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霞
“乐府双璧”其中之一的《木兰诗》展现了完整的叙事结构、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以及性格鲜明的特色人物。阅读《木兰诗》,可以深入探究其叙事视角、叙事场景、叙事语言三个方面的特点,探寻北朝民歌的叙事方法,并应用于写作教学中,有助于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叙事视角的选择是写作支架中一个重要的节点,不同的叙事视角在叙述过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赋予故事以独特的意义和效果。叙事视角从“第一人称”到“第三人称”转变乃至“交替叙事视角”的转变是北朝民歌叙事方法发展的核心表现。在汉魏六朝之前的抒情式叙事诗歌中,诗人通常采用第一人称的视角,虽然诗中有事件发生和人物出现,但却没有注重在事件中展现人物的命运以及对社会和人生的探究,而只集中在抒发主人公的感情。如同样是叙事诗歌《诗经·卫风·氓》的叙述视角便是第一人称,在情感的表达上直抒胸臆,贴近主人公的心理,带有一定的内省性,讲述者会对自身的日常行为、生活观察与感悟进行描述和反思。其中的“事”仅起到引发情感的作用,只能算是叙事诗的雏形。到了汉魏六朝,开始出现“抒情”向“叙事”转变的新倾向,“事”不再是情感的附着物,诗歌中开始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告诉某人某事是什么,而且明确地交代真实地发生了什么。《木兰诗》的叙事视角主要以第三人称的方式呈现,即通过一个旁观者或讲述者的角度来描绘木兰的故事。通过第三人称叙事视角,读者可以跟随旁观者或讲述者的叙述,目睹木兰代父从军的过程和她所面临的挑战,又可以与木兰建立一种距离感,既能够理解她的内心体验,又能够客观地了解她的行动表现和心理感受。在北朝叙事诗中,第三人称视角完善了民歌的叙事性,但第一人称视角也时有出现,存在“交替叙事视角”的情况,如“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这是“木兰当户织”的情景,这四句都可理解为第三人称视角,是诗人以旁观者的视角注视的结果,但从诗歌的含蓄性来看,这里又有着过渡到第一人称的思考。诗人借助“双问”切换到第一人称,诗歌在增强悬念感的同时,直抒胸臆地问出了读者的心声,充满了主观叙事的色彩。
对于刚接触叙事诗歌、散文或者小说体裁的初学者而言,应学习北朝民歌中“交替叙事视角”的叙事方法,以更好地兼容作品的“抒情”与“叙事”。“交替叙事视角”的使用有助于增强故事的层次感、张力和情感冲突,确保每个叙事角色的视角都为故事的发展和主题服务。在使用交替叙事视角时,要明确参与交替的叙事角色,这些角色可以是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或具有重要影响的次要人物,确保每个角色在故事中有独特的视角和经历。在切换叙事视角时,需要提供清晰的过渡以帮助读者理解角色之间的转换。此外,每个角色的语言和行为应该与他们的角色性格和经历相符合,并保持一致性,以增加故事的真实感和连贯性。
叙事场景的布置是叙事写作的一个关键节点。在叙事诗的描述中,随着时空的转变会切换到一个个不同的场景,故事情节会随场景的转变而向前推进。北朝民歌中情节的构成通常采用“一幕”式的生活横断面结构。“一幕”是指诗人创作的较为完整的生活情景,不仅表示时间段落,还能适应空间转换的需要。《木兰诗》便是采用了“一幕”式的生活横断面结构。场景之间的切换常常是瞬间完成的,没有明显的过渡。这种迅速而流畅的切换方式使读者感受不到时间的流转,增加了故事的紧张感和节奏感。《木兰诗》采用了交错呈现的手法,即在不同场景之间进行反复切换,如“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这种交错呈现可以增加故事情节的紧张感与复杂性,造成强烈的悬念,引发读者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同时,《木兰诗》的场景布置使用了快速而简洁的描写方式,通过迅速勾勒出不同场景的特点和氛围,使读者能够迅速进入不同的场景中,如“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这是花木兰胜利归来、面见可汗的场面,其中“见”“坐”“策”“赏”等动词交代了主次地位,从“明堂”到“十二转”“百千强”凸显了木兰的军功卓著,将面见天子的喜庆氛围渲染了出来。
初学者在学习与采用北朝民歌中“一幕”式的生活横断面结构时,应充分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考虑故事的时间、地点和情感氛围等方面,确保场景布置与故事的发展和主题相契合。在写作过程中限制“一幕”式场景的数量,尤其是对篇幅较短的作品,过多的场景可能会使故事变得复杂和混乱,难以维持连贯性。“一幕”式场景布置应与故事的角色和情节紧密联系,场景要为角色的冲突、决策和目标提供支持,从而推动故事的发展。在选择和切换场景时,初学者应注意保持一致性和连贯性,确保“一幕”式场景之间的过渡自然流畅,避免突兀或跳跃感。场景之间应该有一个清晰的逻辑和联系,易于读者把握。随着写作经验的积累,初学者可以进一步探索独特的场景布置风格。
叙事语言的使用是表现叙事特色的核心节点。北朝民歌对“对话语言”的使用是中国叙事诗丰富叙事语言的体现。如《诗经》中的一些“叙事”类诗歌,《七月》《氓》《生民》《绵》等,这些叙事诗是没有“对话语言”的,而《孔雀东南飞》《东门行》《木兰诗》等则采用了“对话语言”,叙事的构成与人物的塑造也更加圆整丰满。人物的对话方式、词语选择和口吻可以反映他们的性格特征,使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的内心和行为动机。如《木兰诗》中“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这里与前文明堂见天子的场景是一致的,木兰的话语贴切自然,凸显了木兰的家国情怀与孝义。作者在此省略掉了可汗的具体问话,直接引入木兰的话。这是叙事语言上的避轻就重,也是叙事风格的体现。
初学者在学习、吸收北朝民歌的人物塑造或情节构造技巧时,应掌握北朝民歌中“对话语言”的使用与所要关注的要素。如,写作“你今天吃了什么”这句话时,作者应思考其是否是为展现人物性格特点、传递与表达情感、推动剧情发展、反映社会背景或呈现特色文化等内容服务的;是否具有表现力;是否能够丰富叙事的层次。只有明确其叙事的功能才能够让叙事语言变得具体、有效,达到修辞的效果。再根据上述几个方面的思考,设计出对话画面,如“平日里穿着像个乞丐的老陈,咧着嘴笑道:‘宫廷玉液酒配群英荟萃’”,根据上下文的变化,这句话的意义就会变得绵长,可能是增加文章悬念,可能是老陈的性格表现,也可能是中国春晚文化的一种侧面描绘等。
综上所述,北朝民歌叙事方法对写作节点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通过探究分析《木兰诗》等经典作品,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中汲取灵感,学习、借鉴乐府叙事诗中的叙事视角和语言风格,将其应用于写作实践中,创作出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故事,引领读者走进一个饱含情感、引人思考的叙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