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继红小学 王 妍
《父亲、树林和鸟》选自牛汉的回忆录《童年牧歌》,是他在古稀之年写下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在牛汉的文字世界中,父亲血肉尚存,滹沱河湍流不息,故乡在彼岸遥遥地望着自己。 父亲对鸟有超人的感觉和深刻的了解,这些触发了父亲对鸟的生存状态感同身受的体验,彰显着父亲对鸟、树林和自然深沉的爱,这些爱不着一字,却句句蕴藉,处处真情。
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在初读文章后,发现课文中有一些独特的表达,如“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浓浓的苦苦的草木气息”多个修饰语连用的语言现象,这属于对事实性知识的感知层面。 但如果只停留在这个层面,机械地对这一语言现象进行课堂操练,而不是拾级而上通过设计有梯度的思维活动进入到词语教学层面,进而将阅读学习与语言学习互嵌共融,便不能对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提供太多实质性的帮助,这也就是思辨性阅读的意义所在。
纵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对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描述与界定,不难发现它的内涵在于辩证地阅读与思考。 思辨始于质疑,归于反思,并不断循环往复,就是在不断追问“为什么”、明确“是什么”、勾连“怎么样”的过程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了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如何把有思辨价值的文本教出语文味儿,需要教师深入解读文本,基于文本自足,设计好梯度性的阅读学习活动,以促进学生阅读思维的进阶式发展。
《父亲、树林和鸟》中的父亲有异于常人的敏锐的洞察力,这洞察力集中体现在父亲的视觉和嗅觉上。在视觉上,“我”只能看到“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看不到一只鸟飞,父亲却能看到细微的动着的叶子, 从而得出精确的判断——林子里有不少鸟;在嗅觉上,“我”使出浑身解数只闻到“浓浓的苦苦的草木气息”,父亲却轻而易举地闻到了鸟味。 父亲这出人意料、令人咋舌的洞察力,令我“茫茫然”,这“茫茫然”是父亲的判断与“我”的感知强烈对比后形成的文字张力。
从物理学角度来看,张力是物体受到拉力作用时存在内部的一种牵引力,在这篇文章中,张力是“我”与父亲对鸟的两极化感知觉对比,在读者心中留下的审美情感牵引力:对鸟的感觉,父亲全知全能,而“我”一无所知,这种感知觉的对峙,形成了一种巨大的情感力量,指向“我”对父亲这种超人的、敏锐的感觉的敬佩和仰慕,从而激发了读者的心理共鸣。在阅读的过程中,在不动声色的对比中,文字不断地撞击着读者, 让读者亦能产生仰视父亲的视角,好像真的看到一个稚嫩的孩子拉着父亲的手,仰头静静地看着父亲,眼中写满了不可思议和佩服。而此时的父亲“凝神静气的像树一般兀立”, 用自己的视觉和嗅觉感受着鸟的存在、 分辨着鸟的踪迹……父亲的形象是那样高大伟岸,让读者也不禁肃然起敬,再去细细地品味文中的孩子对父亲的爱与敬。
教学时,可以通过小组交流、集中思辨等有梯度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不断读懂课文,读出父亲超人的洞察力。初读、再读、反复细读提炼出的学生感受是有层次的:初读时,教师不提琐碎的问题,为学生营造一个纯粹的阅读环境,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动力,帮助学生全身心地感受阅读的乐趣。初读后,教师通过组织交流把握学情,鼓励学生说说最想和同学交流的感受是什么,可能是“父亲爱鸟”“父亲了解鸟的习性”“父亲善于观察”,也可能是“父亲热爱大自然”等。小组交流后把最集中的感受展示出来,大家再进行讨论。再读时,要引导学生关注“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这不仅是在描写朦朦胧胧的自然环境,还是普通人与父亲视觉能力的对比。 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关注“浓浓的苦苦的草木气息”,这是父亲的嗅觉与普通人的对比。通过引读父亲和“我”的感觉对比,学生才能不断地读出感受、读出思考,切身地感受到父亲超人的洞察力。
《父亲、树林和鸟》中的父亲十分了解鸟的习性,知道鸟儿们要群居取暖:“林子里过夜的鸟总是一群,羽毛焐得热腾腾的。”父亲还了解很多属于鸟的“特定时刻”:黎明时的鸟要抖动羽毛;黎明时父亲准确预测鸟要唱歌了,而且确信此时是鸟最快乐的时刻;鸟最危险的时刻就是飞离树枝的一瞬间……文章并没有写父亲是怎样了解鸟这些习性的,只是将父亲了解鸟习性后的种种论断以对话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可父亲到底是怎样了解鸟的呢? 文本是一种吁请、呼唤,等待着读者去填补“空白”[1]。 文字本身已然能让我们感受到父亲对鸟“细致的观察”,但还有超越于文字,依赖于我们调动想象去填补“空白”的积极的阅读参与。阅读时,我们关注的不仅仅是已经言说的部分,更重要的是不曾说出的部分[2]。言说的部分像一个路标,带我们走向更深层的阅读体验, 去填补和玩味那些不曾说出的内容。我们惊喜地发现,留白佐证了我们之前的阅读感受,并且让这份感受变得更深刻和立体。
