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外国语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徐锦芬
提 要:探究新时代背景下“以续促学”研究的创新性发展,对进一步推进我国本土外语教育理论的发展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简要评述“以续促学”研究主要成果,然后就“以续促学”如何实现创新性发展进行分析和思考。具体如下: 1) 从“国内语境”到“国外语境”,提升国际影响力。2) 从语言能力到核心素养,赋予“学”新的内涵。3) 从高等教育到基础教育,拓宽“续”的应用范围。4) 从学生群体到教师群体,关注教师的作用。5) 加大质性研究数量,深掘“以续促学”的具体过程。6) 增强教学实践的系统性,助力“以续促学”理论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续论是我国学者王初明教授(2016)为顺应中国外语学习情境、提升外语学习质量而提出来的外语促学理论。该理论在“写长法”与“读后续写”的教学实践中发展而来,认为“续”是说话者在对话过程中承接他人表述,阐述自己思想的过程(王初明,2017)。“续”基于对话中的不完整语段以及理解与产出的不均衡性,为学习者提供创造性模仿和互动协同的机会,促进低水平语言产出向较高水平语言输入拉平,因此语言可通过“续”来学习,亦可通过“续”提高学习效率(王初明,2016)。近年来,随着续论的提出,“读后续说”、“读后续译”、“视听续说”等各类续作不断涌现,丰富了“以续促学”的研究内容,也为提高我国外语教学效率提供了新思路(徐锦芬、陈子逸,2023)。
然而,回顾现有文献,虽然相关研究数量呈现增长趋势,但研究的聚焦点比较雷同,而且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目标语言等方面分布不均(桂敏、杨歆悦,2023),在主题创新和全面阐释“续”的促学效应上还有很大拓展空间。随着国家对培养全面发展型人才、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需求(束定芳,2017),以及对建设和推广中国特色外语教学理论的呼吁(徐锦芬,2023),分析和思考新时代背景下“以续促学”如何实现创新性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本研究首先概述“以续促学”研究领域已获取的主要成果,在此基础上结合时代要求,提出“以续促学”的创新发展路径,以期为续论研究及外语教学实践提供启示。
从“以写促学”(王初明等,2000)、“写长法”(王初明,2005)到“读后续写”(王初明,2009),再到“续论”(王初明,2016),“以续促学”相关研究至今已有20多年,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总体上,研究主题主要围绕“续”是否促学、“续”如何促学、影响“以续促学”效果的因素等三个方面而展开。
1. “续”是否促学
读后续写是目前最为常用的一种促学方法,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最多。结果表明,读后续写过程存在协同效应(Wang &Wang, 2015),能够促进语言各个层面的学习,如词汇的意义与运用(姜琳、涂孟玮,2016)、句法复杂度(Mao &Jiang, 2017)、语法准确性(王启、曹琴,2020)等。除读后续写外,研究者试图从其他“续作”中验证“续”的促学效应。张秀芹、王迎丽(2020)发现“读后续说”过程存在语言协同现象,且学习者之间的语言水平差异越大,协同越明显。许琪(2016)发现,“读后续译”任务中也存在协同效应,学生能够将前读译文中的语言结构运用到续译部分,有效提高翻译质量。此外,洪炜、申昭贞(2021)探究“读后续听”在汉语二语词汇学习中的有效性,得出了类似结果,“读后续听”在理解、记忆、运用目标词词形和词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总之,已有研究均验证了“续”的促学功效。尽管有学者指出,对初学外语的中小学生而言,“续”促学语言的效果可能更加明显(Ye &Ren, 2019),但目前相关研究主要聚焦高等教育阶段,“续”对基础教育阶段外语学习的促学效果如何尚不明晰。
