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惠州市特殊学校 熊瑶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强调“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时指明“强化特殊教育普惠发展”。这一重要论述阐明了我国特殊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即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充分尊重实际,循序渐进,在纵向层次结构和横向安置体系上共同形成转衔畅通,结构完善的特殊少年儿童终身学习通道,逐步实现保障特殊少年儿童教育从“机会准入”上升到“过程公平”“结果公平”,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质量特殊教育体系。
名师工作室作为学习共同体重要的实践模式之一,是建设区域高质量教师队伍的主要载体。近年来,部分省市特殊教育名师工作室已经单列立项,这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高度重视,同时也让特教教师的专业培训路径更丰富,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重点在于“强化”和“普惠”,这不仅要求教师在纵向层次不仅要具有高素质专业化的个人能力,还要求从横向上具有基于课堂教学和教育科研两个维度拓展出引领深度教研,影响更多同行的能力,以培育从个人发展到团队引领再到区域辐射的行业发展原动力。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特殊教育名师工作室研修模式就是要将各地各校的骨干教师培养成为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专家型教师,并引导他们在研修过程中不断培育、优化研究成果,通过示范引领,带领团队开展深度教研进行成果推广,实现区域特殊教育协同高质量发展。因此,研修模式的构建逻辑是以自我发展为起点,以研修实践为路径,以研究成果为载体,以辐射引领为导向,以提升质量为目标。这既不是对已有研修模式的推翻,也不是完全新建,而是对已有模式结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重构。
根据“师德为先,质量为重,突出重点,强化保障”的原则,工作室以理想信念教育,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体;强化课堂教学和教育科研能力为两翼;完成从“立足教学,培育成果”进阶到“提升理论,优化成果”再到“引领辐射,推广成果”的三层进阶;进阶过程以专业阅读为基础,前置思考为手段,教学行动为突破,凝练提升为目标的棱台模式,以“一体两翼三层四阶”的方式具体推进。
“1”即“一体”,即以思想政治建设和师德教育为体,引导和要求学员深入思考“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不断厚植教师教育情怀,增强职业认同和职业荣誉感,涵养高尚师德,转化为实际教育教学行动,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指研修体系的两翼,即教师业务能力的提升,这是教师队伍专业化的根本保证,具体体现在强化课堂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两个方面。
工作室主持人和入室学员通过“立足教学,培育成果”到“提升理论,优化成果”,再到“引领辐射,推广成果”,实现培育名师成长带动实现区域特殊教育质量整体提升三个培养层次目标。
第一阶段,学员梳理自己在教学工作实际中遇到的难点,形成研究焦点。第二阶段,经过实践检验培育研究成果。第三阶段,完善深化第一阶段的成果。第四阶段,发挥示范引领,辐射推广的作用。
不论是在哪一个培养层次,“读—训—研—践—思—果”六个环节始终贯穿于“专业阅读”“前置思考”“教学行动”“凝练提升”四个路径中。
名师工作室是一个学习共同体,更是一个培养具有辐射引领示范带动作用名师的基地。工作室的研修与一般的师训相比,更应有精准、清晰和高定位的培训目标,丰富、适切的培训内容,合理、有效的培训方法,及时、多元的培训评价,以及伴随式的学习跟踪与适时的结果反馈。
在课程设置方面,充分考虑学员的学科背景、学习基础、工作实际、发展规划。研修课程设计上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研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教师研修课程,坚定教育信仰,端正职业态度。在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培训课程中,对标国内先进理念,学习内容中增加教育改革文件、研究热点的学习,正确领悟和实践教改精神,全面提升教师学科知识能力专业化和教学能力专业化水平。坚持教学与实践并重,以问题为导向,设置多元化课程。
师资建设方面,由行业内专家学者、一线名校长以及教学科研名师等担任课程主讲教师,打造高水平教学团队。
自主选学首先要建立在对自身的客观、清晰、完整的认识和科学合理的职业规划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工作确定发展方向,在工作室统一目标下选择个人研究项目。
课程研修方面,学员应结合个人实际工作,立足已有经验,根据发展规划在必修课程之余选择与发展规划相一致的个别化课程,支撑研究项目的开展。
以广东省为例,工作室是以“1+10”的形式组成主持人带学员的结构,因为特殊教育学科的跨学科和跨专业的特点,10 位学员形成的研修成果应该推广运用在不同类型学校和不同学科的教学中,学员可以建立自己的工作坊,各自结对相同类型,相同或相近学科的教师,并将工作室的研修模式沿用在工作坊的研修工作中,工作室还可以通过网络研修平台发展网络学员,开展网络主题研修和研修成果共享,形成“1+10+50+N”,即“主持人+学员+结对教师+网络学员”的结构,能随时共享工作室研修成果,也能让工作室获得最新的一线反馈,同时工作坊的建设和研修中不断推动学员的学习和研究向纵深推进。
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名师工作室的研修模式更应站在高层次,对标高水平,拓展覆盖面,培育和提升教师发展原动力,在促进特殊教育公平发展、均衡发展、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创新发展、优质发展、持续发展、安全发展等各方面提出更高要求,惠及每一位受教育者。