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超
(沂沭河水利管理局河东河道管理局,山东 临沂 276000)
近年来,江风口分洪闸管理局(以下简称江风口局)不断推进工程管理标准化工作,对工程管理各项工作进行梳理,围绕确保水闸工程安全、稳定、持续、高效运行的目标,以落实工程管理标准化责任和措施为核心,以全面建立工程管理标准化体系为基础,以深化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为动力,全面落实工程管理标准化工作,顺利通过淮委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验收,成为淮委首家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单位,其创建工作具体措施可为基层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提供借鉴和参考。
成立江风口局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局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和“总指挥长”,领导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组员,负责整个标准化试点工作的指导、协调、推进工作,下设试点工作办公室,负责具体的标准化试点工作的实施,形成全局上下协作配合、同频共振的工作机制。
为进一步推进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按照《淮委直管水利工程管理标准(试行)》、沂沭泗局《关于推行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工作的意见》《沂沭河局关于印发<全面推进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实施方案(2020~2022 年)>的通知》等文件要求,结合江风口局工程实际制定了《江风口局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实施方案》。
不断加强同其他省市水利工程标注化管理单位学习沟通交流,根据《江风口局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实施方案》逐项梳理管理事项、管理标准、管理流程、管理责任,制定《江风口分洪闸管理局水闸工程管理手册》。管理手册涵盖岗位设置、控制运用、工程检查、工程观测、维修养护管理、防汛管理、防汛工程设施修复、安全管理、信息化管理、水文化管理、资料整编等各环节,进一步明确了水闸运行管理内容及要求,规范了全体职工标准化操作运行,明确了工作责任。
召开培训班、动员会,营造浓厚的建设氛围,确保全体干部职工对标准化管理理念内化于心。
将创建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抓早、抓紧、抓实和抓好,定期分析创建工作情况,研究解决创建工作过程中遇到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完善党支部统一领导、各部门各负其责、全体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层层有人管、事事有人抓”的创建工作格局。
积极探索推进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工作,加速水利工程向“重建强管”转变,提升工程标准化管理水平。通过建立管理制度标准、规范管理组织体系、理清工程管理事项、落实工程管理责任、明晰管理事项操作流程、加强工程维修养护管理,保障水闸工程的安全运行,充分发挥工程效益。
总结提炼出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六化法”,具体如下。
通过加强运行监管,梳理管理事项,完善规章制度,按照“因事设岗、以岗定责”的原则,明确各岗位职责,落实管理责任人和岗位责任人,做到责任到人、职责清晰,管理工作开展更顺畅。
依据淮委《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监督检查办法》《淮委直管水利工程管理标准(试行)》及《淮委直管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验收办法(试行)》等,结合工程实际实际,明确各项管理标准,规范管理行为,做到行为规范、履职到位。
通过工程管理流程图,做到每一个事项都有流程,强化日常工作的精细化、痕迹化和溯源化,做到检查规范、流程清晰、记录标准、内容完整、措施明确、处理及时、流程闭合、管理留痕。
建设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平台:一是防洪工程信息移动查询系统,管理人员可随时查询工程状况,大幅提高日常工作效率;二是江风口分洪闸智慧水利信息系统,为维修养护、工程检查等实施过程中各个环节闭环管理和历史维修养护情况提供依据;三是启闭机安全运行智能保障系统,该系统通过对设备层实时采集信息并上报,通过数据综合分析,可实现在线监测、健康分析、故障诊断及提供解决方案(当一些突发故障时,系统能够瞬时根据故障精准锁定设备模块,并将信息推送给管理人员,准确了解当前故障编号、类型、描述、故障点位置及解决方案),实时远程连接专家协助。三套系统通过现代化智慧化管理手段,保障提升运行管理现代化水平,强化在线监管,做到数据入库、实时监控。
不断加强工程管理范围内环境整治,增加绿化带保护栏、设置保护提示牌、增加植被覆盖率、及时清除闸区杂物等,通过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软件与硬件相结合,不断加强水环境监管与保护,做到环境优美整洁、舒适宜人,塑造了“闸是风景点,堤是风景线”的新时期水利工程管理新面貌。
江风口局将古代水利工程建筑风格与现代水利工程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营造室内外水文化展示空间,修建了“工程印记”“水润江风口”“攻坚克难战天斗地”等五处水文化展室,宣传工程初建时期国家大兴水利、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的治水历史,让流域治理历程、流域历史和沂蒙文化得到直观展现。利用1978 年全国水利工程管理旧址,设立“初心使命”展馆,内设“江风记忆”“江风足迹”等四个展室,展示江风口局六十余年的奋斗历程。在展览理念上,突破传统的局限,不仅将主建筑作为展品,还创新性地将展览陈列由室内延伸到室外,在主建筑周围,打造露天“水文化展区”,从荣誉展示牌到备用发电机,从巍巍青松到葱葱玉兰,每一处都记载着风雨治淮的峥嵘岁月。通过水文化建设,丰富水利工程文化内涵,挖掘文化底蕴,提升文化品味,赋予现代水利工程更多的文化内涵和人文色彩,使每一处水利工程都成为独具风格的水文化精品。
1)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的重点内容是建立集中统一管理模式,增强工程运行整体运作能力,这就需要系统梳理业务流程体系,明确职责和管理界面,构建一体化、标准化管理体系。
2)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体系应全面完整,以业务体系为基础,健全和完善技术标准体系,实现技术标准全业务覆盖;以管理流程体系为基础,建立管理标准体系,实现管理标准全流程覆盖;以工作岗位体系为基础,建立工作标准体系,实现工作标准全岗位覆盖。
3)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的主要工作是梳理各类制度、规范、标准、要求,构建完善的运行管理体系,是一个做加法的过程;通过梳理、提炼管理行为,去芜存菁,筛选合适的标准、要求,按精简、高效、安全的流程操作,是个做减法的过程,以达到最佳管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