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云毕力
摘要:农业现代化不仅涉及农业技术和生产方式的革新,更包括产业链整合、市场接入、农村社会服务体系建设等多方面的系统性变革。文章以农业现代化为切入点,结合赤峰市喀喇沁旗雷营子村分析了农业现代化对农村产业经济结构优化的影响机制,并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优化策略,期望对农村产业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农村产业经济结构;技术创新;产业链整合
文章编号:1674-7437(2024)04-0086-03 中国图书分类号:F320.2 文献标识码:A
产业结构会随着经济发展经历从以初级产品为主向以高附加值产品为主的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农业现代化不仅提高了农业本身的技术含量和效率,而且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和拓展,促进了农村产业经济结构的优化。国家创新系统理论指出,技术创新和知识传播是推动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关键因素。在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通过引入先进的农业技术、改进种植养殖方法、优化资源配置等措施可以显著提升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农村产业经济结构的优化提供了动力和方向。文章旨在探讨在农业现代化背景下,如何有效地优化农村产业经济结构,以实现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和农业产业的全面升级,以期可以为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益的启示。
1 农业现代化概述
1.1 农业现代化的定义
农业现代化指的是通过科学技术的应用和管理方法的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实现农业生产方式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从而促进农业与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农业现代化不仅仅是农业技术的现代化,还包括农业生产结构、经营方式、管理体系以及与农业相关的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现代化。在技术层面,农业现代化体现为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改善和提高农业生产,包括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机械化技术等在种植、养殖、收获、加工和储存等全过程的应用[1]。在经济层面,农业现代化意味着农业生产的商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要求建立完善的农产品市场体系,提高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实现农产品的价值最大化和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
1.2 农业现代化的关键要素
技术创新是农业现代化的关键要素,通过引入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可以改善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和方法,大幅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技术创新包括种植、养殖技术的革新以及农业机械化、信息化及生物技术的应用。从基础的耕作、播种、灌溉到复杂的收获处理,机械化技术的应用使农业生产过程更加精确高效;农业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如卫星定位、远程感知技术、大数据分析等可通过精确控制种植环境和管理农业资源,进一步提升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同时,生物技术在病虫害防控、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方面的应用也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二个关键要素是制度改革,主要体现在土地制度、农业支持政策、市场准入机制等方面的调整与完善。通过合理的土地流转机制和土地使用权的明确,既可以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又能促进土地资源的有效集约利用,为规模化、集约化的现代农业经营提供条件;农业支持政策的优化包括对农业科研投入的增加、农业保险体系的完善等,可以降低农业生产的风险与成本,提高农业的投资吸引力,从而促进农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推动农业向更高效率、更高质量的方向发展。
2 农村产业经济结构的特征
农村产业经济结构具备了两大显著特征:产业多元化程度不足及产业融合的趋势。一直以来,农业作为主导产业在农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但产业多元化程度不足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主要表现在农村经济活动过度依赖传统农业,而高附加值的产业如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在农村地区较为稀缺,导致农村经济结构相对单一,抗风险能力弱,经济增长潜力有限。产业多元化程度不足还表现在人才和资本向非农产业的流动不足,使得农村地区难以充分发挥其在特色农业、农村旅游等领域的潜在优势,进而影响了农村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与产业多元化程度不足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农村产业经济结构正展现出产业融合的趋势,尤其是农业与旅游业、互联网等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即通过开发农村旅游、农家乐等业态,将传统农业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样的休闲体验,也为农民创造了更多增收渠道,实现了农业增效与农民增收的双赢局面[2]。此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农业”模式的兴起,农产品能够直接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乃至全球市场,极大拓宽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提升了农业产值。
3 农业现代化对农村产业经济结构的影响机制
3.1 技术创新与传播
技术创新的引入与应用改变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高效种植、精准施肥、智能灌溉等技术的应用大幅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普及减轻了农民体力劳动,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从而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产业链的延伸。技术创新的传播渠道和方式对于农村产业经济结构的形成起到了关键作用。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农民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移动应用等获取最新的农业技术信息,实现农业生产知识的快速传播和应用,促进了农村产业经济结构的更新和升级。在科技不断发展和技术传播渠道进一步拓展的趋势下,农业现代化对农村产业经济结构的影响将更加深远和持久。
3.2 产业升级与转型
农业现代化依托先进的种植技术、养殖技术以及农业机械化设备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传统农业生产模式被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方式所替代,这种转型不仅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还加速了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与调整。现代农业的发展带动了农机制造业、农业科技服务业等相关产业链的升级,进而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向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的转型[3]。农业现代化催生了新兴产业的涌现与发展。农村产业结构在社会需求的驱动下不断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农村地区逐渐发展起了以农业为基础,涵盖农产品加工、农村旅游、农村电商等多个领域的新兴产业。这些新兴产业的兴起改变了传统的农村经济格局,促进了农村产业经济结构的升级和多元化发展。其中,农村电商平台的兴起就为农产品销售提供了新的渠道,推动了农村電商产业的蓬勃发展,同时也促进了相关物流、金融等产业的发展。
4 赤峰市喀喇沁旗雷营子村的产业经济发展现状
4.1 技术创新与推广能力不足
雷营子村在技术研发投入不足,资金的匮乏使得无法聚集高端人才,缺乏有效的研发团队,进而影响到创新成果的产出,同时还缺少与外部科研机构及高等院校的深度合作,使得雷营子村难以获得最新科研成果和技术支持,限制了其在新技术应用和推广上的能力。技术推广与应用方面的不足也进一步加剧了雷营子村产业经济结构的脆弱性,该地区缺乏有效的技术推广机制,企业普遍存在观望心态,对于新技术的接受度低,担忧成本增加和市场不确定性,致使技术创新成果难以在更广泛的领域内得到应用,从而无法在根本上推动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