学生能够想象到:父亲一定对鸟有“长期的观察”,可能在数不清的日日夜夜里,父亲都守望在树林里,静静地观察着鸟的一切动静, 如果不是从夜里一直观察到白天,父亲又怎么能发现那些黎明时属于鸟的“特定时刻”呢?那么,这次父亲带着“我”经过滹沱河岸的树林,就不一定是个偶然了,父亲的突然转身,也是长期观察后形成的必然的条件反射……这些留白后的想象和再阅读,都为父亲对鸟的深刻了解增添了更深的意味,这份了解绝不是随意和轻慢的,而是缘于真挚的喜爱,才有了这样长久的关注。也只有爱自然的人,才会接收到大自然的信号,得到自然的回馈。在文字的呈现和留白中,我们读出父亲的投入、专注和对自然的爱。 而一个孩子竟然发现了这一切,在七十岁时将父亲的一句句话、一个个动作诉诸笔端,这份跨越漫长时间的深情致敬,更令人为之动容。
教学时,可以运用圈划批注重点词、句,品析等方法引导学生读课文,建立用关键词批注以及补充、修正感受的阅读习惯。 通过有梯度的学习活动,学生会不断发现父亲对鸟的深刻了解。如何让学生经历从“阅读”到“不读”的阅读思维进阶呢?我们会发现,初读后学生就会有类似于“父亲了解鸟的习性”的感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搜集“小证据”,给学生默读的时间,并用符号画出自己做出判断的原因。 通过生生交流、师生互动,丰富学生“父亲了解鸟的习性”的“小证据”。对于书后习题提到的“父亲善于观察”,虽然文章中没有明确地写, 但是学生在这里会自然地猜测,父亲一定是常常去观察鸟, 才有了这样深刻的了解。 这时,再引导学生思考,初读时“父亲善于观察”这个感受还需要交流吗? 学生在课堂上,就会自然而然地给出不需要再读的答案。 这样设计的目的,就是在培养学生成为有深度的思考者,因为“父亲善于观察”就是“父亲了解鸟的习性”的最强有力的证据,留白的遐想帮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父亲爱鸟”,这也勾通了学生阅读感受和感受之间的联系。
“父亲一生最爱树林和歌唱的鸟”,“一生最爱”道出了树林和鸟在父亲生命中的分量。 此后的近400 个字,不着一字,没有一处是父亲对于这份爱的“表白”,却从不同视角点亮文字,烛照着字里行间蕴蓄的情感,让读者感受到父亲对鸟的深沉爱意。 在“我”的视角中,父亲“突然站定”“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凝神静气的像树一般兀立”,如果没有爱的驱使,不会有这样娴熟的动作和站成树一样的庄重聆听;“每一个张开的喙都舒畅地呼吸着,深深地呼吸着”“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鸟飞离树枝的一瞬间,最容易被猎人打中”……父亲不是鸟,却能将自己置换到鸟的位置上,感受它的呼吸,它的快活。这种移情并非简单的同情,而是能够体会别人内心正在经历什么,能够关注别人的感受[3]。此刻的父亲正以鸟的视角感受着生命的欢动,好像自己真的就成为了它,在林间树头舒畅地呼吸、恣意地鸣叫,这就是父亲对鸟深沉的爱。可这份爱并没有停留在此,而是有了因爱而生的忧虑——预感危险即将来临,想到鸟脆弱的时候容易被猎人打中,这更是温暖的关爱和无微不至的关怀! 父亲之爱鸟,犹如其爱子,文字在这里被点亮,而且随着不断地阅读我们还会发现,文字和文字彼此照亮,每一句话都没体现出爱的字眼,却都进行着爱的表达。
教学时,学生初读后就有“父亲爱鸟”这样的感受,但是比较零散和粗浅。 随着阅读和思考的深化,教师要注重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你同意他说的吗”“谁受到启发了”“你怎么看” ……引导学生围绕自己的圈画和批注交流感受,学生通过认真的倾听和思考别人的发言,自己再进行负责任的表达。交流后,要给学生一个回溯文本、再读课文的时间。 有了对“爱”的深入了解,那些以前学生没有读出“爱”的地方,也会有了“爱”的温度,对于“父亲爱鸟”才会有更深的感受。 学生自己回溯文本后,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读文,通过引读,师生一起品味藏在字里行间的爱。 此刻,“父亲一生最爱树林和鸟”就不再是一句简单的开篇总领性文字了,在时间的洪流中,尽是一个孩子对父亲的崇拜与深情。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提出了一种语言能力培养的大概念:“文本的意义不在于文本本身, 而是在字里行间,在于积极的读者与文本之间的相互影响[4]”。思辨性阅读尤其注重培植阅读思维的质量,建立阅读感受和判断之间的结构性联系,这正与时下流行的“大概念”十分契合。 在这一课或者说是这一类文章的阅读学习中,究竟什么是教师心中可以怀揣着的“大概念”呢——准确、极具画面感的言语表达,让人看清爱鸟爱林的父亲,更让人看懂主旨意蕴所在,即文学阅读因言而得象,由象而得意,这其实应该是所有阅读教学都应达成的目标。因为只有当学生读懂了文章的主旨,在阅读思维的参与下激活对词句表达层面的热切期待与无限满足,才有运用语言的学习需求和操练语言现象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