值得注意的是,已有“续”是否促学的研究主要探讨“续”对语言学习的促进作用,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较少关注其他能力或者素养。“以续促学”过程无不证明了“续”对促进语言学习的有效性。但这种效果具有短时效应,较难长期维持(Mao &Jiang, 2017),因此如何用这种方法更长远促进语言学习,激发学生自主能动学习的潜力,还需关注语言之外的因素。目前,仅有少量研究探讨“续”对学习者交互能力(Yang &Lu, 2021)和思维品质(姜庆燕,2016)等其他方面的促进作用。
2. “续”如何促学
探究“续”如何促学主要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展开。从理论层面,王初明(2016)从“语境”、“创造性模仿”、“拉平效应”、“互动协同”等方面对“续”的促学机理进行了阐释。新千年伊始,王初明(2003)就注意到,在中国情境下开展的外语学习一般是课堂中的显性知识学习,缺乏真实且直接的外语语境,容易受到母语思维的干扰,因此强调利用读写任务为学习者提供“间接语境”和创造性模仿的机会,在语言学习上做到“学相伴,用相随”(王初明,2017)。互动协同模式(interactive-alignment model)是续论的理论基石。这一概念是指对话双方出于交际需要,为了达成高效交流的目的,不断调整语言表征,彼此适应的过程(Pickering &Garrod, 2004)。王初明(2016)将这一概念从人际互动扩展到人与语篇材料的互动中,认为学习者的语言理解与产出的不对称性会催生语言拉平效应。在拉平过程中,学习者较弱的产出能力在阅读理解与写作的交互协同中不断得到提高,外语学习效果也逐步变好(王敏、王初明,2014)。
从实践层面,研究者对“以续促学”的过程展开了调研。例如,张晓鹏(2016)采用混合研究方法探究读后续写对二语写作过程的影响,发现在读后续写任务中学生发挥的想象力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交际和表达意愿。张琳、秦婷(2020)的混合研究结果也表明,读后续写有助于学生树立写作信心、降低写作焦虑,从而更好促进学生写前阶段的构思,提高写作质量。王初明(2015)采用有声思维深入探讨读后续写背后的促学机理。结果显示,读后续写能提供情境和目标语言知识,激发学习者表达的意愿,同时还能将阅读理解与写作、语言学习与运用、内容创造与语言模仿紧密结合,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可供模仿的标杆,减少学生的迷茫感。然而,以往实证研究以定量和混合研究方法为主,纯质性研究十分匮乏,在深入挖掘“以续促学”如何实现协同、学习者在写作时如何处理信息、以及该过程涉及哪些关键性因素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杨华,2018)。
3. 以续促学的影响因素
以续促学的影响因素包含续前材料输入,学习者互动,学习者语言水平等。就续前材料输入而言,输入文本的体裁(张洁等,2023)、文本格式(王启,2019)、语言复杂度(Pengetal., 2020)、语种(王敏、王初明,2014)等都会影响最终的输出结果,导致“续”促学效果的不同。学习者互动是影响“续”促学效果最重要的过程性因素,主要包含学生与续前材料、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同伴之间的互动。其中,学生与续前材料的互动受到了广泛关注。王初明(2018)提倡通过多轮续写和对比续写增加学习者与续前材料的互动强度,提升“续”的效果。Wangetal.(2022)通过对比不同交互强度的小组后也发现,续前进行多轮交互在词汇习得方面比单轮交互的效果更好,在写作质量上也有明显的提升。除了提高学习者与阅读文本的互动强度,续作前讨论(张戈等,2022)、续后同伴反馈(Chen &Cui, 2022)或教师反馈(Zhang, 2017)都能够增加学习者与教师和同伴的互动,提高外语学习质量和水平。此外,学习者自身的语言水平也会对“续”的促学效果产生影响,例如,Cuietal.(2022)发现,读后续写只有对低水平的学习者起作用,中高水平学习者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协同效应并不明显。总之,探究以续促学的影响因素,有助于教师认识和了解以续促学的任务过程,更加有针对性地采用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率。
续论对“续”的阐释为解释语言是如何学会的提供了新视角,也为中国的外语教育教学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在新的时代需求下,“以续促学”如何实现创新性发展,扩展其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值得学界深入探讨。本文基于对已有研究成果的分析,以及对当下外语教育问题的思考,提出以下六条拓展路径。