4.2 产业结构单一与转型升级动力不足
雷营子村的主要产业如农业和畜牧业,虽然稳定支撑了当地经济发展的基础,但这种依靠传统产业的增长潜力有限,难以吸引外部资本和技术的注入,也无法为村民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和增收渠道,从而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转型升级的动力不足则源于创新意识的缺乏,致使新技术、新业态难以在雷营子村落地生根。由于教育资源的限制和信息闭塞,雷营子村在培育创新人才和吸引技术投入方面存在较大短板,直接影响了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步伐。同时,该村现有的经济体系也未能有效激发内部转型升级的动力。
4.3 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意识不足
雷营子村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开展农业和畜牧业活动,但长期以来缺乏科学的管理和合理的规划,导致出现了土地退化、水资源匮乏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一系列生态问题。这不仅削弱了土地的生产力,降低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同时也损害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该村可持续发展意识不足,因而经济活动的规划和执行也未能有效考虑环境因素和社会责任。在经济快速增长的驱动下,雷营子村的发展策略重视短期经济收益而忽略了长期生态和社会效益的平衡,不仅对当前的环境资源构成压力,同时也限制了该村长远发展的潜力,无法形成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体系。
5 基于农业现代化的农村产业经济结构优化策略
5.1 技术创新与推广策略
赤峰市喀喇沁旗雷营子村位于大兴安岭和燕山山脉的交界地带,可以开发与应用新型农业技术,通过持续投入研发经费,加强与农业科研院所、高校等机构的合作,培育出适应当地气候、土壤等条件的新品种及高效栽培技术。利用基因编辑、遗传改良等高科技手段来提高作物的抗病虫能力和产量,从而增强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在此基础上,建设农业信息化与智能化平台,以优化农村产业经济结构。建立农业信息化平台可以整合农业生产、销售、供应链等各环节的数据,实现生产过程的全面监控和管理。同时,利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智能化农业生产,提高农民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农村产业经济结构的优化不仅仅意味着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更重要的是实现农村产业的多元化发展。通过技术创新与推广可以有效促进农村产业的升级与转型,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4]。在实践中,可以引入智能化设备和信息技术以实现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管理和远程监控,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也可以发展农村电商等新兴产业,为农产品销售提供新的渠道,从而促进农村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5.2 产业转型升级策略
赤峰市喀喇沁旗雷营子村产业经济结构的优化需要引导资源向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产业领域转移,即发展多元化、高效率的产业,涵盖农产品加工、农业科技服务、农村旅游等多个领域。对此,可加强农产品加工与品牌建设,拓展销售渠道,提升农村产业竞争力,并发展农业科技服务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农业生产方式向智能化、信息化方向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农村地区具有丰富的人文历史和自然资源,可深入挖掘地方特色、传统工艺、乡土文化等来发展具有地域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产业。例如,可以充分利用农村自然环境和农产品优势,发展绿色有机农业,从容打造有机农产品品牌,满足市场对绿色、健康食品的需求。2023年央广网报道显示,赤峰市喀喇沁旗雷营子村整个村庄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山林茂密、风景秀美,因此,也可以深入挖掘农村风土人情等资源发展农村旅游业,打造特色景区、民宿、农家乐等,以吸引游客到来,从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除了上述策略以外,还应培育农村劳动力。通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项目、建立技术学校或培训中心等方式,提升农村劳动力的专业素养和技术水平、培养农村劳动力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其具备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竞争的能力,有助于推动农村产业向高质量发展。
5.3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策略
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直接关系到农村产业的发展和村民的生活品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维护农村的生态平衡和生态安全是实现农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对此,赤峰市喀喇沁旗雷营子村可以建立生态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等措施以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减少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损害;也可以加强生态环境修复和治理,全面治理水土流失、土壤污染等问题,从而为农村生态环境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在此基础上,推广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等绿色农业模式,减少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的使用,提倡生物防治、自然循环等生态农业技术,保护土壤、水资源等自然资源,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此外,赤峰市喀喇沁旗雷营子村还应促进循环经济与资源高效利用。循环经济强调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再生利用,在农村产业中可以建立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体系,将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转化为生物质能源、有机肥料等资源,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再生利用;也可以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精准施肥技术等资源节约技术,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对水、土地、肥料等资源的消耗[5];开发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实现资源的再生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6 結束语
农业现代化不仅是技术进步的过程,更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技术创新、产业转型、人才培养、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通过技术创新、产业链整合、环境保护等途径可以显著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以及农产品价值,进而为农村产业经济结构的优化提供坚实基础。文章主要探讨了基于农业现代化的农村产业经济结构优化策略,以期可以为理解农业现代化对农村产业经济结构优化的影响提供新的视角。
参考文献
[1]帖兰.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现代化愿景与实现途径[J].陕西农业科学,2023,69(09):97-100.
[2]邬炼,周爽,陈国庆.乡村振兴背景下凉山州农业现代化发展困境及突破路径分析[J].新农业,2022(12):66-67.
[3]王华芳.浅析乡村振兴战略下山区乡村产业发展途径[J].农家参谋,2022(05):87-89.
[4]魏少芳.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发展农村经济的路径选择[J].河北企业,2020(12):75-76.
[5]王宝林.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J].农家参谋,2019(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