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玲的两个苹果

2024-05-24 12:03:49刘娜
妇女 2024年4期
关键词:贾玲内耗苹果

刘娜

《热辣滚烫》里有个细节,贾玲饰演的女主爱上拳击,锻炼了春夏秋冬后,终于成了浑身腱子肉的精瘦女孩。

爸爸因为妈妈扭伤了腰,来拳击馆找大女儿,希望她不忙的时候,能回家里的小卖部帮忙。

许久未见的父女俩,坐在火锅店里吃火锅。

席间,女主问爸爸:“你有两个苹果,一个大的、一个小的,你朋友问你要,你给他哪一个?”

爸爸想都没想就回答:“我给大的,你呢?”

女儿:“我会把两个都给朋友。”

爸爸:“那你朋友一定很多。”

女儿落寞地说:“没有,他们都以为我不爱吃苹果。”

爸爸:“那你现在都不给了吗?”

女儿:“现在给不给,看心情。”

电影上映后,在接受谢楠采访时,贾玲再次对两个苹果进行阐述。她说,以前的时候,她的确会把两个苹果,毫不犹豫地都给朋友。

但现在,如果朋友想要她的苹果,她会诚实地说:“其实我也很喜欢吃,但因为你是我的好朋友,你张口向我要了,我可以给你一个小的。”

如果朋友觉得不够的话,她可以把大的给出去,但她会坦诚地说:“那个大的,我本来是想留给自己吃的。”

如果朋友两个苹果都想要的话,她还是可以两个都给出去的,但她会明确地说:“我可以两个都给你,但我真的很委屈。”

看完电影,又看完贾玲的阐述后,我得到的一个认知是:过分善良的人,告别讨好型人格的第一步,并不是立即、馬上、斩钉截铁地说“不”,而是先学会看见并尊重自己的感受。

她(他)尊重自己的感受,说出自己的想法,表达自己的立场后,依然会因为善良和情谊而作出让渡与妥协——朋友喜欢,她还是可以给出两个苹果的——但因为她诚实地直面了自己的内心,就不必因为“给,还是不给”而陷入内耗,也不必因为“给,还是不给”而跌落耻感。

恰恰是,她诚实地面对了自己的感受,并理直气壮和朋友说出了想法,也等于在明确地提醒不断讨要苹果的朋友:“我不是不喜欢吃苹果,我很喜欢吃的,但你是我的朋友,我才给你。但我给你是情分,而不是本分。”

我为什么要写贾玲的两个苹果呢?

因为我在咨询中,见过很多这样的“贾玲”,包括曾经的我自己。

她们善良、朴厚,对身边人掏心掏肺,甚至忍辱负重地委屈自己,也要去成全别人的要求和期待。我能一眼看出,她们和之前的我一样,匮乏的是勇敢说“不”的勇气和能力。但我的成长和改变,让我几乎很少对她们说:“你要拒绝啊,你要说‘不啊,你要马上断舍离啊。”

结论易得,过程难熬。改变从来不是立竿见影、一蹴而就、一步登天的事情。

它需要一个人先回到自身,看见自己的感受,接纳自己的处境,说出自己的想法,而后前进五步后退三步地一点点向前,才能拥抱那个相对勇敢的自己。

在这个过程中,正在改变的那个人,还会懦弱,还会自卑,还会内耗,还会犹豫,还会哭泣,还会妥协。甚至还会回到老路上。

但只要她(他)学会了尊重自己的感受,就早晚会像爱上拳击的贾玲那样,铸造出自己的钢铁筋骨和蝴蝶翅膀,就会独自一人奔跑在黑夜里依然把歌儿唱,就会被孤独淹没依然奔向心之向往的前方。

没事儿的,亲爱的,暂时还无法勇敢且大声地说“不”,也没有关系的。只要你是尊重自我感受的,一切都是来得及的。

编辑/宋凌燕

猜你喜欢
贾玲内耗苹果
塑造了角色,也塑造了自己
——电影《热辣滚烫》观后
工会博览(2024年8期)2024-03-31 03:53:12
我们班的“贾玲”——胡老师
如何拯救陷入“精神内耗”的自己
编辑部内耗研究室
女友(2022年10期)2022-07-05 07:50:20
追求卓越,拒绝内耗
贾玲:野百合也会有春天
海峡姐妹(2018年4期)2018-05-19 02:12:44
收获苹果
有毒的苹果
拿苹果
会说话的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