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梅芳 侯玉童
(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 100081)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一百年来,党外靠发展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内靠全面从严治党、推进自我革命,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勇于刀刃向内、刮骨疗毒,保证了党长盛不衰、不断发展壮大。”[3](549-550)人民监督是毛泽东在1945 年“窑洞对”中给出的中国共产党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一个答案,人民群众通过外部监督与他律来对党进行外在约束,提供外在动能来保证党的先进性。自我革命是习近平总书记给出的中国共产党“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5](14),中国共产党通过自我监督、内在约束,提高“四自”能力来达到自律,不断充蓄内在动能,持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从而不断提高长期执政能力。人民监督与自我革命既具有内在一致性,又各有侧重,在党的百年实践中相互作用,互为补充,同向同行,共同提升党的长期执政能力,不断推进政党治理现代化。
人民监督与自我革命一脉同源,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始终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坚持内因与外因相统一的矛盾论法则,以人民至上为基本价值遵循,坚守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旨在保证党的政治安全、净化党的政治生态、提高党的长期执政能力,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推进党的治理能力现代化。
人民监督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跳出历史周期率的密钥,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在中国具体实践中探索出来的,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有着共同的理论根基。一方面,人民监督与自我革命坚持内因与外因相统一的矛盾论法则。在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内外因的对立统一是影响其发展方向的重要因素。人民监督是保证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的外因,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外部监督来及时发现党在执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使得党能够在他律的监督中及时进行纠错,因而人民监督是保证党的肌体健康必不可缺的外部条件,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而自我革命则是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的内因,在此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实现了革命主体与革命对象的双重身份融合,不断提高与完善自身素养,使得党在自律的道路中永葆青春活力,因而自我革命是保证党的性质不变色的内部条件与根本原因,决定了党的发展方向与趋势。而只有坚持人民监督与自我革命的内在统一,坚持内外因相结合,才能使得先进性政党永葆活力,才能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行稳致远。
另一方面,人民监督与自我革命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将广大人民群众放在首要位置。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之所以是人类历史的创造者,从根本上讲,在于人民群众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终的决定性力量——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最伟大的客观物质力量。”[7](360)人民群众在实践活动中创造出了社会物质和精神财富,是真正意义上国家的主人,是政府和工作人员权力的来源和基础,人民监督就是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地位,广大人民群众积极进行民主监督,使得广大党员干部倾听民意,真正地保证干部清正廉洁,保证政府高效为民。自我革命也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人民群众的利益及意志放在第一位,将人民利益看作是自身的利益,运用服务人民的结果反馈来对自身进行进一步完善与革新。因此,人民监督与自我革命都看到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主体性地位,二者坚守人民立场,拥有共同的理论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党性,核心就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坚持人民性,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8]。人民监督与自我革命既坚守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原则,又坚守人民立场,彰显出党性与人民性的有机统一。马克思、恩格斯早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指出: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1](413),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与人民始终有着共同的利益指向,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同时,中国共产党始终牢记初心使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共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而奋斗,是一个事业共同体,利益共同体与事业共同体为实现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提供了前提保障。