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中医妇科课程标准化教学改革 *

2024-05-26 18:20温明华王彦彦梁雪芳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9期
关键词:岭南妇科标准化

温明华 王彦彦 梁雪芳

(广州中医药大学二院妇科教研室,广东 广州 510120)

岭南医学流派发端于岭南地区,奠基于晋代,发展于隋唐、宋、元时期,成熟于明、清时期,并派生出诸多专科。它在收集单方、验方和地方草药的基础上,还担负阐明地方人群体质特点,预防南方湿热气候致病,防治地方常见病、多发病等任务,是一个有代表性的南方中医药学术流派。它既有传统医药学的共性,又有地方医疗保健药物方式的特性,具有学术的传承性、区域性、务实性、兼容性、创新性五大特点。开展与加强对岭南中医学术流派的研究,培养岭南学术思想与临床技能并重的中医药人才,继承与发展岭南医学,是位于岭南大地的中医院校的使命与任务。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1]指出:“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地域性是中医学术发展的显著特点。

在国家大力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发展中医药事业和高等中医药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形势下,在我国高等教育更加注重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背景下,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为适应中医学本科人才培养,以面向行业、面向基层、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为宗旨,着力于具有地方特色的高素质应用型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改革与实践,从2017年开始设立中医岭南班,立足中医地方特色人才培养,按照“院校-师承-地域医学”教育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打造具有岭南特色的中医应用型人才。这是为了适应社会需求,遵循医学人才成长规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新举措,也给教学改革实验班中医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提高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课程标准化是在一定范围内对教学活动进行标准化的管理,以获得课程活动的最佳秩序和效益,包括制定、发布与实施标准的过程[2]。目前中医院校特色课程标准化教育存在教材资源匮乏、教学难度大及考评模式不合理等问题,本文以岭南中医妇科课程标准化教学实践为例,探讨中医特色课程的建设方法。

1 课程教学现状

岭南妇科特色课程作为新兴的课程,介于中医学和地域医学课程之间,既有传统医学的共性,又有地方保健药物方法的特性,内容丰富,包含以上内容的书籍较少。此外,若将两套内容合二为一,教师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讲完两套教材的内容,容易采用以教师讲解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内容多而讲授快,缺少师生互动,学生没有思考、表达的时间),教学效果往往不理想。在考核方式上,传统中医妇科学的考核成绩主要依据学期末的理论测试成绩,学生平时学习情况难以体现。如何将两套教学内容融合、提高教学效果、体现教学成效,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2 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2.1 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标准化建设

2.1.1 教材引领 建立知识智库教材是一切教学活动的核心和基础,也是课程内容的重要载体[3]。在进行标准化教程的编制时,必须立足于专业本身的特征及其重要内容结构。岭南中医妇科作为岭南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特色纷呈,岭南医家在治疗妇科经、带、胎、产、杂病中总结了丰富的经验。早在民国时期,就有编著较系统的岭南中医妇科相关教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岭南中医妇科已经向专业化发展先行一步,罗元恺教授提出“肾气-天癸-冲任-胞宫轴”的理论以及天癸相当于性腺轴及性激素的观点,标志着岭南中医妇科学的发展在理论上已经达到了先进的水平。在学科前辈的引领下,岭南妇科形成了自身的学科文化特征,即和谐包容、求同存异、学贯中西、个性发展。完善学科知识体系、提升学科文化内涵、学科带头人牵头主编的各层次教材,是构建完善的学科知识体系、提升学科文化内涵的重要力作[4]。

根据岭南班培养方案中对岭南中医相关诊疗知识的要求,妇科教研室完成了岭南特色中医临证教程《妇科》教材的编写与出版,该教材继承和发扬了岭南中医妇科的学术观点,体现了岭南中医妇科医家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治疗的特色。教材分总论、各论两部分,共10 章。其中总论分5 章,介绍岭南中医妇科形成与发展、岭南中医妇科学术特点、岭南妇科疾病的病因病机、岭南妇科疾病治法概要、岭南中医妇科代表性医家;各论分5 章,分别介绍月经病、带下病、妊娠病、产后病、妇科杂病。从病因病机、治疗特色、辨证论治、外治法、养生调摄方面进行编写,并附名家医案。全书在编写上着重突出岭南的治疗特色,博采众方,综合各家之所长,详尽地介绍了岭南大家对各病种的治疗特色。同时介绍外治法,丰富了治疗的内容。附有的名家医案让学生有临床体验感。重在培养学生传承和创新思维能力,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实际、贴近临床、贴近疗效,并体现地方特色。

2.1.2 教学内容标准化设计灵活组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并在教学设计中加以明确。采用“课前-课中-课后”三步法,对教学内容进行标准化设计。课前由教研室统一进行集体备课,遵照教学大纲对教师的教学设计进行把关;课中教学,思政先行,以岭南特色教材为蓝本讲授,并结合多元化教学形式进行知识拓展和思维培训;课后对教学设计进行复盘、反思,完成教学内容的质量控制,学生通过课后作业、跟师学习、临床实践等延伸知识长度。