1. 从“国内语境”到“国外语境”,提升国际影响力
我国应用语言学在发展自己的同时,也要影响世界甚至引领世界(徐锦芬,2021)。因此在创建并发展国内外语教学理论的同时,还要助力将其从国内语境推广到国外语境,在为世界二语教学和二语习得提供启示的同时,提高我国外语教育在国际学术界的形象(阮晓蕾、景飞龙,2022)。目前,以续促学相关研究主要在我国语境下进行,且以英语为主,涉及少量其他语种(包括汉语二语学习),因此未来要加强从“国内语境”到“国外语境”的拓展,并涉及更多语种。
具体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第一,进一步加强本土化研究,筑牢理论基石。“续论”起源于我国,只有先把我国语境下的相关研究做好做实,筑牢理论根基,才能更好地向世界展示我们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为国际外语教育教学提供思路。第二,增加续论的国际可理解度。这里的可理解度主要指续论本身的理论建构及其独特性。续论在国际上想要与语言学界的相关理论在同一个层面上进行对话,需要比较国外理论,这样外国学者才能调用自己熟悉的理论图式,更深刻地认识和理解这一理论的重要性及其贡献(文秋芳,2017)。王初明教授(2017)曾探讨续论、社会文化理论(Vygotsky,1962)、互动假说(Long,1983)三者之间在交互层面的异同,认为续论是互动研究的深化,突出了该理论在二语习得研究中的创新性,也增进了学界对其互动机制的理解。但此类对理论进行对比和探讨的中英文研究目前仍有待扩充。第三,统一续论的英文翻译和解释。据笔者观察,现有文献对续论的英文表达尚未达成一致,有“Xu-argument”、“X-argument”、“story continuation”,“continuation task”、“reading-writing task”等译文,英文术语多样,较难引起国际学者的注意,不利于续论这一理论的国际化推广。第四,加强国际合作。吸引国外学者直接加入到续论的研究和实践中来,是加深其对续论理解的有效途径。因此,未来可与国外的学者、院校或者机构进行合作,先从我国学者与国外学者的协作性研究开始,慢慢过渡到国外学者在国外语境中的独立研究,以此验证不同文化背景下“续”的促学效果,彰显“续论”相对于其他二语习得理论的优势和创新性,提升其国际影响力。
2. 从语言能力到核心素养,赋予“学”新的内涵
在当今时代背景下,“以续促学”中的“学”不仅包含语言能力的提升,还包括外语教育所蕴含的核心素养的培养。核心素养是学生适应终身学习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国家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束定芳,2017)。自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落实立德树人的要求,教育部研制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2014),呼吁要“发展各学段学生核心素养体系……把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落实到各学科教学中”(1)参见教育部网站: 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jcj_kcjcgh/201404/t20140408_167226.html。,既强调了提高学业质量的基本需求,又突出了核心素养在各科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含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其中,语言能力是核心素养的基础要素,文化意识体现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思维品质反映核心素养的心智特征,学习能力是核心素养发展的关键要素,这四个方面相互渗透,融合互动,协同发展(《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2)。如果将其分裂对待,容易造成培养过程的割裂行为和机械学习,降低最终的培养效果(俞聪妹,2023)。目前关于以续促学的研究主要考察“续”如何促进基础语言知识学习、提升语言能力方面。但要更快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目标,更好落实“立德树人”的育人要求,未来可赋予以续促学中的“学”新的内涵,充分发挥“续”的功能,在提升语言能力的基础上,加强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促进四个要素的有机融合。
