升级的布局和中国的经验,从微观视角入手探究产业数字化升级的钥匙,并从政府、企业、高校等主体出发,提出了产业数字化升级的政策建议,为数字经济背景下高校科技管理体系的建设和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途径。具体来看,该书呈现三个方面特点。
该书开篇对产业数字化升级的演化发展情况、学术研究进展和国内外实践经验进行了总结。首先,从新引擎、新驱动、新挑战和新路径四个方面提出了数字经济下产业升级的趋势性变化。其中,“新引擎”讨论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以及中国数字经济正处于的“四化”发展新阶段;“新驱动”关注数据如何驱动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协同化升级,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对供给侧和需求侧数字化协同发展的加速作用,并强调了产业进行数字化升级的政策红利;“新挑战”聚焦我国产业数字化升级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产业数字化程度不平衡、数字技术使用不充分以及数字化人才供需匹配度不高;“新路径”提出企业数字化升级是产业数字化升级的微观实现机制,是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这四个方面囊括了产业数字化升级的经济背景、动力源泉、现有挑战和实现路径。然后,该书梳理了数字化升级相关研究的论文发表趋势、关键学者、关键节点文献和关键研究主题,为研究数字经济与管理领域的学者提供了研究概貌。并基于文献计量分析,整合微观、中观和宏观视角,构建了数字化升级的多层次主体整合模型,旨在为进一步开展产业数字化升级研究提供理论指导。作者通过模型构建分析发现,数字化升级具有系统复杂性和层级协同性,在升级过程中,个体、企业和产业间的数字化效应是双向流动的,需要合理预期和科学布局以探究数字化升级之路。在个体层面,管理者通过数字化认知和数字化思维,开展数字化学习,以提升数字化技能和素养。在组织层面,基于动态能力的视角,识别数字变化、利用数字机会、整合业务流程、重构商业生态,形成全方位的协同效应。在产业层面,通过投入数字劳动者、大数据、数字资产、数字货币等数字化生产要素,实现产业链数字化升级。上述这些结论为数字经济背景下高校科技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导。最后,该书以美国、英国、欧盟、日本、韩国和新加坡为主要分析对象,总结了这些国家产业数字化的顶层战略部署情况,分析了其产业数字化的优势来源。同时,选择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五个数字经济发展与产业数字化升级领先省份,总结其能够为其他各省份提供参考的产业数字化升级经验。作者进一步提出,由于前瞻技术大量涌现,产业创新生态体系的竞争不断加剧,底层技术和知识产权争夺激烈,数字人才等支撑要素培养加快,这进一步凸显了高校科技管理工作进行数字化升级和数字化人才培养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为了从微观视角入手找到产业数字化升级的钥匙,该书以企业数字化升级的路径设计、过程模型和支撑机制为研究内容,从企业这一产业数字化升级的微观主体出发,研究企业数字化升级促进产业数字化升级这一由多个行为主体参与、多重环节构成的复杂系统的实现过程。具体而言,在企业数字化升级的路径设计方面,该书基于数据价值的释放和数字技术的应用这一内在逻辑,提出了多层次、一体化的数字化升级路径,以帮助企业顺应数字经济运行规律。一是基于数字技术驱动,推动企业产品与服务的数字化创新,从而实现业务流程的数字化升级;二是基于数字平台赋能,打造以大数据和云计算为支撑的数字平台,重构传统价值链和塑造新的价值创造及传递方式,最终实现商业模式的数字化升级;三是基于数字生态共生,拓展行业边界、实现跨界整合,构建数字生态体系,引领行业整体数字化升级与跃迁。
在企业数字化升级的过程模型方面,该书提出企业的数字化升级过程由数字战略响应作为触发条件,催发业务流程编排,并以组织结构重构作为提速条件,进而实现生态价值共创这一聚变,帮助企业全方位地、动态地理解数字化升级过程。其中,数字战略响应强调企业需要构建数字化认知与数字化思维,识别外部数字机会和威胁,设计企业数字化战略,响应数字经济时代下的外部市场、技术和制度变化;业务流程编排强调通过组织双元平衡、供应链弹性打造、精准营销升级、数字价值主张,实现各个业务流程间的互联互通,以应对新兴数字技术的生成性;组织结构重构强调企业通过数字领导力重塑、组织结构柔性、员工数字培养、数字文化打造等,促进企业数字化、信息化改革;生态价值共创则要求企业基于共生逻辑积极打造数字平台,跨界拓展行业边界,并开展生态价值治理,实现生态价值共创。在企业数字化升级的支撑机制方面,该书提出企业可以从布局数字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数权赋能治理结构创新、打造数字首席官、敏捷化数字组织架构、建设企业数字文化五个方面打造数字化升级的支撑机制,帮助企业提升数字时代的组织能力。
该书在产业数字化升级的关键着力点上提出了政策建议,并总结了产业数字化升级的未来研究方向。政府部门一是要制订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计划,提供可靠和安全的网络基础,围绕“新基建”部署IT基础设施,加速企业数字化建设。二是为科技项目和公共部门提供更灵活的人才、资金和技术创新资源配置;促进数字创新推动的新兴领域试验,加速创新型数字技术的开发与采用;强调支持创新生态系统,整合产业界、学术界和政府的创新资源,创新合作形式。三是以“文化共建”“体系规划”“平台吸引”为抓手,构建数字时代的终身学习型文化,引导企业建立数字化人才规划体系,搭建数字经济、人才培养等产业的信息资源平台以实现引智。四是探索公开、公平和安全的数字化共享框架,通过引入政策行动框架,定义共享数据的权利和责任;制定符合产业数字化实践的专有法律、法规和标准。五是推进数字资源化,建立数据协调平台;推进数字资产化,明确数权内涵和边界;推进数据资本化,规范数据交易行为。通过上述政策的发力施行,不仅能为产业数字化升级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将数字化理念内化到产业运行的各项环节中,而且能提升高校科技管理者的数字意识和数字技能,鼓励其运用数字技术来提高科技管理的组织效应、社会效应和区域效应,完善数字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综上所述,该书将理论研究与实践借鉴相结合,对我国产业数字化升级理论逻辑、发展方向、实施路径和政策建议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可以为数字经济背景下的高校科技管理者把握好数字化发展机遇、推动科技管理工作的转型升级提供有益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