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南开区教师发展中心 王 立 ■天津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周 岳
2022年4月,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在课程理念中,明确提出构建大概念统领的化学课程内容体系。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以课时为单位进行教学设计与实施,割裂了知识之间的联系,忽视了知识结构化。复习课是对阶段教学内容整合的最好时机,也是下阶段更高效开展教学的起点。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大概念对实现知识的结构化和素养化的功能价值。在复习课中,要构建核心概念网络,深入学习本质知识,巧妙设计情境迁移,开展优质高效的单元整体教学。
所谓大概念是指反映学科本质,具有抽象性、概括性、统摄性和广泛迁移价值的学科思想和观念。由此可知,大概念是一个聚合概念,把无数小概念进行整合并结构化。化学大概念应集中体现化学的学科结构和学科本质,是化学教学的灵魂,也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融入教学内容的出发点。
对班内学生发放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并对学生进行访谈。从第九单元《溶液》新授课的监测反馈中发现,学生尚未形成系统化知识结构。所以,在新授课后设置一节以大概念为统领的专题复习课。
人教版第九单元《溶液》章节内容围绕新课标“物质的性质与应用”学习主题展开。2022版课标将2011 版课标中“水与常见溶液”调整为“水和溶液”。由此表明,这一部分核心知识的侧重不再单一强调认识具体的“常见溶液”,而是突出溶液作为一种物质存在形式的一般性、整体性认识。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学习研究,让学生体会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如图1所示)
图1:《溶液》单元知识架构
初中化学《溶液》这一章节的学习主题是“物质的性质与应用”,涉及的大概念为“物质的多样性”。基于大概念统领下的知识重组,应引导学生从组成的角度获得认识一类物质性质与应用的基本思路和方法,还应重视知识的迁移,发挥大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功能。
根据新课标对《溶液》章节的内容要求,分析该章节要给学生建构的学科核心素养。为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将该部分内容表现为具体的学业要求,并梳理大概念发展线索。(如图2所示)。
图2:大单元教学内容要求之间的关系
本案例以“氯化钠”与生理、生产、生活的关系为主线,将整个章节内容融入其中,将情境线与问题线相结合,把溶液作为一大类物质进行整体研究,引导学生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过程中发展“物质的多样性”大概念,完成单元复习并得到提升。复习课教学设计共分为四个环节,下面以第一环节为例进行探讨。(如表1所示)
设计意图:从设计实验感受从定量角度分析物质组成,整个环节以问题链形式展开,由定性到定量进阶,强化从定量角度认识物质组成的科学思维。
基于大概念的单元复习课设计,教师在备课时以学情为落脚点,以大概念为中心,注重知识之间的关联,对单元内容进行重构,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内容设计与安排。在设计时,应注意与具体情境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对生产生活的重要作用。在本次复习课教学设计及反思过程中,笔者感受到,引导学生构建单元大概念学习思维,迁移应用解决化学问题并非易事。身为化学教师应不断探索,在新授课中,要着重落实大单元整体教学,让新授课与复习课相辅相成,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