3. 从高等教育到基础教育,拓宽“续”的应用范围
从高等教育到基础教育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第一,将续论应用于基础外语教育,有利于基础外语教育与高等外语教育的衔接。基础外语教育与高等外语教育共同构成了我国外语教育的整体,前者是后者高质量发展的基石,但二者在各自倡导的教学法、教学理念、教学实践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由于研究者大多聚焦高等外语教育,对基础教育关注不够,从而导致基础外语教育与高等外语教育之间衔接不足。续论为外语教学提供了易于操作的方法(如读后续写、视听续说、读后续译等),适用于各个学段的外语教学与学习,因此理应将其拓展至基础教育阶段。
第二,将“以续促学”这一理念推广至小学及以上的语文教育。首先,读后续写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促学方法,其操作简便,通常做法是从外语读物中截留一篇结尾缺失的材料,学习者需要充分理解阅读材料的内容和写作思路,然后发挥想象力,按照原文的思路续写后面的内容(王初明,2016)。这一过程不仅能有效提升学习者的语言能力,而且也有利于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长期以来我国学生的母语能力尤其是阅读和写作能力都不太理想,思维能力方面更是缺乏创新性、思辨性和深刻性,如果能将读后续写的思路应用于语文教学,这一“续”的能力一旦从小学语文学习中养成,可以迁移到后续英语学习中。其次,正视母语语境,关注母语正迁移。母语一直被认为是影响外语学习的负面因素,且年龄越大越难克服(王初明,2003)。但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并非绝对,不同语言之间也有其思维共通之处,特别是在刚接触一门外语的最初阶段,利用母语加强学生对英语语境或文化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其文化素养,促进其认知发展。另外,从当前特别强调跨文化交流能力、文化自信等这一认知与思想新高度来考察可知,学生有必要具备较好的汉语语境知识,了解更多母语文化有利于提升其文化幸福感。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外语学习效率的提升。因此如何充分发挥母语的作用,关注母语的正迁移可以成为未来续论研究的关注点之一。
4. 从学生群体到教师群体,重视教师的作用
教师作为教学任务的实施者和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是影响以续促学质量不可忽视的因素。读后续写是一种语言模仿,具有创造性使用的特征,但学生如何模仿续前材料中的词语句型,表达自己创造的内容,需要老师的指引和监督。学习者马上运用新学到的词语或进行熟词新用是较为理想化的学习状态,但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学生很难真正做到。据笔者对武汉市高中英语教师的调研可知,学生刚开始接触“续”的任务时,会出现茫然无措的感觉;对于阅读能力较弱的学生,既读又写的读后续写任务无疑加重了其心理负担,直接影响了写作的准确性和连贯性。教师也发现,尽管有大量材料输入,但学生“能够输出的语句表达、词汇仍然很单一”,“无法灵活正确地表达,语法不通”,对知识点往往“仅记忆,不会用”。这种现象与上世纪80年代加拿大法语二语浸入式教学的研究结果类似,单纯性浸入某种语言环境而无教师的引导,学习效果会大打折扣。因此在以续促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习者的特点,有针对性引导学习者关注需要学习的内容至关重要。