2.1.3 优化实践教学比例临床实践是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转换的过程,可促进学生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建立中医思维模式[5]。

岭南中医妇科流派是岭南中医人在原有的中医框架上开展争鸣式的学术交流与探讨,以医家、学说、医著及学术传承关系构成的一个独具岭南特色的中医妇科流派[6]。笔者将跟师学习写入教学大纲,占总学时的30%。

2.2 教学模块的标准化建设

2.2.1 名师引路以才育才在妇科教研室主讲老师队伍中遴选岭南班教学团队,建设一支教学与临床并举的教师队伍,参加各种教学工作坊、教学培训和教学观摩,以学促教;通过国家级、省级教师讲课竞赛平台,以赛促教。

依托岭南妇科流派工作室、教学名师工作室等平台给岭南班学生配备导师,跟师学习时间为第5~10 学期,为期3 年。要求学生学习相关学术流派或者名医工作室的学术思想、临床诊疗技术,以及基本的科研思维;研读和讨论所在中医学术流派工作室或名医工作室的相关书籍和著作,根据导师所列应熟读、了解、参阅的中医书目认真学习,跟师学习期间每学期完成1篇读书心得,由导师评阅。学习方式包括跟师门诊、病房查房、实验室学习、病例讨论、学术科研活动等,每学期跟师学习不得少于10 次。每学期完成反映所跟导师的中医学术流派工作室或名医工作室的学术思想或独到临床诊疗技术的详细病案2 份以上,由导师评阅。

2.2.2 教学形式多样化注重课程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教学,逐步推进线上资源建设,从多媒体课件、微课、网络视频公开课到慕课,同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教学,从幻灯媒体到雨课堂、腾讯会议、超星平台、钉钉课堂、云课堂,打破时空壁垒,助力学习成效。

实施线上线下相结合、问题式教学模式(PBL)、OPIRTAS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推进教学相长。

2.3 评价模式的标准化建设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跟师考核为补充的多元化考核方式,助燃学习动力,注重综合能力培养。

2.3.1 成绩课程成绩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判方式,两部分成绩各占总成绩的50%。

2.3.2 考核岭南班跟师学习管理由教务处、学生处、导师共同负责实施,各司其职。跟师考核分为平时考核及阶段考核,均由导师负责。平时考核内容为日常跟诊情况、读书心得、病案分析等完成情况;阶段考核在每学期期末进行考核,由导师打分;第5~8学期跟师考核合格者,计0.5个必修课学分;第9~10学期,跟师学生总结梳理3 年跟师经验,并结合所在学术流派或者名医工作室学术传承的相关工作计划,以第一作者(导师为通讯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在正式期刊上公开发表流派传承学术论文1 篇;第10 学期,由学院教务处统一组织岭南班学生跟师流派结业汇报会,由3 名副高以上人员组成考核小组,根据学生汇报3 年跟师情况进行全面考核,考核小组给予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的结业考核意见。学院将根据小组考核意见,为达到合格以上的学生颁发跟师结业证书。

2.4 课程的评价体系以学生评价、教师评价、期末成绩、临床反馈等为指标,建立课程教学成效信息库,通过“学院-教研室-教师”的定期反馈,形成教学改革的闭环。

3 讨论

根据《辞海》[7]的解释,标准化指制定和贯彻标准以统一产品、零部件、工艺、图纸、代号等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有组织的活动过程。主要表现为通用化、统一化等形式。国家标准GB/T 20000.1—2002《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1 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术语》[8]对“标准化”的定义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它包括制定、发布及实施标准的过程,其重要意义是改进产品、过程和服务的适用性,防止贸易壁垒,促进技术合作。课程标准是确定一定学习时段的课程水平及课程结构的纲领性文件,规定了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以及按照什么方式学习这些内容,并需要提供哪些支持条件等[9]。

岭南中医流派传承与现代中医药高等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是一种全新的探索。这种模式既遵循了中医发展规律,有利于发挥出各地方的地域优势和特色,又达到了人才培养“质量”与“特色”双赢的效果。通过对岭南特色课程的标准化建设,我们对该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材建设、教学方法、课程考核等技术标准进行了规范。教师在课程进行标准化建设的过程中,也对课程的建设目标和教学内容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这些理论上的提升、思想的改变在无形中提升了课程的执行力,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3.1 教材岭南特色中医临证教程《妇科》是第1 部体现岭南中医妇科特色的教材,成为传统教材如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教材、中医妇科学教材的有效补充,更符合岭南班的教学特点,为继承和发扬岭南中医妇科学术观点做出推广。

