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冰
小亮和小龙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好朋友,可他们的生活、学习态度截然不同.小亮的作业每次都写得端端正正,数年如一日.他热心班级事务,生活有规律,做事有计划.而小龙虽然聪明,但在学习上随性而为,作业总是需要催促多次才匆忙完成,生活中做事散漫,喜欢打游戏,升入初中后,二人的学习成绩渐渐地拉开了差距.
其实,小龙的主要问题就是缺乏自律.许多同学都被这方面的问题所困扰.那么,什么是自律呢?
一 什么是自律
所谓自律,就是无论在学校里、家里,还是在社会上,都可以自觉地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不依赖于他人的“监督”,能克制自己、约束自己,中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重要阶段,自律对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自律的表现大致分为以下三方面.
1.懂得自爱
懂得自爱,就是要为自己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不仅要注重外在形象,更要注重内在修养(品德、理想、学识、个性).尊重自己的价值,不轻易妥协,不因为他人的评价而改变自己;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保持身心健康;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与他人建立积极的互动关系:保持良好的心态,勇于追求自己的目标和梦想.
2.勇于自省
能自律的人,往往能冷静地反省自己的想法与行动,找出不足之处,并加以改正,自省应当成为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伙伴,分析自己的言行,找出优点和缺点,明确需要改进的地方,发扬长处、改正不足.这是严于律己的一种体现,也是保持进步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3.善于自控
自律的人有能力监督并鞭策自己.人最难战胜的敌人就是自己的惰性、缺点和不良习惯,这些内在的敌人会影响我们的成长和进步,使我们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自我控制则是克服惰性、缺点和不良习惯的保证.
二 缺乏自律的原因
有的同学虽然多次下决心,可每次都坚持不了几天便放弃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自我合理化
自我合理化是指当某一个追求的目标不能实现时,会找理由为自己开脱,使自己心理上得到安慰的一种归因方式.常见的有“酸葡萄心理”,当自己所追求的东西因能力不够而无法取得时,就加以贬抑:还有“甜柠檬心理”,总是企图说服自己和别人,自己所做成的或拥有的已是最佳的选择.
2.固定思维
当我们总是从固定的角度看待事物时,自己的思维就会受到局限.很多人认为,自己不能自律是因为自己的毅力不够,或是潜能不足,然后就会为自己的懒惰找各种各样的借口,而成长思维可以不断地打破这种找借口的心态,从事情的根源出发分析多种可能性,找出一个最适合自己的自律方法.
3.完美主义综合征
具有完美主义综合征的人总是对自身期待过高,渴望成为心目中最完美的人,但真正实施的时候发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一旦无法实现心中的目标,又不能及时调整适应,就会感到不知所措.由于给自己施加了巨大的压力,在面对挑战时常会犹豫不决、拖延或放弃.长此以往,甚至可能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三 如何培养自律性
自律能使人自知,使人学会战胜自己,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变得更加优秀.要想做到自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建立规矩.设置边界
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时间安排,制定一套适合自己的计划和制度:设定固定的学习时间,如每天晚上7点到9点,严格遵守,使自己养成按时学习的习惯:为娱乐活动设置时间限制,避免过度沉迷于娱乐: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拒绝无关紧要的事情的干扰,保持专注;与同学、朋友或家人分享自己的学习计划和目标,互相监督和鼓励,共同进步.
2.延迟满足,保持耐心
所谓延迟满足,是指为了长远的、更大的利益而自愿延缓或者放弃目前的、较小的满足.而学习恰恰是一件延迟满足的事情,短期学习往往无法带来显著的效果,长期的、有规律的学习过程才可能会带来一定的知识积累.学会延迟满足,可以培养耐心和毅力,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进而养成自律的好习惯.
3.反思总结,重视结果
自律是一种自省.每个人都有巨大的潜力,也有诸多的不足,唯有经常反省自己,认清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才能發挥优势,改正缺点,时时进步,超越自我.同时,要定期回顾自己的行为和进步,总结经验教训,调整计划,以确保取得实质性的成果.以结果为导向的学习有助于激发我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在学习过程中保持耐心和毅力,才能不断进步.
养成一个好习惯,并不意味着我们就成了一个自律的人,自律应当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体现在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自律并不是让各种规定层层束缚自己,而是通过自律的行动创造一种井然的秩序,为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争取更大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