为了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教师自身的素养也值得深入探讨。教师对以续促学的态度、对续论内涵的把握、对“续”任务的布置、对学生在续过程中幸福感体验的关注(徐锦芬、杨嘉琪,2023)等都可能直接或间接对“续”的促学效果造成影响,但目前仍缺乏足够的实证依据。从续论工作坊上一些英语教师的发言可知,尽管他们知道读后续写这一方法的重要性,但在续前材料的选取、文本难度的把控、任务完成的节奏、续作的评估等方面仍存在许多不确定性,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该过程难以推进。在笔者对武汉市高中读后续写情况的调研中,有教师也反映了类似的现象,当读后续写这种形式初次进入课堂,教师们也会表现出“茫然、无助”的感觉,但总体上对该方法持积极的态度,认为“读后续写将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从单纯的‘输出’转变成了‘输入+输出+创新+逻辑思维’的综合考查”,因此也能逐步接受这一创新教学方法。教师在实施“以续促学”这一教学理念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挑战、心理变化等构成了续论研究的资源库,但目前尚未形成系统的研究,未来可朝该方向进行拓展。
5. 加大质性研究数量,深掘“以续促学”过程
目前以续促学研究主要以定量和混合研究为主,大量实证研究已经验证了“续”具有相对稳定的促学效应。但深入研究促学效应为什么会发生,是揭示“续”的促学机理、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王初明,2015),因而非常有必要加大质性研究数量,深掘“以续促学”具体过程,强化续论研究的深度。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也是教学任务的经历者和受试人,与“以续促学”的效果直接相关。学习者在进行“续”任务过程中采用了哪些学习策略?其认知、情感、行为有什么变化?在任务中表现优秀或欠佳的学习者分别有哪些特征?如何提升学生“续”的能力?对这些相关问题的探讨能够增进教师对学生以及相关任务的了解,提高“续”的促学效果。据笔者调研,高中生在完成英语读后续写任务过程中,常会出现 “创造力和故事编写缺失,输出文本缺乏生活感和现场感”、“无法读懂给定文本结构、故事脉络和写作风格”、“运用能力欠缺,不能准确表达出自己的想法”、“阅读不能把握重点,续写无法把控方向,表达错误较多,词汇有限”等问题。这些现实问题的存在证明了探究真实课堂中“以续促学”过程的必要性,但目前只有极少数研究采用扎根理论(杨华,2018)、会话分析(Yang &Lu, 2021)、有声思维(王初明,2015)、访谈(Ye &Ren,2019)对学生完成读后续写的过程进行了深入分析,未来可以拓展质性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采用追踪研究、刺激性回忆、课堂观察等方法,全面展现学习者在“续”任务中的认知、行为和心理变化,描述学习者的个体特征,以及探讨学习策略和续作能力的提升等。
6. 增强教学实践系统性,不断完善“以续促学”理论体系
王初明教授(2016;2017)从理论层面系统阐述了续论的产生背景、理论基础、促学功效,展示了以“续”促学的设计原则,并提出了20多种读后续写的任务变体,为“以续促学”理论体系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然而,以续促学的教学实践较为分散,不利于“以续促学”理论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因此未来需要增强教学实践的系统性,以此筑牢实证根基。
外语教学实践可以通过细化“续”的过程来挖掘“以续促学”研究的深度。学习者完成任务的过程可被概括为: 续→互动→理解→协同→产出→语言习得或其他目标的达成,每个步骤中都蕴含了可以深化的方向。例如,在“续”环节,教师可以对续前材料的体裁,语种,难度等进行拓展,并对比不同材料的促学效果,进而确定最合适的材料输入形式。在互动环节,互动类型要多样化,如自我互动,师生互动,不同水平小组互动,口头互动,文本互动(如写作反馈),续作前和续作后互动等。哪些互动促学效果更好,仍是教师或教学研究者在开展实际工作时面临的困惑。从理解到产出环节,还可以探究如何增进理解,如何强化理解与产出的联系,如何增强趣味性诱发产出等。最后的语言习得或其他目标的达成环节与具体的教学目标紧密相连,以续促学的目的是提升语法能力、语用交际能力、还是其他核心素养要素等值得深入探讨。
*本文简要评述了“以续促学”研究领域已获取的主要成果,并结合当下对外语教育理论建设的要求及人才培养需求,提出“以续促学”相关研究未来要从国内语境推广到国外语境中,提升续论的国际影响力;要将培养目标从语言能力拓宽到核心素养,赋予“学”新的内涵,进一步拓展“续”的功能;要将研究对象从高等教育下移到基础教育,拓宽“续”的应用范围;要重视以续促学过程中的教师因素;要扩大质性研究数量,深入探究“以续促学”的机制和过程;要增强教学实践的系统性,助力“以续促学”理论体系的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