该书是“岭南特色中医临证教程”系列丛书的妇科分册,该丛书的编写遵循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建设的原则,注意教学内容的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和适应性。同时,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学生已掌握“三基”(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基础上,系统梳理岭南医学各个专科的学术思想和临床诊疗经验,遵循贴近实际、贴近临床、贴近疗效的“三贴近”原则,注重现代临床实用性,将理论与临床密切结合,结合具体临证病例加以分析,并进行总结性述评,提出对各流派的评价、发展前景、需要深入探讨的重大课题与未来研究方向等;同时,结合中医岭南班专业教学实际,整体优化、处理好与中医各专科现行教材的交叉重复,做好衔接,突出精品意识,打造精品教材;注重立足专业教学要求和临床工作的实际需要,强调学生临床思维、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

3.2 教学模式基于慕课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形成,得益于在学校、学院支持下的妇科在线课程建设,也依赖于教研室全体教师对教育信念和教育方式的转变。运用翻转课堂这一新型教学模式,改变了教学过程中知识传播的方式。中医妇科学学习内容的提前开始,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更多机会开展基础理论的探索、临床问题解决的具体病例分析和探究思索的深化学习。这种转变使医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临床思维能力知识建构时间、过程和深度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激活了学生获得的中医妇科学知识,实现了教学方法的个性化。实践证明慕课与翻转课堂优势互补,具有很高的契合度。

通过这种教学模式的探讨,我们认识到现代信息教学提供的多元反馈平台能让教师充分掌握反馈数据,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新的教学模式改革下对学生提出了高阶的教学目标,需要完成更多探索性的任务,开放性讨论培养了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

3.3 思政引领教学内容建设通过学情分析,我们意识到必须快速融入全国思想政治工作转型的大潮中,把握课程思政的发展趋势,以医德育人为主体,履行培育医学生的社会重任,在提升医学生专业素养的同时,更具立德树人的实效。

教师可以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时事话题,激发他们对课堂的兴趣。关于时事话题的选择,需要考虑国家环境、背景特点等因素,以便给学生正确的引导,利于开展国情教育,并且可以让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学会理性思索、批判思考。例如,在讲授异位妊娠这节课程时,先举例急诊处理异位妊娠患者的案例,从成功抢救患者,最后受到患者及家属送锦旗的真实故事,不仅可以引发学生对专业课的兴趣,还能引发作为医学生治病救人的成就感,端正学生的价值观和职业操守。

3.4 提升考核水平建立标准化实验成绩评估方法,使学生学习的目的更加明确,自觉性大为提高,实验成功率增加,科研性文件的书写也更规范,培养学生科研实验和科研文件撰写的严谨性。同时,让学生感受到实验成绩考核方法的标准化,考核指标及评分细则的合理,有利于建立正向的良性激励反馈。同时设计考核指标的计算机统计模板,有利于减轻教师的工作量,并实现对实验类课程的教学全程进行量化的监控考核。这样建立起来的一整套科学且规范化的学生成绩评价体系,能使教师在先进教育思想理论和该体系的指导下,对学生在实验课上的表现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从而起到提高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视、提升实验课程教学质量的作用。

3.5 后续建设

3.5.1 加强思政内涵建设 设立思政元素库把握思政课是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定位,要强化教师在办好思政课中的关键地位,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新的历史方位、新的时代课题对高校思政课建设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我们要把握医学思政课建设的重心,强调专业自信自强,守正创新,推动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相结合,强化师资队伍、健全课程体系,完善教材,深化教学改革,深化课程思政课堂。

3.5.2 教材建设 责任深远教材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该丛书还需要接受教学实践的检验,亦将会定期修订,以不断适应岭南医学的发展和岭南特色中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

3.5.3 建设高质量培养培训体系 形成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新的教学模式改革提出了高阶教学目标,需要完成更多探索性的任务,显然需要学生付出更多努力。通过教学反馈,部分学生表达了对这种教学模式的不适应。探索过程总是曲折的,自主学习也不会是安逸的,教学模式还远非尽善尽美,需要师生双方的磨合、适应、反馈、调整。

3.5.4 加大跟师力度 体现岭南传承模式师承教育是继承名医临床实践经验及学术思想的重要途径,也是中医学术流派传播的重要模式[10]。岭南班实行小班化、特色化的培养模式,未来可以使师承学习更规范化,构建具有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的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学生可在就读学校参与跟师学习,开拓知识广度与深度,汲古求新,笃学精业。发挥中医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的优势,弥补中医师承教育短板,进而让学生更好地把握岭南中医学特色,掌握岭南中医学的临证思辨方法,传承岭南中医学精髓,并在临床实践中深入研究岭南中医学与名医学术思想,传承名医临床经验,促进岭南中医学的发展[11]。

岭南医学是中医学三因制宜中“因地制宜”的体现,是中医学基本理论和普遍原则与地域医疗实践结合的产物。岭南中医妇科课程标准化教学模式的实践,是中医人才培养质量和特色上的一种延伸和创新,也可以为其他地域特色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岭南妇科标准化
忆岭南
标准化简述
Effects of Fuke Qianjin Formula on hormones and their receptors and metabonomics study in uterine fibroids model rats
雨岭南
不辞长作岭南人
秒懂妇科体检报告 这个可以有!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妇科手术后常见问题解答
论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上)
易说岭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