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巍
(上海市华东模范中学,上海 200040)
随着上海市高中体育课程改革的稳步推进,上海市已经全面开始实施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1]。在此背景下,体育学科作为五育并举的重要学科之一,需要做到强化体育锻炼,坚持健康第一,实施学校体育固本行动;严格执行学生体质健康合格标准,健全国家监测制度;除体育免修学生外,未达体质健康合格标准的,不得发放毕业证书;开齐开足体育课,将体育科目纳入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录取计分科目。然而,在高中体育专项化课程中,基于新教材的教材内容与指导意见,教学基本要求和评价都被赋予了新的内容和涵义。以高中篮球专项课为例,教学内容偏重于如何教会学生打篮球,学生的学习重点被定义为学会打篮球,而不是以前教材及教学要求中单一的学习篮球运动技能外加体能练习的结合模式,更注重体育学科“教、学、练、赛、评”的策略实施,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通过简单的摸底后,我们发现在小学和初中学段,篮球运动更多的是以简单的游戏、技术、体能等形式出现在体育课堂上,学生在学习中以游戏为主,把培养兴趣放在首位,但是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不够重视,亦或是为了应对中考,“应试教育”痕迹明显,学生即使学会了上篮,也不会打比赛,无法将所学的技能贯穿融通于实战运用中,时间一久教师都会觉得教得枯燥乏味。除此之外,部分家长维权意识提高,出于对学生体育课上“安全”的考虑,体育学科的课堂学习越来越倾向于“求稳保太平”等简单模式,学生的学习思维和创新能力都在无形中受到了约束,导致篮球课越上越乏味。因此,高中体育专项化发展[2]在当今小学和初中学校体育课程发展的现实基础上需要建立适合学生、学科和学校发展需要的专项课程内容体系。
我校的高中体育专项化课程,一开始就因为受到场地、师资、学生组成等因素的影响,只能以一个学期体验一个项目的方式进行高中体育专项化课程教学,从而导致学生可能因为抢不到心仪的运动项目而无法系统学习一项体育运动技能。教学对象不断变更,教师在教学单元设计和课时计划上也反复教学同一内容,学生学业水平参差不齐,严重影响体育专项课的正常推进。正所谓“教得无趣、学得无味”,既影响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也严重影响到体育专项课的进程,无法将体育专项课的核心贯彻下去。
随着各个学校近几年来的不懈努力,这一情况在逐渐好转。学生在选课时就可以拥有系统学习的机会,体育专项课的人员变动减少,这对于篮球这种团队项目的进行有很大帮助。当然学校也允许学生在规定时限内有一次选择换项目学习的机会,这样在体育专项课的学习中基本保证学生至少可以持续三年学习一门体育运动项目,为这些运动项目的可持续学习、发展打下了基础,也为学生掌握至少一项运动技能铺平了道路。为此,我在课堂上积极探索,努力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从而激发学习的热情,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精神夯实基础。
每一个体育运动项目都有自身的文化底蕴,发展到今天,除了一些新兴的体育项目外,我们熟知的运动项目都有很悠久的历史。各个国家、级别、类别的竞技和比赛中,都有诸如中国女排这样具有代表性的运动队,有各种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体育故事,这些经过提炼就可以成为很好的教学素材。例如:在介绍篮球名人堂成员的时候,除了介绍那些学生耳熟能详的外国明星球员以外,教师可收集国内著名的篮球运动员的事迹和视频,专门进行国内著名篮球运动员的介绍,让学生们知道中国也有诸如“中国长城”姚明、“战神”刘玉栋、“中国乔丹”胡卫东等篮球明星,他们的球技、人品、拼搏精神等都是值得学生去学习、去模仿的。
又如我校的知名校友丛学娣,也是从我校校园里走出去的篮球巨星,作为女篮国家队长、奥运会银牌得主,关于她的话题和故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也会为自己学校有这样的“明星”而自豪,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习到篮球知识和文化,还可以培养他们的体育精神。
这里指的是在高中体育专项课的教学中,对于所学的知识内容,我们要做到“教、学、练、赛、评”一体化。每一位体育教师,都要在课堂上实施具有创新性和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完成教学任务,牢牢把握“教”的环节,提高教学质量。
课堂上,应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对学习内容重、难点的把握,以及出现问题如何及时地解决。在体育教学中,“教、学、练、赛、评”一体化是每个老师应该努力做到并做好的基本任务。但是在课堂上,教师往往会忽略一些基本要素,只做到五位一体中的某几位,甚至只有一位,这就导致了教学内容的空洞、教学方法的枯燥。因此,应在课上积极探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的方法,尤其注重“教、学、练、赛、评”一体化而在课堂上运用“赛”“评”手段来激励学生。学生往往会因为有比赛而产生学习兴趣,也会因为输比赛而心甘情愿进行体能的“补充”练习。当然,这里所指的“赛”,不仅是篮球运动的完整比赛,也包括课堂上所学知识内容、技术技能和专项体能,任何体育教学过程中的要点难点都可以作为教室课堂上“赛”的主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后,教学效果往往会事半功倍。