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立场,人民监督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性的政治表现,在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政治权利的基础上,调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积极性,让人民监督成为党服务于人民效果的反馈环节,使得中国共产党能够及时纠错、提质来保证自身的先进性与纯洁性,这既符合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要求,又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关于党和人民关系的价值理念的现实路径。党勇于进行自我革命彰显出中国共产党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政治自觉与政治主动,能够从人民的利益出发来检视自身,不断修正错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时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葆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人民监督与自我革命始终以人民至上为价值遵循,将初心使命贯彻到底,彰显出执政党坚守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原则。
作为中国共产党跳出历史周期率的两个答案,人民监督与自我革命有着共同的目标指向,即保证党的执政安全,提升党的长期执政能力,推进政党治理现代化。历史上政治兴衰成败、政权轮换更替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象,归根到底是未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需求。而如何跳出历史周期率,保证执政党能够长期执政是我们党一直思考的问题,无论是“窑洞对”中毛泽东提出的民主新路,还是新时期中习近平提出的自我革命,都是通过提升党的长期执政能力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求,保证党的执政安全。
人民监督是人民民主的具体实践形式,其通过给予人民群众在政治参与中的更多话语权,来为执政党不断优化执政环境、提高执政能力提供外部监督,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作为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的制度保障,能够解决长期执政条件下的“人心向背”问题,维护执政党的执政安全。自我革命则是聚焦于执政党自身的建设,全面而深刻地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与组织建设,保持党的政治本色与团结统一,以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来使自身做到各方面始终“过硬”,将推动社会各项事业前进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提高执政党治国理政的能力与水平。因此,坚持人民监督与自我革命共同保证了党的执政安全,提升了党的执政与领导能力、保持和发展了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形成了依靠党自身力量以及外部力量来实现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
人民监督与自我革命具有内在统一性,但是又同中有异,各有侧重。首先,就实践主体而言,人民监督是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作用,而自我革命则是依靠执政党本身;其次,就运作机制而言,人民监督是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外部监督与他律的形式来保证政府的公仆底色,而自我革命则是通过内部监督与自律的形式来保证执政党的政治本色;最后,就实现方式而言,人民监督要求我们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而自我革命则是要求我们加强全面从严治党。
中国共产党跳出历史周期率的两个答案的实践主体有偏向:人民监督强调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体性作用,而自我革命则是在人民群众监督的基础上更加强调发挥执政党的主体性作用。实践主体是实践活动中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因素,在人民监督中,广大人民群众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人翁精神,积极调动与运用自身在实际中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对执政党的执政行为与政府的行政行为进行监督。在这个过程中,实践主体即广大人民群众需要掌握一定的关于政府和执政党的治理知识,同时有充分的意愿通过各种途径参与其中。因此,人民监督的实践主体偏向广大人民群众,符合加强人民民主的本质要求。
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是在发挥人民群众监督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执政党自身的革命与建设。自我革命是一场特殊的革命,实现了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执政党既是革命主体又是革命对象,这种身份的双重性使得执政党需要有一种能够持续地指向目的的坚定意志,能够敢于刀刃向内,不断否定自身的消极性因素,在既克服又保留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执政能力。因此,自我革命的实践主体偏向执政党自身,通过发挥执政党自身的主体性作用来优化内部执政环境,从而提升执政党的执政效能。
人民监督与自我革命在助推中国共产党跳出历史周期率的运作机制有区别:人民监督是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通过外在他律间接保证执政党的执政安全;而自我革命是依靠执政党自身的建设,通过内向自律直接保证执政党的执政安全。在人民监督中,作为实践主体的人民群众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载体,利用自身拥有的知情权、选举权等权利来对政府进行监督,通过合法程序来向执政党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这其实体现出一种外在他律,人民群众通过外部的监督来促使执政党不断纠错,既能够间接提升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又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参政需求。
而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则是依靠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力量,对于自身存在的违背初心和使命的问题及时进行纠察与改错,全面查找、全面发力,将自身客观存在的问题化为前行和进步的动力。在党的自我革命中,坚持组织推动和个人主动相统一,在党组织的严格教育、管理与监督下,党员干部要及时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积极主动检视自我,在接受教育与学习中坚定理想理念,加强宗旨意识,因而,自我革命体现中国共产党的内向自律,通过内在监督、自我约束来时刻保证自身的先进性与纯洁性,积极发扬斗争精神,勇于担当作为。
人民监督与自我革命的重心主体与运作机制的区别使得二者在新时代的实现方式也有差别,人民监督从加强人民民主的角度要求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自我革命从政党自身建设的角度要求加强全面从严治党。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5](41)。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实践中探索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一种新型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真正地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它使得“人民监督政府”的手段更加丰富,“人人起来负责”的渠道更加多元,人民群众可以最大程度地通过选举、决策、管理、协商、监督等民主形式参与到国家治理的每一个环节和过程,充分发表意见,行使自己的权利,使民意汇集起来,最终上升为国家意志,这充分集中了人民的智慧,展现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越性。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人民监督就需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伟大实践”[3](550),中国共产党在持续推进自我革命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全面从严治党。一方面,中国共产党要在处理党和群众的关系中赢得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要在处理党和自身的关系中经受革命性锻造,在自我革命中不断解决“七个有之”问题、彻底杜绝“四风”现象,用好自我修复、保持肌体健康的锐利武器,增强责任意识与斗争意识,提高执政党依法执政、科学执政的水平,提高党的长期执政能力来推动党的治理能力现代化。
自我革命是内在根本,是来自党的自律,人民监督是外部保障,是来自广大人民群众的他律。人民监督通过实施外部动力推进自我革命,自我革命通过提高“四自能力”来保障人民监督贯彻落实,二者互为补充,相互促进,在发挥内外动力中实现效果聚合,为新时代实现党的执政安全与长盛不衰提供重要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6](66)中国共产党能够长期执政的密钥就在于“党牢牢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2](530),党始终将人民至上作为宗旨,人民就是党长期执政的最大底气。人民监督是人民群众发挥创造性的要求,只有通过人民监督,虚心接受群众的意见,党才能不动摇、不懈怠,才能提升自我革命的自觉性与主动性。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可以在百年来带领中国人民战胜诸多困难、取得诸多胜利、创造伟大业绩,前提就在于党能够自觉地接受人民监督。
首先,人民监督通过外部监督来制约权力的运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有效地防止国家权力的异化就在于权力能够得到束缚,人民群众通过对国家权力的运行进行监督,将一切官僚主义、命令主义、贪污腐败公之于众,使得执政党勇于正视各种不法行为,敦促广大党员干部将权力化为重任在肩的责任和担当,抵制各种诱惑,从而来提高执政能力。其次,人民监督能够为党提供外部动能,使得党敢于自我革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监督能够为党的认识“盲点”“死角”建言献策,使得党敢于以巨大的勇气推进自我革命,时刻保持谦逊谨慎、勤勉做事的姿态,时刻与人民群众始终保持血肉联系,从而切实地为人民群众服务。最后,人民监督在完善外部监督制度的过程中推进党进行自我革命。完善与实施人民监督制度能够让人民敢于监督、乐于监督,保证监督有真实的实效和预期的效果,从而更好地规范政府权力的使用,为党的自我革命提供更多的重要内容与丰富材料。总之,人民监督通过外在压力机制能够促进党进行自我革命,使得党永葆生机与活力。
“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从不讳疾忌医,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4](605)。党的自我革命是党基业长青、风华正茂的关键,中国共产党勇于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敢于刀刃向内、自剜腐肉,通过不断提高“四自能力”来保障人民监督贯彻落实,让人民监督真正地发挥作用。
中国共产党在自我革命的实践中通过提高自我净化能力来增强党的政治免疫力,在这个过程中将自我监督与人民监督有机结合起来,主动净化党内的政治生态,自觉剔除各种弊病,锤炼党性,筑牢理想信念之基,保持党的健康肌体;通过提高自我完善能力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坚持固本培元,弘扬优良传统,发扬革命精神,坚持问题导向,及时修正错误,加强党内监督制度建设,从而遏制党内腐败与不正之风;通过提高自我革新能力来营造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始终将人民放在第一位,牢记初心使命,固守底线思维,同时“勇于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各方面创新”[2](600);通过提高自我提高能力来全面提升执政本领,主动开展学习教育,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不断提高执政党的思想理论水平、领导水平与执政水平,从而不断提高治理国家的能力。中国共产党在自我革命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四自能力”,为人民监督提供了一定的方式和途径,保障了人民监督能够真正贯彻落实。
人民监督与自我革命互为补充,相互促进,能够在群众监督与党内监督中形成监督合力,在发挥内外动力中实现效果聚合,为中国共产党跳出历史周期率提供保证。人民监督强调人民民主,作为行为主体的人民群众运用自己所掌握的权利来对执政党进行外部监督,为党进行自我革命提供外部动能,通过外部压力机制来促使党着重于自身建设,保证执政党的性质永不变色、不变质。自我革命强调党自身的建设,作为行为主体的执政党针对政党自身制定一系列内部监督机制,在行为主体与行为对象的统一中进行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与自我提高,经过不断反馈与纠错的锻造来提高执政能力、夯实执政基础,永葆先进性与纯洁性。因此,尽管人民监督与自我革命在内容方面各有侧重,但是二者互为补充、相互促进,在发挥内外动力中实现了效果的完美聚合,从双重层次上保证了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顺利进行。人民监督与自我革命的相结合既能够保证人民运用手中的权利来对执政党和政府进行监督,充分体现其主人翁的地位,又保证了执政党始终坚守公仆本色,在发挥内外动力中实现效果聚合,为党的执政安全提供切实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