同时,在教学实践中,还应重视课堂教学的评价,鼓励学生之间、小组之间进行互评,评价的对象可以是学习内容、效果,也可以是比赛的过程和结果,让学生对于比赛中成功或失败的原因举一反三。教师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进行合适的分组、调配,努力做到各组的能力水平接近,这样会使我们课堂上的“赛”“评”更真实有效,继而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引导学生学会反思,保证“学”“练”效果,帮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予以巩固、强化,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而且借助“赛”“评”环节,还能够结合学生学习篮球运动的基本知识、比赛规则,让学生担任小裁判,亲自执哨,体验篮球比赛中各种角色的作用,深入了解篮球文化。通过参与比赛、临场执裁,可以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也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入地领悟篮球文化。
学生的“学”通常更多地体现了教师“教”的成果。在很多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是被动地学习,主体地位经常会被忽略,因此在实践中,教师应尝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尤其是在运用“赛与评”的手段之后,根据学生学业水平的不同设置不同的学习情境,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同时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索,在已有基础上努力尝试创新。对于“赛”中出现的问题,教师除了自己不断通过学习充电补充各类知识,也会对学生进行启发式的教学和提问,在单元和课时的设计中,精心进行问题链的构思,把一些关键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思考继续学习,直至找到思路并解决问题。
在高中篮球专项课程中,“传切配合”“突分配合”和“掩护配合”[3]是相对独立的篮球进攻基础配合,学生在掌握这些知识技能后都会有跃跃欲试的想法,然而在实战中,学生往往会因为各种因素配合失误甚至彻底失败。课后点评时,学生们应该对于自己和队友有充分的了解和足够的信任,同时告诉学生,想打好篮球的人,必须具备反应敏捷、行动迅速、执行力强等特点,还需要信任队友、承担责任、培养自信,并且可以尝试在实战中对所学的知识、技能进行组合运用,面对不同的情境及时、正确地做出判断和选择,而不是一味地进行所学知识的简单运用,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篮球实战的能力和团队之间的配合度,继而获得成功。
围绕学生学业水平、能力,以及课程目标开展情景设置,例如:在“突分配合”“掩护配合”等基础进攻配合的教学过程中,我结合课程内容,设计了前场发界外球、底线发界外球等多种比赛情境,让学生模拟比赛最后阶段的短短十几秒甚至几秒,需要利用含有“突分配合”或“掩护配合”等学习内容的元素,创造出“绝杀”的机会。同时要求学生或者学习小组在经过“暂停”(思考、讨论)之后,各组之间轮流进行攻防比赛。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非常高,甚至有时候会为了一次进攻或防守而展开反复讨论。“赛后”我要求各个学习小组对对方的防守和进攻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成功的原因在哪里,缺点又有哪些,学生对此兴趣盎然,意犹未尽,甚至在课后还会针对比赛中的“掩护质量”“突分传球的质量”“终结手段的选择”等各方面展开各种分析与讨论。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学习内容、要点,还可以提高学生的专注度、执行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增强自主学习意愿,促进健康行为的养成。
与此同时,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鼓励学生在“赛”的过程中充分表现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学练过程中整个小组成员如果只具备单一的表现力,能顺利完成比赛并取得胜利是难以想象的,因此,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表现出一些极具创造性的行为,才可能带领自己的小组最终获得成功。在学练中体现出一定的创新意识有助于核心素养的养成。
“赛、评”环节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学习的动力,最终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与练”,增强学习效果,充分掌握技能,促进体能,实现身心愉悦,达到学习目标[4];“赛、评”环节可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在课堂上得以呈现,对实现教学目标有很强的助推作用,对教师的“教”也有很大的帮助;“赛、评”环节的合理利用可以反过来助推“学、练”效果,提高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认知,促使学生在对学习内容有更深的理解之后更好地去学习、纠正、巩固、强化学习内容。
“赛、评”策略不是体育专项课的全部模式,“教、学、练”也是专项课教师在课程设计中必须涉及的要素,缺一不可,否则就容易走进误区,导致有赛无评、有评缺练,甚至由于教师的惰性而产生懒于“教”而勤于“赛”的现象。
教学内容的设计也要兼顾学生的体能练习,通过各种方法将一般体能和专项体能融入到学习、练习内容中,学生的体能就可以自然而然得到提高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